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低壓真空常閉直流接觸器的製造方法
2023-05-23 05:33:36 1
一種低壓真空常閉直流接觸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低壓真空常閉直流接觸器,包括主觸點接線柱(14)、主靜觸點(13)、主動觸點(12)、動鐵芯(8)和靜鐵芯(1),其特徵在於:還包括設置在頂杆(7)頂部的彈簧(18),還包括外層維持吸合線圈(5),所述內層啟動線圈(4)在外層維持吸合線圈(5)內,啟動時電流直接通過內層啟動線圈(4)使動鐵芯(8)與靜鐵芯(1)吸合,頂杆(7)使線圈動觸點(2)與線圈靜觸點(3)斷開,內層啟動線圈(4)和外層維持吸合線圈(5)維持動鐵芯(8)與靜鐵芯(1)的吸合;所述上腔體與下腔體為真空空間。降低了電流,節約了電能消耗,降低了接觸器溫升;並且減少了電弧對觸點的氧化和燒損,延長了觸點的使用壽命。
【專利說明】一種低壓真空常閉直流接觸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直流接觸器,特別是低壓真空常閉直流接觸器。
【背景技術】
[0002]直流接觸器的作用是將直流電源,如蓄電池,與直流負載,如直流電機,在有電的情況下斷開,已經是一種成熟的產品。但現有的直流接觸器工作時線圈電流一直維持啟動時所需的大電流,造成耗電大,溫升高,不能適應對溫升要求嚴格的工作場合。
【發明內容】
[0003]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0004]常閉直流接觸器工作時線圈電流大,溫升高。斷開電路時,減小通過負載的電流。
[0005]技術方案:
[0006]為了實現以上功能,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低壓真空常閉直流接觸器,包括主觸點接線柱14,主觸點接線柱14底部設置有主靜觸點13,主靜觸點13下方設有主動觸點12 ;頂杆7自上到下依次連接動鐵芯8和靜鐵芯1,靜鐵芯I下端固定在水平放置的下固定板中間,動鐵芯8和靜鐵芯I外設置有線圈骨架9,內層啟動線圈4纏繞在線圈骨架9上,線圈骨架9上部設有固定板10 ;
[0007]所述固定板10與線圈殼6形成下腔體,頂杆7、動鐵芯8、靜鐵芯1、線圈骨架9以及內層啟動線圈4所組成的結構置於所述下腔體內;
[0008]所述固定板10與接觸器主體16形成上腔體,主觸點接線柱14、主靜觸點13與主動觸點12所組成的結構置於所述上腔體內;
[0009]其特徵在於:還包括設置在頂杆7頂部的彈簧18,未通電時,因受彈簧18作用力動鐵芯8被向上頂起,使動觸頭12與靜觸頭13接觸,形成常閉狀態;
[0010]還包括外層維持吸合線圈5,所述內層啟動線圈4在外層維持吸合線圈5內,兩者沿同一方向繞在線圈骨架9上;所述內層啟動線圈4的下端設有線圈動觸點2與線圈靜觸點3,內層啟動線圈4和外層維持吸合線圈5和線圈靜觸點3線圈動觸點2串聯;啟動時電流直接通過內層啟動線圈4使動鐵芯8與靜鐵芯I吸合,動鐵芯8與靜鐵芯I吸合後,頂杆7使線圈動觸點2與線圈靜觸點3斷開,電流通過串聯的內層啟動線圈4和外層維持吸合線圈5維持動鐵芯8與靜鐵芯I的吸合;
[0011]所述上腔體與下腔體為真空空間。
[0012]所述固定板10、主觸點接線柱14和接觸器主體16之間相接觸的部分分別設有密封部件。
[0013]固定板10和接觸器主體16之間的密封部件為密封橡膠墊11。
[0014]主觸點接線柱14和接觸器主體16之間的密封部件都為O型橡膠密封圈。
[0015]密封部件外加有密封膠。
[0016]有益效果:[0017]本發明提供的直流接觸器在啟動後的短暫時間內,使線圈動觸點2與線圈靜觸點3斷開,降低了通過維持動鐵芯8與靜鐵芯I的電流,節約了電能消耗,降低了接觸器溫升。
[0018]觸點空間保持真空狀態,使觸點接通和斷開在與大氣隔絕的真空中進行,減少了由於觸點斷開時產生的電弧對觸點的氧化和燒損,延長了觸點的使用壽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圖1為本實用新型主視剖面圖。
[0020]圖2為本實用新型左視剖面圖。
[0021]圖3為本實用新型俯視圖。
[0022]圖4為本實用新型抽真空細銅管和密封帽與接觸器主體局部剖面圖。
[0023]圖5為本實用新型啟動線圈,維持吸合線圈及線圈觸點接線圖。
[0024]圖中,1-靜鐵芯,2-線圈動觸點,3-線圈靜觸點,4-內層啟動線圈,5-外層維持吸合線圈,6-線圈殼,7-頂杆,8-動鐵芯,9-線圈骨架,10-固定板,11-密封橡膠墊,12-主動觸點,13-主靜觸點,14-主觸點接線柱,16-接觸器主體,17-線圈電源接插件,18-彈簧,19-帽,20-細銅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下面結合附圖對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0026]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0027]—種低壓真空常閉直流接觸器,包括主觸點接線柱14,主觸點接線柱14底部設置有主靜觸點13,主靜觸點13下方設有主動觸點12 ;頂杆7自上到下依次連接動鐵芯8和靜鐵芯1,靜鐵芯I下端固定在水平放置的下固定板中間,動鐵芯8和靜鐵芯I外設置有線圈骨架9,內層啟動線圈4纏繞在線圈骨架9上,線圈骨架9上部設有固定板10 ;
[0028]所述固定板10與線圈殼6形成下腔體,頂杆7、動鐵芯8、靜鐵芯1、線圈骨架9以及內層啟動線圈4所組成的結構置於所述下腔體內;
[0029]所述固定板10與接觸器主體16形成上腔體,主觸點接線柱14、主靜觸點13與主動觸點12所組成的結構置於所述上腔體內;
[0030]其特徵在於:還包括設置在頂杆7頂部的彈簧18,未通電時,因受彈簧18作用力動鐵芯8被向上頂起,使動觸頭12與靜觸頭13接觸,形成常閉狀態;
[0031]還包括外層維持吸合線圈5,所述內層啟動線圈4在外層維持吸合線圈5內,兩者沿同一方向繞在線圈骨架9上;所述內層啟動線圈4的下端設有線圈動觸點2與線圈靜觸點3,內層啟動線圈4和外層維持吸合線圈5和線圈靜觸點3線圈動觸點2串聯;啟動時電流直接通過內層啟動線圈4使動鐵芯8與靜鐵芯I吸合,動鐵芯8與靜鐵芯I吸合後,頂杆7使線圈動觸點2與線圈靜觸點3斷開,電流通過串聯的內層啟動線圈4和外層維持吸合線圈5維持動鐵芯8與靜鐵芯I的吸合;
[0032]所述上腔體與下腔體為真空空間。
[0033]如圖1圖2圖3所示,在結構上和現有技術的直流接觸器不同的是內層啟動線圈4和外層維持吸合線圈5,和使外層維持吸合線圈5短路的線圈靜觸點3動觸點2。動鐵芯8與靜鐵芯I吸合後,動鐵芯8通過頂杆7把線圈動觸點2與靜觸點3斷開短路,使通過串聯的內層啟動線圈4和外層維持吸合線圈5工作電流減少,減少了電能消耗,節約了能源,降低了溫升。
[0034]密封部件的作用為使線圈殼6和內層啟動線圈4和外層維持吸合線圈5和線圈靜觸點3動觸點2、動鐵芯8、靜鐵芯1、頂杆7、固定板10、主動觸點12、主靜觸點13、主觸點接線柱14和接觸器主體16組成的空間完全密封,然後用真空泵通過細銅管20進行抽取觸點空間的空氣,抽取空氣完成後用專用虎鉗把細銅管夾扁剪斷並用帽19和密封部件密封,使觸點空間為真空。觸點空間保持真空狀態,使觸點接通和斷開在與大氣隔絕的真空中進行,減少了由於觸點斷開時產生的電弧對觸點的氧化和燒損,延長了觸點的使用壽命。
[0035]為了好的密封效果,固定板10和接觸器主體16之間密封部件為密封橡膠墊11,主觸點接線柱14和接觸器主體16之間密封部件都為O型橡膠密封圈。
[0036]為了好的密封的效果,密封部件採用橡膠件。外面加上密封膠效果更好。線圈電源接插件17和接觸器主體16之間,抽真空細銅管20密封帽19和接觸器主體16之間及所有密封件都加有密封膠。
【權利要求】
1.一種低壓真空常閉直流接觸器,包括主觸點接線柱(14),主觸點接線柱(14)底部設置有主靜觸點(13),主靜觸點(13)下方設有主動觸點(12);頂杆(7)自上到下依次連接動鐵芯(8)和靜鐵芯(1),靜鐵芯(I)下端固定在水平放置的下固定板中間,動鐵芯(8)和靜鐵芯(I)外設置有線圈骨架(9),內層啟動線圈(4)纏繞在線圈骨架(9)上,線圈骨架(9)上部設有固定板(10); 所述固定板(10)與線圈殼(6)形成下腔體,頂杆(7)、動鐵芯(8)、靜鐵芯(I)、線圈骨架(9)以及內層啟動線圈(4)所組成的結構置於所述下腔體內; 所述固定板(10)與接觸器主體(16)形成上腔體,主觸點接線柱(14)、主靜觸點(13)與主動觸點(12)所組成的結構置於所述上腔體內; 其特徵在於:還包括設置在頂杆(7)頂部的彈簧(18),未通電時,因受彈簧(18)作用力動鐵芯(8)被向上頂起,使動觸頭(12)與靜觸頭(13)接觸,形成常閉狀態; 還包括外層維持吸合線圈(5),所述內層啟動線圈(4)在外層維持吸合線圈(5)內,兩者沿同一方向繞在線圈骨架(9)上;所述內層啟動線圈(4)的下端設有線圈動觸點(2)與線圈靜觸點(3),內層啟動線圈(4)和外層維持吸合線圈(5)和線圈靜觸點(3)線圈動觸點(2 )串聯;啟動時電流直接通過內層啟動線圈(4)使動鐵芯(8 )與靜鐵芯(I)吸合,動鐵芯(8 )與靜鐵芯(I)吸合後,頂杆(7 )使線圈動觸點(2 )與線圈靜觸點(3 )斷開,電流通過串聯的內層啟動線圈(4)和外層維持吸合線圈(5)維持動鐵芯(8)與靜鐵芯(I)的吸合;所述上腔體與下腔體為真空空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低壓真空常閉直流接觸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固定板(10)、主觸點接線柱(14)和接觸器主體(16)之間相接觸的部分分別設有密封部件。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低壓真空常閉直流接觸器,其特徵在於:固定板(10)和接觸器主體(16)之間的密封部件為密封橡膠墊(11)。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低壓真空常閉直流接觸器,其特徵在於:主觸點接線柱(14)和接觸器主體(16)之間的密封部件都為O型橡膠密封圈。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低壓真空常閉直流接觸器,其特徵在於:密封部件外加有密封膠。
【文檔編號】H01H50/44GK203644673SQ201320739388
【公開日】2014年6月1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0日
【發明者】趙天林, 趙玉山, 耿俊丹, 高景成 申請人:鎮江市天祥精密機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