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溫差及部分二次空氣獨立除溼空調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4-25 01:32:46 1

本發明屬於製冷空調領域,特別涉及到一種節能空調系統。
背景技術:
通過統計分析,普通民用空調系統製冷量的15~30%為潛熱,其餘為顯熱。為了消除潛熱,必須把迴風處理到露點以下,才能除去水蒸氣。由於除溼露點溫度較低,因此需要較低的冷源溫度,造成送迴風溫差較大,不可逆損失加大。另外,由於需要較低的冷源溫度,造成冷水機組蒸發溫度較低,降低了機組的能效。
目前國內行業應用最多的還是潛熱和顯熱一起除去,因此需要較低的冷源溫度,供回水溫度為7-12℃,而冷源機組製冷系統的蒸發溫度為2-5℃,冷源機組能效較低,耗能較高。另外,冷水供回水溫差只有5℃,輸送的冷水流量較大,冷水輸送系統耗能較大。因此急需研發一種高效的節能產品,減少空調系統的能耗。
近年來,研究較多的是熱溼分離的溶液獨立除溼系統。工作原理是利用一些具有強烈吸溼性的溶液(如氯化鋰溶液),溶液在低溫下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汽,然後送到室外,在高溫下放出水蒸汽,整個過程就是溶液在不斷的進行吸溼和再生循環。溶液除溼負擔空氣是的潛熱負荷,而顯熱負荷由冷源機組進行降溫處理,顯熱負荷的冷源溫度較高,有利於提高冷源機組的能效。
熱溼分離的溶液獨立除溼空調系統,目前大多應用在全熱回收新風機組,和熱泵機組聯合使用,利用熱泵機組的冷凝器的熱量對溶液進行再生,利用蒸發器的冷量對溶液進行冷卻,恢復溶液吸溼能力。機組能夠充分回收排風產生的冷熱量,整套系統的能效較高,達到6左右。
溶液除溼系統雖然能效較高,但也存在著一些以下的缺點:因溶液獨立除溼系統與傳統的空調系統不同,需要特殊的安裝調試技術,現有行業從業人員還不能完全掌握。另外,溶液獨立除溼系統一般用來處理新風,而對於分散的迴風處理不太適合,應用面較小。再者,系統採用的吸溼溶液具有很強的腐蝕性,用戶和設計人員對其不太放心。綜上原因,熱溼分離的溶液獨立除溼空調系統在市場上推廣效果並不是很好,在工程上應用很少。
本發明空調處理系統比傳統的空調系統能夠節約30%的能量,且具有安裝調試方便,替換現有風機盤管空調系統方便,這些都是熱溼分離的溶液獨立除溼空調系統不具備的優勢。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一種能夠對空氣熱溼進行分開處理,空調冷凍水採用大溫差小流量輸送,冷熱源機組平均蒸發溫度較高,耗能較低的節能高效空調系統。
本發明空調未端採用的技術方案是:熱溼獨立處理技術,空氣一次處理為顯熱降溫處理,二次處理為除溼處理,對冷水冷量進行梯級利用。表冷器採用多級串聯方式,要求的供冷水溫度從7-10℃,回水溫度為17-20℃,低溫冷水首先進入潛熱換熱器(4),而後進入顯熱換熱器(2),根據冷水溫度的高低梯級利用冷水冷量。
本發明空氣一次處理為顯熱降溫處理,二次為除溼處理。全部迴風(1)經過顯熱交換器(2)進行降溫,然後一部分空氣(3)進入潛熱交換器(4)進行除溼,除溼後空氣(7)再與未除溼的空氣(6)混合變成空氣(8),送入房間。
本發明空調系統送風溫度高於露點溫度,送風口不易結露,送風溫差較小,衛生條件更好,舒適性更高。
本發明空調未端(9)還可通過風閥(5)對風量進行調節,能夠根據房間溼度調節除溼風量,滿足舒適性要求。
本發明空調系統冷熱源機組(10)包含多個製冷系統,有多個製冷蒸發器(11)和蒸發器(12),多個蒸發器的蒸發溫度依次不同,對回水依次降溫處理,處理前後的冷凍水溫差約為10℃。
本發明的冷熱源機組(10)的平均蒸發溫度較高,能效比較高。本發明採用小流量大溫差的載冷(熱)劑,輸送系統的耗能較少。
本發明空調未端(9)在冬季制熱時,通過風閥(5)進行控制,全部進風(1)經過兩個熱交換器(顯熱交換器(2)和潛熱交換器(4)),進行加熱後送風,滿足冬季制熱要求。
本發明應用於全新風處理,根據處理要求通過風閥(5)調節除溼風量,可使大部分甚至全部新風通過除溼換熱器(4),以滿足除溼要求。
有益效果:
本發明提供一種熱溼分離處理的空調系統,既能滿足現有房間的舒適性要求,又能充分對能量進行梯級利用,減少輸送能耗,提高冷熱源機組的能效比。具體如下:
1、採用先進的部分二次空氣獨立除溼處理方式,對能量進行梯級利用,比現有空調系統節能30%以上。
2、提高了冷熱源機組的平均蒸發溫度,比現有冷水機組能效提高20%。
3、大溫差低流量的冷水輸送系統,輸送成本比現有冷水輸送系統大幅度降低。
4、方便現有空調安裝人員安裝調試。原有溶液獨立除溼系統,因系統複雜,且涉及到溶液的吸溼和再生等相關知識和特有安裝技術,安裝調試人員很難掌握。
5、很容易替換現有風機盤管空調系統。溶液獨立除溼機組一般適用於全新風集中處理系統,而對於分散的迴風處理比較麻煩,而本系統既能適應集中新風處理系統,又能適用分散的迴風系統,且投資成本較低。
6、顯熱部分冷源還可以採用自然冷源,能夠大幅度的降低人工冷源的能耗和費用。
附圖說明:
圖1,空氣處理過程圖
圖2,空調系統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於說明本發明而不用於限制本發明的範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發明講授的內容之後,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於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範圍。
實施例1
如圖2所示:空調未端(9)分別布置顯熱交換器(2)和潛熱交換器(4),空調冷凍水先經過潛熱交換器(4),而後經過顯熱交換器(2)。
如圖1,圖2所示:空氣顯熱處理工藝:迴風(1)狀態點為N點,經過顯熱交換器(2)降溫後,變成低溫空氣(3)和(6),狀態為S點,顯熱部分處理完畢。
空氣除溼工藝:部分低溫空氣(3)進入潛熱交換器(4),空氣在這裡進行除溼降溫,變成機器露點空氣(7),狀態為L點。然後空氣(7)和空氣(6)混合,到達空氣(8),狀態點為C點,再送入房間。
如圖2所示:冷熱源機組(10)包括兩個製冷系統,布置兩個蒸發器,分別為蒸發器(11)和蒸發器(12)。
冷凍水除溫處理工藝:冷熱源機組回水溫度一般在17℃,冷凍水先經過蒸發器(12),而後經過蒸發器(11),把溫度降到7℃,2個蒸發器的蒸發溫度分別約為4℃和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