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地熱發電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22 13:50:31 2
專利名稱:一種地熱發電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發電裝置,尤其是一種地熱發電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地熱能的直接利用發展十分迅速,己廣泛地應用於工業加工、民用採暖和空調、洗浴、醫療、農業溫室、農田灌溉、土壤加溫、水產養殖、畜禽飼養等各個方面,收到了良好的經濟技術效益,節約了能源。地熱能的直接利用,技術要求較低,所需設備也較為簡易。在直接利用地熱的系統中,儘管有時因地熱流中的鹽和泥沙的含量很低而可以對地熱加以直接利用,但通常都是用泵將地熱流抽上來,通過熱交換器變成熱氣和熱液後再使用。這些系統都是最簡單的,使用的是常規的現成部件。地熱能直接利用中所用的熱源溫度大部
分都在4(TC以上。
不論地熱資源是溼蒸汽田或者是熱水層,都是直接利用地下熱水所產生的蒸汽來推動汽輪機做功的,然而閃蒸的缺點是設備尺寸大,容易腐蝕結垢,熱效率較低,由於系直接以地下熱水蒸氣為工質,因而對於地下熱水的溫度、礦化度以及不凝氣體含量等有較高的要求。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地熱發電裝置。
一種地熱發電裝置,主要由水循環加熱管、熱交換裝置、液態乙醇高壓罐、汽缸和發電機組成,其特徵在於水循環加熱管從地面至地下地熱層吸收地熱能,通過熱交換裝置將熱量傳遞給高壓罐內的乙醇,乙醇汽化產生的壓力帶動汽缸做功進而發電。
本發明的顯著效果是,由於不是利用地熱的介質直接帶動汽缸,所以不會 導致設備腐蝕結垢,而且乙醇較為廉價,也方便使用,危險性低,且循環水可 以循環使用,因此降低了地熱的利用成本,提高了其利用率。
附圖為地熱發電示意圖
其中1,水循環加熱管;2,熱交換裝置;3,液態乙醇高壓罐;4,汽缸; 5,發電機。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水循環加熱管1從地面至地下深層 的地熱層吸收地熱能,被加熱的水流到地面後通過熱交換裝置2將熱量傳遞給 液態乙醇高壓罐3內的乙醇,乙醇受熱後汽化產生的壓力帶動汽缸4做功,再 經過發電機5發電。
本發明應用於地熱發電裝置中,由於不是利用地熱的介質直接帶動汽缸, 所以不會導致設備腐蝕結垢,而且乙醇較為廉價,也方便使用,危險性低,且 循環水可以循環使用,因此降低了地熱的利用成本,提高了其利用率,可以節 約25%的維護成本,是一種清潔無汙染也不會產生汙染環境物質的地熱利用方 法。
權利要求
1. 一種地熱發電裝置,主要由水循環加熱管、熱交換裝置、液態乙醇高壓罐、汽缸和發電機組成,其特徵在於水循環加熱管從地面至地下地熱層吸收地熱,通過熱交換裝置將熱量傳遞給高壓罐內的乙醇,乙醇汽化產生的壓力帶動汽缸做功進而發電。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熱發電裝置,其特徵在於水循環加熱管將熱量傳遞給 高壓罐內的液態乙醇。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地熱發電裝置,主要由水循環加熱管、熱交換裝置、液態乙醇高壓罐、汽缸和發電機組成,水循環加熱管從地面至地下地熱層吸收地熱能,通過熱交換裝置將熱量傳遞給高壓罐內的乙醇,乙醇汽化產生的壓力帶動汽缸做功進而發電,本發明的顯著效果是,由於不是利用地熱的介質直接帶動汽缸,所以不會導致設備腐蝕結垢,而且乙醇較為廉價,也方便使用,危險性低,且循環水可以循環使用,因此降低了地熱的利用成本,提高了其利用率。
文檔編號F03G4/00GK101482101SQ20081024606
公開日2009年7月15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22日 優先權日2008年12月22日
發明者楊貽方 申請人:楊貽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