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子輔助閉鎖的樞軸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12 23:18:16
專利名稱:滾子輔助閉鎖的樞軸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關於一種樞軸結構,特別是指一種利用滾子來輔助閉鎖定位的樞軸結 構。
背景技術:
在日常生活中,為了使摺疊式對象得以開合,通常會在兩對象之間裝設一樞軸結 構。在現有的樞軸結構之中,多半是由一公軸與一母軸所組成。公軸通常包含一連結部與 一軸杆,而母軸通常則包含另一連結部與一軸筒。在一般狀況下,公軸的軸杆可旋動地結合 於母軸的軸筒,公軸的連結部結合於一第一對象,母軸的連結部結合於一第二對象。因此, 第一對象可以軸杆的軸心為中心而旋轉,使第一對象與第二對象之間得以開合,藉以組成 上述的摺疊式對象。在實務運用層面上,為了使公軸與母軸之間能夠相對地產生閉鎖定位關係,通常 會在軸杆相對於軸筒旋轉的旋轉行程之間設置至少一定位機構。在這些相關定位技術中, 最為大眾所熟知的,莫過於利用彈性組件、卡勾、卡榫、定位溝或定位銷等組件,產生彈性變 形配合或尺寸幹涉配合而達到定位的效果。然而,當彈性組件應用於定位機構時,由於其轉角會與公軸的轉角產生劇烈摩擦, 進而導致明顯的應力集中現象而造成轉動不順暢的問題。有鑑於此,公知技術中曾提出一 種滾子輔助閉鎖的樞軸結構以解決彈性組件的缺失。以下將進一步結合圖式對滾子輔助閉 鎖的樞軸結構的公知實施例來加以具體說明。請參閱圖1至圖3,圖1顯示公知滾子輔助閉鎖的樞軸結構的立體分解圖;圖2顯 示在公知的滾子輔助閉鎖的樞軸結構中,工作區段對應於滾子而處於一工作狀態;圖3顯 示在公知的滾子輔助閉鎖的樞軸結構中,閉鎖區段對應於滾子而處於一閉鎖狀態。如圖所 示,一樞軸結構1包含一母軸11、一公軸12與一滾子13。母軸11包含一軸筒111與一母軸連結部112,母軸連結部112自軸筒111延伸, 並且開設二母軸連結孔1121與1122。軸筒111具備一軸筒內壁Illa與一軸筒外壁111b, 並且包含一工作部1111與一閉鎖部1112。工作部1111具有一間隙GP,使軸筒111具備彈 性;閉鎖部1112自軸筒內壁Illa向外凹陷而形成,並且與工作部1111相通。公軸12包含一軸杆121與一公軸連結部122,且軸杆121伸入並設置於軸筒111 內部。從橫截面觀之,軸杆121具有一軸心A0,其周緣包含一閉鎖區段1211與一工作區段 1212。閉鎖區段1211鄰接於工作區段1212,並且為一直邊SE。公軸連結部122自軸杆121 延伸,並且開設二公軸連結孔1221與1222。如圖2所示,當工作區段1212對應於滾子13時,滾子13會推擠軸杆121而提供 一工作扭力。此時,可將樞軸結構1視為處於一工作狀態。如圖3所示,當軸杆121以其軸心AO為中心而相對於軸筒111沿一旋轉方向IO 旋轉,使閉鎖區段1211對應於滾子13時,由於滾子13作用於閉鎖區段1211的直邊SE上, 而對軸杆121予以閉鎖定位。此時,可將樞軸結構1視為處於一閉鎖狀態。[0010]然而,當軸杆121由圖2的工作狀態轉換為圖3的閉鎖狀態時,由於閉鎖區段1211 的直邊SE在導引、定位方面的效果不佳,閉鎖區段1211的直邊SE會沿著滾子13來回滑動, 造成軸杆121在閉鎖定位的轉換過程中其轉動會產生搖晃震蕩。
實用新型內容綜觀以上所述,在公知技術中存在轉動時會產生搖晃震蕩的問題。緣此,本實用新 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樞軸結構,其將軸杆上的閉鎖區段由直邊改良為凹槽,使閉鎖區 段接觸到滾子時可利用凹槽卡合於滾子而對軸杆本身加以定位,不會產生直邊在滾子上滑 動,造成軸杆在轉動過程產生震蕩的問題。本實用新型解決問題的技術手段為提供一種滾子輔助閉鎖的樞軸結構,其包含 一軸筒、一軸杆與至少一滾子。軸筒具備一軸筒內壁,並包含一工作部與一閉鎖部,閉鎖部 自軸筒內壁向外凹陷而形成並且與工作部相通。軸杆位於軸筒內,並包含一閉鎖區段與一 工作區段。滾子則設置於閉鎖部與軸杆之間。其中,閉鎖區段為一凹槽。當閉鎖區段對應於滾子時,閉鎖部推擠滾子對合於閉鎖區段的凹槽以對軸杆閉鎖 定位;當工作區段對應於滾子時,閉鎖部推擠滾子以對軸杆提供一工作扭力。在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中,滾子可為至少一滾軸、多個滾珠,或是至少一滾軸與 至少一滾珠的組合。在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中,軸杆具備一軸心,該軸心與該工作區段相距一第一 距離,該軸心與該閉鎖區段的該凹槽底部相距一第二距離,且該第一距離大於該第二距離。此外,在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例中,凹槽可為一弧形凹槽、一 V型凹槽或一梯形凹槽。本實用新型對照先前技術的功效為從以上述可知,相較於公知技術所述的滾子 輔助閉鎖的樞軸結構,在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滾子輔助閉鎖的樞軸結構中,將軸杆上的閉 鎖區段由直邊改良為凹槽,當閉鎖區段對應於滾子時可利用將凹槽卡合於滾子而對軸杆本 身產生導引效果,並且迅速將軸杆定位。顯而易見地,藉助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可以 改善原本直邊在滾子上滑動而導致軸杆在轉動過程產生震蕩晃動的問題。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但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 的限定。
圖1為顯示公知樞軸結構的立體分解圖;圖2為顯示在公知的滾子輔助閉鎖的樞軸結構中,工作區段對應於滾子而處於一 工作狀態;圖3為顯示在公知的滾子輔助閉鎖的樞軸結構中,閉鎖區段對應於滾子而處於一 閉鎖狀態;圖4為顯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樞軸結構立體分解圖;圖5為顯示在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樞軸結構中,工作區段對應於滾子而處於 一工作狀態;圖6為顯示在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樞軸結構中,閉鎖區段對應於滾子而處於
4 閉鎖狀態;圖7為顯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中凹[0026]圖8為顯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中凹[0027]其中,附圖標記[0028]1樞軸結構[0029]11母軸[0030]111軸筒[0031]Illa軸筒內壁[0032]Illb軸筒外壁[0033]1111工作部[0034]1112閉鎖部[0035]112母軸連結部[0036]1121,1122母軸連結孔[0037]12公軸[0038]121軸杆[0039]1211閉鎖區段[0040]1212工作區段[0041]122公軸連結部[0042]1221,1222公軸連結孔[0043]13滾子[0044]2樞軸結構[0045]21母軸[0046]211軸筒[0047]211a軸筒內壁[0048]211b軸筒外壁[0049]2111工作部[0050]2112閉鎖部[0051]212母軸連結部[0052]2121,2122母軸連結孔[0053]22公軸[0054]221、211,、211」軸杆[0055]2211、2111,、2111」閉鎖區段[0056]2212、2112,、2112」工作區段[0057]2221,2222公軸連結孔[0058]23滾子[0059]AO、AO'軸心[0060]SE直邊[0061]GP, GP'間隙[0062]Rl第一距離[0063]R2第二距離10、Il旋轉方向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進行詳細的描述,以更進一步 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並非作為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保護範圍的限 制。由於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樞軸結構,可廣泛運用於製作各種摺疊式對象,其組合 實施方式更是不勝枚舉,故在此不再一一贅述,僅列舉其中多個實施例來加以具體說明。請參閱圖4至圖6,圖4為顯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樞軸結構立體分解圖;圖 5為顯示在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樞軸結構中,工作區段對應於滾子而處於一工作狀態; 圖6為顯示在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樞軸結構中,閉鎖區段對應於滾子而處於一閉鎖狀 態。如圖所示,一樞軸結構2包含一母軸21、一公軸22與一滾子23。母軸21包含一軸筒211與一母軸連結部212。軸筒211具備一軸筒內壁211a與 一軸筒外壁211b,並且包含一工作部2111與一閉鎖部2112。工作部2111具有一間隙GP』, 使軸筒211具備彈性;閉鎖部2112自軸筒內壁211a向外凹陷而形成,並且與工作部2111 相通。母軸連結部212自軸筒211延伸,並且開設二母軸連結孔2121與2122,使母軸21得 以與其它對象相連結。公軸22包含一軸杆221與一公軸連結部222,且軸杆221伸入並設置於軸筒211 的工作部2111內部。從橫截面觀之,軸杆221具有一軸心A0』,其周緣包含一閉鎖區段2211 與一工作區段2212。閉鎖區段2211為一凹槽,並且鄰接於工作區段2212。在本實施例中, 該凹槽為一弧形凹槽。軸心AO』與工作區段2212相距一第一距離R1,軸心AO』與閉鎖區段 2211的凹槽底部相距一第二距離R2,且第一距離Rl大於第二距離R2。公軸連結部222自 軸杆221延伸,並且開設二公軸連結孔2221、2222,使公軸22得以與其它對象相連結。滾子 23設置於軸筒211的閉鎖部2112與軸杆221之間。其中,在本實施例中,滾子23為一滾軸。另外,滾子23亦可為多個滾珠,或者至少 一滾軸與至少一滾珠之的組合。此為所屬技術領域者所熟知,故不再多加贅述。如圖5所示,當工作區段2212對應於滾子23,軸筒211的閉鎖部2112會推擠滾子 23,使滾子23推擠軸杆221的工作區段2212,藉以提供一工作扭力。此時,可將樞軸結構2 視為處於一工作狀態。如圖6所示,當軸杆221以其軸心AO』為中心而相對於軸筒211沿一旋轉方向Il 旋轉,使閉鎖區段2211對應於滾子23時,滾子23會落入閉鎖區段2211的凹槽中並與凹槽 卡合,對軸杆221產生自動閉鎖定位的效果。此時,可將樞軸結構2視為處於一閉鎖狀態。當滾子輔助閉鎖的樞軸結構2由工作狀態進入閉鎖狀態時,閉鎖區段2211的凹槽 會自動對合到滾子23,不僅對軸杆221本身產生導引的效果,並可迅速將軸杆221定位於閉 鎖狀態。顯而易見地,利用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可以解決公知技術中閉鎖區段2211 的直邊在滾子上滑動,導致軸杆221在轉動過程中產生震蕩晃動的問題。接著,請參閱圖7與圖8,圖7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中凹槽的示意圖;圖8為 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中凹槽的示意圖。如圖7所示,軸杆221』周緣的閉鎖區段2211』的
6凹槽為一 V型凹槽。如圖8所示,軸杆221」周緣的閉鎖區段2211」的凹槽為一梯形凹槽。 當然,本實用新型還可有其它多種實施例,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及其實質的 情況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當可根據本實用新型作出各種相應的改變和變形,但這些 相應的改變和變形都應屬於本實用新型所附的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一種滾子輔助閉鎖的樞軸結構,其特徵在於,包含一軸筒,具備一軸筒內壁,並且包含一工作部;一閉鎖部,自該軸筒內壁向外凹陷而形成,並且與該工作部相通;一軸杆,位於該軸筒內,並包含一閉鎖區段,位於該軸杆的一周緣並為一凹槽;以及一工作區段,位於該軸杆的周緣,並且鄰接於該閉鎖區段;至少一滾子,設置於該閉鎖部與該軸杆之間;其中,當該閉鎖區段對應於該滾子時,該閉鎖部推擠該滾子以對該軸杆閉鎖定位;當該工作區段對應於該滾子時,該閉鎖部推擠該滾子以對該軸杆提供一工作扭力。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子輔助閉鎖的樞軸結構,其特徵在於,該閉鎖區段的該凹槽 為一弧形凹槽、一 V型凹槽與一梯形凹槽中之一。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子輔助閉鎖的樞軸結構,其特徵在於,該軸杆具備一軸心,該 軸心與該工作區段相距一第一距離,該軸心與該閉鎖區段的該凹槽底部相距一第二距離, 且該第一距離大於該第二距離。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子輔助閉鎖的樞軸結構,其特徵在於,該滾子為滾軸。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子輔助閉鎖的樞軸結構,其特徵在於,該滾子為多個滾珠。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彈性閉鎖組件的樞軸結構,其特徵在於,該滾子包含至少一 滾軸與至少一滾珠。
專利摘要一種滾子輔助閉鎖的樞軸結構,包含一軸筒、一軸杆與至少一滾子。軸筒具備一軸筒內壁,並包含一工作部與一閉鎖部,閉鎖部自軸筒內壁向外凹陷而形成並且與工作部相通。軸杆位於軸筒內,並包含一閉鎖區段與一工作區段,其中閉鎖區段為一凹槽。滾子則設置於閉鎖部與軸杆之間。當閉鎖區段對應於滾子時,閉鎖部推擠滾子對軸杆閉鎖定位;當工作區段對應於滾子時,閉鎖部推擠滾子以對軸杆提供一工作扭力。藉助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可以改善原本直邊在滾子上滑動而導致軸杆在轉動過程產生震蕩晃動的問題。
文檔編號F16C11/10GK201661596SQ20102016108
公開日2010年12月1日 申請日期2010年4月14日 優先權日2010年4月14日
發明者洪林愷 申請人:大典軸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