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與牙種植體內連接的中空基臺的製作方法
2023-04-24 20:53:21 1
專利名稱:一種與牙種植體內連接的中空基臺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口腔修復的牙種植體基臺。
背景技術:
隨著骨整合理論的發展完善和數十年的臨床實踐,牙種植已成為口腔牙缺失的重點修復技術之一,與傳統的活動義齒、固定義齒修複方式相比,牙種植具有美觀、舒適度高、 咀嚼功能更強等優勢。儘管近期研究表明牙種植體的五年成功率可達96. 1%。但是隨著服役時間的進一步延長,牙種植體的遠期成功率卻有進一步降低的趨勢,國外16年隨訪成功率報導為82. 94%,國內11 15年的隨訪成功率報導為62. 5%。在眾多牙種植體失敗病例中,牙種植體與基臺的連接鬆動等失效現象較為常見,因此,牙種植體與基臺的連接的防松對策,已成為進一步提高牙種植體遠期成功率的關鍵技術問題。基臺是種植義齒中傳導咬合力的主要結構,目前常用的基臺為與牙種植體內連接的中空基臺。中空基臺上部的圓臺形的修復部分段與種植義齒的上部結構(義齒暴露於口腔的部分)的內腔緊密連接;下部插入種植體的內腔而形成接觸面,並由中央螺絲穿過基臺的中空部分與種植體下部的內螺紋連接。在咀嚼過程中,種植義齒作為牙齒替代體承受著不同大小、方向及種類的周期性交變載荷,「基臺-上部結構」連接界面、「基臺-種植體」接觸界面「近似緊固」,實際上卻發生了微小的相對位移,其運動幅值恰恰處於摩擦學中微動的運動幅值範圍內。這種微動所帶來的損傷可能會引起基臺接觸面及連接面材料的損失、基臺尺寸的變化而導致基臺鬆動,或導致基臺裂紋的萌生與擴展而使得基臺的疲勞壽命大大降低。發明人前期研究表明微動損傷是導致基臺機械失效的重要因素;且連接面及接觸面的切向微動損傷最為嚴重,而徑向和複合微動損傷較為輕微。另外,種植修復中,基臺周圍的軟組織封閉對種植體成功率有很大的影響。要獲得良好的軟組織封閉,應該提供一個相對無菌的微環境,且有利於細胞黏附的材料表面。而 「基臺-種植體」的接觸界面存在不可避免的微隙,口腔內腐蝕性介質(唾液、微生物等)很容易滲透到此特小縫隙中;手術過程中,基臺表面也不可避免的會受到唾液、血液、術中液體等的汙染,使其極易受到腐蝕。也降低了基臺的使用壽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與牙種植體內連接的中空基臺,該基臺抗微動損傷性能好、封閉性好、抗腐蝕性強、抗菌性能好、牙齦成型功能好,使用壽命長。本發明實現其發明目的,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與牙種植體內連接的中空基臺,從上至下依次由修復部分段、中間過渡段、植體插入段三段構成,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修復部分段的上部為向下漸大的圓臺,下部為拐角呈弧形的正八稜柱;中間過渡段為凸出的、側面為弧形的、向下漸小的圓臺,且表面塗覆載銀TiO2抗菌塗層;
3
植體插入段的上部為向下漸小的斜度為10 12°的圓臺,且在圓臺表面上設有環形溝槽,環形溝槽中嵌有矽橡膠墊圈;植體插入段的下部為拐角呈弧形的正八稜柱。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一、對於與口腔軟組織接觸的中間過渡段,在其表面塗覆載銀TiO2抗菌塗層,可以創造並維持基臺周圍的相對無菌環境,抗菌性好,有利於基臺周圍上皮細胞順利附著完成軟組織封閉。二、基臺修復部分段與種植義齒的上部結構內腔連接的下部及植體插入段與種植體內腔的接觸處,均採用了拐角呈弧形的正八稜柱。正八稜柱使基臺既具有抗旋轉作用,基臺與上部結構及種植體之間連接更穩固,不易鬆動;弧形的拐角又避免了線角的存在、避免了基臺受力時易產生的應力集中,同時弧面面積替代了部分平面面積,將切向微動轉變為複合微動,有效減少了微動損傷。三、基臺的植體插入段上部為向下漸小的斜度為10-12°的圓臺,從而通過中央螺絲將基臺向下與植入體內腔連接時,二者能形成更緊密、更穩固的連接。實驗證明,其擰松扭矩超過擰緊扭矩85% ;該接觸界面的顯微空隙小於lOum。接觸界面的空隙小,還使其具有良好的封閉作用,能避免口腔內腐蝕性介質(唾液、微生物等)滲透到基臺-種植體接觸界面中;且該圓臺表面上設置嵌有矽橡膠墊圈的環形溝槽,能進一步減少細菌的滲入,進一步提高「基臺-種植體」界面的封閉性、抗菌性和抗腐蝕性。上述的基臺內腔上,與中央螺絲的螺帽下表面相配合的部位為傾斜30°的圓臺這樣,使用螺帽下表面為30°傾斜面的中央螺絲,可避免基臺內腔的該配合面與基臺內腔的中央螺絲螺杆配合面形成直角拐角,減少拐角處的應力集中。同時增大了該配合面的受力面積,能夠承受更大的擰緊扭矩,使基臺與植入體的連接更加牢固。上述的修復部分段的正八稜柱和植體插入段的正八稜柱拐角處的弧形的曲率半徑均等於所在的正八邊形截面的邊長的力/2倍。這樣,可最好的兼顧平面部分的抗旋轉作用和弧面部分的減輕應力集中及微動損傷的作用。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的中空基臺通過中央螺絲與種植體相連後的半剖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圖1、圖2示出,本發明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是,一種與牙種植體內連接的中空基臺,從上至下依次由修復部分段1、中間過渡段2、植體插入段3三段構成。其中所述的修復部分段1的上部為向下漸大的圓臺,下部為拐角呈弧形的正八稜柱 IA ;
中間過渡段2為凸出的、側面為弧形的、向下漸小的圓臺,且表面塗覆載銀TiO2抗菌塗層;植體插入段3的上部為向下漸小的斜度為10 12°的圓臺,且在圓臺表面上設有,環形溝槽3B中嵌有矽橡膠墊圈3C ;植體插入段3的下部為拐角呈弧形的正八稜柱3A。本例的基臺內腔上,與中央螺絲4的螺帽下表面相配合的部位IC為傾斜30°的圓臺面。修復部分段1的正八稜柱IA和植體插入段3的正八稜柱3A拐角處的弧形的曲率半徑均等於所在的正八邊形截面的邊長的力/2倍。圖2還示出,為本發明的中空基臺通過中央螺絲4與能與種植體5形成牢固、緊密的連接。
權利要求
1.一種與牙種植體內連接的中空基臺,從上至下依次由修復部分段(1)、中間過渡段 O)、植體插入段(3)三段構成,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修復部分段(1)的上部為向下漸大的圓臺,下部為拐角呈弧形的正八稜柱 (IA);中間過渡段(2)為凸出的、側面為弧形的、向下漸小的圓臺,且表面塗覆載銀TiO2抗菌塗層;植體插入段(3)的上部為向下漸小的斜度為10 12°的圓臺,且在圓臺表面上設有環形溝槽(3B),環形溝槽(3B)中嵌有矽橡膠墊圈(3C);植體插入段C3)的下部為拐角呈弧形的正八稜柱(3A)。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與牙種植體內連接的中空基臺,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基臺內腔上,與中央螺絲的螺帽下表面相配合的部位(IC)為傾斜30°的圓臺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與牙種植體內連接的中空基臺,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修復部分段(1)的正八稜柱(IA)和植體插入段(3)的正八稜柱(3A)拐角處的弧形的曲率半徑均等於所在的正八邊形截面的邊長的力/2倍。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與牙種植體內連接的中空基臺,其修復部分段(1)的上部為向下漸大的圓臺,下部為拐角呈弧形的正八稜柱(1A);中間過渡段(2)為凸出的、側面為弧形的、向下漸小的圓臺,且表面塗覆載銀TiO2抗菌塗層;植體插入段(3)上部為向下漸小的斜度為10~12°的圓臺,且在圓臺表面上設有環形溝槽(3B),環形溝槽(3B)中嵌有矽橡膠墊圈(3C);下部為拐角呈弧形的正八稜柱(3A)。該基臺抗微動損傷性能好、封閉性好、抗腐蝕性強、抗菌性能好、牙齦成型功能好,使用壽命長。
文檔編號A61C8/00GK102357045SQ20111021673
公開日2012年2月22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1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1日
發明者於海洋, 甘雪琦 申請人:四川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