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顯示模組及顯示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24 21:05:51 1

本發明涉及顯示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顯示模組及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電子顯示屏的普及,顯示裝置的應用範圍越來越大。目前,顯示屏的前框一般採用金屬材料製作,其機械強度高,不易變形,因此,金屬前框得到廣泛運用。
圖1為現有技術的顯示模組,包括前框01、膠框02和背光模組03,前框01包括前面板011和側面板012,膠框02包括支撐板021和抵接板022,前面板011與支撐板021之間設有顯示面板04,該背光模組03包括背板031和背光單元032,其中,背板031包括底板0311和側板0312,背光單元032位於底板0311和支撐板021之間,抵接板022位於側面板012與側板0312之間,且抵接板022、側面板012以及側板0312上開設有相互貫通的安裝孔04,將螺釘05與安裝孔04連接,可將前框01固定在背板031上。
現有技術通過螺釘05連接將前框01與背板031固定連接,這種側鎖的連接方式因螺釘拆裝時操作較麻煩,裝配效率較低,並直接降低整機的外觀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顯示模組及顯示裝置,可解決現有技術中採用螺釘將前框與背板固定導致裝配效率較低、拆裝複雜的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實施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顯示模組,包括前框、膠框及背板,所述前框包括前面板和側面板,置於所述前框內的所述背板包括底板和圍設在所述底板邊緣的側板,所述膠框置於所述前面板與所述底板之間,所述底板與所述膠框之間設有背光單元,顯示面板由所述膠框承託並由所述前面板壓蓋,設置在所述前面板的內表面的插舌貼合於所述側板的內側,以限制所述前框沿平行於所述顯示面板的方向移動;所述側面板上設有第一卡接部並與設置在所述側板上第二卡接部相卡接,以限制所述前框沿垂直於所述顯示面板的方向移動。
本發明實施例還公開了一種顯示裝置,包含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顯示模組。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模組及顯示裝置,相對於現有技術,由於在前面板的內表面設有插舌,該插舌與側板的內側貼合,從而通過側板與顯示面板或其他結構來限制前框沿平行於顯示面板的方向移動,即限制前框在平行於顯示面板方向上的自由度,再通過側面板上的第一卡接部與側板上的第二卡接部卡接,進一步限制了垂直於顯示面板方向上的自由度,使前框也不能沿垂直顯示面板方向移動,即插舌結構和卡接結構將前框與背板固定,實現了前框與背板的鎖合,在安裝或拆卸前框時,插舌結構和卡接結構分別與背板的拆裝操作較簡單,裝配效率較高,並且安裝前框後,卡接結構和插舌均位於前框內側,顯示模組的外觀較美觀。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現有技術中顯示模組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顯示模組中前框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的A部放大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顯示模組的局部結構示意圖之一;
圖5為圖4的B部放大圖;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顯示模組的局部結構示意圖之二;
圖7為圖6的C部放大圖;
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顯示模組中前框的截面圖;
圖9為本發明實施例顯示模組的安裝示意圖之一;
圖10為本發明實施例顯示模組的安裝示意圖之二;
圖11為本發明實施例顯示模組的安裝示意圖之三。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前」、「後」、「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顯示模組包括背光模組、膠框以及通過膠框支撐的顯示面板,其中,背光模組包括背板以及安裝於背板內的背光單元,該背光單元包含光源、導光板以及光學膜片,將光源打開後,光線經過各種光學膜片處理後,使光線照射到顯示面板上,實現顯示功能。該顯示模組可為液晶顯示模組。
參照圖2~9,本發明實施例的顯示模組包括前框1、膠框2以及設置於前框1內的背板3,膠框2用於承託顯示面板4,其中,前框1包括前面板11和側面板12,前面板11壓蓋於顯示面板4上,背板3包括底板31和側板32,側板32圍設於底板31的邊緣,膠框2位於前面板11和底板31之間,底板31與膠框2之間設有背光單元5,前面板11的內表面設有插舌6,插舌6與側板32的內側貼合,以限制前框1沿平行於顯示面板4的方向移動,圖9中箭頭所示方向為平行於顯示面板4的方向;側面板12上設置有第一卡接部,側板32上設置有第二卡接部,第一卡接部與第二卡接部卡接以限制前框1沿垂直於顯示面板4的方向移動,圖10中箭頭所示方向為垂直於顯示面板4的方向。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模組,相對於現有技術,由於在前面板11的內表面設有插舌6,該插舌6與側板32的內側貼合,從而通過側板32與顯示面板4或其他結構來限制前框1沿平行於顯示面板4的方向移動,即限制前框1在平行於顯示面板4方向上的自由度,再通過側面板12上的第一卡接部與側板32上的第二卡接部卡接,進一步限制了垂直於顯示面板4方向上的自由度,使前框1也不能沿垂直顯示面板4方向移動,即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形成的卡接結構、以及插舌6將前框1與背板3固定,實現了前框1與背板3的鎖合,在安裝或拆卸前框1時,插舌6和卡接結構分別與背板3的拆裝操作較簡單,裝配效率較高,並且安裝前框1後,卡接結構和插舌6均位於前框1內側,顯示模組的外觀較美觀。
此外,本發明實施例的插舌6沿垂直於顯示面板4的方向延伸,插舌6的截面為直線,將該插舌6插入側板32的內側,從而限制前框1沿平行於顯示面板4的方向移動,如圖7~10所示,直線形的插舌成型加工簡單,且安裝方便。當然,插舌6也可採用其他非直線的形狀,例如L形插舌,包括兩段直線形插舌,其中,一段直線形插舌的一端以非90°角與前面板11的內表面連接,另一端垂直與另一段直線形插舌連接,或者截面為弧形的插舌,在側板32內側設置與插舌6配合的插槽結構。
在上述實施例中的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的卡接方式可為環形卡接、扭轉卡接、懸臂卡接。具體地,本發明實施例的卡接方式採用懸臂卡接,第一卡接部為卡扣7,第二卡接部為與卡扣7配合卡接的卡槽8,卡扣7設置於側面板12的內表面,卡槽8設置於側板32的外表面,如圖10所示,卡扣7與卡槽8的位置也可互換;當然,卡槽8也可為設置於側板32上的卡鉤或卡孔。相對於現有前框與背板採用側鎖方式固定,上述側板32與側面板12之間的卡接結構,因沿平行於顯示面板4方向沒有螺釘頭厚度,前面板11可設計的較窄,降低前框的邊寬,從而提高採用該顯示模組顯示屏的美觀度。
基於上述實施例,插舌6插設於側板32與膠框2的側壁之間,插舌6的外表面與側板32抵靠,插舌6的內表面分別與膠框2的側壁、顯示面板4的側壁抵靠,如圖10所示,相對於插舌6的內側僅受顯示面板4限制,上述方案的連接強度更高,前框的定位也更可靠。
可選地,在側板32與抵接板22之間預留間隙,將插舌6插入該間隙內,或者在膠框2的側壁對應插舌6的位置向內凹陷形成插槽23,插舌6配合插入該插槽23內。前者的技術方案,因間隙的存在,側板32外側的前框1寬度增加,即前面板11的長度,從而增加了顯示模組的邊框寬度,因此,本發明實施例採用後者的方案。
參照圖9,膠框2包括支撐板21和抵接板22,其中,支撐板21用於支撐顯示面板4,抵接板22的一端與支撐板21連接,另一端朝底板31延伸,抵接板22的外壁與側板32的內表面抵靠,支撐板21與抵接板22的拐角處設有上述的插槽23,插槽23和側板32的內表面配合與插舌6插接,該插槽23的形狀為長方形,方便膠框的成型加工。
安裝前框1時,先將前框1上的插舌6外端插入側板32與膠框2之間的插槽23內,沿插槽23的延伸方向推進前框1,當側面板12上的卡扣7與側板32上的卡槽8卡合時,插舌6也完全卡入插槽23內。
具體地,本發明實施例中前面板11、側面板12、卡扣7以及插舌6一體成型製作,不用裝配連接,節省安裝時間,且結構簡單。
參照圖9,側板32靠近前面板11的一端為側板32的外端,側板32的外端沿垂直於顯示面板4的方向與卡槽8的間距為L1,插舌6靠近底板31的一端為插舌6的外端,插舌6的外端沿垂直於顯示面板4的方向與卡扣7的間距為L2;若L2>L1時,安裝前框1時,先將插舌6插入插槽23內,因L2比L1大,側面板12上的卡扣7先與側板32外表面的卡槽8卡合,部分插舌6位於側板32之外,插舌6不能完全與插槽23配合,前框1出現移動或翻轉,因此,本發明實施例中設計顯示模組,使L2<L1,安裝前框1時,插舌6先插入膠框2與側板32之間,為前框1導向,再沿側板32推動前框1,使得卡扣7發生彈性變形而與側板32上的卡槽8卡合,卡扣7和插舌6均與背板3配合緊密,所以,前框1與背板3的裝配可靠。此外,本發明實施例在膠框2上與插舌6配合的部分進行減料處理,使插舌6更容易插入膠框2與側板32之間。
當插舌6插入膠框2與側板32之間時,插舌6與側板32之間的間隙為L3,插舌6與膠框2之間的間隙為L4,如圖10所示,若L3>L4,插舌6與膠框2的間隙較小,因膠框2的穩定性較差,插舌6容易與膠框2產生幹涉,並且插舌6與側板32的間隙較大,則插舌6容易朝靠近側板32的方向移動,插舌6容易晃動,因此,本發明實施例在設計膠框2與側板32時,要使得L4>L3。
當卡扣7與卡槽8卡合後,卡扣7與卡槽8的配合間隙為L5,配合深度為L6,如圖11所示,通過合理設計L5和L6的尺寸,可使得卡扣7與卡槽8的卡接強度可靠,並方便安裝和拆卸。
此外,為了方便拆卸前框1,本發明實施例卡扣7與卡槽8配合面中靠近前面板11的表面71設計為斜面,即導出角α>0°,如圖11所示,如此,拆卸前框1時,將前框1沿垂直於顯示面板4的方向拽出,卡扣7可沿該斜面與卡槽8脫開,因此,拆卸前框1較簡單、省力。
目前,常用的顯示面板4多為方形,若前框1為一體結構,前框1體積較大、不便運輸,因此,前框1採用多個前框段沿顯示面板4的周向依次拼接形成,參照圖2,上述前框段包括上前框段、左前框段、下前框段以及右前框段,這種前框的設計方案可將前框拆分運輸,從而降低運輸難度和運輸成本,並且顯示模組的前框分段成型,可減少模具材料的費用,節省製造成本。
進一步地,前框1為金屬材料,結構強度較高,且方便成型加工;具體地,本發明實施例中前框1採用鋁製材料製作,通過鋁型材擠壓工藝製作前框1,並在前框1上分別形成卡扣7和插舌6,鋁型材具有良好的結構強度和彈性,可利用鋁型材的彈性形變將前框1的卡扣7卡入卡槽8內。
此外,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顯示裝置,包括上述實施例中的顯示模組。由於在本實施例的顯示裝置內安裝的顯示模組與上述顯示模組的各實施例中提供的結構相同,因此二者能夠解決相同的技術問題,並達到相同的預期效果。該顯示裝置可應用於電視、手機、電腦等。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範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應以所述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