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平砟裝置及具有平砟裝置的平砟車的製作方法
2023-04-24 14:17:52 2

本發明涉及車輛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平砟裝置及具有平砟裝置的平砟車。
背景技術:
鐵路道砟車是用於鐵路石砟運輸及新建鐵路線路和既有鐵路線路維護鋪砟的工程車輛,專供新建線路鋪設石砟和現有的鐵路線維護使用。為了提高鐵路的運輸效率,線路鋪設及維護時間大大縮短,現對鐵路道砟車的運輸作業效率和作業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現有的鐵路道砟車在鋪砟時,可以實現邊走邊卸,並具有向軌道內、外側卸砟的功能,由於鋪砟或補砟過程中難以精準控制鋪砟量或補砟量,從而導致局部鋪砟或補砟多餘或不夠,如補砟過多或靠近鋼軌補砟還有可能導致鋼軌平面積砟引發車輛安全事故。
目前解決方法是通過人工平砟的方式,該方法存在勞動強度大、效率底、環境惡劣(粉塵多、易受天氣影響)等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申請提供一種平砟裝置及具有平砟裝置的平砟車,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由於需要通過人工平砟的方式平砟,從而造成勞動強度大、效率底、環境惡劣的技術問題。
本申請提供一種平砟車,所述平砟車包括車體和設置於所述車體上的平砟裝置,所述平砟裝置包括位於所述車體一側的第一平砟犁組成和第一鋼軌清掃器以及設置於所述車體另一側的第二平砟犁組成和第二鋼軌清掃器;
第一平砟犁組成包括第一平砟犁和第一平砟犁油缸,所述第一平砟犁油缸一端固定於所述車體上,另一端固定於所述第一平砟犁上,第二平砟犁組成包括第二平砟犁和第二平砟犁油缸,所述第二平砟犁油缸一端固定於所述車體上,另一端固定於所述第二平砟犁上;
第一鋼軌清掃器包括第一清掃器油缸和第一清掃棒,所述第一清掃器油缸的一端固定與所述車體上,另一端固定於所述第一清掃棒上;第二鋼軌清掃器包括第二清掃器油缸和第二清掃棒,所述第二清掃器油缸的一端固定與所述車體上,另一端固定於所述第二清掃棒上。
優選地,所述平砟裝置還包括液壓系統,所述液壓系統包括氣源、液壓站、第一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第二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第一互鎖閥、第二互鎖閥、第五梭閥、第六梭閥、第七梭閥、二位二通氣控閥、第一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第二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第三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第四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
所述第一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第二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同時與氣源連接,第一互鎖閥、第二互鎖閥分別同時與所述第一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第二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連接,且第一互鎖閥還與第三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第四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和第六梭閥連接,第二互鎖閥還與第一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第二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和第五梭閥1連接,所述第五梭閥還與所述第一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連接,所述第六梭閥還與第二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所述第七梭閥1與第五梭閥、第六梭閥、二位二通氣控閥連接,二位二通氣控閥還與氣源和液壓站連接;
所述第一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還與液壓站、第一平砟犁油缸和所述第一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連接,所述第二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還與液壓站、所述第二清掃器油缸和所述第一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所述第三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還與液壓站、第二平砟犁油缸和第二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連接,所述第四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還與液壓站、第一清掃器油缸和第二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連接。
優選地,所述平砟裝置還包括液壓系統,所述液壓系統包括氣源、液壓站、第一電磁閥、第二電磁閥、第三電磁閥、第四電磁閥、第一互鎖閥、第二互鎖閥、第五梭閥、第六梭閥、第七梭閥、二位二通氣控閥、第一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第二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第三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第四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
所述第一電磁閥、第二電磁閥、第三電磁閥、第四電磁閥同時與氣源連接,第一互鎖閥、第二互鎖閥分別同時與所述第二電磁閥、第四電磁閥連接,且第一互鎖閥還與第三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第四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和第六梭閥連接,第二互鎖閥還與第一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第二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和第五梭閥連接,所述第五梭閥還與所述第三電磁閥連接,所述第六梭閥還與第一電磁閥,所述第七梭閥與第五梭閥、第六梭閥、二位二通氣控閥連接,二位二通氣控閥還與氣源和液壓站連接;
所述第一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還與液壓站、第一平砟犁油缸和所述第三電磁閥連接,所述第二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還與液壓站、所述第二清掃器油缸和所述第三電磁閥,所述第三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還與液壓站、第二平砟犁油缸和第一電磁閥連接,所述第四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還與液壓站、第一清掃器油缸和第一電磁閥連接。
優選地,所述平砟裝置還包括液壓系統,所述液壓系統還包括第一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第二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第一梭閥、第二梭閥、第三梭閥、第四梭閥;
所述第一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第二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同時與氣源連接,所述第一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同時與第三梭閥、第四梭閥的一進口連接,所述第三電磁閥與所述第三梭閥的另一進口連接後,再連接所述第一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第二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第五梭閥連接;所述第四電磁閥與第四梭閥的另一進口連接後,再連接所述第一互鎖閥、第二互鎖閥;
第二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同時與第一梭閥、第二梭閥的一進口連接,所述第一電磁閥與所述第一梭閥的另一進口連接後,再連接所述第三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第四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第六梭閥;所述第二電磁閥與所述第二梭閥的另一進口連接後,再連接所述第一互鎖閥、第二互鎖閥。
優選地,所述液壓系統還包括:第三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第五電磁閥、第六電磁閥、第八梭閥、第九梭閥、第三互鎖閥、第四互鎖閥、第五互鎖閥、第六互鎖閥;
第一梭閥的出口通過第六互鎖閥,再與第四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連接;第一互鎖閥與第五互鎖閥連接後,再與第四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連接;第三梭閥的出口與第四互鎖閥連接後,再與第二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連接;第二互鎖閥與第三互鎖閥連接後,再與第二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連接。第三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第五電磁閥、第六電磁閥也同時與氣源連接,第八梭閥的一進口與第三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連接,另一進口與第五電磁閥連接;第九梭閥的一進口與第三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連接,另一進口與第六電磁閥連接。第八梭閥的出口同時與第三互鎖閥、第四互鎖閥連接,第九梭閥的出口同時與第五互鎖閥、第六互鎖閥連接。
優選地,所述液壓系統還包括多個與液壓站連接的第一三通球閥、第二三通球閥、第三三通球閥、第四三通球閥,其中,第一三通球閥位於第二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與第二清掃器油缸之間,第二三通球閥設置在第二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與第二清掃器油缸之間、第三三通球閥設置在第三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與第二平砟犁油缸之間、第四三通球閥設置在第四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與第一清掃器油缸之間。
本申請還提供一種平砟裝置,所述平砟裝置包括位於車體一側的第一平砟犁組成和第一鋼軌清掃器以及設置於所述車體另一側的第二平砟犁組成和第二鋼軌清掃器;
第一平砟犁組成包括第一平砟犁和第一平砟犁油缸,所述第一平砟犁油缸一端固定於所述車體上,另一端固定於所述第一平砟犁上,第二平砟犁組成包括第二平砟犁和第二平砟犁油缸,所述第二平砟犁油缸一端固定於所述車體上,另一端固定於所述第二平砟犁上;
第一鋼軌清掃器包括第一清掃器油缸和第一清掃棒,所述第一清掃器油缸的一端固定與所述車體上,另一端固定於所述第一清掃棒上;第二鋼軌清掃器包括第二清掃器油缸和第二清掃棒,所述第二清掃器油缸的一端固定與所述車體上,另一端固定於所述第二清掃棒上。
優選地,所述平砟裝置還包括液壓系統,所述液壓系統包括氣源、液壓站、第一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第二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第一互鎖閥、第二互鎖閥、第五梭閥、第六梭閥、第七梭閥、二位二通氣控閥、第一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第二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第三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第四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
所述第一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第二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同時與氣源連接,第一互鎖閥、第二互鎖閥分別同時與所述第一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第二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連接,且第一互鎖閥還與第三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第四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和第六梭閥連接,第二互鎖閥還與第一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第二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和第五梭閥1連接,所述第五梭閥還與所述第一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連接,所述第六梭閥還與第二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所述第七梭閥1與第五梭閥、第六梭閥、二位二通氣控閥連接,二位二通氣控閥還與氣源和液壓站連接;
所述第一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還與液壓站、第一平砟犁油缸和所述第一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連接,所述第二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還與液壓站、所述第二清掃器油缸和所述第一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所述第三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還與液壓站、第二平砟犁油缸和第二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連接,所述第四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還與液壓站、第一清掃器油缸和第二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連接。
優選地,所述平砟裝置還包括液壓系統,所述液壓系統包括氣源、液壓站、第一電磁閥、第二電磁閥、第三電磁閥、第四電磁閥、第一互鎖閥、第二互鎖閥、第五梭閥、第六梭閥、第七梭閥、二位二通氣控閥、第一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第二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第三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第四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
所述第一電磁閥、第二電磁閥、第三電磁閥、第四電磁閥同時與氣源連接,第一互鎖閥、第二互鎖閥分別同時與所述第二電磁閥、第四電磁閥連接,且第一互鎖閥還與第三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第四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和第六梭閥連接,第二互鎖閥還與第一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第二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和第五梭閥連接,所述第五梭閥還與所述第三電磁閥連接,所述第六梭閥還與第一電磁閥,所述第七梭閥與第五梭閥、第六梭閥、二位二通氣控閥連接,二位二通氣控閥還與氣源和液壓站連接;
所述第一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還與液壓站、第一平砟犁油缸和所述第三電磁閥連接,所述第二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還與液壓站、所述第二清掃器油缸和所述第三電磁閥,所述第三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還與液壓站、第二平砟犁油缸和第一電磁閥連接,所述第四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還與液壓站、第一清掃器油缸和第一電磁閥連接。
優選地,所述平砟裝置還包括液壓系統,所述液壓系統還包括第一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第二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第一梭閥、第二梭閥、第三梭閥、第四梭閥;
所述第一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第二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同時與氣源連接,所述第一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同時與第三梭閥、第四梭閥的一進口連接,所述第三電磁閥與所述第三梭閥的另一進口連接後,再連接所述第一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第二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第五梭閥連接;所述第四電磁閥與第四梭閥的另一進口連接後,再連接所述第一互鎖閥、第二互鎖閥;
第二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同時與第一梭閥、第二梭閥的一進口連接,所述第一電磁閥與所述第一梭閥的另一進口連接後,再連接所述第三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第四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第六梭閥;所述第二電磁閥與所述第二梭閥的另一進口連接後,再連接所述第一互鎖閥、第二互鎖閥。
本申請有益效果如下:
本申請的平砟車和平砟裝置,通過砟犁油缸控制平砟犁下降,以進行平砟,並通過清掃器油缸控制清掃棒下降,以進行清掃,從而不需要採用人工平砟,而且提高了平砟效率,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由於需要通過人工平砟的方式平砟,從而造成勞動強度大、效率底、環境惡劣的技術問題,本申請提供一種平砟裝置及具有平砟裝置的平砟車。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
圖1為本申請較佳實施方式一種具有平砟裝置的平砟車的結構示意圖;
圖2和圖3為圖1中平砟車的平砟裝置兩個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1中平砟車的鎖定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1中平砟車的鋼軌清掃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6和圖7為圖1中平砟車的平砟裝置的液壓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說明書附圖以及具體的實施方式對上述技術方案進行詳細的說明。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由於需要通過人工平砟的方式平砟,從而造成勞動強度大、效率底、環境惡劣的技術問題,本申請提供一種平砟裝置及具有平砟裝置的平砟車。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為一具有平砟裝置的平砟車的結構示意圖。所述平砟車包括車體40和設置於所述車體40上的平砟裝置50。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平砟裝置50的數目為兩個,分別設置於所述車體40相對兩側,對稱安裝所述車體40上。
所述平砟裝置50包括平砟犁組成51和平砟犁組成53。平砟犁組成51用於將鋼軌周圍的道砟刮平。平砟犁組成51安裝在所述車體40上,包括平砟犁511、第一平砟犁油缸516、油缸上支座512、固定導向板517、搖杆514、搖杆支座515、防護罩518。
平砟犁511包括犁片5112、磨耗板5111、油缸下支座5113、活動導向板5114、緊固件5115。所述磨耗板5111固定於所述梨片5112的下端,用於平砟。油缸下支座5113固定於梨片5112上,第一平砟犁油缸516安裝在油缸上支座512和油缸下支座5113之間,通過伸縮驅動平砟犁511的升降。活動導向板5114通過緊固件5115固定於梨片5111上。
固定導向板517固定在車體40上,活動導向板5114在固定導向板517內側滑動,確保平砟犁511不能向兩側移動。防護罩518可以保護這些運動副,防止意外傷害。
搖杆支座515固定於車體40上,搖杆514一端轉動地連接車體40,另一端轉動地連接犁片5112。搖杆514由上下兩層長度相等,互相平行的二力杆組成,為平行四連杆機構,,因此可以保持犁片5112始終在垂直平面內做平行運動,保持犁片5112的下平面始終水平。
第一平砟犁油缸516已經配置液壓鎖,可以防止第一平砟犁油缸516意外外伸而引起平砟犁511意外下落。
進一步地,為了提高安全性,防止平砟犁511意外下落,另外設置了鎖定裝置513,所述鎖定裝置513安裝在車體40上。如圖4所示,鎖定裝置513包括鎖舌5131、板簧5132、板簧支座5133、安裝座5134。安裝座5134固定於車體40上,板簧支座5133固定連接板簧5132和安裝座5134,鎖舌5131固定於板簧5132上。其中,板簧5132起回彈和支撐作用,壓迫鎖舌5131嵌入在活動導向板514上的鎖孔內,實現對平砟犁511的鎖定。鎖舌5131的工作面為斜楔結構,平砟犁511的自重無法克服鎖舌5131的工作面的斜楔結構的摩擦力,因此平砟犁511靠自重是克服不了鎖定力的。但在正常作業時當第一平砟犁油缸516外推力遠大於鎖舌5131的工作面的斜楔結構的摩擦力,可以實現解鎖。
當第一平砟犁油缸516回縮時,平砟犁511逐漸上升,活動導向板5114上升時沿著鎖舌5131的下工作面滑動,克服板簧5132的回彈力,鎖舌5131後退,退出第一鎖孔。當上升至最高點時,在板簧5132的回彈力作用下,鎖舌5131再次嵌入在活動導向板514上的第二鎖孔內,實現對平砟犁511的鎖定。
所述平砟犁組成53與平砟犁組成51的結構相同,為了便於區分,所述平砟犁組成51的油缸叫做第二平砟犁油缸536。
同時參閱圖5,在本實施方式中,為了對平砟後的軌道進行清掃,所述平砟裝置50還包括鋼軌清掃器52和54。在平砟犁組成51將鋼軌周圍的道砟刮平,鋼軌清掃器52將鋼軌頂部的道砟掃淨。
鋼軌清掃器52包括固定座521、第一清掃器油缸522、導向板523、清掃棒524。固定座521固定在車體40上,第一清掃器油缸522安裝在固定座521和導向板523之間,導向板523可相對於所述固定座521滑動,清掃棒524安裝在滑動板523上。
當第一清掃器油缸522的外伸時推動導向板523和清掃棒524下降,以通過清掃棒524清掃鋼軌,當清掃完畢後,第一清掃器油缸522的回縮,拉動導向板523和清掃棒524上升,使得第一清掃器油缸522處於非工作狀態。
鋼軌清掃器54的結構與鋼軌清掃器52的結構相同,為了便於區分,所述鋼軌清掃器54的油缸叫做第二清掃器油缸542。
圖1表示的是車輛向左側運行,向左側進行平砟作業,此時,左側的平砟犁組成53和位於其背部的清掃器52下落。非工作的右端平砟犁組成51和位於其背部的左側清掃器54仍然為上升狀態。
反之,當車輛向右側運行,向右側進行平砟作業,此時,右側的平砟犁組成51和位於其背部的左側清掃器54將下落。非工作的左側平砟犁組成53和位於其背部的右側清掃器52將為上升狀態。
現有平砟車一般才有單個平砟犁,直接手動操縱液壓閥,確實簡單。但只能單向平砟作業,若需要往返平砟,車輛需要調頭,比較麻煩。平砟時揚塵很大,站在車上操縱渾身是土,影響操作者的健康。本專利採用車輛前後對稱安裝二個平砟犁,可以雙向平砟,車輛往返平砟時無需調頭,只要變換平砟犁即可,節約時間和物力。採用遙控後,操作者可以距離平砟犁一定的距離,平砟時的揚塵對操作者的影響較小。
所述平砟裝置50還包括控制第一平砟犁油缸516、第二平砟犁油缸536、第一清掃器油缸522、第二清掃器油缸542作動的液壓系統,如圖6和圖7所示,其中,圖6和圖7為一個圖中的兩個部分,其中圖6中標記有A、B、C、D、E、F、G、H、I的線路口與圖7中標記有對應標記的線路口連接。
液壓系統包括氣源、液壓站、第一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14.1、第二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14.2、第一電磁閥15.1、第二電磁閥15.2、第三電磁閥15.3、第四電磁閥15.4、第一梭閥16.1、第二梭閥16.2、第三梭閥16.3、第四梭閥16.4、第五梭閥16.5、第六梭閥16.6、第七梭閥16.7、第一互鎖閥17.1、第二互鎖閥17.2、二位二通氣控閥23、節流閥24、第一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18.1、第二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18.2、第三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18.3、第四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18.4。
第一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14.1、第二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14.2、第一電磁閥15.1、第二電磁閥15.2、第三電磁閥15.3、第四電磁閥15.4同時與氣源連接。第一梭閥16.1的一進口與第二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14.2連接、二進口與第一電磁閥15.1連接、出口同時與第四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18.4、第三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18.3、第六梭閥16.6的進口連接。
第二梭閥16.2的一進口與第二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14.2連接、二進口與第二電磁閥15.2連接、出口同時與第一互鎖閥17.1、第二互鎖閥17.2連接。第一互鎖閥17.1與第四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18.4和第六梭閥16.6的進口連接。第三梭閥16.3的一進口與第一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14.1連接、二進口與第三電磁閥15.3連接、出口同時與第二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18.2、第五梭閥16.5的進口、第一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18.1連接。
第四梭閥16.4的一進口與第二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14.2連接、二進口與第四電磁閥15.4連接、出口同時與第一互鎖閥17.1、第二互鎖閥17.2連接。第二互鎖閥17.2與第五梭閥16.5的進口、第一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18.1、第二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18.2連接。第五梭閥16.5和第六梭閥16.6的出口分別與第七梭閥16.7的兩個進口連接,第七梭閥16.7的出口與二位二通氣控閥23,以控制所述二位二通氣控閥23變成通路或者斷開。
二位二通氣控閥23一端與氣源連接,另一端與節流閥24連接後與液壓站連接。第一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18.1、第二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18.2、第三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18.3、第四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18.4同時與液壓站連接。第一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18.1與第一平砟犁油缸516連接,第二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18.2與第二清掃器油缸542連接,第三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18.3與第二平砟犁油缸536連接,第四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18.4與第一清掃器油缸522連接。
本實施方式為手動和電控都可以控制的液壓結構圖,在其它實施方式中,可以直接採用手動或者電控單獨的方式,如下:
在手控時,液壓系統包括氣源、液壓站、第一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14.1、第二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14.2、第一互鎖閥17.1、第二互鎖閥17.2、第五梭閥16.5、第六梭閥16.6、第七梭閥16.7、二位二通氣控閥23、第一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18.1、第二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18.2、第三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18.3、第四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18.4,通過以上元件即可實現手動控制。
在電控時,液壓系統包括氣源、液壓站、第一電磁閥15.1、第二電磁閥15.2、第三電磁閥15.3、第四電磁閥15.4、第一互鎖閥17.1、第二互鎖閥17.2、第五梭閥16.5、第六梭閥16.6、第七梭閥16.7、二位二通氣控閥23、第一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18.1、第二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18.2、第三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18.3、第四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18.4,通過以上元件即可實現電動控制。
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液壓系統還包括多個與液壓站連接的第一三通球閥20.1、第二三通球閥20.2、第三三通球閥20.3、第四三通球閥20.4,其中,第一三通球閥20.1位於第二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18.2與第二清掃器油缸542之間,第二三通球閥20.2設置在第二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18.2與第二清掃器油缸542之間、第三三通球閥20.3設置在第三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18.3與第二平砟犁油缸536之間、第四三通球閥20.4設置在第四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18.4與第一清掃器油缸522之間。
另外,進一步地,所述第一三通球閥20.1和第二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18.2之間還設置有溢流閥19。
上述方式是同時控制一個清掃器油缸和一個平砟犁油缸的液壓結構圖,為了實現能夠單獨控制一個清掃器油缸或一個平砟犁油缸,所述液壓系統還包括:第三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14.3、第五電磁閥15.5、第六電磁閥15.6、第八梭閥16.8、第九梭閥16.9、第三互鎖閥17.3、第四互鎖閥17.4、第五互鎖閥17.5、第六互鎖閥17.6。
此時,第一梭閥16.1的出口通過第六互鎖閥17.6,再與第四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18.4連接;第一互鎖閥17.1與第五互鎖閥17.5連接後,再與第四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18.4連接;第三梭閥16.3的出口與第四互鎖閥17.4連接後,再與第二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18.2連接;第二互鎖閥17.2與第三互鎖閥17.3連接後,再與第二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18.2連接。第三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14.3、第五電磁閥15.5、第六電磁閥15.6也同時與氣源連接,第八梭閥16.8的一進口與第三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14.3連接,另一進口與第五電磁閥15.5 連接;第九梭閥16.9的一進口與第三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14.3連接,另一進口與第六電磁閥15.6連接。第八梭閥16.8的出口同時與第三互鎖閥17.3、第四互鎖閥17.4連接,第九梭閥16.9的出口同時與第五互鎖閥17.5、第六互鎖閥17.6連接。以下對液壓系統的工作原理進行詳細介紹:
氣源包括球閥4、空氣過濾器5、單向閥6、安全閥7、排水蝶閥8、排氣球閥9、過濾減壓閥10、油霧器11、排氣球閥12、過濾減壓閥13、儲氣罐33。
球閥4、空氣過濾器5、單向閥6順次連接,從單向閥6分出三路,一路順次連接排氣球閥9、過濾減壓閥10、油霧器11後,與二位二通氣控閥23連接;二路順次連接排水蝶閥8、儲氣罐33,安全閥7與儲氣罐33連接;三路順次排氣球閥12、過濾減壓閥13。
外接壓縮空氣氣源通過球閥4、空氣過濾器5及單向閥6後分為3路:上路通過排氣球閥12、過濾減壓閥13組成的控制氣源處理管路,向系統中的控制閥提供平穩低壓小流量壓縮空氣,控制各個控制閥換位。中路連接儲氣罐,作為緩衝和應急氣源。下路接排氣球閥9、過濾減壓閥10、油霧器11組成的動力氣源處理管路,向氣馬達提供平穩高壓大流量壓縮空氣,驅動氣馬達轉動。
液壓站包括:氣馬達26、液壓泵25、吸油過濾器27、手油泵28、回油過濾器29、液位液溫計30、空氣過濾器31、放油球閥32等部件。
採用第一互鎖閥17.1、第二互鎖閥17.2、第三互鎖閥17.3、第四互鎖閥17.4、第五互鎖閥17.5、第六互鎖閥17.6的作用是在同一時刻只能有一個通路接通,其餘通路斷開。
二位二通氣控閥23,預設位為斷路,不向氣馬達26供氣,氣馬達不轉動。只有第一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14.1、第三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14.3、第二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14.2、第一電磁閥15.1、第二電磁閥15.2、第三電磁閥15.3、第四電磁閥15.4、第五電磁閥15.5、第六電磁閥15.6中任一個換位接通氣路時,控制氣路中的壓縮空氣通過第一梭閥16.1、第二梭閥16.2、第三梭閥16.3、第四梭閥16.4、第五梭閥16.5、第六梭閥16.6、第七梭閥16.7、第八梭閥16.8、第九梭閥16.9進入二位二通氣控閥23,將二位二通氣控閥23從預設位(斷路),轉變為通路,動力氣路中的壓縮空氣才可通過二位二通氣控閥23和節流閥24進入氣馬達26,驅動氣馬達26轉動。當第一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14.1、第三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14.3、第二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14.2、第三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14.3換位至中位或第一電磁閥15.1、第二電磁閥15.2、第三電磁閥15.3、第四電磁閥15.4、第五電磁閥15.5、第六電磁閥15.6換位至右位時,控制氣路中的壓縮空氣通過第一梭閥16.1、第二梭閥16.2、第三梭閥16.3、第四梭閥16.4、第五梭閥16.5、第六梭閥16.6、第七梭閥16.7、第八梭閥16.8、第九梭閥16.9進入二位二通氣控閥23,二位二通氣控閥23立即從通路轉變為預設位(斷路)。動力氣路中的壓縮空氣被二位二通氣控閥23截斷,氣馬達26立即停止轉動。通過二位二通氣控閥23可以使得氣馬達26隻有在需要油缸動作時才轉動,其他時間停止轉動,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轉動,節約能源,保障安全。
節流閥24為可調的,可以調節進入氣馬達26的壓縮空氣的流量,進而調節氣馬達26的轉速。同時可以削減進入氣馬達26的壓縮空氣的波幅,提高氣馬達26的轉動平穩性。二位二通氣控閥23轉變為通路後,壓縮空氣經過節流閥24進入氣馬達26。各個液壓缸上均有平衡閥,可以保持自鎖。
序號14.1、14.2、14.3的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中位是輸入斷開,輸出通大氣狀態,即輸入和輸出是斷開的。
手扳序號14.1的手柄將該閥換位至左位:壓縮空氣經14.1進入梭閥16.3,關閉二位三通電磁閥15.3的進氣管,使二位三通電磁閥15.3不起作用,只能手控起作用。然後分為三路:上路經過互鎖閥17.4,然後到達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18.2的右側,將閥18.2從中位變為右位,液壓站出來的高壓油通過閥18.2進入第二清掃器油缸542的無杆腔,驅動第二清掃器油缸542活塞杆外伸,將下降鋼軌清掃器至清掃位。中路壓縮空氣進入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18.1的右側,將閥18.1變為右位,液壓站出來的高壓油通過閥18.1進入第一平砟犁油缸516的無杆腔,驅動第一平砟犁油缸516活塞杆外伸,第一組平砟犁下降至平砟位。下路經過梭閥16.5和16.7,進入二位二通氣控閥23,將二位二通氣控閥23從預設位(斷路),轉變為通路,將壓縮空氣從氣源處理裝置經過節流閥24進入氣馬達26,驅動氣馬達轉動並帶動液壓泵25經過管路和閥,向第二清掃器油缸542和第一平砟犁油缸516提供高壓油。
手扳序號14.1的手柄將該閥換位至右位:壓縮空氣經14.1進入梭閥16.4,關閉二位三通電磁閥15.4的進氣管,使二位三通電磁閥15.4不起作用,只能手控起作用。壓縮空氣上路將互鎖閥17.1推至斷路。上路經過互鎖閥17.2後分成三路:上路經過互鎖閥17.3,然後到達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18.2的左側,將閥18.2從中位變為左位,液壓站出來的高壓油通過閥18.2進入第二清掃器油缸542的有杆腔,驅動第二清掃器油缸542活塞杆回縮,將鋼軌清掃器提起至非清掃位。中路到達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18.1的左側,將閥18.1從中位變為左位,液壓站出來的高壓油通過閥18.1進入第一平砟犁油缸516的有杆腔,驅動第一平砟犁油缸516活塞杆回縮,第一組平砟犁上升至非平砟位。下路經過梭閥16.5和16.7,進入二位二通氣控閥23,將閥23從預設位(斷路),轉變為通路,將壓縮空氣從氣源處理裝置經過節流閥24進入氣馬達26,驅動氣馬達轉動並帶動液壓泵25經過管路和閥,向第二清掃器油缸542和第一平砟犁油缸516提供高壓油。
手扳序號14.2的手柄將該閥換位至左位:壓縮空氣經14.1進入梭閥16.1,關閉二位三通電磁閥15.1的進氣管,使二位三通電磁閥15.1不起作用,只能手控起作用。然後分為三路:上路經過互鎖閥17.6,然後到達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18.4的右側,將閥18.2從中位變為右位,液壓站出來的高壓油通過閥18.4進入第一清掃器油缸522的無杆腔,驅動第一清掃器油缸522活塞杆外伸,將下降鋼軌清掃器至清掃位。中路壓縮空氣進入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18.3的右側,將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18.3變為右位,液壓站出來的高壓油通過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18.3進入第二平砟犁油缸536的無杆腔,驅動第二平砟犁油缸536活塞杆外伸,第二組平砟犁下降至平砟位。下路經過梭閥16.6和16.7,進入二位二通氣控閥23,將二位二通氣控閥23從預設位(斷路),轉變為通路,將壓縮空氣從氣源處理裝置經過節流閥24進入氣馬達26,驅動氣馬達轉動並帶動液壓泵25經過管路和閥,向第一清掃器油缸522和第二平砟犁油缸536提供高壓油。
手扳序號14.2的手柄將該閥換位至右位:壓縮空氣經14.2進入梭閥16.2,關閉二位三通電磁閥15.2的進氣管,使二位三通電磁閥15.2不起作用,只能手控起作用。壓縮空氣上路將互鎖閥17.2推至斷路。上路經過互鎖閥17.1後分成三路:上路經過互鎖閥17.5,然後到達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18.4的左側,將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18.4從中位變為左位,液壓站出來的高壓油通過閥18.4進入第一清掃器油缸522的有杆腔,驅動第一清掃器油缸522活塞杆回縮,將鋼軌清掃器提起至非清掃位。中路到達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18.3的左側,將閥18.3從中位變為左位,液壓站出來的高壓油通過閥18.3進入第二平砟犁油缸536的有杆腔,驅動第二平砟犁油缸536活塞杆回縮,第二組平砟犁上升至非平砟位。下路經過梭閥16.6和16.7,進入二位二通氣控閥23,將閥23從預設位(斷路),轉變為通路,將壓縮空氣從氣源處理裝置經過節流閥24進入氣馬達26,驅動氣馬達轉動並帶動液壓泵25經過管路和閥,向第二平砟犁油缸536和第二平砟犁油缸536提供高壓油。
手扳序號14.3的手柄將該閥換位至左位:壓縮空氣經14.3進入梭閥16.9,關閉二位三通電磁閥15.6的進氣管,使二位三通電磁閥15.6不起作用,只能手控閥起作用。同時將互鎖閥17.5和17.6變換到斷位,致使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18.4雙側控制口均無壓縮空氣,保持中位。第一清掃器油缸522也無液壓油進出,實際上鎖定了第一清掃器油缸522。
手扳序號14.3的手柄將該閥換位至右位:壓縮空氣經14.3進入梭閥16.8,關閉二位三通電磁閥15.5的進氣管,使二位三通電磁閥15.5不起作用,只能手控閥起作用。同時將互鎖閥17.3和17.4變換到斷位,致使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18.2雙側控制口均無壓縮空氣,保持中位。第二清掃器油缸542也無液壓油進出,實際上鎖定了第二清掃器油缸542。
當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14.3處於中位時,在操縱14.1和14.2時,可以同時操縱平砟犁油缸和清掃器油缸。當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14.3不在中位時,在操縱14.1和14.2時,可以操縱平砟犁油缸,但不能操縱清掃器油缸。實際功能即單獨操縱清掃器油缸。
以上時手控原理,只要操縱了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14,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14不在中位,立即關閉二位三通電磁閥15的各個進氣管,只能手動控制,遙控不起作用。
當沒有操縱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14,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14均在中位時,通過遙控系統向電磁閥15發送電信號,驅動電磁閥15從預設態(斷開)轉換為接通態,此時遙控起作用,手控無作用。
當電磁閥15.1通態,壓縮空氣經過15.1進入梭閥16.1,關閉梭閥16.1與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14.2之間的氣路,致使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14.2不再具有操縱功能。壓縮空氣經過15.1和梭閥16.1後,進入後續管路,其後續流向和作用與手扳序號14.2的手柄將該閥換位至左位是一致的。
當電磁閥15.2通態,壓縮空氣經過15.2進入梭閥16.2,關閉梭閥16.2與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14.2之間的氣路,致使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14.2不再具有操縱功能。壓縮空氣經過15.2和梭閥16.2後,進入後續管路,其後續流向和作用與手扳序號14.2的手柄將該閥換位至右位是一致的。
當電磁閥15.3通態,壓縮空氣經過15.3進入梭閥16.3,關閉梭閥16.3與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14.1之間的氣路,致使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14.1不再具有操縱功能。壓縮空氣經過15.3和梭閥16.3後,進入後續管路,其後續流向和作用與手扳序號14.1的手柄將該閥換位至左位是一致的。
當電磁閥15.4通態,壓縮空氣經過15.4進入梭閥16.4,關閉梭閥16.4與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14.1之間的氣路,致使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14.1不再具有操縱功能。壓縮空氣經過15.4和梭閥16.4後,進入後續管路,其後續流向和作用與手扳序號14.1的手柄將該閥換位至右位是一致的。
當電磁閥15.5通態,壓縮空氣經過15.5進入梭閥16.8,關閉梭閥16.8與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14.3之間的氣路,致使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14.3不再具有操縱功能。壓縮空氣經過15.5和梭閥16.8後,進入後續管路,其後續流向和作用與手扳序號14.3的手柄將該閥換位至右位是一致的。
當電磁閥15.6通態,壓縮空氣經過15.6進入梭閥16.9,關閉梭閥16.9與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14.3之間的氣路,致使三位五通中洩手動閥14.3不再具有操縱功能。壓縮空氣經過15.6和梭閥16.9後,進入後續管路,其後續流向和作用與手扳序號14.3的手柄將該閥換位至左位是一致的。
遙控和手控均要求三通球閥20必須處於右位,此時各個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18與相關的油缸有杆腔接通,與手油泵28斷開,不能向油缸供油。
當由於各種故障原因液壓站無法向油缸供油時,將三通球閥20從右位轉換為左位,將三位四通氣控液壓閥18與相關的油缸有杆腔斷開,將手油泵28與各個油缸有杆腔接通,然後手搖手油泵28向油缸的有杆腔供油,驅動平砟液壓油缸回縮,平砟犁上升至非平砟位,驅動鋼軌清掃液壓油缸回縮,將鋼軌清掃器提起至非清掃位。具體對應為:第一三通球閥20.1控制第一平砟犁油缸516;第二三通球閥20.2控制第二清掃器油缸542;第三三通球閥20.3控制第二平砟犁油缸536;第四三通球閥20.4控制第一清掃器油缸522。
在完成應急措施後,必須將對應的三通球閥轉換右位。
本申請的平砟車和平砟裝置,通過砟犁油缸控制平砟犁下降,以進行平砟,並通過清掃器油缸控制清掃棒下降,以進行清掃,從而不需要採用人工平砟,而且提高了平砟效率,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由於需要通過人工平砟的方式平砟,從而造成勞動強度大、效率底、環境惡劣的技術問題,本申請提供一種平砟裝置及具有平砟裝置的平砟車。
儘管已描述了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但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一旦得知了基本創造性概念,則可對這些實施例作出另外的變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權利要求意欲解釋為包括優選實施例以及落入本發明範圍的所有變更和修改。
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這樣,倘若本發明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於本發明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範圍之內,則本發明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