錨固分體拱橋式護坡結構及其施工鋪設方法
2023-05-22 23:42:06 1
專利名稱:錨固分體拱橋式護坡結構及其施工鋪設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護坡磚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錨固分體拱橋式護坡結構及其施工鋪設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城市化、科技化、人性化的發展,環保行業得到了蓬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泥石流或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威脅人們生命,隨之而來的是護坡磚使用量的增加和護坡磚抗滑力低且鋪設不便和壞了難以維護問題的彰顯。無論是自然邊坡或是人工開挖堆填的邊坡,均可能在雨水衝刷、順坡水流、風化作用或是地震等外力作用下發生泥石流、滑坡、漸進滑塌等地質災害,特別的,在植被破壞較嚴重的地區,在強降水後,極易形成泥石流災害。因此在土木建築工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邊坡加固和護坡減災問題;在目前的邊坡加固措施中,通常採用坡面格柵和打設錨杆等方法進行加固,但是在長期的雨水衝刷掏空、重力蠕變滑移作用下,格柵塊體會出現脫落破壞,進一步內蝕造成整體護坡結構的破壞,格柵護坡加固措施歸於失效,形成地質災害的隱患,而隨著人性化理念的普及,及新型和諧社會的構成,發明一種能夠將格柵護坡形式和錨杆加固形式相結合的護坡結構及其施工鋪設方法,能夠對每一塊護坡格柵塊體進行固定,增加整體護坡結構的連續性和耐久性是非常必要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錨固分體拱橋式護坡結構及其施工鋪設方法,解決現有護坡磚結構中的施工時間長、格柵塊容易脫落破壞、容易對環境造成汙染、耐久性低和維護不方便等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錨固分體拱橋式護坡結構,包括帶雙耳的拱橋狀支撐體、支撐座和膨脹錨杆,所述帶雙耳的拱橋狀支撐體、支撐座和膨脹錨杆的連接關係是將支撐座橫向排列,間距等於帶雙耳的拱橋狀支撐體的跨度,將帶雙耳的拱橋狀支撐體支撐在相鄰的兩個支撐座上,通過膨脹錨杆將帶雙耳的拱橋狀支撐體與支撐座固定連接,依此方法逐步向兩邊擴展鋪設帶雙耳的拱橋狀支撐體,直至鋪設完成坡腳底層,在第一層支撐座的頂部鋪設第二層支撐座,並按照同樣工序鋪設第二層的帶雙耳的拱橋狀支撐體,通過膨脹錨杆將第二層的帶雙耳的拱橋狀支撐體與支撐座固定連接,依次逐步向上鋪設,直至鋪設完成整個坡面。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支撐座上設有兩個斜支撐面,兩個斜支撐面分別支撐一塊不同的帶雙耳的拱橋狀支撐體,支撐座頂部設有兩根鋼筋,底部設有與鋼筋搭配使用的孔洞,在支撐座上設有兩個錨杆孔洞,支撐座支撐帶雙耳的拱橋狀支撐體時,所述支撐座上的錨杆孔洞與帶雙耳的拱橋狀支撐體上的錨杆孔洞重疊,所述支撐座採用建築廢料和工業爐渣壓蒸製作、鋼筋混凝土的材質澆築或者採用粘土燒結製作。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述帶雙耳的拱橋狀支撐體的主體為上下貫通開槽的扇形圓弧結構,主體的兩端延伸出雙耳,所述雙耳的中心設有錨杆孔洞,厚度等於支撐座的斜支撐面的寬度,該結構採用粘土製坯燒結,或者採用建築廢料和工業爐渣制坯壓蒸製作出來,在跨度較大時採用鋼筋混凝土的材質澆築。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膨脹錨杆是一端設有膨脹栓的錨杆,錨杆直徑與上述錨杆孔洞直徑相同。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的錨固分體拱橋式護坡結構,其在自然邊坡或者人工邊坡的鋪設方法為:
第一步:整平需鋪設的坡面,清除雜草灌木,畫基準線,從坡腳處按照帶雙耳的拱橋狀支撐體的跨度設置支撐座;
第二步:將帶雙耳的拱橋狀支撐體支撐在相鄰的兩個支撐座上,使雙耳支撐在支撐座的斜支撐面上,並使用橡皮錘錘擊固定,保證帶雙耳的拱橋狀支撐體的扇型槽結構插入坡面,整體結構平整,按此規則逐步向兩邊擴展鋪設帶雙耳的拱橋狀支撐體,直至鋪設完成坡腳底層,相鄰兩個鋪設單元共用一個支撐座,通過膨脹錨杆將第一層的帶雙耳的拱橋狀支撐體與支撐座固定連接;
第三步:在第一層支撐座的頂部鋪設第二層支撐座,第一層支撐座上的鋼筋會插入第二層支撐座的孔洞內,並按照同樣工序鋪設第二層的帶雙耳的拱橋狀支撐體,通過膨脹錨杆將第二層的帶雙耳的拱橋狀支撐體與支撐座固定連接,依次逐步向上鋪設,直至鋪設完成整個坡面。本發明所述一種錨固分體拱橋式護坡結構及其施工鋪設方法採用以上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技術效果:1、將拱形結構壓入邊坡面內一定深度,以拱架反力抵抗邊坡表面的下滑力;2、採用打設錨杆的形式將護坡結構固定在邊坡上,增加了邊坡的抗滑力;3、該發明結合了錨杆加固和格柵護坡的優點,提高了邊坡的穩定安全性,預防滑坡或者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發生;4、錨固分體拱橋式護坡結構採用分體設計,可以方便迅速地鋪設,操作簡便,效率高,耐久性好而且施工維護方便。
:圖1為帶雙耳的拱橋狀支撐體的結構示意 圖2為帶雙耳的拱橋狀支撐體的俯視 圖3為帶雙耳的拱橋狀支撐體的正視 圖4為支撐座的結構示意;
圖5為支撐座的俯視 圖6為支撐座的正視 圖7為膨脹錨杆的結構示意 圖8為一個單元的錨固分體拱橋式護坡結構鋪設形式;
圖9為多個單元的錨固分體拱橋式護坡結構鋪設形式。附圖標記說明:1、帶雙耳的拱橋狀支撐體,2、支撐座,3、膨脹錨杆,4、斜支撐面,5、雙耳,6、錨杆孔洞,7、鋼筋,8、孔洞。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實施例1:如圖9所示,一種錨固分體拱橋式護坡結構,包括帶雙耳的拱橋狀支撐體1、支撐座2和膨脹錨杆3,所述錨固分體拱橋式護坡結構的連接方式是將支撐座2橫向排列,相鄰兩個支撐座2的間距等於帶雙耳的拱橋狀支撐體I的跨度,將帶雙耳的拱橋狀支撐體I支撐在相鄰兩個支撐座2上,將帶雙耳的拱橋狀支撐體I的雙耳5分別支撐在相鄰兩個支撐座2的斜支撐面4上,通過膨脹錨杆3將帶雙耳的拱橋狀支撐體I與支撐座2固定連接,依此方法逐步向兩邊擴展鋪設帶雙耳的拱橋狀支撐體,直至鋪設完成坡腳底層,在第一層支撐座的頂部鋪設第二層支撐座,並按照同樣工序鋪設第二層的帶雙耳的拱橋狀支撐體,通過膨脹錨杆3將第二層的帶雙耳的拱橋狀支撐體與支撐座固定連接,依次逐步向上鋪設,直至鋪設完成整個坡面。所述支撐座2上設有兩個斜支撐面4,分別支撐一塊不同的帶雙耳的拱橋狀支撐體I端部的雙耳5,支撐座2頂端設有兩根鋼筋7,底部設有與鋼筋7搭配使用的孔洞8,施工時第一層支撐座上的鋼筋7會插入第二層支撐座的孔洞8內,確保兩層支撐座間的穩固,在支撐座2上設有兩個錨杆孔洞6,所述支撐座2採用建築廢料和工業爐渣壓蒸製作、鋼筋混凝土的材質澆築或者採用粘土燒結製作。所述帶雙耳的拱橋狀支撐體I的主體為上下貫通開槽的扇形圓弧結構,主體的兩端延伸出雙耳5,所述雙耳5的中心設有錨杆孔洞,厚度等於支撐座2的斜支撐面4的寬度,設計成兩個支撐面可以有利於帶雙耳的拱橋狀支撐體I的受力平衡,使得拱腳處產生的水平力能夠相互抵消,易於保持結構的整體穩定性,帶雙耳的拱橋狀支撐體I兩端的雙耳5支撐在相鄰兩個支撐座2的斜支撐面4上時雙耳5上的錨杆孔洞與支撐座2上的錨杆孔洞重疊,將膨脹錨杆3穿過錨杆孔洞並張緊膨脹栓,使帶雙耳的拱橋狀支撐體I和支撐座2固定連接,該結構採用粘土製坯燒結,或者採用建築廢料和工業爐渣制坯壓蒸製作出來,在跨度較大時採用鋼筋混凝土的材質澆築。所述膨脹錨杆3是一端設有膨脹栓的錨杆,錨杆直徑與上述錨杆孔洞直徑相同。所述的錨固分體拱橋式護坡結構,其在自然邊坡或者人工邊坡的鋪設方法為: 第一步:整平需鋪設的坡面,清除雜草灌木,畫基準線,從坡腳處按照帶雙耳的拱橋狀
支撐體I的跨度設置支撐座2 ;
第二步:將帶雙耳的拱橋狀支撐體I支撐在相鄰兩個支撐座2的斜支撐面4之間,並使用橡皮錘錘擊,保證帶雙耳的拱橋狀支撐體I的扇型槽結構插入坡面,整體結構平整,按此規則逐步向兩邊擴展鋪設帶雙耳的拱橋狀支撐體I,直至鋪設完成坡腳底層,通過膨脹錨杆將第一層的帶雙耳的拱橋狀支撐體與支撐座固定連接;
第三步:在第一層支撐座的頂部鋪設第二層支撐座,第一層支撐座上的鋼筋7會插入第二層支撐座的孔洞8內,並按照同樣工序鋪設第二層的帶雙耳的拱橋狀支撐體,通過膨脹錨杆將第二層的帶雙耳的拱橋狀支撐體與支撐座固定連接,依次逐步向上鋪設,直至鋪設完成整個坡面。上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發明並不限於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範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
權利要求
1.一種錨固分體拱橋式護坡結構,包括帶雙耳的拱橋狀支撐體(I)、支撐座(2)和膨脹錨杆(3),其特徵在於:所述帶雙耳的拱橋狀支撐體(I)、支撐座(2)和膨脹錨杆(3)的連接關係是將支撐座(2)橫向排列,間距等於帶雙耳的拱橋狀支撐體(I)的跨度,將帶雙耳的拱橋狀支撐體(I)支撐在相鄰的兩個支撐座(2 )上,通過膨脹錨杆(3 )將帶雙耳的拱橋狀支撐體(I)與支撐座(2)固定連接,依此方法逐步向兩邊擴展鋪設帶雙耳的拱橋狀支撐體,直至鋪設完成坡腳底層,在第一層支撐座的頂部鋪設第二層支撐座,並按照同樣工序鋪設第二層的帶雙耳的拱橋狀支撐體,通過膨脹錨杆將第二層的帶雙耳的拱橋狀支撐體與支撐座固定連接,依次逐步向上鋪設,直至鋪設完成整個坡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錨固分體拱橋式護坡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撐座(2)上設有兩個斜支撐面(4),兩個斜支撐面(4)分別支撐一塊不同的帶雙耳的拱橋狀支撐體(1),支撐座(2)頂部設有兩根鋼筋(7),底部設有與鋼筋(7)搭配使用的孔洞(8),在支撐座(2)上設有兩個錨杆孔洞(6),支撐座(2)支撐帶雙耳的拱橋狀支撐體(I)時,所述支撐座(2)上的錨杆孔洞(6)與帶雙耳的拱橋狀支撐體(I)上的錨杆孔洞重疊,所述支撐座(2)採用建築廢料和工業爐渣壓蒸製作、鋼筋混凝土的材質澆築或者採用粘土燒結製作。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錨固分體拱橋式護坡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帶雙耳的拱橋狀支撐體(I)的主體為上下貫通開槽的扇形圓弧結構,主體的兩端延伸出雙耳(5),所述雙耳(5)的中心設有錨杆孔洞,厚度等於支撐座(2)的斜支撐面(4)的寬度,該結構採用粘土製坯燒結,或者採用建築廢料和工業爐渣制坯壓蒸製作出來,在跨度較大時採用鋼筋混凝土的材質燒築。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錨固分體拱橋式護坡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膨脹錨杆(3)是一端設有膨脹栓的錨杆,錨杆直徑與上述錨杆孔洞直徑相同。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錨固分體拱橋式護坡結構,其在自然邊坡或者人工邊坡的鋪設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為: 第一步:整平需鋪設的坡面,清除雜草灌木,畫基準線,從坡腳處按照帶雙耳的拱橋狀支撐體(I)的跨度設置支撐座(2); 第二步:將帶雙耳的拱橋狀支撐體(I)支撐在相鄰的兩個支撐座(2 )上,使雙耳(5 )支撐在支撐座(2)的斜支撐面(4)上,並使用橡皮錘錘擊固定,保證帶雙耳的拱橋狀支撐體(O的扇型槽結構插入坡面,整體結構平整,按此規則逐步向兩邊擴展鋪設帶雙耳的拱橋狀支撐體,直至鋪設完成坡腳底層,相鄰兩個鋪設單元共用一個支撐座(2),通過膨脹錨杆(3)將第一層的帶雙耳的拱橋狀支撐體與支撐座固定連接; 第三步:在第一層支撐座的頂部鋪設第二層支撐座,第一層支撐座上的鋼筋(7)會插入第二層支撐座的孔洞(8)內,並按照同樣工序鋪設第二層的帶雙耳的拱橋狀支撐體,通過膨脹錨杆將第二層的帶雙耳的拱橋狀支撐體與支撐座固定連接,依次逐步向上鋪設,直至鋪設完成整個坡面。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出一種用於自然邊坡或者人工邊坡護坡加固的錨固分體拱橋式護坡結構及其施工鋪設方法,該分體拱橋式護坡結構壓入邊坡面內,以拱架反力抵抗邊坡表面的下滑力,同時採用打設錨杆的形式將護坡結構固定在邊坡上,增加了邊坡的抗滑力,避免由於邊坡淺層風化、蠕變滑移、邊坡漸進變形或雨水衝刷順坡水流造成的邊坡失穩、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提高了邊坡的穩定安全性;其整體結構包含3個部分帶雙耳的拱橋狀支撐體、支撐座和膨脹錨杆,本發明結合了錨杆加固和格柵護坡的優點,可以用於鋪設在風化嚴重的裸露邊坡或者新開挖填築的人工邊坡表面,保護坡面,提高抗滑安全係數,降低地質災害風險,同時提高護坡的整體性和耐用性,鋪設安裝簡單,輕質,操作簡便,效率高。
文檔編號E02D17/20GK103147448SQ201310071458
公開日2013年6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7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7日
發明者周源, 高玉峰, 豐土根, 張寧, 張飛, 張瑩, 陸志浩 申請人:河海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