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效辦公方法與流程
2023-04-24 17:07:06

本發明涉及辦公自動化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高效辦公方法。
背景技術:
辦公室是人們工作的場所,辦公室內的各種用電設備也比較多,由於現在工作節奏較快,在下班的時候,大家都有急切的心情,往往造成忘記關掉自己辦公室內的檯燈、熱水器等電器,這樣就造成了不必要的能源浪費、提高了辦公成本。
為了節能環保,節省運營開銷,有的公司會讓最後離開公司的人關閉公司的供電開關,或者指派固定的人,如清潔工,在所有員工走後將公司的供電開關關閉,但是最後離開公司的人往往很難確定自己是不是最後離開的人,清潔工也要不斷的查看詢問是否所有的員工都離開了公司,非常的不方便,效率不夠高,而且一旦由於判斷錯誤,員工或清潔工誤關了供電系統而其他員工正在使用電腦處理工作時,電腦中重要資料可能因此而丟失,進而造成重大損失。
為此,有的公司會使用相應的辦公系統,這些辦公系統通常包括控制模塊和人員進出檢測模塊,其中人員進出檢測模塊用來檢測人員進出,控制模塊根據人員進出檢測模塊的檢測結果在公司沒人時自動關閉供電開關,如申請號為201220701188.9的中國專利公開的一種智能辦公室節能系統,其人員進出檢測模塊可以獲取公司考勤設備的考勤情況,進而獲取公司內員工人數,然後由主控模塊根據員工下班離開的情況關閉相應的供電設備,也有的公司採用紅外傳感器獲取人員人數,實現控制功能。
但是,上述方案通過人數來對供電進行控制存在準確性的問題,如使用考勤設備來記錄人數,智能記錄公司員工,不能記錄臨時工或客戶,如果員工請假也會導致控制問題,而紅外傳感器來檢測人數,如果人員並排行走很容易產生誤差,且這些方案都採用記錄人數來控制供電的方法,一旦人數出現任何誤差,該系統都不能正常工作。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意在提供一種高效辦公方法,能夠解決員工下班後辦公室用電設備一直開著、造成能源浪費、辦公成本高的問題,更加方便快捷高效。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提供如下基礎技術方案:
一種高效辦公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控制模塊通過人員進出檢測模塊檢測是否有人員通過公司門口進出公司,並檢測人員進出的方向;
s2:當控制模塊檢測到人員通過公司門口時,控制模塊通過人員進出檢測模塊獲取通過人員的重量;
s3:控制模塊根據人員進出的方向和人員的重量,統計當前公司內所有人員的總重量;
s4:控制模塊判斷當前公司內所有員工的總重量是否小於預設值,若是,則判定當前公司沒有人,控制模塊關閉供電開關,若否,則判定當前公司內有人,控制模塊開啟供電開關。
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為:控制模塊通過檢測人員的方向和重量,統計當前公司內所有人員的重量,當檢測到公司內人員的重量小於一個人正常的體重值時,控制模塊就可以判定當前公司沒有人員,進而關閉整個公司的供電開關,實現節能環保。現有的一些解決方案,如通過紅外傳感器記錄人數,也可以實現判斷公司是否有人的功能,但是人員並排行走時可能會產生記錄不準確的問題,且其誤差是以一個人為最小單位的,其容錯率低,即一旦產生誤差,便無法實現自動控制關閉供電的功能,本方法通過計量重力,讓控制模塊統計公司內的總重量可以有效的解決由於並排行走產生的檢測不準確的問題,且即使重量檢測上產生了一定的誤差,其誤差的總量也很難超過一個人的重量,其檢測的容錯率更高,相比於使用人數,控制模塊使用人員總重量來判斷公司內是否有人,更加準確可靠。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技術方案提供的一種高效辦公方法無需人工來確認公司是否還有其他人,可以自動實現供電控制,更加便捷高效,判斷更加準確可靠。
進一步,所述人員進出檢測模塊包括紅外傳感器,s1包括以下步驟:
s1-1:紅外傳感器檢測到人員並向控制模塊發送信號;
s1-2:控制模塊根據紅外傳感器的信號判斷是否有人通過,若是執行下一步,若否結束本次檢測;
s1-3:控制模塊根據紅外傳感器的信號判斷人員通過的方向。
通過紅外傳感器來檢測人員以及人員的進出方向。
進一步,所述紅外傳感器包括第一紅外傳感器和第二紅外傳感器,s1-2包括以下步驟:
s1-2-1:控制模塊記錄該紅外傳感器,控制模塊啟動延時;
s1-2-2:如果控制模塊在延時過程中收到紅外傳感器的信號,則執行下一步,如果延時結束後控制模塊沒有收到紅外傳感器的信號,則判定當前沒有人員通過;結束本次檢測;
s1-2-3:控制模塊判斷該紅外傳感器是否與s1-2-1中相同,若是,則判定當前沒有人員通過;結束本次檢測,若否,則判定當前有人員通過。
進一步,第一紅外傳感器和第二紅外傳感器分別設置在公司門口的內側和外側,s1-3的具體判斷方法為:控制模塊判斷s1-2-1中記錄的紅外傳感器是否為第一紅外傳感器,若是,則控制模塊判定當前人員的進出方向為出;若否,則控制模塊判定當前人員的進出方向為進。
進一步,s3包括以下步驟:
s3-1:控制模塊判斷人員的進出方向,若是人員離開公司,則執行下一步,若是人員進入公司,執行s3-5;
s3-2:控制模塊將當前公司內部人員總重量減少通過人員的重量;
s3-3:控制模塊判斷當前公司內部人員總重量是否小於預設值,若是執行下一步,若否,結束本次檢測;
s3-4:控制模塊關閉供電開關,結束本次檢測;
s3-5:控制模塊將當前公司內部人員總重量增加通過人員的重量,結束本次檢測。
進一步,控制模塊中存儲有公司所有員工的體重數據,s4包括以下步驟:
s4-1:控制模塊獲取公司所有員工中體重最小的體重數據;
s4-2:控制模塊設置體重閾值為最小體重的一半;
s4-3:控制器判斷當前公司內所有員工的總重量是否小於體重閾值,若是,則判定當前公司沒有人,控制模塊關閉為整個公司供電的供電開關,若否,則判定當前公司內有人,控制模塊開啟為整個公司供電的供電開關。
控制模塊使用人員總重量來判斷公司內是否有人,更加準確可靠。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種高效辦公方法實施例中的流程圖;
圖2為本發明一種高效辦公方法實施例中的邏輯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中中的高效辦公方法基於以下辦公系統,該辦公系統包括人員進出檢測模塊和主控模塊,人員進出檢測模塊包括重力傳感器和紅外傳感器;主控模塊包括控制器、無線通信單元和使能按鍵。
具體的,本實施例中,重力傳感器設置在門口的地板上,紅外傳感器包括分別設置在門的內側和外側兩側的第一紅外傳感器和第二紅外傳感器;重力傳感器用來檢測進出公司人員的重量,紅外傳感器用來檢測人員以及人員的進出方向;紅外傳感器、重力傳感器以及使能開關均與控制器信號輸入端信號連接,控制器信號輸出端與供電開關信號連接,控制器能夠在紅外傳感器檢測到人員時獲取重力傳感器的數據,控制器能夠根據紅外傳感器和重力傳感器的數據統計當前公司所有人員的總重量,控制器能夠根據當前公司所有人員的總重量控制供電開關的開啟和關閉;無線通信單元與控制器信號連接,控制器能夠通過無線通信單元接收並執行遠程控制指令,無線通信單元優選為gms簡訊模塊;控制器能夠在使能開關關閉時控制供電開關保持開啟狀態。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一種高效辦公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控制模塊通過人員進出檢測模塊檢測是否有人員通過公司門口進出公司,並檢測人員進出的方向;
s2:當控制模塊檢測到人員通過公司門口時,控制模塊通過人員進出檢測模塊獲取通過人員的重量;
s3:控制模塊根據人員進出的方向和人員的重量,統計當前公司內所有人員的總重量;
s4:控制模塊判斷當前公司內所有員工的總重量是否小於預設值,若是,則判定當前公司沒有人,控制模塊關閉供電開關,若否,則判定當前公司內有人,控制模塊開啟供電開關。
其中:
s1包括以下步驟:
s1-1:紅外傳感器檢測到人員並向控制模塊發送信號;
s1-2:控制模塊根據紅外傳感器的信號判斷是否有人通過,若是執行下一步,若否結束本次檢測;
s1-3:控制模塊根據紅外傳感器的信號判斷人員通過的方向。
s1-2包括以下步驟:
s1-2-1:控制模塊記錄該紅外傳感器,控制模塊啟動延時;
s1-2-2:如果控制模塊在延時過程中收到紅外傳感器的信號,則執行下一步,如果延時結束後控制模塊沒有收到紅外傳感器的信號,則判定當前沒有人員通過;結束本次檢測;
s1-2-3:控制模塊判斷該紅外傳感器是否與s1-2-1中相同,若是,則判定當前沒有人員通過;結束本次檢測,若否,則判定當前有人員通過。
s1-3的具體判斷方法為:控制模塊判斷s1-2-1中記錄的紅外傳感器是否為第一紅外傳感器,若是,則控制模塊判定當前人員的進出方向為出;若否,則控制模塊判定當前人員的進出方向為進。
s3包括以下步驟:
s3-1:控制模塊判斷人員的進出方向,若是人員離開公司,則執行下一步,若是人員進入公司,執行s3-5;
s3-2:控制模塊將當前公司內部人員總重量減少通過人員的重量;
s3-3:控制模塊判斷當前公司內部人員總重量是否小於預設值,若是執行下一步,若否,結束本次檢測;
s3-4:控制模塊關閉供電開關,結束本次檢測;
s3-5:控制模塊將當前公司內部人員總重量增加通過人員的重量,結束本次檢測。
控制模塊中存儲有公司所有員工的體重數據,s4包括以下步驟:
s4-1:控制模塊獲取公司所有員工中體重最小的體重數據;
s4-2:控制模塊設置體重閾值為最小體重的一半;
s4-3:控制器判斷當前公司內所有員工的總重量是否小於體重閾值,若是,則判定當前公司沒有人,控制模塊關閉為整個公司供電的供電開關,若否,則判定當前公司內有人,控制模塊開啟為整個公司供電的供電開關。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明的實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體結構及特性等常識在此未作過多描述,所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知曉申請日或者優先權日之前發明所屬技術領域所有的普通技術知識,能夠獲知該領域中所有的現有技術,並且具有應用該日期之前常規實驗手段的能力,所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在本申請給出的啟示下,結合自身能力完善並實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結構或者公知方法不應當成為所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實施本申請的障礙。應當指出,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發明的保護範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發明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申請要求的保護範圍應當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等記載可以用於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