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板帶織機厚度控制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22 10:05:46 2
專利名稱:塗板帶織機厚度控制機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對紡織機械的改進,確切地講是對塗板帶織機厚度控制系統的機構做的具體改進。
塗板帶織機屬重型純棉紡織機械,它所生產的產品——塗板帶專用於帶式塗板機上。原塗板帶織機往往採用一對麻軸捲曲產品,機後採用被動送經線的簡單工藝環節進行生產。在生產的過程中,產品的厚度受天氣幹、溼度變化影響很大,致使產品厚度的均勻度達不到用戶的使用要求。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根據上述塗板帶織機的缺欠,為生產提供一種新式塗板帶織機厚度控制機構,使用該機構生產出的塗板帶,在厚度上不再受天氣的幹、溼度變化的影響,達到薄厚均勻一致的效果。
本實用新型是由動程調節裝置6,棘輪進給送經線裝置1,經線張力控制裝置5,塗板帶捲曲裝置13等組成;動程調節裝置的右側連杆與主機主軸偏心主件9螺紋連接,動程調節裝置的左側連杆與四連杆動程轉向主件4鉸接;棘輪進給送經線裝置1與縱向動程連杆16鉸接,棘輪進給送經線裝置的軸承座安裝在張力裝置支撐架的上端,經線張力控制裝置5的兩端分別鉸接在中部的張力裝置支撐架上;塗板帶捲曲裝置13固定在主機支架11的機體上。
本實用新型實現後,將其用於塗板帶織機中解決了以前織帶過程中出現的厚度均勻度受空氣的幹、溼度影響問題,進而提高了產品質量並且降低了產品整體成本。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平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1-棘輪進給送經線裝置,2-張力輥,3-導向輪,4-四連杆動程轉向組件,5-經線張力控制裝置,6-動程調節裝置,7-經線,8-壓線梁,9-偏心組件,10-織機主軸,11-主織機,12-壓杆,13-塗板帶捲曲裝置,14-胸梁,15-塗板帶(產品),16-縱向動程連杆,17-張力裝置支撐架。
實施例主機電動機功率為3kw,織機主軸轉數選用50轉/分,偏心主件9的偏心距為50mm,動程調節裝置的調節幅度為30-70mm,並且右側連杆與主機主軸偏心主件9螺紋連接;左側連杆與四連杆動程轉向主件4鉸接;四連杆動程轉向組件的上杆與縱向動程連杆16鉸接,一桿與機座固定鉸接,縱向動程連杆高為1.8m,Φ為50mm;棘輪進給送經線裝置棘輪輪徑260mm,齒輪180齒,材質為45#鋼。該棘輪一端鉸接在縱向動程連杆16上,另一端接在張力裝置支撐架的上端;張力輥直徑為220mm,導向輥直徑Φ為80mm;經線張力控制裝置5的兩端分別鉸接在中部的張力裝置支架上,該支架左側為角鋼,參數為50×50×2000,右側為槽鋼10號,長2m,經線張力控制裝置共需7組,每組間距200mm,角變位不大於30度;塗板帶捲曲裝置由3個捲軸組成,該軸軸徑140mm,長1.9m,材質為45#鋼,塗板帶捲曲裝置固定在主機機架上。
權利要求1.一種塗板帶織機厚度控制機構,由動程調節裝置6、棘輪進給送經線裝置1、經線張力控制裝置5,塗板帶捲曲裝置13等組成;其特徵在於動程調節裝置的右側連杆與主機主軸偏心主件9螺紋連接,動程調節裝置的左側連杆與四連杆動程轉向主件4鉸接;棘輪進給送經線裝置1與縱向動程連杆16鉸接,棘輪進給送經線裝置的軸承座安裝在張力裝置支撐架的上端;經線張力控制裝置5的兩端分別鉸接在中端的張力裝置支架上;塗板帶的捲曲裝置13固定在主機的機體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對塗板帶織機厚度控制系統的機構所做的具體改進。其特點是:在原塗板帶織機基礎上加裝了動程調節裝置、棘輪進給送經線裝置、經線張力控制裝置、塗板帶捲曲裝置。本實用新型與已有技術相比較具有如下優點:①解決了以前織帶過程中出現的厚度均勻度受空氣的幹、溼度影響問題;②降低了產品的整體成本。
文檔編號D03D49/04GK2393895SQ99250299
公開日2000年8月30日 申請日期1999年11月15日 優先權日1999年11月15日
發明者王守忠 申請人:瀋陽富麗塗板帶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