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相變散熱管的製作方法
2023-05-22 21:02:11 1
專利名稱:一種相變散熱管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散熱器,尤其涉及微機中央處理器(CPU)、顯卡及通訊設備用的相變散熱管。
背景技術:
目前,微機CPU、顯卡和通訊設備中央處理器的元器件的散熱處理,是通過加置較大銅塊或其它導熱金屬材料導熱來散熱,或用風扇來散熱,或者直接用水冷凝。這種散熱方式有以下缺點風扇受熱面低,不能快速散熱;而加置較大銅塊或其它導熱金屬材料的導熱功率僅在30W/CM2以下,其散熱效果差,不能滿足設備運行時的散熱,尤其隨著微機、通訊設備的升級換代,設備運行功率的加大,其散熱的問題越發突出。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散熱器,尤其是提供一種微機中央處理器(CPU)、顯卡及通訊設備所使用的相變散熱管,克服了上述散熱器的缺點。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相變散熱管,為一封閉式的金屬管體,其特徵是所述金屬管體為中空管形,所述金屬管體一端設為封閉的受熱端,其另一端頸部為相變介質的注入端;所述金屬管體的內壁上設有溝槽;所述金屬管體內充滿有相變介質;所述溝槽可為縱向直線型、螺旋型、網狀型的溝槽,目的是利於所述液態化學介質可在所述金屬管體內沿凹槽循環流動,驅使相變介質層形態的改變,從而帶動所述金屬管管體的熱量加速循環冷卻;所述溝槽還可加快所述化學介質循環流動速度,從而加快產熱元器件的導熱散熱功率;所述化學介質可為硫酸鉀物質;所述金屬管體的受熱端有一插座。
所述化學介質可為單組分或組合物,如液態硫酸鉀;所述金屬管體的受熱端可安裝在微機CPU、顯卡或通訊設備產熱元器件的金屬散熱部件的表面上,以利於所述產熱元器件的熱量與所述金屬管體產生熱交換,從而利於降低產熱元器件的溫度和熱量;所述金屬管體的另一端頸部為相變介質的注入端,可進行風冷或水冷,以利於冷卻所述金屬管體熱交換達到的熱量;所述金屬管體的直徑和長度根據需要可為不同大小的規格,如微機CPU用的金屬管體的規格可為φ2cm×20cm;較大型通訊設備用的金屬管體的規格可為φ15cm×100cm。
本實用新型相變散熱管具有以下優點1、導熱散熱功率強,在散熱器的金屬管體中間,測得散熱功率可達50-200W/CM2,遠高於導熱金屬材料的導熱功率僅在30W/CM2,大幅度提高了產熱元器件的導熱散熱功率。
2、由於大幅度提高導熱散熱功率,從而大幅度降低了成本。
3、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圖1為本實用新型相變散熱管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相變散熱管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相變散熱管的截面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相變散熱管的A-A剖視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相變散熱管的另一種A-A剖視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相變散熱管的再一種A-A剖視圖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如圖1、3、4、5、6所示,一種相變散熱管為一封閉式的金屬管體1,所述金屬管體為中空管形,所述金屬管體的內壁上設有溝槽6;所述金屬管體內充滿有相變介質2;所述金屬管體一端設為封閉的受熱端3,其另一端頸部為相變介質的注入端4;所述溝槽可為縱向直線型、螺旋狀型、網狀型的溝槽,目的是利於所述液態化學介質可在所述金屬管體內沿凹槽加速循環流動,驅使相變介質層形態的改變,從而帶動所述金屬管管體的熱量循環冷卻;所述溝槽還可加快所述化學介質循環流動速度,從而加快產熱元器件的導熱散熱功率;所述化學介質為液態硫酸鉀。
所述金屬管體的受熱端可安裝在微機CPU、顯卡或通訊設備產熱元器件的金屬散熱部件的表面上,以利於所述產熱元器件的熱量與所述金屬管體產生熱交換,從而利於降低產熱元器件的溫度和熱量;所述金屬管體的另一端頸部為相變介質的注入端,可進行風冷或水冷,以利於冷卻所述金屬管體熱交換達到的熱量;所述金屬管體的直徑和長度根據需要可為不同大小的規格,微機CPU用的金屬管體的規格可為φ2cm×20cm;較大型通訊設備用的金屬管體的規格可為φ15cm×100cm。在散熱器的金屬管體中間,測得散熱功率為達50-200W/CM2。
實施例2如圖2、3、4、5、6所示的一種相變散熱管,同實施例1,不同在於;所述金屬管體的受熱端有一插座5,以便方便地插入在上述設備的凹槽中。
權利要求1.一種相變散熱管,為一封閉式的金屬管體,其特徵是所述金屬管體為中空管形,金屬管體的一端設為封閉的受熱端,其另一頸部端為相變介質的注入端,在所述金屬管體的內壁上設有溝槽;所述金屬管體內充滿有相變介質。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器,其特徵是所述溝槽為縱向直線型、螺旋型、網狀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器,其特徵是所述介質可為硫酸鉀物質。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器,其特徵是所述金屬管體的受熱端還可有一插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為微機中央處理器(CPU)、顯卡及通訊設備使用的一種相變散熱管。它為一封閉式的金屬管體,其特徵是所述金屬管體為中空管形,所述金屬管體一端設為封閉的受熱端,其另一端頸部為相變介質的注入端。所述金屬管體的內壁上設有溝槽;所述金屬管體內充滿有相變介質;本實用新型具有導熱散熱功率強,可達50-200W/CM
文檔編號H01L23/34GK2665926SQ0320954
公開日2004年12月22日 申請日期2003年9月15日 優先權日2003年9月15日
發明者楊軼 申請人:楊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