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去海邊怎麼防止曬傷(告訴你防曬知識以及曬傷處理)
2023-05-23 05:39:10 2
相信大家去旅遊,目的地一般都是天氣好,日照足的地方,特別是喜歡去高原地區比如西藏或者海邊的朋友們,曬傷是一不小心就會出現的。即便你去英國,愛爾蘭旅行,運氣好也會碰上那麼幾天豔陽天高照對不對?
旅遊如果曬傷,想知道怎麼處理,直接跳到文末。
【關注本號,了解旅行小貼士,出行建議。健康旅遊,安全出行,海外旅遊,先查查目的地的安全指數吧】
了解曬傷外出旅遊,尤其是長時間呆在戶外,應該做足防曬措施。永遠不要低估熱帶地區和山區,甚至是普通夏日中午太陽的威力。滑雪特別如此,因為除了直射的陽光,你的身體也會受到從光滑白色平面發射出去的太陽光的照射。同樣地,水和沙也可以反射太陽光。
紫外線是太陽輻射的主要威脅,這些短波長光子的能量比光譜的可見部分還要高,所以它們造成的破壞更大。肉眼雖然無法看到,但紫外線可以穿透雲層及一些衣物,所以很難判斷你到底吸收了多少輻射,還是小心為妙。
更可怕的是,汙染物在上層大氣中形成的「臭氧空洞」能比以前讓更多的紫外線抵達地面,因此極地地區的危險性在最近幾年有所增加。在高緯度地區戶外旅遊的朋友都應該採取防曬措施。
曬傷和長期接受太多的陽光暴露可誘發皮膚癌。黑色素瘤跟其他嚴重的癌症一樣致命,而曬傷會大幅提高患上黑色素瘤的風險。
你對曬傷的敏感程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您的膚色。亞洲人,黑人基本上都算好的,紅髮碧眼、雀斑皮膚的人士皮膚受損的風險最高。在春天、在習慣更強的光線之前,風險也將增加。
旅途中,中午時分太陽當空,曬傷的危險性也會增加。服用藥品也會增加曬傷風險,比如某些抗生素、避孕藥、鎮靜劑和瘧疾預防藥物使人對陽光非常敏感。
將檸檬汁或其他柑橘類果汁留在皮膚上,會增加曬傷的速度和力度。所以海灘上喝飲料時要注意了哦!
海拔——紫外線輻射隨海拔快速增加。天氣——晴朗無降水的日子最為強烈,薄薄的雲層不能提供保護。環境——沙、水、雪將紫外線輻射反射,能規避帽子或遮陽傘防護。於是你不僅接受了普通的陽光照射,而且被反射照射。臭氧層——大氣臭氧層提供一些對抗紫外線輻射的防護,但其厚度會變化。春季兩極附近的臭氧層一般較薄,意味著輻射比溫帶地區的強烈。臭氧層的「洞」是不規則的。紫外線(UV)指數是國際標準,它指一天內的陽光強度及由此所帶來的潛在威脅。指數數值越高,曬傷的風險性越大。最好在旅遊出發前上網了解目的地最新的指數預測。
簡單一招教你怎麼判斷是否紫外線很強:太陽在空中位於45º時,射線最猛烈。換句話說,你的影子比實際身高要短就要注意,短影子意味著UV強度高。
怎麼買防曬產品旅遊之前先買防曬產品。太陽發出三種紫外線輻射。紫外線A,B,C。紫外線UV-C由於穿不過地球大氣層,不是個問題。UV-B是多數人會想到造成曬傷的東西,其波長較短,僅穿透皮膚表層(即表皮),故表層吸收所有UV-B能量,造成所有損傷。除了引發紅腫和疼痛外,UV-B也會直接損害皮膚的DNA,被認為是最危險的UV輻射類型。UV-A進入皮膚更深,不造成即刻可見的損傷,而是導致長期的皮膚損傷。
購買防曬品時,不能只考慮免受UV-B輻射的類型。暴露於任何一種UV輻射都會增加皮膚癌的風險。
太陽鏡旅遊戴墨鏡不是為了裝哦。在明亮的陽光下,尤其是海灘、冰川及沙漠等反射太陽光的環境中,太陽鏡是必需品。
請確保太陽鏡不會給視線留下縫隙:若朝下方注視,雖然可以越過太陽鏡看清東西,但眼睛仍會接受到紫外線輻射。在高強度的紫外線環境下,如高海拔地區,最好使用滑雪鏡而非太陽鏡。
聽起來也許沒有道理,但透明或淺色的太陽鏡比深色的提供的防護更好,因為一來人對陽光本能的反應得以保留,二來瞳孔會保持收縮,進入眼球的光線更少。
衣物旅遊衣物選擇也有講究。衣服是很大程度上對抗太陽的最有效防護,但並非所有的衣服都防UV,所以有可能儘管穿了些衣服而仍被曬傷。
在熱帶環境旅遊,戴大帽子或頭巾,穿厚棉質白色或米色長袖衫褲。避免穿T恤和短褲。穿長袖而十分寬鬆的衣服,一樣涼爽而能避免曬傷。脖子後部容易曬傷,因此上衣應有領並且領子豎翻著穿(或戴上棉質紗巾)。為保護面部,特別是前額,可以戴帽子或棒球帽,儘量穿鞋子和襪子。
在海灘上,除遊泳外,不應脫掉外衣。當然,在此情況下,你也不應在水中逗留太長時間。可以考慮在水中穿太陽裝。
考慮帶把遮陽面積大、摺疊起來比帽子小的小折傘。這是亞洲熱帶防曬的常備品。
防曬霜
旅遊路上有防曬霜好過沒有,但最好心裡要有數:即使是最高係數防曬霜,也只能提供部分UV防護(也許它的標籤號稱「全UVA/B有效」),而且長時間暴露在強烈陽光下(兩小時以上)使用什麼防曬霜都無效。
防曬霜依照防曬係數(Sun Protection Factor,簡稱SPF)評級。例如,若你在沒有保護下曬10分鐘會曬傷,如果用SPF 15防曬霜,你在被曬傷之前可以有150分鐘時間。這不是一定的,因為許多因素都會影響效果:比如你塗的有多厚,而且不同國家對SPF標籤標準不同,SPF標籤一般忽略UVA,等等。研究顯示,相當多超過SPF30的防曬霜提供的保護不比SPF30更多的。所以買SPF30的防曬霜就足夠了。
防曬霜應徹底塗抹在衣服不能覆蓋的地方,如臉部、手背及任何暴露的皮膚。腳面腳背和膝部背面的曬傷出奇的快。如果呆在水中,可以使用防水的防曬霜。為了有效地起作用,需要在每兩個小時、進入水中或出汗時重新塗抹。不管是什麼防曬品,確保它是「新鮮」的。注意!即便是最好的配方也會在一年多後開始慢慢失效。
已經曬傷了怎麼辦?
旅遊途中如果曬傷了,起初會出現紅斑,接著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兩者的嚴重程度與暴露時間和強度成正比。被曬傷後,皮膚可能會在2到6個小時後變紅,6到48小時後疼痛是最嚴重的。曬傷會繼續發展上24到72小時。曬傷後3到8天會開始脫皮。常見症狀包括壓痛、疼痛、水腫、發紅並(或)脫皮、皮疹、噁心和發燒。曬傷可以導致第一或第二度燒傷那麼嚴重。
輕微曬傷一般僅導致患處紅腫和壓痛。更甚者可能會起泡。嚴重曬傷,請儘快就醫。到開放水域潛水對緩釋曬傷症狀沒有幫助,反而會讓皮膚受損。若皮膚起泡,要當心感染。洗涼水澡(不是冷水)或浸浴。避免搓澡或剃毛,用軟毛巾來擦乾身子。
使用曬後修護霜或蘆薈精華可緩解目前症狀。對創傷面使用薰衣草精油或原味酸奶可能會引發疼痛。
儘管是旅遊,也儘量保證足夠的休息,喝大量水,防止脫水。請避開陽光直至皮膚復原,症狀減輕一般需要一個星期左右。
旅遊中你有被曬傷過嗎?你有什麼別的建議呢?歡迎留言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