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兩種以上製冷劑回收及充注的裝置製造方法
2023-04-24 12:24:06
一種用於兩種以上製冷劑回收及充注的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用於兩種以上製冷劑回收及充注的裝置,它包括回收系統和控制單元;回收系統包括壓力檢測模塊、製冷劑鑑別模塊、低壓管、管路匯/分流機構、兩個以上的工作罐及各工作罐對應的回收閥門、淨化系統、壓縮機;壓力檢測模塊、鑑別模塊設置在低壓管內,低壓管與管路匯/分流機構聯通;各工作罐分別依次通過各自對應的壓縮機、淨化系統、回收閥門與管路匯/分流機構聯通。本發明可以滿足不同製冷劑的判斷、回收、處理、充注,它高效工作,操作便捷。
【專利說明】—種用於兩種以上製冷劑回收及充注的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氣體回收裝置和氣體充注裝置,具體涉及汽車維修保養以及報廢車輛回收等行業中使用的製冷劑回收和充注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現有設備只能用於單種製冷劑的回收充注,即使同時支持多種製冷劑的回收,但是一旦進行了某種製冷劑(如R134a)的回收,就不能夠再進行其他製冷劑(如R12)的回收,除非將設備內部的工作罐以及整個淨化系統更換或者徹底清洗。如果用戶想進行多種製冷劑的回收充注,必須使用多套設備才能夠實現。對於大型商用車輛的空調系統,不同車廠可能會使用不同的製冷劑,但維修店或報廢車回收站等單位不可能為不同的製冷劑單獨配備相應的製冷劑判斷、回收、處理、再充注裝置,因為這樣會增加設備購置、管理成本。上述現有技術使得製冷劑回收的種類受到局限,同一臺設備基本只能針對一種製冷劑進行回收充注。
[0003]目前國內製冷劑市場管理還比較混亂,有超過80%的R134a製冷劑都是假冒的製冷劑。這就使得客戶在進行製冷劑回收之前,必須先使用製冷劑鑑別儀進行鑑別。如果製冷劑不是回收充注裝置可以回收的種類時,就沒了有效手段進行回收處理,只能進行對空氣排放或者使用另外的單回收機回收處理。前一種方法顯然是會造成額外的大氣汙染,與國家法規不符;而後一種方法會導致操作的不方便,並且額外增加了設備費用。
[0004]另外,目前市面上的製冷劑回收充注裝置大都只是對製冷劑進行簡單地回收儲存,並不對油氣比例以及油的性能等參數可能已經發生變化的製冷劑進行油氣分離,並重新配置,就直接把原來的製冷劑充注到空調系統中。但實際上,油氣比例發生及油的性能等參數可能已經發生變化的製冷劑不僅對原有空調系統有所損害,一旦流入市場,也會對其它的空調系統造成損害。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克服現有設備的不足與缺陷,提供一種用於兩種以上製冷劑回收及充注的裝置,它可以滿足不同製冷劑的判斷、回收、處理、充注,它高效工作,操作便捷。
[0006]本發明為解決上述提出的問題所採用解決方案為:
[0007]—種用於兩種以上製冷劑回收及充注的裝置,它包括回收系統和控制單元;
[0008]回收系統包括壓力檢測模塊、製冷劑鑑別模塊、低壓管、管路匯/分流機構、兩個以上的工作罐及各工作罐對應的回收閥門、淨化系統、壓縮機;壓力檢測模塊、鑑別模塊設置在低壓管內,低壓管與管路匯/分流機構聯通;
[0009]各工作罐分別依次通過各自對應的壓縮機、淨化系統、回收閥門與管路匯/分流機構聯通;
[0010]壓力檢測模塊、鑑別模塊的信號輸出端與控制單元的信號輸入端連接,上述回收閥門、壓縮機均由控制單元控制。
[0011]上述方案中,裝置還包括充注系統,充注系統包括管路分/匯流機構、高壓管、與上述工作罐對應的充注閥門,高壓管與管路分/匯流機構聯通,各工作罐分別通過各自對應的充注閥門與管路分/匯流機構聯通;各充注閥門由控制單元控制。
[0012]上述方案中,充注系統還包括兩個以上的注油瓶及各注油瓶對應的充注閥門,注油瓶分別通過各自對應的充注閥門與管路分/匯流機構聯通。
[0013]上述方案中,回收系統還包括真空泵和真空泵閥門,真空泵通過真空泵閥門與管路匯/分流機構聯通;真空泵和真空泵閥門由控制單元控制。
[0014]上述方案中,回收系統還包括排油瓶和排油瓶閥門,排油瓶通過排油瓶閥門與淨化系統的排油口聯通。
[0015]上述方案中,上述注油瓶、工作罐、排油瓶上均設有計量模塊,計量模塊的信號輸出端與控制單元的信號輸入端連接。
[0016]上述方案中,工作罐包括R134a製冷劑工作罐和其它製冷劑工作罐,與R134a製冷劑工作罐對應的壓縮機上設有機油分離器,與其它製冷劑工作罐對應的壓縮機為無油壓縮機。
[0017]上述方案中,所述控制單元根據壓力檢測模塊輸出信號作出以下選擇:
[0018]當壓力大於20psi時,控制一個回收閥門開啟,並啟動該閥門對應的壓縮機工作;
[0019]當壓力小於等於20psi且大於Opsi時,控制真空泵閥門開啟並啟動真空泵;
[0020]當壓力小於等於Opsi且大於-30inHg時,先控制排油瓶閥門開啟排油,再關閉排油瓶閥門,然後控制真空泵閥門開啟並啟動真空泵;
[0021]當壓力小於等於-30inHg時,控制一個工作罐對應的充注閥門和一個注油瓶對應的充注閥門開啟。
[0022]本發明在同一臺裝置中設置至少兩條互不幹涉的回收管路系統,通過壓力檢測模塊、鑑別模塊的判斷,以及控制單元控制回收閥門,利用相應的管路系統回收、處理相應的製冷劑。整個判斷、回收、處理過程都是全自動控制。
[0023]回收的製冷劑先通過鑑別模塊(如紅外線光譜鑑別儀,利用紅外光譜分析的原理分析製冷劑的成分),可以判斷製冷劑是R134a,還是R12或R22等其他製冷劑,甚至是假冒R134a的製冷劑。檢測裝置把判斷結果通過電信號發送給控制器,控制器根據判斷結果來控制操作。
[0024]本發明通過內部空間的合理布置,壓力檢測模塊、鑑別模塊的配合整合使用,合理利用無油壓縮機(無油壓縮機本身不使用潤滑油,就不會和各種不同製冷劑的油品混合造成系統汙染),來實現一臺機器整合不同製冷劑回收服務的功能。
[0025]本發明較現有設備還具有如下優點:
[0026]1、節省了成本,一臺設備能完成兩臺以上現有回收設備才能完成的任務,還可以實現給汽車空調充注製冷劑和油。
[0027]2、節省了空間,通過統一匯/分流裝置的設定以及無油壓縮機的選用,避免了同樣功能的模塊因為製冷劑的不同而重複使用。
[0028]3、方便了操作,全自動的控制減小了人工操作帶來的不便,同時也減小了人工誤操作的可能。[0029]4、解決了假製冷劑與真製冷劑混合的問題,給修理廠解決了假製冷劑造成的市場混亂問題,不會影響到最終客戶的空調系統。
[0030]5、規範了操作,讓用戶可以規範地對待各種不同的製冷劑,防止了用戶隨意排放各種製冷劑的行為。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1]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結構框圖。
[0032]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的控制單元軟體流程圖。
[0033]圖中:S1為真空泵閥門,S2、S3為回收閥門,S4、S5、S6、S7為充注閥門,S8為排油瓶閥門。
【具體實施方式】
[0034]下面通過實施例進一步介紹本發明,但是實施例不會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制。
[0035]如圖1所示的本發明實施例,它包括回收系統、充注系統和控制單元;
[0036]回收系統包括壓力檢測模塊、製冷劑鑑別模塊、低壓管、管路匯/分流機構、兩個以上的工作罐及各工作罐對應的回收閥門、淨化系統、壓縮機、真空泵及真空泵閥門、排油瓶及排油瓶閥門;壓力檢測模塊、鑑別模塊設置在低壓管內,低壓管與管路匯/分流機構聯通。
[0037]工作罐包括R134a製冷劑工作罐和其它製冷劑(R12或R22等其他製冷劑,或假冒R134a製冷劑)工作罐,R134a製冷劑工作罐依次通過壓縮機(壓縮機上設有機油分離器)、R134a淨化系統、回收閥門S2與管路匯/分流機構聯通;其它製冷劑工作罐依次通過無油壓縮機、淨化系統、回收閥門S3與管路匯/分流機構聯通。
[0038]真空泵通過真空泵閥門SI與管路匯/分流機構聯通,排油瓶通過排油瓶閥門S8與淨化系統的排油口聯通。
[0039]充注系統包括管路分/匯流機構、高壓管、與上述兩個工作罐對應的充注閥門S4、S5、兩個注油瓶及各注油瓶對應的充注閥門S6、S7,高壓管與管路分/匯流機構聯通,各工作罐分別通過各自對應的充注閥門與管路分/匯流機構聯通;注油瓶分別通過各自對應的充注閥門與管路分/匯流機構聯通。
[0040]上述注油瓶、工作罐、排油瓶上均設有計量模塊,計量模塊的信號輸出端與控制單元的信號輸入端連接。壓力檢測模塊、鑑別模塊的信號輸出端與控制單元的信號輸入端連接,S1-S8均為電磁閥,S1-S8均由電子控制單元通過電磁閥控制模塊控制。上述壓縮機均、真空泵、排油瓶均由電子控制單元控制。
[0041]本發明裝置使用時,通過高、低壓管路和汽車空調高、低壓接頭聯通,製冷劑從空調的低壓接頭,通過低壓管進入到裝置進行回收處理。裝置內部設置2條互不幹涉的管路系統,電子控制單元根據低壓管側壓力檢測模塊、紅外鑑別模塊的輸出信號,利用電磁閥控制模塊來控制管路匯/分流機構中電磁閥的通斷,從而利用相應的管路系統回收充注相應的製冷劑。整個判斷、回收、處理、充注過程都是全自動的。
[0042]如圖2所示,所述控制單元根據製冷劑鑑別模塊輸出信號選擇S2或S3開啟,控制單元再根據壓力檢測模塊輸出信號作出以下選擇:[0043]當壓力大於20psi時,控制S2或S3開啟,並啟動該閥門對應的壓縮機工作;
[0044]當壓力小於等於20psi且大於Opsi時,控制SI開啟並啟動真空泵;
[0045]當壓力小於等於Opsi且大於-30inHg時,先控制S8開啟排油,再關閉S8,然後控制SI開啟並啟動真慄。
[0046]當壓力小於等於-30inHg時,控制S4、S6開啟或S5、S6開啟,製冷劑和油從工作
罐、注油瓶重新注入空調系統。
[0047]本發明實施例還可以包括資料庫控制系統,在氣體回收淨化過程中所回收充注的氣體質量通過計量模塊記錄並存儲在資料庫控制系統中,方便查詢列印。無論對於車主要求查詢服務內容,還是監管部門查詢汽車售後服務部門是否按照相關法規進行了製冷劑回收淨化服務,都提供了有效的查詢對象。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兩種以上製冷劑回收及充注的裝置,其特徵在於:它包括回收系統和控制單元; 回收系統包括壓力檢測模塊、製冷劑鑑別模塊、低壓管、管路匯/分流機構、兩個以上的工作罐及各工作罐對應的回收閥門、淨化系統、壓縮機;壓力檢測模塊、鑑別模塊設置在低壓管內,低壓管與管路匯/分流機構聯通; 各工作罐分別依次通過各自對應的壓縮機、淨化系統、回收閥門與管路匯/分流機構聯通; 壓力檢測模塊、鑑別模塊的信號輸出端與控制單元的信號輸入端連接,上述回收閥門、壓縮機均由控制單元控制。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它還包括充注系統,充注系統包括管路分/匯流機構、高壓管、與上述工作罐對應的充注閥門,高壓管與管路分/匯流機構聯通,各工作罐分別通過各自對應的充注閥門與管路分/匯流機構聯通;各充注閥門由控制單元控制。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充注系統還包括兩個以上的注油瓶及各注油瓶對應的充注閥門,注油瓶分別通過各自對應的充注閥門與管路分/匯流機構聯通。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回收系統還包括真空泵和真空泵閥門,真空泵通過真空泵閥門與管路匯/分流機構聯通;真空泵和真空泵閥門由控制單元控制。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回收系統還包括排油瓶和排油瓶閥門,排油瓶通過排油瓶閥門與淨化系統的排油口聯通。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注油瓶、工作罐、排油瓶上均設有計量模塊,計量模塊的信號輸出端與控制單元的信號輸入端連接。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工作罐包括R134a製冷劑工作罐和其它製冷劑工作罐,與R134a製冷劑工作罐對應的壓縮機上設有機油分離器,與其它製冷劑工作罐對應的壓縮機為無油壓縮機。
8.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控制單元根據壓力檢測模塊輸出信號作出以下選擇: 當壓力大於20psi時,控制一個回收閥門開啟,並啟動該閥門對應的壓縮機工作; 當壓力小於等於20psi且大於Opsi時,控制真空泵閥門開啟並啟動真空泵; 當壓力小於等於Opsi且大於-30inHg時,先控制排油瓶閥門開啟排油,再關閉排油瓶閥門,然後控制真空泵閥門開啟並啟動真空泵; 當壓力小於等於_30inHg時,控制一個工作罐對應的充注閥門和一個注油瓶對應的充注閥門開啟。
【文檔編號】F25B45/00GK103471300SQ201310451802
【公開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7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27日
【發明者】金德先, 章豔, 李 浩, 甘小琴, 吳映瑩, 殷淑娥, 姚建輝, 洪林 申請人:武漢優力汽車技術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