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自行車筐的製作方法
2023-05-23 01:13:56 1
專利名稱:多功能自行車筐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多功能自行車筐,按國際專利分類表(IPC)劃分屬於作業運輸部,交通運輸分部,無軌陸用車輛大類,自行車鞍座或座位,自行車特有的而其它類未列入的附件,例如載物架、自行車保護裝置小類,專門適用於附裝在自行車上的馱籃,鞍袋或其它容器組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該實用新型的多功能自行車筐主要由主要由車筐、筐蓋、折葉、鎖扣、鎖孔、鎖、夾片、螺栓構成。它的車筐、折葉、鎖、螺栓由市場上選用。它的筐蓋是長方形形狀,用鐵絲材料,經過焊接加工製造。它的夾片是長方形帶凸起結構,用金屬材料,經過軋制加工,安裝在車筐後部位置,功能起固定作用。
在形狀、構造上,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自行車筐與最接近的現有技術共有的必要技術特徵是折葉下合頁焊接安裝在車筐的後部上端位置,構成長方體形狀,功能是起連接作用。夾片螺栓連接方法安裝在車筐的後端位置,構成可拆結構,功能是起固定作用。鎖扣焊接安裝在筐蓋前端的邊緣位置,功能是起連接作用。鎖孔焊接安裝在車筐的上端位置,構成孔狀形狀,功能是起安鎖作用。在形狀、構造上,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自行車筐與最接近的現有技術不同的技術特徵是筐蓋後端焊接連接在折葉的上合頁位置,構成長方形形狀蓋結構,功能是起保護作用。鎖連接在鎖孔的孔位置,構成外凸形狀鎖結構,功能是起保護作用。這樣就實現了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自行車筐的解傳統車筐無蓋不安全的技術問題目的。
實用新型的多功能自行車筐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傳統車筐無蓋不安全的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與現有的和曾有的關於專門適用於附裝在自行車上的馱籃,鞍袋或其它容器組的技術相比有二處優點和改進第一,由於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自行車筐的技術方案中設計了車筐有蓋,所以更容易解決蓋,所以更容易解決實用性強,安全可靠的技術問題。
第二,由於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自行車筐的技術方案中設計了車筐有鎖,所以更容易解決了傳統車筐蓋不安全的技術問題。
在形狀、構造上,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自行車筐與最接近的現有技術共有的必要技術特徵是折葉3下合頁焊接安裝在車筐1的後部上端位置,構成長方體形狀,功能是起連接作用。夾片7螺栓連接方法安裝在車筐1的後端位置,構成可拆結構,功能是起固定作用。鎖扣4焊接安裝在筐蓋2前端的邊緣位置,功能是起連接作用。鎖孔5焊接安裝在車筐1的上端位置,構成孔狀形狀,功能是起安鎖作用。在形狀、構造上,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自行車筐與最接近的現有技術不同的技術特徵是筐蓋2後端焊接連接在折葉3的上合頁位置,構成長方形形狀蓋結構,功能是起保護作用。鎖6連接在鎖孔5的孔位置,構成外凸形狀鎖結構,功能是起保護作用。
它的動態結構在實施的優選方式中,在使用中,它的夾片7通過螺栓8介用於車筐1從而完成固定車筐1的任務。它的鎖6通過鎖孔5作用於筐蓋2,從而完成保護的任務。這樣就實現了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從而就能解決了傳統車筐無蓋不安全的問題。
它的動態結構在實施的優選方式中,在使用中,當使用的時候,它的夾片7通過螺栓8作用於車筐1,從而完成固定車筐的任務,它的鎖6通過鎖孔5作用於筐蓋2,從而完成保護的任務。這樣就實現了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自行車筐的傳統車筐無蓋不安全的目的。
實現本實用新型的最佳方案是以鐵絲為材料,利用五金工廠的基本設備,採取大量成批生產,以供應日用品界的需求,這樣就能更好地實現本實用新型的實用價值和經濟價值。
權利要求1.多功能自行車筐,它是由車筐(1)、筐蓋(2)、折葉(3)、鎖扣(4)、鎖孔(5)、鎖(6)、夾片(7)、螺栓(8)構成,它的折葉(3)的下合頁焊接安裝在車筐(1)的後部上端位置,夾片(7)螺栓連接方法安裝在車筐(1)的後端位置,鎖扣(4)焊接安裝在筐蓋(2)前端的邊緣位置,鎖孔(5)焊接安裝在車筐(1)的上端位置,其特徵是筐蓋(2)後端焊接連接在折葉(3)的上合頁位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自行車筐,其特徵是鎖(6)連接在鎖孔(5)的孔位置。
專利摘要多功能自行車筐,按國際專利分類表(IPC)劃分屬於作業運輸部,交通運輸分部,無軌陸用車輛大類,自行車鞍座或座位,自行車特有的而其它類未列入的附件,例如載物架、自行車保護裝置小類,專門適用於附裝在自行車上的馱籃,鞍袋或其它容器組的技術領域。其目的是傳統車筐無蓋不安全的問題,它主要由車筐、筐蓋、折葉、鎖扣、鎖孔、鎖、夾片、螺栓構成。其特徵是筐蓋後端焊接連接在折葉的上合頁位置,鎖連接在鎖孔的孔位置。實現本實用新型的最佳方案是以鐵絲為材料,利用五金工廠的基本設備,採取大量成批生產,以供應日用品界的需求,這樣就能更好地實現本實用新型的實用價值和經濟價值。
文檔編號B62J9/00GK2561664SQ0221189
公開日2003年7月23日 申請日期2002年5月23日 優先權日2002年5月23日
發明者石天來, 李春婷, 牟原, 石巍 申請人:石天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