可切換氣門組部件的油壓控制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5-24 10:45:11 1
可切換氣門組部件的油壓控制系統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可切換氣門組部件的油壓控制系統。油控制閥設置成在油控制系統的油供應道與油控制道之間流體連通。所述油控制閥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阻止從所述油供應道至所述油控制道的油流動並且允許從所述油控制道至下遊的排放管線的油流動,所述第二位置允許從所述油供應道至所述油控制道的油流動並且阻止從所述油供應道至所述排放管線的油流動。油旁路通道設置成在所述油供應道與所述油控制道之間流體連通,並且設置成繞過所述油控制閥,所述油旁路通道具有第一油流收縮區域和第二油流收縮區域,以及中間容積,所述中間容積設置在所述第一油流收縮區域與所述第二油流收縮區域之間。
【專利說明】可切換氣門組部件的油壓控制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用於內燃發動機的油壓控制系統,且更具體地涉及用於內燃發動機的可切換氣門組部件的油壓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0002]大型內燃發動機(例如「V8」發動機)的一個或多個汽缸可從點火服務中撤回,以便通過停用通向發動機的預選汽缸的氣門組而在低需求狀況下提高燃料效率。氣門組的停用可以以各種方式完成,例如通過使用具有可電子地或液壓地關斷的內部閂鎖的特殊氣門推桿,或通過使用具有用於液壓挺杆和可切換搖臂的公共油源的兩級氣門提升裝置,或通過使用採用汽缸停用推桿的適於本文所公開目的的任何其它汽缸停用系統。這種切換可使用稱為推桿油歧管組件(LOMA)的液壓歧管結合電動電磁閥來完成,以根據來自發動機控制模塊(ECM)的命令將油選擇性地傳送至可切換元件。這種系統需要可在相對低值和相對高值下都維持操作油壓的油壓控制系統,在所述相對低值下,可切換元件有助於所有汽缸的點火,在所述相對高值下,可切換元件停用所選汽缸的點火。油供應道(gallery)或油控制道中氣泡的存在能非有意地影響油壓控制系統保持期望操作壓力的能力,這會導致油控制道中的壓力波動,該壓力波動會導致切換元件的非有意的且不想要的切換。
[0003]因此,期望提供一種用於可切換氣門組部件的油壓控制系統,用於將油控制道中的壓力波動減少成足以避免可切換氣門組部件的非有意的切換。
【發明內容】
[0004]在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方式中,一種油控制系統包括:油供應道、油控制道、油控制閥和油旁路通道。所述油控制閥設置成在所述油供應道與所述油控制道之間流體連通。所述油控制閥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阻止從所述油供應道至所述油控制道的油流動並且允許從所述油控制道至下遊的排放管線的油流動,所述第二位置允許從所述油供應道至所述油控制道的油流動並且阻止從所述油供應道至所述排放管線的油流動。所述油旁路通道設置成在所述油供應道與所述油控制道之間流體連通,並且設置成繞過所述油控制閥。所述油旁路通道具有第一油流收縮區域,所述第一油流收縮區域設置成到所述油供應道比到所述油控制道近;第二油流收縮區域,所述第二油流收縮區域設置成到所述油控制道比到所述油供應道近;以及中間容積,所述中間容積設置在所述第一油流收縮區域與所述第二油流收縮區域之間。
[0005]在本發明的另一示例性實施方式中,一種用於車輛的組合件包括內燃發動機、以及設置成與內燃發動機可操作通信的油控制系統。所述油控制系統包括油供應道、油控制道、油控制閥和油旁路通道。所述油控制閥設置成在所述油供應道與所述油控制道之間流體連通。所述油控制閥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阻止從所述油供應道至所述油控制道的油流動並且允許從所述油控制道至下遊的排放管線的油流動,所述第二位置允許從所述油供應道至所述油控制道的油流動並且阻止從所述油供應道至所述排放管線的油流動。所述油旁路通道設置成在所述油供應道與所述油控制道之間流體連通,並且設置成繞過所述油控制閥。所述油旁路通道具有第一油流收縮區域,所述第一油流收縮區域設置成到所述油供應道比到所述油控制道近;第二油流收縮區域,所述第二油流收縮區域設置成到所述油控制道比到所述油供應道近;以及中間容積,所述中間容積設置在所述第一油流收縮區域與所述第二油流收縮區域之間。
[0006]在本發明的又一示例性實施方式中,一種車輛包括:車身;設置在所述車身內的內燃發動機;以及設置成與所述內燃發動機可操作通信的油控制系統。所述油控制系統包括油供應道、油控制道、油控制閥和油旁路通道。所述油控制閥設置成在所述油供應道與所述油控制道之間流體連通。所述油控制閥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阻止從所述油供應道至所述油控制道的油流動並且允許從所述油控制道至下遊的排放管線的油流動,所述第二位置允許從所述油供應道至所述油控制道的油流動並且阻止從所述油供應道至所述排放管線的油流動。所述油旁路通道設置成在所述油供應道與所述油控制道之間流體連通,並且設置成繞過所述油控制閥。所述油旁路通道具有第一油流收縮區域,所述第一油流收縮區域設置成到所述油供應道比到所述油控制道近;第二油流收縮區域,所述第二油流收縮區域設置成到所述油控制道比到所述油供應道近;以及中間容積,所述中間容積設置在所述第一油流收縮區域與所述第二油流收縮區域之間。
[0007]方案1.一種油控制系統,所述油控制系統包括:
油供應道;
油控制道;
油控制閥,所述油控制閥設置成在所述油供應道與所述油控制道之間流體連通,所述油控制閥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阻止從所述油供應道至所述油控制道的油流動並且允許從所述油控制道至下遊的排放管線的油流動,所述第二位置允許從所述油供應道至所述油控制道的油流動並且阻止從所述油供應道至所述排放管線的油流動;以及油旁路通道,所述油旁路通道設置成在所述油供應道與所述油控制道之間流體連通,並且設置成繞過所述油控制閥,所述油旁路通道具有第一油流收縮區域,所述第一油流收縮區域設置成到所述油供應道比到所述油控制道近;第二油流收縮區域,所述第二油流收縮區域設置成到所述油控制道比到所述油供應道近;以及中間容積,所述中間容積設置在所述第一油流收縮區域與所述第二油流收縮區域之間。
[0008]方案2.如方案I所述的油控制系統,其中,所述油供應道構造成在油壓Ps下操作,並且所述油控制道構造成在油壓Pc下操作,其中,Pc在範圍O pSig〈Pc〈=PS內能夠操作,以及進一步其中:
當所述油控制閥處於所述第一位置中時,所述第一油流收縮區域和所述第二油流收縮區域構造成在所述中間容積中產生油壓Pi,其中,Pi〈Ps,並且Pi>Pc。
[0009]方案3.如方案2所述的油控制系統,其中,Pi包括約Ps/2。
[0010]方案4.如方案I所述的油控制系統,其中,所述第一油流收縮區域包括第一洩放孔,並且所述第二油流收縮區域包括第二洩放孔,所述第二洩放孔大於所述第一洩放孔。
[0011]方案5.如方案I所述的油控制系統,其中,所述第二油流收縮區域從所述第一油流收縮區域間隔開,使得氣泡當存在於所述油旁路通道中時不能同時通過所述第一油流收縮區域和所述第二油流收縮區域兩者。[0012]方案6.如方案I所述的油控制系統,其中,所述油控制閥包括三路油控制閥。
[0013]方案7.如方案I所述的油控制系統,還包括:
一個或多個可切換氣門組部件(SVTC)的組,所述SVTC設置成與一個或多個進氣氣門和/或排氣氣門操作性連通,並且設置成與所述油控制道流體連通並且位於所述油控制道的下遊,使得當所述油控制閥處於所述第一位置時,所述SVTC的組設置並構造成能夠致動所述一個或多個進氣氣門和/或排氣氣門,並且當所述油控制閥處於所述第二位置時,所述SVTC設置並構造成不能致動所述一個或多個進氣氣門和/或排氣氣門。
[0014]方案8.如方案7所述的油控制系統,其中:
所述SVTC的組包括汽缸停用推桿組。
[0015]方案9.如方案7所述的油控制系統,其中:
所述SVTC的組包括設置成與可切換搖臂組操作性連通的液壓挺杆組,所述可切換搖臂組設置成與進氣氣門的相應組操作性連通。
[0016]方案10.如方案7所述的油控制系統,還包括:
油槽;以及
油泵,所述油泵設置成與所述油槽以及所述油供應道流體連通,以將油從所述油槽泵送至所述油供應道;
其中,來自所述油控制閥的排放管線與所述油槽流體連通並且位於所述油槽的上遊; 其中,所述SVTC與所述油槽流體連通並且位於所述油槽的上遊。
[0017]方案11.如方案I所述的油控制系統,還包括:
電子控制模塊(ECM),所述ECM設置成與所述油控制閥信號通信,並且能夠操作以有助於根據命令將所述油控制閥在所述第一位置與所述第二位置之間切換。
[0018]方案12.如方案9所述的油控制系統,還包括:
洩壓閥,所述洩壓閥設置成在所述油控制閥與所述槽之間流體連通,所述洩壓閥構造成當所述油控制閥處於所述第一位置時將所述油控制道中的壓力Pc維持大於閾值。
[0019]方案13.—種用於車輛的組合件,所述組合件包括:
內燃發動機;以及
油控制系統,所述油控制系統設置成與所述內燃發動機可操作通信,所述油控制系統包括:
油供應道;
油控制道;
油控制閥,所述油控制閥設置成在所述油供應道與所述油控制道之間流體連通,所述油控制閥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阻止從所述油供應道至所述油控制道的油流動並且允許從所述油控制道至下遊的排放管線的油流動,所述第二位置允許從所述油供應道至所述油控制道的油流動並且阻止從所述油供應道至所述排放管線的油流動;以及油旁路通道,所述油旁路通道設置成在所述油供應道與所述油控制道之間流體連通,並且設置成繞過所述油控制閥,所述油旁路通道具有第一油流收縮區域,所述第一油流收縮區域設置成到所述油供應道比到所述油控制道近;第二油流收縮區域,所述第二油流收縮區域設置成到所述油控制道比到所述油供應道近;以及中間容積,所述中間容積設置在所述第一油流收縮區域與所述第二油流收縮區域之間。[0020]方案14.如方案13所述的組合件,其中:
所述內燃發動機包括以直列式構造布置的多個燃燒室。
[0021]方案15.如方案13所述的組合件,其中:
所述內燃發動機包括以V型構造布置的多個燃燒室。
[0022]方案16.如方案13所述的組合件,其中:
所述內燃發動機包括以對置汽缸構造布置的多個燃燒室。
[0023]方案17.—種車輛,所述車輛包括:
車身;
設置在所述車身內的內燃發動機;以及
油控制系統,所述油控制系統設置成與所述內燃發動機可操作通信,所述油控制系統包括:
油供應道;
油控制道;
油控制閥,所述油控制閥設置成在所述油供應道與所述油控制道之間流體連通,所述油控制閥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阻止從所述油供應道至所述油控制道的油流動並且允許從所述油控制道至下遊的排放管線的油流動,所述第二位置允許從所述油供應道至所述油控制道的油流動並且阻止從所述油供應道至所述排放管線的油流動;以及油旁路通道,所述油旁路通道設置成在所述油供應道與所述油控制道之間流體連通,並且設置成繞過所述油控制閥,所述油旁路通道具有第一油流收縮區域,所述第一油流收縮區域設置成到所述油供應道比到所述油控制道近;第二油流收縮區域,所述第二油流收縮區域設置成到所述油控制道比到所述油供應道近;以及中間容積,所述中間容積設置在所述第一油流收縮區域與所述第二油流收縮區域之間。
[0024]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勢以及其他特徵和優勢從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的下述詳細說明顯而易見。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5]其它特徵、優勢和細節僅以示例方式出現在實施方式的下述詳細說明中,所述詳細說明參考附圖,在所述附圖中:
圖1描繪了根據本發明實施方式的用於內燃發動機的油控制系統;
圖2A描繪了根據本發明實施方式使用的處於第一位置的油控制閥;
圖2B描繪了根據本發明實施方式使用但處於第二位置的圖2A的油控制閥;
圖3描繪了根據本發明實施方式的用於內燃發動機的圖1的油控制系統的替代油控制系統;
圖4以框圖形式描繪了根據本發明實施方式使用的車輛;
圖5A以框圖形式描繪了根據本發明實施方式使用的直列式6缸發動機;以及 圖5B以框圖形式描繪了根據本發明實施方式使用的V6發動機。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下述說明在本質上僅僅是示例性的,並且不意圖限制本公開內容、其應用或使用。應當理解的是,貫穿附圖,相應的附圖標記表示相同或相應的零件和特徵。
[0027]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方式,可切換氣門組部件(SVTC)的油壓控制系統採用油旁路通道,以當油控制閥被設置成阻止在油供應道與油控制道之間的流動時在油供應道與油控制道之間提供連續的油流。油旁路通道具有兩個隔開的油流收縮區域,其用於按階段逐漸減小油壓,並在油中的氣泡和油從油供應道通過中間容積行進至油控制道時減慢氣泡的膨脹率,從而減少會非有意地停用可切換氣門組部件中的一個或多個的控制道中的壓力波動。示例性可切換氣門組部件包括主動燃料管理(AFM)推桿以及兩級氣門推桿,所述兩級氣門推桿採用設置成與例如可切換搖臂組可操作地連通的液壓挺杆。
[0028]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方式,並參考圖1,用於內燃發動機(ICE) 136的油控制系統100被描繪具有油槽102以及油泵104,所述油槽用於盛裝發動機油的體積並用於接收循環後的發動機油,所述油泵將油從槽102送至油供應道106,所述發動機油用於ICE 136的一般潤滑並且用於閥停用控制系統108的操作性支持,所述閥停用控制系統包括油控制閥110和油旁路通道112,這兩者都在油供應道106與油控制道114之間流體連通。油控制道114與一個或多個可切換氣門組部件(SVTC) 116的組流體連通,並提供用於致動SVTC116的受控油壓。SVTC 116的每個組設置成可操作連通於與正被控制(切換)的ICE 136的特定汽缸134相關的進氣和排氣氣門132的相應組。當本文參考發動機的燃燒室使用術語「汽缸」時,將理解的是,本發明的範圍不限於燃燒室的特定幾何構型,且適於本文公開目的的任何燃燒室的幾何構型都被認為落入本發明的範圍內。為了圖示的清晰和方便,圖1僅描繪一個停用控制系統108和一組SVTC 116,用於控制ICE 136的單個汽缸134的進氣和排氣氣門132的停用。然而,將理解的是,可使用圖1作為指導原則同等地控制ICE 136的多個汽缸。例如,油供應道106可流體連接至包含另一閥停用控制系統(類似於108)的另一油迴路支路,該另一閥停用控制系統可操作地聯接至用於切換ICE 136的第二汽缸(類似於134)的另一組進氣和排氣氣門(類似於132)的另一組SVTC (類似於116),使得油供應道106成為用於可切換的ICE 136的所有汽缸的總油供應道。
[0029]油控制閥110可在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操作,所述第一位置阻止從油供應道106至油控制道114的油流動並且允許從油控制道114至下遊的排放管線118的油流動,所述第二位置允許從油供應道106流至油控制道114油流動並且阻止從油供應道106至排放管線118的油流動。在實施方式中,油控制閥110是具有分別如在圖2A和2B所描繪的第一和第二位置的三路油控制閥。
[0030]油旁路通道112與油控制閥110並聯地設置,使得當油控制閥110處於第一位置時,來自油供應道106的油可繞過油控制閥110而流至油控制道114。油旁路通道112包括:第一油流收縮區域120,其設置成到油供應道106比到油控制道114近;第二油流收縮區域122,其設置成到油控制道114比到油供應道106近;以及中間容積124,其設置在第一與第二油流收縮區域120、122之間。第二油流收縮區域122從第一油流收縮區域120間隔開,使得離散氣泡當存在於油旁路通道112中時不能同時通過第一和第二油流收縮區域120、122兩者。在實施方式中,第一油流收縮區域120是第一洩放孔,並且第二油流收縮區域122是第二洩放孔,在這裡,第二洩放孔大於第一洩放孔以在氣泡從相對高壓力的區域傳送至相對低壓力的區域時容納氣泡的膨脹。在另一實施方式中,第一和第二油流收縮區域120、122可為溝道、管形通道、環形空間、或適於本文公開目的的任何其它配置。[0031]油供應道106構造成在油壓Ps下操作,在實施方式中油壓Ps為60 psig的量級。油控制道114構造成在油壓Pc下操作,在實施方式中油壓Pc在從高於O psig的名義壓力直到60 psig (更一般地,O psig〈Pc〈=Ps)下是可操作的。在實施方式中,Pc的下限為2psig的量級。然而,根據結合圖3將在下文被更詳細地討論的本發明的另一實施方式,Pc的下限為5 psig的量級。雖然本文討論了特定油壓,將理解的是,這些壓力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這是因為可考慮適於本文公開目的的其它壓力水平而不偏離本發明的範圍。
[0032]關於圖1所描繪的實施方式,當油控制閥110處於第一位置時,Ps是高的,處於約60 psig,並且Pc是低的,處於約2 psig。因此,油試圖經由油旁路通道112並通過第一和第二油流收縮區域120、122而從油供應道106流至油控制道114。如上所述,第二油流收縮區域122從第一油流收縮區域120隔開,使得氣泡當存在於油旁路通道112中時不能同時通過第一和第二油流收縮區域120、122兩者。而且,第一和第二油流收縮區域120、122定尺寸成使得中間容積124中的油壓Pi從油壓Ps (60 psig)逐漸減小,但不是一直逐漸減小至油壓Pc (2 psig)。通常,Pc〈Pi〈Ps。在實施方式中,第一和第二油流收縮區域120、122定尺寸成使得Pi等於或約等於Ps/2,這在上述示例中當油控制閥110處於第一位置時將導致Pi為30 psig的量級。在油控制閥110處於第一位置的情況下,Pc太低而不能致動SVTC 116,這是因為切換SVTC 116所需的油壓為15 psig的量級,這導致SVTC 116被設置並構造成能夠致動正被控制的ICE 136的特定汽缸134的進氣和排氣氣門132的相關組。通過使得油旁路通道112中的油流過兩個流收縮區域120、122,油控制道114中的壓力波動被限制成不超過SVTC 116的可切換元件的切換閾值(為15 psig的量級),從而避免相關進氣和排氣氣門132的非有意的停用。當油中的氣泡流過單個孔時,用於具有單個孔的系統的油控制道114中的壓力波動是可能的,這是因為通過孔的空氣流率大於油的相應流率,結合當氣泡從相對高壓力(Ps)的區域傳送至相對低壓力(Pc)的區域時氣泡的快速膨脹。
[0033]當油控制閥110處於第二位置中時,Ps和Pc是高的,處於約60 psig。由於油旁路通道112的兩端基本處於相同的壓力,例外的是油控制閥110上的一些微小壓降,沒有驅動力來產生通過油旁路通道112的油流。在此情況下,Pc足夠高(處於或大於15 psig的切換壓力)以致動SVTC 116,從而導致SVTC 116設置並構造成停用(即不能致動)正被控制的ICE 136的特定汽缸134的進氣和排氣氣門132組。
[0034]當在油控制閥110處於第一位置(圖2A)中時,Pc是低的,油控制道114中的油經由排放管線118傳送至槽102。當油控制閥110處於第二位置(圖2B)中時,Pc是高的,油控制道114中的油經由SVTC 116周圍的洩漏路徑以及下遊排放管線126傳送至槽102。
[0035]在實施方式中,油控制閥110是螺線管致動,螺線管138從與正被控制的ICE 136相關聯的電子控制模塊(ECM) 130接收控制信號128。ECM 130經由螺線管138和控制信號128有助於根據命令將油控制閥110在第一與第二位置之間選擇性切換。例如,在重發動機負載下,ECM 130有助於將所有的油控制閥110切換至第一位置,使得所有進氣和排氣氣門都運行並且發動機的所有汽缸都主動提供功率。在輕發動機負載下,ECM 130有助於將規定數量的油控制閥110切換至第二位置,使得發動機所有汽缸中的僅子組主動提供功率,而其它汽缸的進氣和排氣氣門被停用。
[0036]前述描述在應用於圖1時主要涉及具有AFM推桿的SVTC 116,其中,當油控制閥110處於第一位置時,Pc被控制成降低至約為2 psig的壓力。在SVTC 116採用設置成與可切換搖臂可操作地連通的液壓挺杆的兩級氣門提升應用中,當油控制閥110處於第一位置中時,Pc的低值被控制成降低至約為5 psig的壓力,這現在將參考圖3被討論,在圖3中相同的元件被相同地編號。
[0037]圖3描繪了與圖1的油控制系統100類似的油控制系統200,但SVTC 216具有液壓挺杆和可切換搖臂。在圖3的兩級氣門提升應用中,洩壓閥220設置成經由排放管線218而在油控制閥110與槽102之間流體連通,以當油控制閥110處於第一位置中時維持油控制道114中壓力Pc大於閾值(例如,5 psig)。洩壓閥220經由排放管線118排放至槽102。與圖3的結構相關的其它操作特徵遵循與結合圖1的結構在上文的說明相同的說明,所述操作特徵例如是當油控制閥110在第一位置(圖2A)與第二位置(圖2B)之間切換時SVTC216的切換。
[0038]鑑於上述內容,且現在參考圖4,將理解的是,由油控制系統100以上述方式來控制的ICE 136可設置在車輛300的車身302內,所述車輛可為任何車輛,例如但不限於轎車、運動型多功能車、卡車,公共汽車或商務車,例如,所述車輛可操作地適於由根據本發明實施方式的可切換ICE 136推進。參考圖5A和圖5B,ICE 136的實施方式包括多個燃燒室134,所述燃燒室可以以直列式構造布置、或以例如V型構造的對置汽缸構造布置。在實施方式中,例如,直列式構造可以是:如圖5A所示的14構造(直列設置的4個汽缸)、15構造(直列設置的5個汽缸)、16構造(直列設置的6個汽缸);如圖5B所示的V6構造(設置在發動機的每側上的3個汽缸以V型取向彼此相對);或者V8配置(設置在發動機的每側上的4個汽缸以V型取向彼此相對)。然而,將理解的是,本發明的範圍不限於僅4、5、6或8個汽缸,因為具有不同數量(例如10或12)的汽缸的其它發動機被認為落入本發明的範圍內。
[0039]鑑於上述內容,將理解的是,本發明的一個或多個實施方式可包括下述優勢中的一個或多個:可切換氣門組部件的油壓控制系統,其將油控制道中的壓力波動減少成足以避免可切換氣門組部件的非有意的切換;油旁路通道,其構造成當油控制閥設置成阻止油供應道與油控制道之間的流動時提供油供應道與油控制道之間的連續油流,所述油旁路通道具有兩個洩放孔以及這兩個孔之間的中間容積,在這裡,中間容積足夠大以阻止單個氣泡同時通過這兩個孔;通過使用兩個洩放孔提高抗堵塞的能力,每個孔的直徑大於單個孔應用中單個孔的直徑;以及通過使用串聯的兩個洩放孔來改善對通過油控制道的寄生油流率的控制,所述洩放孔將油壓從油供應道至油控制道按階段逐漸降低。
[0040]雖然已參考示例性實施方式描述了本發明,但本領域技術人員將理解的是,可做出各種變型且等同物可替代其元件,而不脫離本發明的範圍。此外,可進行許多修改以使得特定情況或材料適於本發明的教導,而不脫離本發明的本質範圍。因此,本發明意在不限於所公開的特定實施方式,而是本發明將包括落在應用範圍內的所有實施方式。
【權利要求】
1.一種油控制系統,所述油控制系統包括: 油供應道; 油控制道; 油控制閥,所述油控制閥設置成在所述油供應道與所述油控制道之間流體連通,所述油控制閥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阻止從所述油供應道至所述油控制道的油流動並且允許從所述油控制道至下遊的排放管線的油流動,所述第二位置允許從所述油供應道至所述油控制道的油流動並且阻止從所述油供應道至所述排放管線的油流動;以及 油旁路通道,所述油旁路通道設置成在所述油供應道與所述油控制道之間流體連通,並且設置成繞過所述油控制閥,所述油旁路通道具有第一油流收縮區域,所述第一油流收縮區域設置成到所述油供應道比到所述油控制道近;第二油流收縮區域,所述第二油流收縮區域設置成到所述油控制道比到所述油供應道近;以及中間容積,所述中間容積設置在所述第一油流收縮區域與所述第二油流收縮區域之間。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控制系統,其中,所述油供應道構造成在油壓Ps下操作,並且所述油控制道構造成在油壓Pc下操作,其中,Pc在範圍O psig〈Pc〈=Ps內能夠操作,以及進一步其中: 當所述油控制閥處於所述第一位置中時,所述第一油流收縮區域和所述第二油流收縮區域構造成在所述中間容積中產生油壓Pi,其中,Pi〈Ps,並且Pi>Pc。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控制系統,其中,所述第一油流收縮區域包括第一洩放孔,並且所述第二油流收縮區域包括第二洩放孔,所述第二洩放孔大於所述第一洩放孔。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控制系統,其中,所述第二油流收縮區域從所述第一油流收縮區域間隔開,使得氣泡當存在於所述油旁路通道中時不能同時通過所述第一油流收縮區域和所述第二油流收縮區域兩`者。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控制系統,其中,所述油控制閥包括三路油控制閥。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控制系統,還包括: 一個或多個可切換氣門組部件(SVTC)的組,所述SVTC設置成與一個或多個進氣氣門和/或排氣氣門操作性連通,並且設置成與所述油控制道流體連通並且位於所述油控制道的下遊,使得當所述油控制閥處於所述第一位置時,所述SVTC的組設置並構造成能夠致動所述一個或多個進氣氣門和/或排氣氣門,並且當所述油控制閥處於所述第二位置時,所述SVTC設置並構造成不能致動所述一個或多個進氣氣門和/或排氣氣門。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油控制系統,其中: 所述SVTC的組包括汽缸停用推桿組。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油控制系統,其中: 所述SVTC的組包括設置成與可切換搖臂組操作性連通的液壓挺杆組,所述可切換搖臂組設置成與進氣氣門的相應組操作性連通。
9.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油控制系統,還包括: 油槽;以及 油泵,所述油泵設置成與所述油槽以及所述油供應道流體連通,以將油從所述油槽泵送至所述油供應道; 其中,來自所述油控制閥的排放管線與所述油槽流體連通並且位於所述油槽的上遊;其中,所述SVTC與所述油槽流體連通並且位於所述油槽的上遊。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控制系統,還包括: 電子控制模塊(ECM),所述ECM設置成與所述油控制閥信號通信,並且能夠操作以有助於根據命令將所述油控制閥在`所述第一位置與所述第二位置之間切換。
【文檔編號】F01L9/02GK103867249SQ201310677978
【公開日】2014年6月18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3日
【發明者】N.J.亨裡克斯馬 申請人:通用汽車環球科技運作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