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閉式整體葉盤加工用固定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22 12:18:3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閉式整體葉盤的加工工裝,用於對航空發動機整體葉盤的加工的裝夾,屬於葉盤葉片加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整體葉盤主要應用於航空發動機的風扇、壓氣機等部件,其具有氣動性能優異,壓氣效率高等優點。但由於其整體葉盤的結構較為複雜,發動機廠商對於其壁厚也要求越來越薄,因此其在其數控加工中對其加工精度要求較高。整體葉盤屬於薄壁類零件,葉片曲面的型面變化較大,相鄰葉片之間的加工過程中極容易產生過切現象,此外,固定機構夾持力度不均及容易引起加工過程中葉片的震顫和變形,對於加工精度會產生較大影響。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閉式整體葉盤加工用固定機構,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底盤及位於底盤邊緣位置的葉盤的外輪轂邊緣支撐環及與其同軸設置在底盤上的葉盤的內輪轂邊緣支撐環,所述底盤上葉盤的外輪轂邊緣支撐環與葉盤的內輪轂邊緣支撐環之間開有多個排屑排渣通道;所述葉盤的外輪轂邊緣支撐環的上表面沿內邊沿向下凹陷形成一與葉盤的外緣輪轂匹配的凹陷槽,凹陷槽的寬度小於葉盤的外輪轂邊緣支撐環的上表面的寬度。
作為優選,所述底盤上葉盤的內輪轂邊緣支撐環內側環形均勻開有多個定位銷孔。
作為優選,所述葉盤的外輪轂邊緣支撐環和葉盤的內輪轂邊緣支撐環的上表面均開設有多個定位孔。
作為優選,相鄰的排屑排渣通道之間形成弧形凸臺,所述弧形凸臺上開有角孔。
作為優選,所述排屑排渣通道為三個,均勻布置在底盤上。
作為優選,所述葉盤的外輪轂邊緣支撐環和葉盤的內輪轂邊緣支撐環的上表面與葉盤的外邊緣和內邊緣匹配。
相比於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使用時,葉盤的外輪轂嵌入凹陷槽內,穩定性好,不容易顫抖;葉盤內輪轂邊緣支撐環和葉盤外輪轂邊緣支撐環的支撐力均勻分布於葉盤的內外輪轂等剛度較好的部位,不會引起葉盤的變形;
2、排液排渣通道位於葉盤葉片的加工環帶上,加快了磨削熱的散失和渣液的排除速度,對於葉盤的加工精度具有重要意義;
3、整個夾持系統結構緊湊、簡單且維護和製造成本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裝配使用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裝配圖的爆炸圖。
圖中,1、外輪轂邊緣支撐環;2、外輪轂邊緣壓盤;3、葉盤;4、內輪轂邊緣壓盤;5、凹陷槽;6、內輪轂邊緣支撐環;7、定位銷孔;8、第一定位孔;9、第二定位孔;10、第一固定孔;11、第二固定孔;12、弧形凸臺;13、排液排渣通道。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參見圖1、圖2,一種閉式整體葉盤加工用固定機構,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底盤及位於底盤邊緣位置的葉盤3的外輪轂邊緣支撐環1及與其同軸設置在底盤上的葉盤3的內輪轂邊緣支撐環6,所述葉盤3的外輪轂邊緣支撐環1與葉盤3的內輪轂邊緣支撐環6之間形成環形槽,環形槽內均勻開設有三個排屑排渣通道13,相鄰兩排屑排渣通道13之間形成弧形凸臺12,所述弧形凸臺12上開有銷孔。所述葉盤3的外輪轂邊緣支撐環1的上表面沿內邊沿向下凹陷形成一與葉盤3的外緣輪轂匹配的凹陷槽5,凹陷槽5的寬度小於葉盤3的外輪轂邊緣支撐環1上表面的寬度;所示葉盤3的內輪轂邊緣支撐環6的外邊緣均勻開有多第一固定孔10,葉盤3的內輪轂邊緣支撐環6的上表面均勻開有多個第二固定孔11。所述底盤上葉盤3的內輪轂邊緣支撐環6內側均勻開有多個環形布置的定位銷孔7。葉盤3的外輪轂邊緣支撐環1和葉盤3的內輪轂邊緣支撐環6的支撐力均勻分布於葉盤3的內外輪轂等剛度較好的部位,不會引起葉盤3的變形;排屑排渣通道13位於葉盤3葉片的加工環帶上,加快了磨削熱的散失和渣液的排除速度,對於葉盤3的加工精度具有重要意義。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通過外輪轂邊緣壓盤2和內輪轂邊緣壓盤4與底座固定;所述外輪轂邊緣壓盤2與葉盤3的外輪廓匹配用於固定葉盤3的外輪轂,內輪轂邊緣壓盤4與葉盤3的內輪轂匹配用於固定葉盤3的內輪轂邊緣;所述葉盤3通過內輪轂邊緣壓盤4和外輪轂邊緣壓盤2安裝在底座上;所述底座與外輪轂邊緣壓盤2和內輪轂邊緣壓盤4之間通過多個均勻設置的定位機構固定使用。外輪轂邊緣壓盤2的外邊緣環形均勻開有多個第一定位孔8,所述內輪轂邊緣壓盤4的內邊緣均勻布置有多個第二定位孔9。
底座上葉盤3的外輪轂邊緣支撐環1上表面的環形凹陷槽5與葉盤3的外輪轂邊緣匹配,使用時,將葉盤3置於底座上,葉盤3的外輪轂邊緣嵌入葉盤3外輪轂邊緣支撐環1上的凹陷槽5內,然後用葉盤3的外輪轂邊緣壓盤2的內邊緣壓住葉盤3的外邊緣;然後,再用內輪轂邊緣壓盤4的外邊緣壓住葉盤3的輪轂內邊緣;最後,將外輪轂邊緣壓盤2的外邊緣和內輪轂邊緣壓盤4內邊緣分別固定在葉盤3的外輪轂邊緣支撐環1和葉盤3的內輪轂邊緣支撐環6上。所述底座的中心與工具機工作檯迴轉中心重合,其底部通過螺釘和螺帽固定在工具機上的工作檯上。本實用新型結構緊湊、簡單且維護和製造成本低;通過外輪轂邊緣壓盤2和內輪轂邊緣壓盤4對葉盤3進行裝夾,實現了加工過程中的應力均勻布置,有效減小了葉片的震顫和變形。
作為優選方案,參見圖3,所述定位機構包括用於將外輪轂邊緣壓盤2固定在葉盤3的外輪轂邊緣支撐環1的螺栓和螺帽(固定外輪轂壓盤時,螺栓貫穿第一固定孔10和第一定位孔8;)及用於將內輪轂邊緣壓盤4固定在葉盤3的內輪轂邊緣支撐環6上的緊固組件。所述緊固組件包括與底座上的定位銷孔7配合使用的定位銷及固定在定位銷其中一端的壓片,壓片上開有與內輪轂壓盤上的定位孔匹配的固定孔,所述壓片與定位銷活動連接。
所述的多個定位銷孔7與定位銷配合使用,壓片轉動連接在定位銷的上端,使用時,將定位銷置於定位銷孔7內,壓片壓住內輪轂邊緣壓盤4的內邊緣,然後,壓片上的固定孔再與內輪轂壓盤上的第二定位孔9和葉盤3的內輪轂邊緣支撐環6上的第二固定孔11之間通過緊固件緊固。壓片轉動連接,既可以對內、外輪轂壓盤進行壓緊,也可用於對葉盤3的角向定位。系統布局簡單緊湊,使葉盤3的受力均勻分布在整個內外支撐環上,對於減小葉盤3的變形和震顫具有重要作用,巧妙設置定位銷和壓片,即滿足了壓盤定位的需求也增強了葉盤3的剛度。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