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蒸桶的麵食加工的製造方法
2023-04-25 03:52:56 1
一種帶蒸桶的麵食加工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帶蒸桶的麵食加工機,包括機體和上蓋,所述機體外表面設有控制面板,所述機體內包括外桶、內桶、位於外桶和內桶之間的發熱管、動力機構,以及分別與控制面板、發熱管和動力機構電連接的控制電路,所述內桶中設有攪拌葉,所述動力機構為攪拌葉提供動力,所述麵食加工機還包括位於外桶和內桶之間的蒸桶。本發明公開的一種帶蒸桶的麵食加工機,其加設了蒸桶,使得補水和清水垢的工作易於進行。向蒸桶內添加水可以實現麵食加工機的蒸饅頭功能,取出蒸桶則可以實現麵食加工機的烘烤麵包功能。本發明可用於麵食加工。
【專利說明】一種帶蒸桶的麵食加工機【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製作或加工麵團的機械或設備,特別是一種帶蒸桶的麵食加工機。
【背景技術】
[0002]現有市面上存在一種既能蒸饅頭又能烘烤麵包的麵食加工機(具體參見中國專利申請文件,名稱《一種麵食加工機》,申請號201410017025.2),其設有額位於外桶的外底部的發熱盤和位於外桶和內桶之間的發熱管,使得其既能直接開啟發熱管烘烤麵包,也能向外桶內加水進行蒸煮饅頭,同時具備了麵包機和饅頭機的功能,實現了一機多用,節省了廚房空間。
[0003]但由於其發熱管直接暴露在蓄水槽上方,當在一次麵食加工工作結束後,若要馬上向蓄水槽加水進行第二次工作時,則新加入的水流需小心避開發熱管,或是加入經過預熱的溫水。如果低溫的水流接觸到高溫的發熱管,劇烈的溫差有可能造成發熱管破裂。並且由於發熱管是與麵食加工機固定連接的,假若要清理蓄水槽內的水垢,暴露在蓄水槽上方的發熱管會造成障礙。
【發明內容】
[0004]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帶蒸桶的麵食加工機,將發熱管和蓄水的蒸桶分割開來,使補 水和清水垢的工作易於進行。
[0005]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帶蒸桶的麵食加工機,包括機體和上蓋,所述機體外表面設有控制面板,所述機體內包括外桶、內桶、位於外桶和內桶之間的發熱管、動力機構、控制電路,所述內桶中設有攪拌葉,所述動力機構為攪拌葉提供動力,所述控制電路分別與控制面板、發熱管和動力機構電連接,所述麵食加工機還包括位於外桶和內桶之間的蒸桶。
[0006]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發熱管位於蒸桶和外桶之間。
[0007]要實現發熱管和蓄水機構的分離,最容易想到的方法是添加一個額外的蓄水槽,但是蓄水槽的缺點是蓄水量低,並且難以合理分布麵食加工機內有限的空間,或會導致麵食加工機的體積增大或是內部用於加工麵食的空間縮小。為了提高蓄水槽的蓄水量併合理分布麵食加工機內的空間,因而對蓄水槽改進形成本技術方案中的蒸桶。
[0008]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蒸桶底部的內側設有第二動力輸出組件,蒸桶底部的外側設有第一動力接收組件,所述第二動力輸出組件和第一動力接收組件通過轉軸連接,所述外桶底部的內側設有第一動力輸出組件,所述第一動力輸出組件通過轉軸與動力機構連接;所述內桶底部的外側設有第二動力接收組件,所述第二動力接收組件通過轉軸與攪拌葉連接;所述第一動力輸出組件與第二動力輸出組件結構相同,所述第一動力接收組件與第二動力接收組件結構相同。
[0009]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第一動力輸出組件、第二動力輸出組件都設有撥叉和聯接底座,所述第一動力接收組件、第二動力接收組件都設有與所述撥叉相適配的卡槽,以及與所述連接底座相適配的連接上座。
[0010]蒸桶將蓄水的空間保持在放置麵食的內桶的下方,並且設置了二級傳動系統使內桶仍然保有自動攪拌和面的功能。所述的二級傳動系統包括第一動力輸出組件、第二動力輸出組件、第一動力接收組件、第二動力接收組件。
[0011]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轉軸包括有油封件。
[0012]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上蓋設有用於蓋住蒸桶的蒸桶密封蓋。
[0013]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上蓋設有壓力式排氣機構,所述壓力式排氣機構與蒸桶密封蓋連通。
[0014]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蒸桶的桶口處設有與蒸桶密封蓋相適配的臺階,所述臺階設有密封墊圈。
[0015]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動力機構包括有:電機;傳動機構,所述傳動機構將電機的動力傳遞到第一動力輸出組件。
[0016]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傳動機構為同步帶輪傳動機構、變速齒輪傳動機構或臥式蝸輪蝸杆傳動機構的其中一種。
[0017]本發明公開的一種帶蒸桶的麵食加工機,其加設了蒸桶,使得補水和清水垢的工作易於進行。向蒸桶內添加水可以實現麵食加工機的蒸饅頭功能,取出蒸桶則可以實現麵食加工機的烘烤麵包功能。本發明可用於麵食加工。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說明。顯然,所描述的附圖只是本發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設計方案和附圖。
[0019]圖1是本發明的主視全剖圖;
圖2是所述內桶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所述蒸桶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所述外桶和動力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以下將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明的構思、具體結構及產生的技術效果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發明的目的、特徵和效果。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只是本發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基於本發明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其他實施例,均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聯接/連接關係,並非單指構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據具體實施情況,通過添加或減少聯接輔件,來組成更優的聯接結構。本發明創造中的各個技術特徵,在不互相矛盾衝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組合。
[0021]如圖1所示,一種帶蒸桶的麵食加工機,包括機體I和上蓋2,所述機體I外表面設有控制面板11,所述機體I內包括外桶3、內桶4、位於外桶3和內桶4之間的發熱管5、動力機構6、控制電路,所述內桶4中設有攪拌葉,所述動力機構6為攪拌葉提供動力,所述控制電路分別與控制面板11、發熱管5和動力機構6電連接,所述麵食加工機還包括位於外桶3和內桶4之間的蒸桶7。
[0022]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發熱管5位於蒸桶7和外桶3之間。
[0023]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蒸桶7底部的內側設有第二動力輸出組件72,蒸桶7底部的外側設有第一動力接收組件71,所述第二動力輸出組件72和第一動力接收組件71通過轉軸連接,所述外桶3底部的內側設有第一動力輸出組件31,所述第一動力輸出組件31通過轉軸與動力機構6連接;所述內桶底部的外側設有第二動力接收組件42,所述第二動力接收組件42通過轉軸與攪拌葉連接;所述第一動力輸出組件31與第二動力輸出組件71結構相同,所述第一動力接收組件72與第二動力接收組件42結構相同。
[0024]蒸桶7相對於現有的蓄水槽的優勢在於:只需提起內桶4即可向蒸桶7內加水,簡單方便;蒸桶7蓄水的空間較常見的蓄水槽更大,可以儲備更多的水,供連續蒸煮饅頭使用;蒸桶7內加水後的液面線高於發熱管5的位置,可使得內桶4和發熱管5之間有水隔開,避免了內桶4內的饅頭受到發熱管5的近距離炙烤而部分變硬,影響口感。
[0025]如圖2?4所示,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第一動力輸出組件31、第二動力輸出組件71都設有撥叉和聯接底座,所述第一動力接收組件72、第二動力接收組件42都設有與所述撥叉相適配的卡槽,以及與所述連接底座相適配的連接上座。由於第一動力輸出組件31與第二動力輸出組件71結構相同,第一動力接收組件72與第二動力接收組件42結構相同,使得麵食加工機無論是在蒸饅頭或者是烘烤麵包時,都仍然可以實施自動攪拌和面功能。使用者只需加入和適量的原材料到內桶4中,通過控制面板11調好控制電路內預設的功能,即可實現自動化蒸煮饅頭或自動化烘烤麵包。
[0026]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轉軸包括有油封件。
[0027]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上蓋2設有用於蓋住蒸桶7的蒸桶密封蓋21。更進一步地,所述上蓋2設有壓力式排氣機構22,所述壓力式排氣機構22與蒸桶密封蓋21連通。更進一步地,所述蒸桶7的桶口處設有與蒸桶密封蓋21相適配的臺階73,所述臺階73設有密封墊圈。蒸桶密封蓋21有效防止水蒸氣向外擴散,提高蒸饅頭的效率。過多的水蒸氣則通過壓力式排氣機構22排出麵食加工機外。密封墊圈設置在臺階73上,當麵食加工機進行烘烤麵包時,密封墊圈隨蒸桶7被取出,免去因高溫烘烤而加速密封墊圈老化失效的不良影響。
[0028]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動力機構6包括有:電機61 ;傳動機構62,所述傳動機構62將電機61的動力傳遞到第一動力輸出組件31。
[0029]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傳動機構為同步帶輪傳動機構、變速齒輪傳動機構或臥式蝸輪蝸杆傳動機構的其中一種。可根據麵食加工機的型號、體積、工作需求選擇合適的傳動方式。
[0030]以上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方式進行了具體說明,但本發明創造並不限於所述實施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違背本發明精神的前提下還可作出種種的等同變型或替換,這些等同的變型或替換均包含在本申請權利要求所限定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帶蒸桶的麵食加工機,包括機體(I)和上蓋(2),所述機體(I)外表面設有控制面板(11),所述機體(I)內包括外桶(3)、內桶(4)、位於外桶(3)和內桶(4)之間的發熱管(5)、動力機構(6)、控制電路,所述內桶(4)中設有攪拌葉,所述動力機構(6)為攪拌葉提供動力,所述控制電路分別與控制面板(11)、發熱管(5)和動力機構(6)電連接,其特徵在於:還包括位於外桶(3 )和內桶(4)之間的蒸桶(7 )。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麵食加工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發熱管(5)位於蒸桶(7)和外桶(3)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麵食加工機,其特徵在於:所述蒸桶(7)底部的內側設有第二動力輸出組件(72 ),蒸桶(7 )底部的外側設有第一動力接收組件(71 ),所述第二動力輸出組件(72)和第一動力接收組件(71)通過轉軸連接,所述外桶(3)底部的內側設有第一動力輸出組件(31),所述第一動力輸出組件(31)通過轉軸與動力機構(6)連接;所述內桶底部的外側設有第二動力接收組件(42),所述第二動力接收組件(42)通過轉軸與攪拌葉連接;所述第一動力輸出組件(31)與第二動力輸出組件(71)結構相同,所述第一動力接收組件(72)與第二動力接收組件(42)結構相同。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麵食加工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動力輸出組件(31)、第二動力輸出組件(71)都設有撥叉和聯接底座,所述第一動力接收組件(72)、第二動力接收組件(42)都設有與所述撥叉相適配的卡槽,以及與所述連接底座相適配的連接上座。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麵食加工機,其特徵在於:所述轉軸包括有油封件。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麵食加工機,其特徵在於:所述上蓋(2)設有用於蓋住蒸桶(7)的蒸桶密封蓋(21)。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麵食加工機,其特徵在於:所述上蓋(2)設有壓力式排氣機構(22),所述壓力式排氣機構(22)與蒸桶密封蓋(21)連通。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麵食加工機,其特徵在於:所述蒸桶(7)的桶口處設有與蒸桶密封蓋(21)相適配的臺階(73),所述臺階(73)設有密封墊圈。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麵食加工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動力機構(6)包括有: 電機(61); 傳動機構(62),所述傳動機構(62)將電機(61)的動力傳遞到第一動力輸出組件(31)。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麵食加工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傳動機構(62)為同步帶輪傳動機構、變速齒輪傳動機構或臥式蝸輪蝸杆傳動機構的其中一種。
【文檔編號】A47J37/08GK103799846SQ201410056136
【公開日】2014年5月21日 申請日期:2014年2月19日 優先權日:2014年2月19日
【發明者】周武軒 申請人:周武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