閘機的製作方法
2023-04-25 06:32:26 1
專利名稱:閘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通道設施,尤其涉及閘機。
背景技術:
閘機可廣泛應用於地鐵、火車、汽車等交通站點、旅遊景點等地方,是目前最為快速、簡便的出入檢測手段。目前,主要通過刷卡識別等方式檢測通過閘機過道的行人或車輛以自動移動擺臂,或以人工操作按鈕的方式移動擺臂。然而,現實中經常出現不經檢測或者其它原因衝撞閘機擺臂的現象,不僅會造成閘機的損壞,而且很容易發生人身安全事故。目前對於這種衝撞現象只能通過警示提醒的方式進行防範,一旦衝撞真的發生,事故不易避免。
實用新型內容在下文中給出關於本實用新型的簡要概述,以便提供關於本實用新型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應當理解,這個概述並不是關於本實用新型的窮舉性概述。它並不是意圖確定本實用新型的關鍵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圖限定本實用新型的範圍。其目的僅僅是以簡化的形式給出某些概念,以此作為稍後論述的更詳細描述的前序。本實用新型的ー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保護設備和人員安全的閘機。根據本實用新型的ー個方面,ー種閘機,包括移動臂,包括兩個側緣以及連接兩個側緣的底緣,兩個側緣和該底緣構成「U」形槽;連接件,包括金屬固定件及滾輪,金屬固定件的一端夾持在移動臂的「U」形槽中,沿金屬固定件的另一端開設有收容槽,滾輪貫穿金屬固定件及其收容槽以與移動臂連動;擺臂,包括旋轉端和自由端,擺臂的旋轉端設置在金屬固定件的收容槽中且可在收容槽中水平旋轉,沿擺臂的旋轉端的左側緣開設有多邊形的凹槽,滾輪部分嵌設於凹槽中,當擺臂的旋轉端在收容槽中水平旋轉時對滾輪施加剪切力,使滾輪帶動移動臂向左移動;檢測裝置,用於檢測移動臂的移動並在檢測到移動臂向左移動後,發送信號;控制裝置,用於接收檢測裝置發送的信號並在接收到信號後控制移動臂、連接件及擺臂以使擺臂歸位;以及磁性部件,設置在移動臂的底緣上,用幹與金屬固定件相吸,當移動臂向左移動時,移動臂克服磁性部件與金屬固定件的吸力向左運動。可選地,擺臂的旋轉端為「U」形結構,其包括兩個側部和連接所述兩個側部的底部,所述底部的一端延伸為自由端,兩個側部相向設置在底部的另一端,各側部具有內側面和外側面,各側部的內側面和外側面為矩形,同一個側部的內側面與外側面通過曲面過渡。可選地,兩個側部的內側面分別為凹槽的兩個側壁,底部具有連接兩個側部的內側面的內底面,內底面為連接凹槽的兩個側壁的底壁。可選地,凹槽的底壁與其兩個側壁相垂直。[0014]可選地,磁性部件可拆卸地安裝在移動臂的底壁上。可選地,移動臂的底緣上和磁性部件上設有連通的螺孔,磁性部件通過與連通的螺孔配合的螺釘安裝在移動臂的底緣上。可選地,檢測裝置為安裝在移動臂左側的接近開關,當移動臂向左運動與接近開關接觸時,接近開關發送信號給控制裝置。可選地,閘機還包括擺臂軸,擺臂軸貫穿金屬固定件以及擺臂的旋轉端的底部。可選地,控制裝置包括電機,金屬固定件上位於收容槽左邊處開設有用於安裝傳動軸的傳動軸孔,傳動軸與電機的齒輪相嚙合,當控制裝置接收到檢測裝置的信號後,電機帶動擺臂由水平位置向下旋轉90度以歸位。可選地,從金屬固定件的上下兩側分別延伸出兩突起部,移動臂的上下兩側分別對應兩突起部開設有限位槽,各突起部穿過對應的限位槽。本實用新型的閘機將與移動臂連動的滾輪部分嵌設在擺臂旋轉端的凹槽中,使得擺臂的旋轉端在擺臂受到衝撞時對滾輪施加剪切力,以使滾輪帶動移動臂滑動,通過檢測裝置檢測到移動臂的移動後,執行「落杆」動作以使擺臂歸位,通過磁性部件可調節能夠承受的衝撞カ度的大小,可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參照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說明,會更加容易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以上和其它目的、特點和優點。附圖中的部件只是為了示出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圖中,相同的或類似的技術特徵或部件將採用相同或類似的附圖標記來表示。圖I和圖2為本實用新型閘機的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I中的擺臂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來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附圖或一種實施方式中描述的元素和特徵可以與ー個或更多個其它附圖或實施方式中示出的元素和特徵相結合。應當注意,為了清楚的目的,附圖和說明中省略了與本實用新型無關的、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已知的部件和處理的表示和描述。參考圖I至圖3,本實用新型閘機的一種實施方式包括移動臂10、連接件30、擺臂40、檢測裝置(圖中未示出)控制裝置(圖中未示出)以及磁性部件60。移動臂10,包括兩個側緣11以及連接兩個側緣11的底緣12,該兩個側緣11和底緣12構成「U」形槽。連接件30包括金屬固定件31及滾輪35。金屬固定件31的一端夾持在移動臂10的「U」形槽中,沿金屬固定件31的另一端開設有收容槽311,滾輪35貫穿金屬固定件31及其收容槽311以與移動臂10連動。擺臂40包括旋轉端41和自由端42,擺臂40的旋轉端41設置在金屬固定件31的收容槽311中且可在收容槽311中水平旋轉。沿擺臂40的旋轉端41的左側緣開設有多邊形的凹槽,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中,該多邊形的凹槽可為如圖3所示的凹槽45,滾輪35部分嵌設於凹槽45中,當擺臂40的旋轉端41在收容槽311中水平旋轉時對滾輪35施加剪切力,使滾輪35帶動移動臂10向左移動,即向凹槽45外移動。如圖3所示,可選地,擺臂40的旋轉端41為「U」形結構,其包括兩個側部411和連接該兩個側部411的底部412,底部412的一端連接該自由端42,兩個側部411相向設置在底部412的另一端,各側部411具有內側面和外側面,各側部411的內側面和外側面為矩形,同一個側部411的內側面與外側面通過曲面過渡。同一個側部411的內側面沿遠離底部412延伸的距離大於外側面沿遠離底部延伸的距離。可選地,兩個側部411的內側面分別為凹槽45的兩個側壁,底部412具有連接兩個側部411的內側面的內底面,其也為連接凹槽45的兩個側壁的底壁。可選地,凹槽45的底壁與其兩個側壁相垂直。當擺臂40受到向前或向後的外力時,擺臂40的旋轉端41在該外力的作用下在固定件31的收容槽311中水平旋轉,使得滾輪35受到旋轉端41的剪切力而向左運動,即向凹槽45外部運動,從而帶動移動臂10向左移動。檢測裝置用於檢測移動臂10的移動,當檢測到移動臂10向左移動時,即發送信號給控制裝置,控制裝置即對移動臂10、連接件30及擺臂40執行「落杆」動作使得擺臂40歸位。本實施方式中,檢測裝置在檢測到移動臂10向左移動至預設的位置,即滾輪35脫出凹槽45後發送信號給控制裝置。可選地,檢測裝置可為安裝在移動臂10左側的接近開關,當移動臂10向左運動與接近開關接觸時,接近開關發送信號給控制裝置。可選地,本實用新型的閘機的一種實施方式還包括擺臂軸70,擺臂軸70貫穿連接件30的固定件以及擺臂40的旋轉端41的底部,擺臂40受到向前或向後的外力時,其旋轉端41繞擺臂軸70水平旋轉。可選地,從金屬固定件31的上下兩側分別延伸出兩突起部312,移動臂10的上下兩側分別對應上述兩突起部312開設有限位槽14,各突起部312穿過對應的限位槽14,以對移動臂10進行限位。磁性部件60設置在移動臂10的「底緣12上,用於與金屬固定件31相吸,當移動臂10向左移動時,移動臂10克服磁性部件60與金屬固定件31的吸力向左運動。當滾輪35受到的外力足夠大時可將滾輪35從凹槽45中脫出,本實施方式中,滾輪35從凹槽45中脫出時所需的力矩可通過調節磁性部件60的磁力來調節,磁性部件60的磁力越大,將滾輪35從凹槽45中脫出時所需的力矩越大,即衝撞越大。實際中,可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節,例如,可選擇磁性部件60,使其磁力達到某一程度,使得發生衝撞較輕微時,滾輪35不從凹槽45中脫出。可選地,磁性部件60可拆卸地安裝在移動臂10的底緣上。可選地,移動臂10的底緣12上和磁性部件60上可設有連通的螺孔(圖中未示出),磁性部件60通過與該連通的螺孔配合的螺釘安裝在移動臂10的底緣12上。可選地,控制裝置包括電機(圖中未示出),金屬固定件31上位於收容槽311左邊處開設有傳動軸孔36,用於安裝傳動軸(圖中未不出),傳動軸與電機的齒輪相哨合,正常工作時,傳動軸在電機的帶動下旋轉以帶動移動臂10、連接件30及擺臂40向下或向上旋轉,以實現擺臂40的起杆和落杆,起杆後擺臂處於水平狀態,落杆後擺臂歸位至豎直狀態且擺臂40的自由端42朝下。當控制裝置接收到檢測裝置的信號後,電機帶動擺臂40由水平向下旋轉,擺臂40即在重力的作用下歸位。以避免發生安全事故。歸位的過程中,擺臂40在重力的作用下帯動其旋轉端41轉動,滾輪35與凹槽45相対,磁性部件60與金屬固定件60相吸帶動移動臂10和滾輪向金屬固定件60運動,滾輪35可重新進入凹槽45,保證擺臂40能夠順利歸位。本實用新型的閘機將與移動臂連動的滾輪部分嵌設在擺臂旋轉端的凹槽中,使得擺臂的旋轉端在擺臂受到衝撞時對滾輪施加剪切力,以使滾輪帶動移動臂滑動,通過檢測裝置檢測到移動臂的移動後,執行「落杆」動作以使擺臂歸位,通過磁性部件可調節能夠承受的衝撞カ度的大小,可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相比利用弾性部件,使用磁性部件具有更加穩定的特性,不易出現由於彈簧變形、彈性變差等帶來的性能降低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將擺臂40的旋轉端41設置為「U」形結構,且兩個內側面分別與對應的外側面曲面過渡,相比整個設計為弧形側面,可提供更小的摩擦力,使滾輪歸位時滾輪更容易進入旋轉端的凹槽。在本實用新型的系統中,顯然,各部件或各步驟是可以分解、組合和/或分解後重新組合的。這些分解和/或重新組合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等效方案。同時,在上面對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的描述中,針對ー種實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徵可以以相同或類似的方式在一個或更多個其它實施方式中使用,與其它實施方式中的特徵相組合,或替代其它實施方式中的特徵。
權利要求1.一種閘機,包括 移動臂,包括兩個側緣以及連接所述兩個側緣的底緣,所述兩個側緣和底緣構成「U」形槽; 連接件,包括金屬固定件及滾輪,所述金屬固定件的一端夾持在所述移動臂的U」形槽中,沿所述金屬固定件的另一端開設有收容槽,所述滾輪貫穿所述金屬固定件及其收容槽以與所述移動臂連動; 擺臂,包括旋轉端和自由端,所述擺臂的旋轉端設置在所述金屬固定件的收容槽中且可在所述收容槽中水平旋轉,沿所述擺臂的旋轉端的左側緣開設有多邊形的凹槽,所述滾輪部分嵌設於所述凹槽中,當所述擺臂的旋轉端在所述收容槽中水平旋轉時對所述滾輪施加剪切力,使所述滾輪帶動所述移動臂向左移動; 檢測裝置,用於檢測所述移動臂的移動並在檢測到所述移動臂向左移動後,發送信號; 控制裝置,用於接收所述檢測裝置發送的信號並在接收到所述信號後控制所述移動臂、連接件及擺臂以使所述擺臂歸位;以及 磁性部件,設置在所述移動臂的底緣上,用於與所述金屬固定件相吸,當所述移動臂向左移動時,所述移動臂克服所述磁性部件與所述金屬固定件的吸力向左運動。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閘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擺臂的旋轉端為「U」形結構,其包括兩個側部和連接所述兩個側部的底部,所述底部的一端延伸為所述自由端,所述兩個側部相向設置在所述底部的另一端,各所述側部具有內側面和外側面,各所述側部的內側面和外側面為矩形,同一個側部的內側面與外側面通過曲面過渡。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閘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兩個側部的內側面分別為所述凹槽的兩個側壁,所述底部具有連接所述兩個側部的內側面的內底面,所述內底面為連接所述凹槽的兩個側壁的底壁。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閘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凹槽的底壁與其兩個側壁相垂直。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閘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磁性部件可拆卸地安裝在所述移動臂的底壁上。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閘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移動臂的底緣上和所述磁性部件上設有連通的螺孔,所述磁性部件通過與所述連通的螺孔配合的螺釘安裝在所述移動臂的底緣上。
7.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閘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檢測裝置為安裝在所述移動臂左側的接近開關,當所述移動臂向左運動與接近開關接觸時,所述接近開關發送信號給所述控制裝置。
8.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閘機,其特徵在於,所述閘機還包括擺臂軸,所述擺臂軸貫穿所述金屬固定件以及所述擺臂的旋轉端的底部。
9.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閘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控制裝置包括電機,所述金屬固定件上位於所述收容槽左邊處開設有用於安裝傳動軸的傳動軸孔,所述傳動軸與所述電機的齒輪相嚙合,當所述控制裝置接收到所述檢測裝置的信號後,所述電機帶動所述擺臂由水平位置向下旋轉90度以歸位。
10.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閘機,其特徵在於,從所述金屬固定件的上下兩側分別延伸出兩突起部,所述移動臂的上 下兩側分別對應所述兩突起部開設有限位槽,各所述突起部穿過對應的限位槽。
專利摘要本申請涉及一種閘機,包括移動臂;連接件,包括金屬固定件及滾輪,金屬固定件一端夾持在移動臂中,沿另一端開設有收容槽,滾輪貫穿金屬固定件與移動臂連動;擺臂,包括旋轉端和自由端,旋轉端可在所述收容槽中水平旋轉,沿旋轉端左側緣開設有多邊形的凹槽,滾輪部分嵌設於凹槽中,當旋轉端旋轉時對滾輪施加剪切力,使滾輪帶動移動臂向左移動;檢測裝置,檢測到移動臂向左移動後發送信號;控制裝置,接收該信號並控制移動臂、連接件及擺臂以使擺臂歸位;以及磁性部件,設置在移動臂底緣上,與金屬固定件相吸,當移動臂向左移動時,移動臂克服吸力向左運動。本實用新型的閘機可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文檔編號E01F13/04GK202530402SQ201220088639
公開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9日
發明者張勁松 申請人:張勁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