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船座鏜孔定位裝置製造方法
2023-05-23 02:55:36 1
中船座鏜孔定位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中船座鏜孔定位裝置,其包括底座,該底座上設置有用於定位待加工中船座一基準面的定位塊,該基準面鄰近且平行於待加工中船座上的待鏜孔位,在該定位塊兩側的底座上分別設置有豎向杆,在兩豎向杆上定位有將待加工中船座壓緊於定位塊上的壓緊杆,該壓緊杆與待加工中船座上的槽部相對應,其中,所述豎向杆包括與所述底座固定連接的固定豎向杆及與所述底座鉸鏈連接的活動豎向杆,所述壓緊杆一端固定於活動豎向杆上,在所述固定豎向杆上活動設置有限位所述壓緊杆的螺母。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使用方便,提高了對該中船座的定位效率,保證加工精度,提高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強度。
【專利說明】 中船座鏜孔定位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拖車配件製造技術,具體涉及一種中船座鏜孔定位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拖車裝配【技術領域】中,將應用到如圖1-2所示的中船座,該中船座型號為TD700230001,採用ZG230-450材質一體鑄造成型,經鑄造後需對該毛坯製品的工作面進行機加工,比如對孔1、10位置進行鏜孔加工,以保證其裝配精度及使用性能。因該件為形狀特殊不容易直接於工具機上進行固定定位,因此,需設計一款專用工裝來對該中船座進行加工定位。
【發明內容】
[0003]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中船座鏜孔定位裝置,以提高對該中船座的定位效率,保證加工精度,提高生產效率。
[0004]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一種中船座鏜孔定位裝置,其包括底座,該底座上設置有用於定位待加工中船座一基準面的定位塊,該基準面鄰近且平行於待加工中船座上的待鏜孔位,在該定位塊兩側的底座上分別設置有豎向杆,在兩豎向杆上定位有將待加工中船座壓緊於定位塊上的壓緊杆,該壓緊杆與待加工中船座上的槽部相對應,其中,所述豎向杆包括與所述底座固定連接的固定豎向杆及與所述底座鉸鏈連接的活動豎向杆,所述壓緊杆一端固定於活動豎向杆上,在所述固定豎向杆上活動設置有限位所述壓緊杆的螺母。
[0005]進一步的,在所述壓緊杆一端設置有長孔或槽,所述固定豎向杆貫穿於該長孔或槽,所述螺母的尺寸大於該長孔或槽的孔寬或槽寬。
[0006]進一步的,在所述定位塊兩側的底座上還分別設置有限位塊,兩限位塊與待加工中船座的兩非鏜孔側面相對應。
[0007]更進一步的,所述兩限位塊中的之一限位塊固連於所述底座上,之二限位塊與前一限位塊之間相向滑動設置,且之二限位塊通過鎖定機構定位於底座上。
[0008]進一步的,所述固定豎向杆下端部為螺紋,其螺紋連接於所述底座上。
[0009]進一步的,所述定位塊為四個定位銷柱。
[0010]進一步的,所述活動豎向杆與壓緊杆一體成型
[0011]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先將本定位裝置固定於臥銑床的工作檯上,再將待加工中船座置於該定位裝置內後擰緊螺母,即可對待加工中船座進行鏜孔定位,結構簡單,操作使用方便,提高了對該中船座的定位效率,保證加工精度,提高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強度。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3]圖1是中船座正視不意圖;
[0014]圖2是圖1的縱剖圖;
[0015]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0016]圖4是圖3的縱剖示意圖;
[0017]圖5是圖3中壓緊杆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0018]圖6是圖3中壓緊杆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
[0019]圖7是圖3中壓緊杆的第三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及附圖來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0021]一種如圖1-4所示的中船座鏜孔定位裝置,其包括底座3,該底座3上設置有用於定位待加工中船座一基準面的定位塊8,該基準面鄰近且平行於待加工中船座上的待鏜孔位,在該定位塊8兩側的底座3上分別設置有豎向杆,在兩豎向杆上定位有將待加工中船座壓緊於定位塊8上的壓緊杆6,該壓緊杆6與待加工中船座上的槽部2相對應,其中,所述豎向杆包括與所述底座3固定連接的固定豎向杆4及與所述底座3鉸鏈連接的活動豎向杆5,所述壓緊杆6 —端固定於活動豎向杆5上,在所述固定豎向杆4上活動設置有限位所述壓緊杆6的螺母7。
[0022]採用本定位裝置對中船座在臥銑床上進行鏜孔作業定位,提高了對該中船座的定位效率,保證加工精度,提高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強度。使用時,先將本定位裝置定位於臥銑床的工作檯上,即可將待加工中船座分別置於該定位裝置內並通過擰緊螺母7實現鏜孔定位,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節省了每次安裝待加工中船座的位置核准定位,提高了生產效率。
[0023]其中,所述定位塊8為四個定位銷柱,其呈正方形設置,用於定位所述基準面。對於定位銷柱的具體數量並不限定於四個,在本例中僅僅作為一種優選方案。該定位銷柱的安裝方式,可直接在底座3上設置四個定位孔,將該四個定位銷柱對應設置於相應的定位孔內即可,又或如在底座3上設置四個定位螺孔,在定位銷柱下端設置外螺紋,四個定位銷柱通過螺紋連接於底座3上,當然,還可以通過焊接等其它方式進行設置。
[0024]同樣的,所述固定豎向杆4的設置,也可以將其下端部設置為螺紋,該固定豎向杆4通過螺紋連接於所述底座3上,或者採用上述諸如定位銷柱的安裝方式進行安裝。
[0025]在所述定位塊8兩側的底座3上還分別設置有限位塊9,兩限位塊9與待加工中船座的兩非鏜孔側面相對應。本定位裝置中,所述壓緊杆6作為對待加工中船座的長度方向定位,而兩限位塊9即是對待加工中船座的寬度方向定位。詳細地,所述兩限位塊9中的之一限位塊作為側部基準位固連於所述底座3上,之二限位塊與前一限位塊之間相向滑動設置,且之二限位塊通過鎖定機構比如螺釘、銷釘等定位於底座3上,該之二限位塊將待加工輕型中船座向之一限位塊方向壓緊並鎖緊定位。
[0026]對於壓緊杆6的設置,如圖3-7所示,所述壓緊杆6通過兩螺栓與活動豎向杆5固連,也即是通過兩螺栓分別對壓緊杆6於活動豎向杆5上進行限位,具體地,在所述活動豎向杆5上先擰上一螺栓定位,將壓緊杆6穿於活動豎向杆5上並緊貼前述螺栓,再通過擰緊另一螺栓與該壓緊杆6進行貼緊限位即可。優選的,該壓緊杆6與活動豎向杆5為一體成型,即呈L型結構。在所述壓緊杆6 —端設置有長孔或槽61,所述固定豎向杆4貫穿於該長孔或槽61,所述螺母7的尺寸大於該長孔或槽61的孔寬或槽寬。對於長孔或槽61的長度,應保證壓緊杆6向固定豎向杆4方向轉動過程中,該固定豎向杆4可貫穿於該長孔或槽61內且不受幹涉即可。另外,壓緊杆6的厚度應不影響孔10的加工。
[0027]使用時,將待加工中船座放置於本定位裝置內,通過定位塊8及兩限位塊9組合進行定位,再將活動豎向杆5豎向設置,使得壓緊杆6轉動,進而使得固定豎向杆4貫穿長孔或槽61,再擰緊螺母7即可通過該壓緊杆6將待加工中船座壓緊於定位塊8上,完成對待加工中船座的整體定位。
[0028]以上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原理以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適用於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原理;同時,對於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在【具體實施方式】以及應用範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權利要求】
1.一種中船座鏜孔定位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底座(3),該底座(3)上設置有用於定位待加工中船座一基準面的定位塊(8),該基準面鄰近且平行於待加工中船座上的待鏜孔位,在該定位塊(8)兩側的底座(3)上分別設置有豎向杆,在兩豎向杆上定位有將待加工中船座壓緊於定位塊(8)上的壓緊杆(6),該壓緊杆(6)與待加工中船座上的槽部(2)相對應,其中,所述豎向杆包括與所述底座(3)固定連接的固定豎向杆(4)及與所述底座(3)鉸鏈連接的活動豎向杆(5),所述壓緊杆(6) —端固定於活動豎向杆(5)上,在所述固定豎向杆(4)上活動設置有限位所述壓緊杆(6)的螺母(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船座鏜孔定位裝置,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壓緊杆(6)—端設置有長孔或槽(61),所述固定豎向杆(4)貫穿於該長孔或槽(61),所述螺母(7)的尺寸大於該長孔或槽(61)的孔寬或槽寬。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船座鏜孔定位裝置,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定位塊(8)兩側的底座(3)上還分別設置有限位塊(9),兩限位塊(9)與待加工中船座的兩非鏜孔側面相對應。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中船座鏜孔定位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兩限位塊(9)中的之一限位塊固連於所述底座(3)上,之二限位塊與前一限位塊之間相向滑動設置,且之二限位塊通過鎖定機構定位於底座(3)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船座鏜孔定位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固定豎向杆(4)下端部為螺紋,其螺紋連接於所述底座(3)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船座鏜孔定位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定位塊(8)為四個定位銷柱。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船座鏜孔定位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活動豎向杆(5)與壓緊杆(6) —體成型。
【文檔編號】B23Q3/06GK203509653SQ201320541291
【公開日】2014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2日
【發明者】李奇蔚, 李朝剛, 梁本書 申請人:大足縣通達鐵路車輛配件製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