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子鎖及其鑰匙的製作方法
2023-04-25 02:39:41 1
專利名稱:彈子鎖及其鑰匙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鎖業設計與製造技術領域。
現行的彈子鎖,如大連鎖廠生產的獅子牌791型彈子門鎖,其鎖芯是一整體,鉤住鎖芯外端,整個鎖芯一起動作,同時使用其他工具,鎖便可以被鉤開;鑰匙使用過程中因使用者手腕所限,其旋轉需要停頓兩次或兩次以上,工作時間長,不便捷。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上述彈子鎖的基礎上提供一種雖然鉤住鎖芯外端且使鎖芯旋轉,但仍無法使鎖打開,進而增大鉤開難度的彈子鎖;並且,提供一種使用時不受使用者手腕限制,可在彈子鎖中連續不停頓旋轉的鑰匙。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將現行彈子鎖的鎖芯垂直於鎖芯軸線方向分成幾段;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為使鑰匙可以在鎖體的不同位置拔出,在鎖體的相應位置處設有若干排彈子孔,該彈子孔內有彈子和壓縮彈簧;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改進,為使鑰匙在其他位置拔出後,每節鎖芯所停留的位置各不相同,在鎖體的相應位置處設有彈子孔和/或輔助彈子孔,每兩節相鄰鎖芯之間設有定位裝置,每節鎖芯上彈子的長度和間距對應相等,鑰匙上與每節鎖芯所對應的齒形相同。
利用現行的鑰匙,在其柄部加一搖把,搖把與鑰匙柄之間是活動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將本實用新型的最外一節鎖芯被鉤開後,很難使第二節鎖芯與第一節鎖芯一起轉動,更難將他們同第三節鎖芯一起轉動,這樣的彈子鎖不易被鉤開;打開搖把可以連續旋轉鑰匙,縮短鑰匙工作時間。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具體說明,在本實施例中,採用的結構是三節鎖芯,每節鎖芯上有四個彈子,鎖體上除了有常規的一排彈子孔外,還有兩排彈子孔和/或輔助彈子孔,其中相應裝有彈子及其壓縮彈簧或輔助彈子及其壓縮彈簧。
圖1、鑰匙在鎖中可以拔出的A—A、B—B、C—C三個位置圖2、鑰匙在鎖中A—A位置時鎖芯、鎖體的剖視圖圖3、鑰匙在鎖中B—B位置時鎖芯、鎖體的剖視圖圖4、鑰匙在鎖中C—C位置時鎖芯、鎖體的剖視圖圖5、圖2中的D—D剖視圖圖6、第一節鎖芯的主視圖圖7、圖6中的D1—D1剖視圖圖8、第二節鎖芯的主視圖圖9、圖8中的D2—D2剖視圖
圖10、第三節鎖芯的主視圖
圖11、
圖10中D3—D3的剖視圖
圖12、鎖體的主視圖
圖13、
圖12中的A1—A1剖視圖
圖14、
圖12中的B1—B1剖視圖
圖15、
圖12中的C1—C1剖視圖
圖16、
圖17中E—E剖視圖
圖17、鑰匙柄上鍵銷軸結構示意圖
圖18、在B—B、C—C位置拔出鑰匙後,第一節鎖芯的位置
圖19、在B—B、C—C位置拔出鑰匙後,第二節鎖芯的位置圖20、在B—B、C—C位置拔出鑰匙後,第三節鎖芯的位置1、鎖體2、鑰匙柄3、鍵銷軸4、搖把5、第一節鎖芯6、第二節鎖芯7、第三節鎖芯8、鎖芯中的彈子的統稱 811、812、813、814、821、822、823、824、831、832、833、834鎖芯中的彈子的詳細編號9、鎖體中的彈子10、鎖體中彈子的壓縮彈簧11、鎖體中輔助彈子12、輔助彈子的壓縮彈簧13、鎖芯上彈子孔14、鎖體上的彈子孔15、鎖體上的輔助彈子孔 16、鎖芯6上的限位槽17、鎖芯5上的掛簧定位銷18、鎖芯5與鎖芯6之間的拉伸彈簧19、鎖芯6上的掛簧釘20、鎖芯6上的掛簧定位銷21、鎖芯5與6之間的拉伸彈簧22、鎖芯7上的限位槽23、鎖芯7上的掛簧釘 a1、b1、c1、d1、a2、b2、c2、d2、a3、b3、c3為各彈子間的分布間距三節鎖芯上都有排成一條直線的彈子孔13,各彈子孔的分布間距對應相等,即a1=a2=a3、b1=b2=b3、c1=c2=c3、d1=d2,且其中裝有長度對應相等的彈子8,即811、821與831長度相等,812、822與832長度相等,813、823與833長度相等,814、824與834長度相等。在與鎖芯6相鄰的端面上,鎖芯5有一個掛簧定位銷17,其結構如圖6、7所示。在與第一節鎖芯5相鄰的端面上,鎖芯6有一個掛簧釘19和一個限位槽16,另一端面上有一個掛簧定位銷20,結構如圖8、9所示。與鎖芯6相鄰一側端面上,鎖芯7有一個掛簧釘23和一個限位槽22,結構如
圖10、11所示。
本實施例中的定位裝置是拉伸彈簧18將掛簧定位銷17和掛簧釘19連接,並將二者的旋轉角度限定在限位槽16內,結構如圖5所示。同理,拉伸彈簧21將掛簧定位銷20和掛簧釘23連接,並將二者的旋轉角度限定在限位槽22內。它們被串聯後,共同構成組合鎖芯。鎖體中有彈子孔14和輔助彈子孔15,各孔的排列如
圖12、13、14、15所示,鎖體中的彈子9、彈子的壓縮彈簧10裝在鎖體上的彈子孔14內,輔助彈子11、輔助彈子的壓縮彈簧12裝在鎖體1的各個輔助彈子孔15內,結構見圖2、3、4。
由於鑰匙是將各節鎖芯分別開啟,且每節鎖芯上對應的彈子8的長度相等,所以與各節鎖芯對應的鑰匙齒形也相同。
鑰匙上的搖把4用鍵銷軸3與鑰匙柄2連接,其結構如
圖16、17所示。
工作狀態彈子鎖插入鑰匙的方式取決於前一次拔出鑰匙的方位。
在A—A位置拔出鑰匙,如圖2所示,鎖體中的彈子9在壓縮彈簧10作用下,伸入到鎖芯的彈子孔13內,各節鎖芯分別被鎖體中的彈子9鎖住。此時,本鎖的使用方式與現行彈子鎖基本相同。鑰匙插入時,各節鎖芯中的彈子8被鑰匙向上頂起,推動鎖體中的彈子9,使彈子9完全進入鎖體1,這時整個鎖芯便可旋轉,實現開啟或鎖死彈子鎖。
在B—B位置拔出鑰匙,如圖3所示,鑰匙退出鎖芯7後,由於鎖體中輔助彈子11無法進入鎖芯7的彈子孔13中,因而不能將鎖芯7鎖住。待鑰匙退出鎖芯6後,鎖體中的9被壓縮彈簧10推入鎖芯6上的彈子孔13內,鎖芯6被鎖在B—B位置,其位置如
圖19所示。在拉伸彈簧21的作用下鎖芯7沿限位槽22轉動,被鎖芯6的掛簧定位銷20限位在C—C位置,此時鎖體中的彈子9在彈子壓縮彈簧10的推動下進入鎖芯7的彈子孔13中,並將鎖芯7鎖住,其位置如圖20所示。鎖芯5在鑰匙拔出後,在拉伸彈簧18、掛簧釘19,和掛簧定位銷17的作用下沿限位槽16轉至A—A位置,並被鎖體中的彈子9鎖住,其位置如
圖18所示。
同理,在C—C位置拔出鑰匙,如圖4所示,鎖芯7被鎖體中的彈子9鎖在原處,其位置如圖20所示。鎖芯6和鎖芯5在拉伸彈簧18和21、掛簧定位銷17和20、掛簧釘19和23的作用下分別轉至B—B、A—A位置,並分別被鎖體中的彈子9鎖住,其位置分別如
圖19、18所示。
在A—A位置拔出鑰匙後,其使用方式與現行彈子鎖基本相同。
在B—B或C—C位置拔出鑰匙後,鎖芯5、6、7分別處於A—A、B—B、C—C三個位置,鑰匙插入處於A—A位置的鎖芯5內後,鎖體中的彈子9被鎖芯中的彈子8向上頂起,進入鎖體1中,此時旋轉鑰匙,則鎖芯5已被開啟;繼續旋轉鑰匙,鎖芯5將通過掛簧定位銷17、拉伸彈簧18、限位槽16被定位至B—B位置,繼續插入鑰匙進入並開啟鎖芯6;同理,再旋轉並插入鑰匙,便可進入鎖芯7,進而使整個鎖芯轉動,實現開啟或鎖死彈子鎖。
鑰匙要實現快捷方式旋轉時,按下鍵銷軸3,鍵與鑰匙柄2上的鍵槽脫離,搖把4可繞鍵銷軸3翻轉180°,使旋轉力臂加長,鑰匙插入彈子鎖後,搖動搖把4便可實現快捷方式連續旋轉。
若不打開搖把,該鑰匙的使用與現行的鑰匙相同。
本實用新型中的其他零部件為標準或通用件,參照說明書及附圖,按其公知技術生產加工,即可實現。
權利要求1.一種彈子鎖,由鎖盒、鎖體、鎖舌、鎖芯、彈子、壓縮彈簧等部件組成,其特徵是鎖芯是由沿其軸線的垂直方向分成的幾段組合而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彈子鎖,其特徵是鎖體上有若干排彈子孔,孔內有彈子和壓縮彈簧。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彈子鎖,其特徵是在鎖體上其他位置處有彈子孔和/或輔助彈子孔,每兩節相鄰鎖芯之間設有定位裝置,每節鎖芯上彈子的長度和間距對應相等,鑰匙上與每節鎖芯所對應的齒形相同。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彈子鎖,其特徵是每兩節相鄰鎖芯之間的定位裝置是由掛簧定位銷、拉伸彈簧、掛簧釘、限位槽等組成。
5.一種鑰匙由鑰匙柄、帶鑰匙齒的鑰匙杆組成,其特徵是鑰匙柄上有搖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鑰匙,其特徵是搖把與鑰匙柄是通過鍵銷軸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彈子鎖及鑰匙,屬於鎖業設計及製造技術領域,解決了現行彈子鎖易被鉤開和鑰匙在鎖中不便連續旋轉的問題。將現行彈子鎖鎖芯沿其軸線垂直方向分成幾段,在鎖體的相應位置處有彈子孔和/或輔助彈子孔,相鄰鎖芯間有定位裝置,鎖芯上彈子的長度和間距對應相等。將現行的鑰匙柄部加一搖把。本實用新型既能實現彈子鎖及鑰匙的常規使用,又能實現鑰匙連續旋轉、多方位拔出、逐節遞進插入開啟或鎖死等功能。
文檔編號E05B19/00GK2470471SQ0021234
公開日2002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00年6月18日 優先權日2000年6月18日
發明者許雅霜 申請人:許雅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