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油底殼放油螺塞的製作方法
2023-05-22 18:11:31 2
一種油底殼放油螺塞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油底殼放油螺塞,安裝在所述油底殼所設放油孔上,所述放油孔由光孔及和所述光孔相接的螺紋孔構成;所述放油螺塞一端和所述螺紋孔螺紋連接,所述放油螺塞另一端和所述光孔密封連接;和所述光孔密封連接的放油螺塞一端伸出所述光孔;該油底殼放油螺塞,能夠保證放油螺塞的可靠密封性能。同時該種安裝方式裝配力矩小,使用方便。
【專利說明】一種油底殼放油螺塞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發動機潤滑系統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油底殼放油螺塞。
【背景技術】
[0002]放油螺塞是發動機油底殼上一個重要的零部件,一般布置於油底殼的底部,其作用是:發動機在售後保養更換機油時,需要油底殼上有一個能夠方便的放出發動機內部廢舊機油的通道。該放油螺塞起到「關閉」或「打通」該通道的作用,即在發動機正常使用過程中,關閉該通道,阻止發動機內部機油的流出;在發動機售後保養更換機油時,打通該通道,使發動機內部機油流出。其特點在於:簡單、方便並能重複使用。
[0003]目前油底殼放油螺塞的結構一般有兩部分組成:放油螺塞和墊片,放油螺塞一般為較硬的鋼等金屬材料;墊片一般由硬度較軟的銅、鋁材料直接成型,或為橡膠與鐵材料組成的組合墊圈。其採用的密封方式為:螺塞擰緊擠壓墊片,使較軟的墊片發生變形後形成端面密封。大量的實驗及售後數據表明,現有的油底殼放油螺塞有以下幾個問題或者不足:
[0004]第一,密封性能可靠性差,漏油現象嚴重。目前在實驗和售後統計的數據中,因螺塞孔、螺塞、墊片材料硬度、加工、裝配、發動機運行過程中的震動等諸多因素,導致油底殼放油螺塞處出現滲油等現象,造成了客戶抱怨、環境汙染、企業品牌形象下降等諸多不良後果O
[0005]第二,防腐能力不足。通過鹽霧實驗等專項實驗,以及整車路試等可靠性試驗,目前的放油螺塞都有不同程度的鏽蝕,原因在於放油螺塞在拆卸和擰緊後,工具接觸部位表面防腐塗層被工具破壞,內部金屬直接外露,失去防腐能力,另一方面原因則是為提高密封效果,防腐塗層偏薄,工藝水平滿足不了長期的耐腐蝕要求;若採用效果更好的耐腐蝕塗層,則成本更高;以上在密封、防腐蝕工藝、成本方面形成比較矛盾的局面。
[0006]第三,重量重,售後成本高,使用不方便。目前放油螺塞的材料都為鐵、銅等金屬,重量較重。同時其結構形式及原理決定了,放油螺塞需要較大的擰緊力矩,才能達到其密封效果。同時,墊片被擰緊後,變形、變硬,不能重複使用,每次都需要更換,總體成本較高。另外售後部分油底殼螺塞擰緊力過大,導致墊片使油底殼本體表面出現永久凹坑,影響密封,滲油問題反覆出現。
實用新型內容
[0007]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拆裝過程中不易損壞,密封性能可靠的油底殼放油螺塞。
[0008]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為:
[0009]該油底殼放油螺塞,安裝在所述油底殼所設放油孔上,所述放油孔由光孔及和所述光孔相接的螺紋孔構成;所述放油螺塞一端和所述螺紋孔螺紋連接,所述放油螺塞另一端和所述光孔密封連接。
[0010]進一步地,所述放油螺塞和所述光孔密封連接的一端外壁套裝有O型密封圈。
[0011]進一步地,和所述光孔密封連接的放油螺塞一端伸出所述光孔,伸出所述光孔的放油螺塞端端部為外六角結構,且在所述光孔的放油螺塞端端部端面上設有內六角孔。
[0012]進一步地,伸出所述光孔的放油螺塞一端上設有和所述油底殼端面貼合的軸向定位法蘭。
[0013]進一步地,和所述螺紋孔螺紋連接的放油螺塞一端為螺杆,在所述螺杆中心設有減重孔。
[0014]進一步地,所述O型密封圈為兩個,在所述放油螺塞外壁設有安裝所述O型密封圈的環形凹槽。
[0015]進一步地,所述光孔孔徑大於所述螺紋孔,在所述光孔和所述螺紋孔的孔口處設有倒圓角。
[0016]進一步地,所述O型密封圈和所述光孔過盈配合。
[0017]進一步地,該放油螺塞為塑料注塑件。
[0018]進一步地,所述螺杆外壁在分型面處為光面。
[0019]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該油底殼放油螺塞,將傳統放油螺塞的端面軸向密封,變為徑向密封,在裝配或拆卸過程中,密封孔的布置位置不易被劃傷,螺塞不需要太大的擰緊力矩,不會對油底殼造成損傷,拆裝過程中不易損壞;同時能夠杜絕油底殼密封面的運輸劃傷、墊片硬度偏大、使用中擰緊力過大等,導致放油螺塞密封失效或油底殼螺牙破壞的問題;進而保證放油螺塞的具有可靠密封性能。同時該種方式裝配力矩小,使用方便。
[0020]該放油螺塞採用塑料注塑而成,材料本身耐腐蝕,不存在單獨為放油螺塞增加耐腐蝕塗層工序的問題。耐腐蝕性能好。
[0021]該放油螺塞採用塑料注塑而成,採用雙O型密封圈,雙O型密封圈更換成本相對金屬墊片低廉,設計中充分考慮了其功能及減重問題,重量輕,製造成本相對低。
[0022]該放油螺塞,伸出所述光孔的放油螺塞端部為外六角結構,且在所述光孔的放油螺塞端端部端面上設有內六角孔;能避免螺塞長期使用變形,導致工具使用失效的意外,使用兩種工具拆卸和安裝。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3]下面對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各幅附圖表達的內容及圖中的標記作簡要說明:
[0024]圖1為本實用新型油底殼放油螺塞的安裝示意圖。
[0025]圖2為圖1油底殼放油螺塞的爆炸圖。
[0026]圖3為圖1油底殼放油螺塞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0027]上述圖中的標記均為:
[0028]1、內六角孔,2、外六角結構,3、軸向定位法蘭,4、環形凹槽,5、螺杆,6、減重孔,7、光孔,8、螺紋孔,9、O型密封圈,10、光面。
【具體實施方式】
[0029]下面對照附圖,通過對最優實施例的描述,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30]如圖1及圖3所示,該油底殼放油螺塞,安裝在油底殼所設放油孔上,放油孔由光孔I及和光孔7相接的螺紋孔8構成;放油螺塞一端和螺紋孔8螺紋連接,放油螺塞另一端和光孔7密封連接。
[0031]該油底殼放油螺塞,將傳統放油螺塞的端面軸向密封,變為徑向密封,與傳統的軸向端面密封方式有本質的不同。在裝配或拆卸過程中,密封孔的布置位置不易被劃傷,螺塞不需要太大的擰緊力矩,不會對油底殼造成破損,拆裝過程中不易損壞;同時能夠杜絕油底殼密封面的運輸劃傷、墊片硬度偏大、使用中擰緊力過大等,導致放油螺塞密封失效或油底殼螺牙破壞的問題;進而保證放油螺塞的具有可靠密封性能。
[0032]進一步地,放油螺塞和光孔7密封連接的一端外壁套裝有O型密封圈9。O型密封圈9用於提高放油螺塞和光孔7密封的徑向密封性能。
[0033]進一步地,O型密封圈9為兩個,在放油螺塞外壁設有安裝O型密封圈9的環形凹槽4。雙O型密封圈9用於進一步提高放油螺塞和光孔7密封的徑向密封性能。
[0034]進一步地,和光孔7密封連接的放油螺塞一端伸出光孔7,伸出光孔7的放油螺塞端端部為外六角結構2,且在光孔7的放油螺塞端端部端面上設有內六角孔I。外六角結構2和內六角孔I便於放油螺塞的快速方便拆裝,且能避免螺塞長期使用變形,導致工具使用失效的意外,使用兩種工具拆卸和安裝。
[0035]進一步地,伸出光孔7的放油螺塞一端上設有和油底殼端面貼合的軸向定位法蘭
3。軸向定位法蘭3進一步的提供放油螺塞的安裝便利性。
[0036]進一步地,和螺紋孔8螺紋連接的放油螺塞一端為螺杆5,在螺杆5中心設有減重孔6。減重孔6能夠極大降低放油螺栓的重量,保證放油螺栓的安裝可靠性。
[0037]進一步地,光孔7孔徑大於螺紋孔8,在光孔7和螺紋孔8的孔口處設有倒圓角。該種結構設計便於放油螺塞的快速方便拆裝。
[0038]進一步地,O型密封圈9和光孔7過盈配合。過盈配合方式不僅能夠保證放油螺塞和光孔7間的密封性能,且O型密封圈9自身具有彈性,能夠極大的降低安裝便利性。
[0039]進一步地,該放油螺塞為塑料注塑件。隨著鋼質材料放油螺塞的物料成本、人力成本和耐腐蝕能力需求提高,螺塞成本在逐漸上升,且密封墊片每次更換棄掉導致的浪費,總體目前的螺塞成本在上升;該放油螺塞採用塑料注塑而成,採用雙O型密封圈9,雙O型密封圈9更換成本相對金屬墊片低廉,充分考慮了其功能及減重問題,重量輕,製造成本相對低。同時該放油螺塞採用塑料注塑而成,材料本身耐腐蝕,不存在單獨為放油螺塞增加耐腐蝕塗層工序的問題,能進一步降低成本。
[0040]進一步地,螺杆5外壁在分型面處為光面10。該種結構便於油底殼放油螺塞的製造加工。
[0041]如圖3所示,螺杆5上的螺牙為螺紋孔8配合緊固的部分,內部有減重孔6。螺塞中部有兩個環形凹槽4,用於裝配O型密封圈9。螺塞端部有軸向定位法蘭3,通過端部外六角結構2或內六角孔I進行擰緊或擰松。該油底殼放油螺塞,具有重量輕,加工製作簡單,使用方便等多項優點。
[0042]該油底殼放油螺塞,在使用時,首先將兩個O型密封圈9裝於螺塞上的環形凹槽4內,並在O型密封圈9表面塗適當的機油,以便於裝配。然後用工具將放油螺塞擰入放油孔中,隨著擰入深度的增加,O型密封圈9逐步進入光孔7中並在徑向方向產生過盈量,則形成密封。當螺塞法蘭面貼合到油底殼端面時,擰緊到一定力矩,則完成裝配。拆卸時,用工具反向擰松,直至旋出即可。
[0043]該油底殼放油螺塞,放油螺塞為耐油、耐高溫的塑料件,其為注塑加工而成,不需要進一步的機加工,加工製作簡單方便,具有加工工藝方便、重量輕、耐腐蝕等諸多優點。其中O型密封圈9採用符合國家標準規格尺寸的密封圈9,大批量生產,且耐油、耐溫,來源方便,成本低;和放油螺塞配合的放油孔,由光孔7部分和螺紋孔8兩部分組成,在油底殼上加工成形,以便於和放油螺塞配合,其光孔7和螺紋孔8入口處加工有導入角,以方便裝配。
[0044]該油底殼放油螺塞,採用雙O型密封圈9的徑向密封方式,與傳統的軸向端面密封方式有本質的不同。本實用新型的原理為:通過O型密封圈9在徑向的過盈量形成密封區域,同時採用雙O型圈,來提高密封的可靠性。由原理可知,當O型密封圈9進入密封光孔7後,即可形成密封,裝配力矩小,使用方便。
[0045]顯然只要採用了本實用新型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非實質性的改進,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油底殼放油螺塞,安裝在所述油底殼所設放油孔上,其特徵在於:所述放油孔由光孔及和所述光孔相接的螺紋孔構成;所述放油螺塞一端和所述螺紋孔螺紋連接,所述放油螺塞另一端和所述光孔密封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底殼放油螺塞,其特徵在於:所述放油螺塞和所述光孔密封連接的一端外壁套裝有O型密封圈。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油底殼放油螺塞,其特徵在於:和所述光孔密封連接的放油螺塞一端伸出所述光孔,伸出所述光孔的放油螺端端部為外六角結構,且在所述光孔的放油螺塞端端部端面上設有內六角孔。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油底殼放油螺塞,其特徵在於:伸出所述光孔的放油螺塞一端上設有和所述油底殼端面貼合的軸向定位法蘭。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油底殼放油螺塞,其特徵在於:和所述螺紋孔螺紋連接的放油螺塞一端為螺杆,在所述螺杆中心設有減重孔。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油底殼放油螺塞,其特徵在於:所述O型密封圈為兩個,在所述放油螺塞外壁設有安裝所述O型密封圈的環形凹槽。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油底殼放油螺塞,其特徵在於:所述光孔孔徑大於所述螺紋孔,在所述光孔和所述螺紋孔的孔口處設有倒圓角。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油底殼放油螺塞,其特徵在於:所述O型密封圈和所述光孔過盈配合。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油底殼放油螺塞,其特徵在於:該放油螺塞為塑料注塑件。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油底殼放油螺塞,其特徵在於:所述螺杆外壁在分型面處為光面。
【文檔編號】F01M11/04GK203856541SQ201420079049
【公開日】2014年10月1日 申請日期:2014年2月24日 優先權日:2014年2月24日
【發明者】秦傑, 羊富勇, 付曉利 申請人: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