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能及時發覺船舶走錨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25 05:32:02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能及時發覺船舶走錨的裝置。
背景技術:
船舶走錨是指錨的抓力不夠,當船舶受到風流等外力的總和大於錨和錨鏈產生的抓力,船錨就會在海底移動,船舶的錨已經對船舶起不到固定的作用了,船舶的位置也隨之發生移動,船舶就會隨著風流漂泊並在海中移動。船舶在錨泊中,因強風、急流、船舶轉向和偏蕩、以及錨地的底質不佳等原因,會發生走錨的事故。船舶在夜間錨泊中,值班人員不太容易發現船舶走錨,如果不能及時發現船舶走錨和採取適當的措施來制止船舶走錨,一旦走錨而沒及時發現,則有擱淺、觸礁、碰撞的危險。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能及時發覺船舶走錨的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能及時發覺船舶走錨的裝置,錨鏈上設置有振動檢測裝置,振動檢測裝置包括掛鈎、彈簧、豎直杆、重力球、第一連杆、第二連杆、轉軸、擺杆、擺錘、殼體,掛鈎的一端固定在錨鏈上,掛鈎的另一端與彈簧的一端固定連接,彈簧的另一端固定有豎直杆,豎直杆的另一端固定有重力球,第一連杆的一端與豎直杆固定連接,第一連杆的另一端與第二連杆的一端鉸接,第二連杆的另一端與轉軸連接,擺杆的一端固定套設在轉軸上,擺杆的另一端連接有擺錘,擺錘與殼體相接觸。
進一步地,所述殼體內部設置有振動元件,振動元件與微波接收器電連接,微波接收器與控制器電連接,控制器與報警器電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重力球為不鏽鋼球。
進一步地,所述殼體與擺錘相接觸的殼壁為彈簧片。
進一步地,所述報警器設置在駕駛室內。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能夠通過走錨時錨鏈持續振動,通過信號傳輸給控制器,設置在駕駛室內的警報器報警知曉船舶走錨,能夠及時採取應對措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模塊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本實施例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如圖1、2所示,一種能及時發覺船舶走錨的裝置,錨鏈上設置有振動檢測裝置,振動檢測裝置包括掛鈎1、彈簧2、豎直杆3、重力球4、第一連杆5、第二連杆6、轉軸7、擺杆8、擺錘9、殼體10。
掛鈎1的一端固定在錨鏈上,掛鈎1的另一端與彈簧2的一端固定連接,彈簧2的另一端固定有豎直杆3,豎直杆3的另一端固定有重力球4,重力球4為不鏽鋼球。第一連杆5的一端與豎直杆3固定連接,第一連杆5的另一端與第二連杆6的一端鉸接,第二連杆6的另一端與轉軸7連接,擺杆8的一端固定套設在轉軸上,擺杆8的另一端連接有擺錘9,擺錘9與殼體10相接觸,殼體10與擺錘9相接觸的殼壁為彈簧片。
殼體10內部設置有振動元件,振動元件與微波接收器電連接,微波接收器與控制器電連接,控制器與報警器電連接,報警器設置在駕駛室內。
工作原理為:不鏽鋼球帶動第一連杆運動,第一連杆帶動第二連杆運動,第二連杆帶動轉軸轉動,轉軸帶動擺杆運動,擺杆帶動擺錘擺動,擺錘按壓殼體的一側壁,殼體內的振動元件受到振動,將振動信號傳輸給微波接收器,微波接收器將信號傳輸給控制器,控制器預設有振動信號值,當錨抓牢水底時,錨鏈是不持續振動的,控制器內接收到的信號是不持續的;當在走錨時,錨鏈持續振動,控制器收到持續的振動信號,當收到持續的振動信號值時,控制器傳輸給報警器指令,使報警器報警。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和保護範圍內,對本實用新型做出各種修改或等同替換,這種修改或等同替換也應視為落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