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伸縮長度的移動臺車的製作方法
2023-05-22 15:09:41
一種可伸縮長度的移動臺車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移動臺車,特別是指可以伸縮控制其長度的移動臺車。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可伸縮長度的移動臺車,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杆包括有第一外連杆和與第一外連杆成套接配合的內連杆,所述第一外連杆的兩端和中部的下方設置有運行輪,其中靠近主動車一端的內連杆為第一內連杆,靠近被動車一端的內連杆為第二內連杆,第一內連杆與第一外連杆之間成可伸縮插接,兩者之間通過銷軸固定,第二內連杆與第一外連杆之間成可伸縮插接,兩者之間通過銷軸固定。通過採用上述方案,本實用型新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可以根據被載物體長度的需要而延長或縮短該車長度的新型的移動臺車。
【專利說明】一種可伸縮長度的移動臺車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移動臺車,特別是指可以伸縮控制其長度的移動臺車。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臺車其長度都是限制固定的,這樣在運輸較長物體時就很不方便,甚至無法運輸,給作業帶來很大的不便。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型新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可以根據被載物體長度的需要而延長或縮短該車長度的新型的移動臺車。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可伸縮長度的移動臺車,包括有主動車、被動車和設置在主動車和被動車之間的連杆,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杆包括有第一外連杆和與第一外連杆成套接配合的內連杆,所述第一外連杆的兩端和中部的下方設置有運行輪,所述第一外連杆的兩端均插接有內連杆,其中靠近主動車一端的內連杆為第一內連杆,靠近被動車一端的內連杆為第二內連杆,第一內連杆的一端與主動車連接,且該端的下方設置有滾動輪,第一內連杆的另一端插接在第一外連杆上,第二內連杆的一端與被動車連接,且該端的下方設置有滾動輪,第二內連杆的另一端插接在第一外連杆上,第一內連杆與第一外連杆之間成可伸縮插接,兩者之間通過銷軸固定,第二內連杆與第一外連杆之間成可伸縮插接,兩者之間通過銷軸固定。
[0005]通過採用上述方案,很好的解決了移動臺車長度一直固定的問題,我們通過在移動臺車的主動車和被動車之間的連杆,而連杆包括有第一外連杆和與第一外連杆成套接配合的內連杆,這樣我們可以根據承載實物的長度時間對第一外連杆和與第一外連杆成套接配合的內連杆之間伸縮長度做出選擇,以滿足承載實物的需求,非常方便簡單。
[0006]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是:所述第一外連杆與第一內連杆之間設置有第一中間連杆,所述第一中間連杆一端插接在第一外連杆上,另一端的下方設置有滾輪,所述第一內連杆未設置滾動輪的一端從第一中間連杆設置滾輪的一端插入,第一外連杆、第一內連杆和第一中間連杆之間形成依次可伸縮插接配合,三者之間通過銷軸固定;所述第一外連杆與第二內連杆之間設置有第二中間連杆,所述第二中間連杆一端插接在第一外連杆上,另一端的下方設置有滾輪,所述第二內連杆未設置滾動輪的一端從第二中間連杆設置滾輪的一端插入,第一外連杆、第二內連杆和第二中間連杆之間形成依次可伸縮插接配合,三者之間通過銷軸固定;所述運行輪、滾動輪和滾輪的下底面與主動車和被動車上的輪子下底面處於同一直線上。
[0007]通過進一步設置的方案,我們把第一外連杆與第一內連杆之間設置第一中間連杆,這樣伸長的效果更加好,另外第一外連杆的端部設置有運行輪,第一中間連杆的端部設置有滾輪,第一內連杆的端部設置有滾動輪,這樣三個連杆伸長後運行輪、滾輪和滾動輪起到支撐的作用,有利於三個連杆連接的穩定性,同樣第一外連杆、第二中間連杆和第二內連杆之間的配合也是如上。
[0008]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型新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整體結構圖;
[0010]圖2是圖1中的A部放大圖;
[0011]圖3是圖1中的B部放大圖;
[0012]圖4是圖1中的C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如圖1一圖4所示,一種可伸縮長度的移動臺車,包括有主動車1、被動車2和設置在主動車I和被動車2之間的連杆3,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連杆3包括有第一外連杆31和與第一外連杆31成套接配合的內連杆,所述第一外連杆31的兩端和中部的下方設置有運行輪311,所述第一外連杆31的兩端均插接有內連杆,其中靠近主動車I 一端的內連杆為第一內連杆321,靠近被動車2 —端的內連杆為第二內連杆322,第一內連杆321的一端與主動車I連接,且該端的下方設置有滾動3211輪,第一內連杆321的另一端插接在第一外連杆31上,第二內連杆322的一端與被動車2連接,且該端的下方設置有滾動輪3221,第二內連杆322的另一端插接在第一外連杆31上,第一內連杆321與第一外連杆31之間成可伸縮插接,兩者之間通過銷軸固定,第二內連杆322與第一外連杆31之間成可伸縮插接,兩者之間通過銷軸固定。通過採用上述方案,很好的解決了移動臺車長度一直固定的問題,我們通過在移動臺車的主動車I和被動車2之間的連杆3,而連杆3包括有第一外連杆31和與第一外連杆31成套接配合的內連杆,這樣我們可以根據承載實物的長度時間對第一外連杆31和與第一外連杆31成套接配合的內連杆之間伸縮長度做出選擇,以滿足承載實物的需求,非常方便簡單。
[0014]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外連杆31與第一內連杆321之間設置有第一中間連杆331,所述第一中間連杆331 —端插接在第一外連杆31上,另一端的下方設置有滾輪3311,所述第一內連杆321未設置滾動輪3211的一端從第一中間連杆331設置滾輪3311的一端插入,第一外連杆31、第一內連杆321和第一中間連杆331之間形成依次可伸縮插接配合,三者之間通過銷軸固定;所述第一外連杆31與第二內連杆322之間設置有第二中間連杆332,所述第二中間連杆332 —端插接在第一外連杆31上,另一端的下方設置有滾輪3321,所述第二內連杆322未設置滾動輪3221的一端從第二中間連杆332設置滾輪3321的一端插入,第一外連杆31、第二內連杆322和第二中間連杆332之間形成依次可伸縮插接配合,三者之間通過銷軸固定;所述運行輪311、滾動輪3211、3221和滾輪3311、3321的下底面與主動車I和被動車2上的輪子下底面處於同一直線上,通過進一步設置的方案,我們把第一外連杆31與第一內連杆321之間設置第一中間連杆331,這樣伸長的效果更加好,另外第一外連杆31的端部設置有運行輪311,第一中間連杆331的端部設置有滾輪3311,第一內連杆321的端部設置有滾動輪3211,這樣三個連杆伸長後運行輪311、滾輪3311和滾動輪3211起到支撐的作用,有利於三個連杆連接的穩定性,同樣第一外連杆31、第二中間連杆322和第二內連杆332之間的配合作用也是如上。
【權利要求】
1.一種可伸縮長度的移動臺車,包括有主動車、被動車和設置在主動車和被動車之間的連杆,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杆包括有第一外連杆和與第一外連杆成套接配合的內連杆,所述第一外連杆的兩端和中部的下方設置有運行輪,所述第一外連杆的兩端均插接有內連杆,其中靠近主動車一端的內連杆為第一內連杆,靠近被動車一端的內連杆為第二內連杆,第一內連杆的一端與主動車連接,且該端的下方設置有滾動輪,第一內連杆的另一端插接在第一外連杆上,第二內連杆的一端與被動車連接,且該端的下方設置有滾動輪,第二內連杆的另一端插接在第一外連杆上,第一內連杆與第一外連杆之間成可伸縮插接,兩者之間通過銷軸固定,第二內連杆與第一外連杆之間成可伸縮插接,兩者之間通過銷軸固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伸縮長度的移動臺車,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外連杆與第一內連杆之間設置有第一中間連杆,所述第一中間連杆一端插接在第一外連杆上,另一端的下方設置有滾輪,所述第一內連杆未設置滾動輪的一端從第一中間連杆設置滾輪的一端插入,第一外連杆、第一內連杆和第一中間連杆之間形成依次可伸縮插接配合,三者之間通過銷軸固定。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伸縮長度的移動臺車,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外連杆與第二內連杆之間設置有第二中間連杆,所述第二中間連杆一端插接在第一外連杆上,另一端的下方設置有滾輪,所述第二內連杆未設置滾動輪的一端從第二中間連杆設置滾輪的一端插入,第一外連杆、第二內連杆和第二中間連杆之間形成依次可伸縮插接配合,三者之間通過銷軸固定。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可伸縮長度的移動臺車,其特徵在於:所述運行輪、滾動輪和滾輪的下底面與主動車和被動車上的輪子下底面處於同一直線上。
【文檔編號】B60D1/42GK203832174SQ201420249348
【公開日】2014年9月17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15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15日
【發明者】張長城, 俞大成, 周宗回, 林元楚, 農加恆, 賴良樂, 白洪餘 申請人:浙江合建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