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管式餘熱回收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24 14:40:31 2
專利名稱:熱管式餘熱回收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 實用新型屬於節能環保設備技術領域,更具體的說是一種熱管式餘熱回收裝置。
技術背景目前,隨著能源問題的日益嚴重,節能已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工業燃煤鍋爐的平均效率只有67 %,近25 %的熱能通過煙氣排放到大氣當中,排放溫度高達200攝氏度以上, 既汙染了環境,又浪費了寶貴的煙氣餘熱資源,現有技術的大型鍋爐均安裝鑄鐵或不鏽鋼材質的省煤器,用來吸收餘熱,由於煤炭的含硫量較高,燃燒時通常會產生硫化物,硫化物與水蒸汽結合就會產生硫酸蒸汽,當省煤器的金屬管壁溫度低於硫酸蒸汽的凝結點時,就會在其表面形成液態硫酸,長期以來,省煤器由於受到腐蝕會出現穿孔等現象,嚴重影響工業燃煤鍋爐的安全運行,目前的工業燃煤鍋爐都是通過提高排煙溫度來緩解腐蝕的現象, 煙氣溫度居高不下,這樣既汙染了環境,又浪費能源,達不能環保節能的目的。
發明內容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合理、使用方便的熱管式餘熱回收裝置,所述的熱管式餘熱回收裝置由內筒、外筒、熱管、出水口、進水口組成,其特徵是內筒和外筒構成一個封閉的圓筒式夾層空間,熱管的上端設置在圓筒式夾層空間內,熱管的下端設置在內筒內,外筒的上端設置出水口,外筒的下端設置進水口。熱管是一根內部裝有工作液體,被抽成真空的管子,熱管的熱源部分為蒸發端,放在冷卻的部分為冷凝端,熱側流體為煙氣,冷側流體為水,兩端之間有隔離層,蒸發端內部的工作液體吸收煙氣的熱量使工作液體變成氣體,發生相變,氣體攜帶熱量由蒸發端流向冷凝端,把熱量傳遞給循環流動的水,放出熱量後熱管內部的工作液體凝結為液態回流到蒸發端,繼續吸熱汽化,如此循環,以達到餘熱回收的目的。熱管內腔處於飽和狀態的蒸汽由蒸發端流向冷凝端的壓力差很小,熱管工作的壁面溫度較高,遠離酸露點及低溫腐蝕區域,從根本上避免了結露腐蝕現象。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解決了煤煙腐蝕問題,即環保,又節能。
圖1是本實用新型水平剖面圖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垂直剖面圖示意圖,附圖中1.內筒,2.外筒,3.熱管,4.出水口,5.進水口。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便公眾更好地掌握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法,本實用新型具體的實施方案為所述的熱管式餘熱回收裝置由內筒1、外筒2、熱管3、出水口 4、進水口 5組成,其特徵是內筒1和外筒2構成一個封閉的圓筒式夾層空間,熱管3 的上端設置在圓筒式夾層空間內,熱管3的下端設置在內筒1內,外筒2的上端設置出水口 4,外筒2的下端設置進水口 5。使用時,將本實用新型連接在鍋爐的煙道上,使鍋爐的煤煙由內管1內通過,煤煙的餘熱便可將熱管3加熱,熱管3又將圓筒式夾層空間內的水加熱,從而達到循環利用的目的。本實用新型 的有益效果是解決了煤煙腐蝕問題,即環保,又節能。
權利要求1.熱管式餘熱回收裝置,由內筒(1)、外筒(2)、熱管(3)、出水口 1(4)、進水口(5)組成,其特徵是內筒(1)和外筒(2)構成一個封閉的圓筒式夾層空間,熱管(3)的上端設置在圓筒式夾層空間內,熱管(3)的下端設置在內筒(1)內,外筒(2)的上端設置出水口(4),外筒⑵的下端設置進水口(5)。
專利摘要熱管式餘熱回收裝置,由內筒、外筒、熱管、出水口、進水口組成,其特徵是內筒和外筒構成一個封閉的圓筒式夾層空間,熱管的上端設置在圓筒式夾層空間內,熱管的下端設置在內筒內,外筒的上端設置出水口,外筒的下端設置進水口,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解決了煤煙腐蝕問題,既環保,又節能。
文檔編號F28D15/02GK202002527SQ20112006106
公開日2011年10月5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4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4日
發明者谷洪君 申請人:谷洪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