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便攜餐桶的製作方法
2023-05-23 02:44:16 1
專利名稱:多功能便攜餐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便攜餐桶,尤其涉及一種能方便、快捷地使餐桶內的 食物達到保鮮或加熱的目的的多功能便攜餐桶。
背景技術:
便攜餐桶在現代社會的應用較多,比如送飯、上班族帶午餐等。如果在短 時間後即吃,那麼只需要便攜餐桶具有保溫功能即可,這也正是現在市場上大 部分便攜餐桶的功能,通過在內膽和外壁之間設置真空層來實現,這種便攜餐 桶適合用來送飯。但如果需要在長時間後才吃,如上班族帶午餐等,那麼,在 吃的時候就必需要經過加熱才行了。目前大多數採用微波爐加熱,但微波爐並 不是隨時隨地都有,而且成本較高,所以市場上也有採用電加熱的便攜餐桶, 其結構是在內膽的外底面安裝電熱片或電熱管,這種便攜餐桶的缺陷在於功 能單一,只能加熱;加熱效果不理想,可能在底部燒焦時上面還沒熱,甚至可能發生安全隱患。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於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兼具冷、熱功能而 且加熱方便、快捷、安全的便攜餐桶。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包括隔熱保溫蓋、外殼、內膽、把手,在所述外殼和內膽之間 設置有導熱桶,在導熱桶和外殼之間設置有隔熱保溫層,在導熱桶和內膽之間有空隙;在導熱桶的桶底外側安裝有製冷制熱半導體,製冷制熱半導體分為冷、 熱相反的上、下兩個部分和中間連接部分,製冷制熱半導體的上部分與導熱桶 的桶底外側面面緊貼接觸,製冷制熱半導體的下部分置於外殼殼體的底面外惻, 製冷制熱半導體的中部穿過外殼和隔熱保溫層對應的孔;製冷制熱半導體的電 源輸入端連接選擇按鈕後與安裝在外殼上的插座連接。使用時,在導熱桶和內膽之間加水,接上電源,通過選擇按鈕選擇致冷或加熱功能,製冷制熱半導體得電後,其上部和下部分別升溫和降溫,或者分別 降溫和升溫,從而導致導熱桶和內膽之間的水升溫或降溫。用於加熱時,導熱 桶和內膽之間的水升溫並產生蒸汽,使內膽內的食物在底部、中部周圍和上部同時受熱,所以受熱均勻、加熱速度快,沒有安全隱患;用於致冷時,導熱桶 和內膽之間的水降溫,使內膽內的食物在底部和中部周圍均處於低溫環境中, 能有效保持內膽內的食物不因高溫而腐爛,保持其新鮮度,這個功能主要在夏 天使用。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最佳方式之一,所述選擇按鈕包括致冷選擇按鈕和加熱 選擇按鈕,致冷選擇按鈕和加熱選擇按鈕的正、負極性相反。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所述隔熱保溫蓋內設置有內蓋,內蓋的內徑與內膽的外徑一致;內蓋包括緊密接觸的內、外兩層,其中一層與隔熱保溫蓋內壁固定連接,另一層安裝在固定層的巻邊之上,可以繞固定層旋轉;兩 層內蓋的圓周壁上均設置有形狀、大小一樣、位置對應、分布均勻的孔,每一 層上相鄰的孔之間的距離大於孔的最大直徑。在加熱時,旋轉可旋轉層,使內 蓋的內、外兩層的孔一一對應,從而使蒸汽通過孔進入內膽內,達到從上面加 熱的目的;在不加熱時,旋轉可旋轉層,使內蓋的內、外兩層的孔剛好完全錯 位,這時內蓋與內膽緊密接觸,使內膽與外面的水分開,避免了水流入內膽內。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由上可知,利用本實用新型既能對食物升溫加熱,又能對食物降溫保鮮, 具有多功能作用;在利用本實用新型既能對食物加熱時,可以對食物同時進行 底部、中部周圍和上部加熱,所以加熱均勻、速度快,而且沒有安全隱患。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內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具體描述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隔熱保溫蓋2、外殼9、內膽IO、把手4,在 外殼9和內膽10之間設置有導熱桶15,在導熱桶15和外殼9之間設置有隔熱 保溫層3,在導熱桶15和內膽10之間有空隙;在導熱桶15的桶底外側安裝有 製冷制熱半導體8,製冷制熱半導體8分為冷、熱相反的上、下兩個部分和中 間連接部分,製冷制熱半導體8的上部分與導熱桶15的桶底外側面面緊貼接觸, 製冷制熱半導體8的下部分置於外殼9的殼體的底面外側,製冷制熱半導體8 的中部穿過外殼9和隔熱保溫層3對應的孔;製冷制熱半導體8的電源輸入端 連接選擇按鈕(圖中不可視)後與安裝在外殼9上的插座6連接。在桶腳7的 作用下,製冷制熱半導體8的下部有一定的散熱空間。上述選擇按鈕包括致冷 選擇按鈕和加熱選擇按鈕,致冷選擇按鈕和加熱選擇按鈕的正、負極性相反(圖 中不可視)。如圖1所示,在隔熱保溫蓋2內設置有內蓋1,如圖1和圖2所示,內蓋1 的內徑與內膽的外徑一致;內蓋l包括緊密接觸的內、外兩層11和13,其中 外層13與隔熱保溫蓋2的內壁固定連接,內層11安裝在外層13的巻邊之上, 可以繞固定層旋轉;兩層內蓋11和13的圓周壁上均設置有形狀、大小一樣、 位置對應、分布均勻的孔12和14,每一層上相鄰的孔12或14之間的距離大 於孔12或14的最大直徑。結合圖1和圖2,使用時,在導熱桶15和內膽10之間加水5,接上電源, 通過選擇按鈕選擇致冷或加熱功能,製冷制熱半導體8得電後,其上部和下部 分別升溫和降溫,或者分別降溫和升溫,從而導致導熱桶15和內膽10之間的 水5升溫或降溫。用於加熱時,旋轉內層ll,使孔12和孔14一一對應,從而 使蒸汽通過孔12和孔14進入內膽10內,達到從上面加熱的目的;不加熱時, 旋轉內層11,使孔12和孔14剛好完全錯位,這時內蓋1與內膽10緊密接觸, 使內膽10與外面的水分開,避免了水5流入內膽10內;用於致冷時,導熱桶 15和內膽IO之間的水5降溫,使內膽10內的食物在底部和中部周圍均處於低 溫環境中,能有效保持內膽10內的食物不因高溫而腐爛,保持其新鮮度。
權利要求1、一種多功能便攜餐桶,包括隔熱保溫蓋、外殼、內膽、把手,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外殼和內膽之間設置有導熱桶,在導熱桶和外殼之間設置有隔熱保溫層,在導熱桶和內膽之間有空隙;在導熱桶的桶底外側安裝有製冷制熱半導體,製冷制熱半導體分為冷、熱相反的上、下兩個部分和中間連接部分,製冷制熱半導體的上部分與導熱桶的桶底外側面面緊貼接觸,製冷制熱半導體的下部分置於外殼殼體的底面外側,製冷制熱半導體的中部穿過外殼和隔熱保溫層對應的孔;製冷制熱半導體的電源輸入端連接選擇按鈕後與安裝在外殼上的插座連接。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便攜餐桶,其特徵在於在所述隔熱保溫蓋內 設置有內蓋,內蓋的內徑與內膽的外徑一致;內蓋包括緊密接觸的內、外兩層,其中一層與隔熱保溫蓋內壁固定連接,另一層安裝在固定層的巻邊之上,可以繞固定層旋轉;兩層內蓋的圓周壁上均設置有形狀、大小一樣、位置對 應、分布均勻的孔,每一層上相鄰的孔之間的距離大於孔的最大直徑。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便攜餐桶,其特徵在於所述選擇按鈕包括致冷選擇按鈕和加熱選擇按鈕,致冷選擇按鈕和加熱選擇按鈕的正、負極 性相反。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多功能便攜餐桶,包括隔熱保溫蓋、外殼、內膽、把手,在所述外殼和內膽之間設置有導熱桶,在導熱桶和外殼之間設置有隔熱保溫層,在導熱桶和內膽之間有空隙;在導熱桶的桶底外側安裝有製冷制熱半導體,製冷制熱半導體分為冷、熱相反的上、下兩個部分和中間連接部分,製冷制熱半導體的上部分與導熱桶的桶底外側面面緊貼接觸,製冷制熱半導體的下部分置於外殼殼體的底面外側,製冷制熱半導體的中部穿過外殼和隔熱保溫層對應的孔;製冷制熱半導體的電源輸入端連接選擇按鈕後與安裝在外殼上的插座連接。本實用新型在製冷制熱半導體的作用下能方便、快捷地達到使內膽內的食物保鮮或加熱的目的。
文檔編號A47J36/24GK201108120SQ200720081809
公開日2008年9月3日 申請日期2007年11月7日 優先權日2007年11月7日
發明者蘭小平, 蘭現勇, 麗 熊 申請人:麗 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