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合式多功能跟骨骨折復位外固定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22 13:14:41
專利名稱:組合式多功能跟骨骨折復位外固定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一種醫療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種組合式多功能跟骨骨折復位外固定器。
背景技術:
國內外跟骨骨折目前的治療方法是牽引,撬撥加石膏外固定或穿骨靴,近年來採用開放復位加「爪狀」鈦鋼板、螺釘內固定術。但他們均存在諸多不足如復位功能不理想、手術存在感染、皮瓣壞死、感覺障礙等併發症,有的還需要進行第二次取出固定物,增加病人的痛苦和經濟負擔。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手段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組合式可隨意拆卸組合,便於操作和調整的多功能跟骨復位外固定器,該跟骨骨折復位外固定器安全可靠,結構簡單,組合方便靈活,快速微創,復位固定兼備,攜帶方便,經濟實惠。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跟骨骨折復位外固定器由4枚(個)斯氏針,4對伸縮軸,一個跟骨夾,一個跟骨抱合器和足底支撐板組成,其特徵在於斯內針(1)與斯氏針(9)的針杆上分別穿有伸縮軸(4)和伸縮軸(5);斯氏針(1)與斯氏針(12)的針杆上又分別穿有伸縮軸(3)和伸縮軸(6);斯氏針(1)與斯氏針(10)的針杆上還分別穿有伸縮軸(2)和伸縮軸(7);斯氏針(10)與斯氏針(12)的針杆上分別穿有伸縮軸(11)和伸縮軸(25)。在斯氏針杆(9)的中間焊接固定一塊狀體足底撐墊板(8)。在斯氏針(12)中間安裝有抱合器,在抱合器左右兩側的斯氏針杆(12)上安裝有跟骨夾具。跟骨夾具由夾板(18)、夾板(24),支架軸(16)、套管(19)、支承連接板(17)、尾痤(15)、夾板推桿(13)和手柄(14)構成;抱合器由伸縮軸(21),上在伸縮軸兩端的套管(30)上,焊接在套管(30)端頭上的抱合爪(20)和(22)和焊接在抓爪(20)上的圓管(29)構成。當患者的跟骨結節骨折成「∨」形張開後,使用本實用新型能使患者減少痛苦快速復位。其具體作法是分別在患肢的脛骨遠端和患足的楔骨正中垂直各水平位橫穿1枚斯氏針(1)和斯氏針(10),用抱合器的爪(20)、(22)將跟骨結節骨折兩端抓緊,通過轉動抱合器伸縮軸(21),使抱合器收攏,壓縮張開成「∨」形的跟骨結節骨折復位,接著在抱合器一端的管孔(29)穿進斯氏針杆(12),將跟骨夾兩夾板上的凹槽叉裝在抱合器兩側的斯氏針杆(12)上,在夾具支架的作用下,用手旋轉推桿手柄,使夾板(18)向夾板(24)靠近合攏,將骨折損傷增寬的跟骨體骨折體壓縮復位,並在患足足底設置一足底支撐墊板,支撐墊板焊接在斯氏針杆(9)的中間,並將斯氏針杆(9)與斯氏針杆(1)處在同一垂直冠狀面上,這樣4對伸縮軸已分別套裝在4枚斯針的左右兩端的針杆上,組合成一個跟骨骨折外固定器,並根據需要將套裝在斯氏針杆上的伸縮軸進行調整。使其達到跟骨骨折滿意復位為止。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各部件均可隨意拆卸組合,組成適合用於跟骨骨折不同部位的外固定器,用斯氏針固定,伸縮軸牽壓或抱合器抱合,夾具的夾板擠壓,既滿足固定的要求,又具有較小的外形,不需開刀手術,使跟骨骨折康復,安全實用、簡便易行,減少病人的痛苦,療效的滿意,而且減輕患者經濟負擔。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圖3、圖4、是本實新型斯氏針的構造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伸縮軸結構示意圖。
圖6是組合多功能跟骨折復位外固定器的夾具構造示意圖。
圖7是斯氏針(9)與足底撐墊板構造圖。
圖8是抱合器構造圖。
圖9是圖7的A-A剖視圖。
圖10是圖6夾具的B向示意圖。
在圖中1、9、10、12是斯氏針,2、3、4、5、6、7、11、25是伸縮軸,8.足底支撐墊板,13.夾板推桿,14.手柄,15.尾座,16.支架軸,17.支撐連接板,18、24是夾板,23.U形槽,19.活動套管,20.和22抱合爪,21.抱合器伸縮螺杆,26.伸縮軸螺杆,27.孔,28.鎖緊螺釘,29..圓管,30.伸縮管,31.擋塊。
具體實施方式
在
圖1中,伸縮軸(2)、伸縮軸(3)、伸縮軸(4)、伸縮軸(5)、伸縮軸(6)、伸縮軸(7)的一端頭上的孔分別套在斯氏針杆(1)上;伸縮軸(2)、伸縮軸(7)的另一端頭上的孔分別套在斯氏針的針杆(10)上;伸縮軸(3)和伸縮軸(6)的另一端頭分別套裝在斯氏針杆(12)上;伸縮軸(4)和伸縮軸(5)的另一端分別套裝在斯氏針杆(9)上;伸縮軸(11)和伸縮軸(25)的一端頭分別套裝在斯氏針杆(10)上,另一端頭分別套裝在斯氏針杆(12)上,上述斯氏針杆套在伸縮軸上的伸縮管端頭上的孔內,針杆與孔均為動配合,需要固定時,擰緊固定螺釘(28)。在斯氏針杆(10)的中間焊一塊足底支撐墊板,支撐墊板(8)為楔形,楔形支撐板的縱向為弧形(中間高、兩邊低),使足底凹形腳掌正好放置在支撐墊板上,避免骨折足底懸空難復位。在支撐板(8)的另一側設有一擋塊(31),擋塊用於控制足部移動,使足底部始終放在支撐墊板上,保證骨折部位穩定癒合。在斯氏針杆(12)上分別裝有抱合器和夾具。
在圖6所示的實施例中,夾板(18)、(24)為U形槽夾板,在兩夾板的內側夾板面上設為弧形凹面,呈鏟狀。達到與跟骨外形相吻合,更利於跟骨骨折復位的目的。
夾板推桿(13)上設有螺紋,推桿尾端焊接一手柄,支架軸(16)裝有套管(19),套管可在支架軸上活動。套管(19)的一端焊接一尾座(15),尾座(15)上設有內螺孔,推桿(13)上在尾座(15)上的螺孔內。尾座(15)下端部設螺孔,將尾座上在支架軸端頭的螺杆上,也可將支架軸與尾座焊接在一起,支架軸(16)的另一端與夾板(24)連接在一起。形支撐連接板(17)一端頭與夾板相連接,另一端與套管(19)相連接在一起。支撐連接板(17)與活動套管(19)相接成為一個推桿部件,在支架連接板(17)上設圓凹槽,推桿(13)的一端頭座落在圓凹槽內,當用手擰動手柄(14)時,推桿(13)向前運行並帶動套管(19)和夾板(18)運行,使夾板(18)與夾板(24)向一起合攏夾緊跟骨。
在圖8所示的實施例中,抱合爪(20)、22)分別焊接在伸縮軸兩端的軸管端頭上,軸管內設有內螺紋,軸(21)兩端設有螺紋,軸(21)上在兩軸管(30)內組成伸縮管。一端抱合爪上焊接有圓管(29),圓管(29)套在斯氏針杆(13)上。抱合爪為凹槽形,兩爪向相彎曲形成弧度,軸管兩端抱合爪設為2爪對1爪,2爪對2爪,2爪對3爪。根據骨折治療方案,確定使伸縮軸兩端抱合爪的多少,如在使用中需要在伸縮上安裝一個焊接有2爪的軸管,另一端安裝一帶了爪的軸管,以適應治療需要。
權利要求1.一種組合式多功能跟骨骨折復位外固定器,由4枚斯氏針、4對伸縮軸、一個跟骨夾具、一個跟骨抱合器組成,其特徵在於伸縮軸(2)、(3)、(4)、(5)、(6)、(7)一端分別套在斯氏針杆(1)上,伸縮軸(2)和伸縮軸(7)另一端頭分別套在斯氏針杆(10)上,伸縮軸(3)和伸縮軸(6)的一端頭分別套在斯氏針(12)上,斯氏針杆(9)的中間設有足底撐墊板(8),斯氏針杆(12)上安裝抱合器和夾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組合式多功能跟骨骨折復位外固定器,其特徵在於抱合器伸縮軸兩端伸縮管的端頭上設有抱合爪,在一端伸縮管的抱合爪上焊接圓管(29),圓管套在斯氏針杆(12)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組合式多功能跟骨骨折復位外固定器,其特徵在於夾板(18)、夾板(24)上的「U」形槽(23)叉裝在斯氏針杆(12)上,活動套管(19)套在支架軸(16)上,支架軸(16)的一端頭設有尾座(15)、夾板推桿(13)上在尾座(15)的螺孔內,手柄(14)焊接在夾板推桿(13)尾端頭,推桿(13)的另一端頭坐落在支承連接板(17)上圓凹槽內。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組合式多功能跟骨骨折復位外固定器,其特徵在於夾板(18)、夾板(24)的內側面為弧形凹面,呈鏟狀。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組合式多功能跟骨骨折復位外固定器,其特徵在於抱合爪(20)、(22)分別焊接在伸縮軸兩端的軸管端頭上,軸管內設有內螺紋,軸(21)兩端設有螺紋,軸上在兩軸管內,抱合爪為凹槽形,兩爪向相彎曲形成弧度,兩端抱合爪設為2爪對1爪、2爪對2爪、2爪對3爪。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組合式多功能跟骨骨折復位外固定器,其特徵在於斯氏針杆(9)的中間焊接一楔狀形足底支撐墊板(8),在墊板(8)的一側設一擋塊。
專利摘要一種組合式多功能跟骨骨折復位外固定器,它是由4對伸縮軸的兩端頭分別套在4枚斯氏針杆上,足底支撐墊板焊接在斯氏針杆(9)上,抱合器上的圓管(29)套在斯氏針杆(12)上,跟骨夾板(18)、(24)上的U形槽(23)叉裝在斯氏針杆(12)上組成一套跟骨骨折復位外固定器。該固定器可拆卸、調整、組合,具有牽拉、擠壓、復位、固定、安全實用,簡便易行,減少病人痛苦,療效滿意,而且減輕患者經濟負擔。
文檔編號A61B17/60GK2785553SQ20052009509
公開日2006年6月7日 申請日期2005年1月27日 優先權日2005年1月27日
發明者吳維才 申請人:吳維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