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摩託車用組合式風擋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13 01:06:21 1
專利名稱:小型摩託車用組合式風擋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小型摩託車用組合式風擋裝置。
風擋的主要目的是防護和/或保護騎手,使其免受不利的天氣條件的影響(下雨,颳風等)和偶爾從小型摩託車前面行駛的機動車中飛出的物體(碎片,石塊,泥漿等)的傷害。
風擋的另一個目的是生產一種空氣動力學上更有效的機動車,在該機動車中,風擋恰如其分地與機動車車身結合。這樣,就能防止產生嚴重影響車速的空氣渦流、燃料消耗以及噪音。
風擋的一個附帶目的是要求風擋通過對氣流適當導引/傳送使騎手感到舒適。因此在夏季提供冷卻是可能的,並且應避免有害氣流在騎手的身體周圍環繞等等。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已經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解決方案,例如,風擋用整件透明體製成,該整件透明體可以組裝和拆卸或者整體固定在機動車上與機動車結為一個整體。有些風擋還帶有前吸氣口/通氣口,在一種情況下這些吸氣口/通氣口安排在小型摩託車護板上或是在風擋的下部,並使氣流轉向騎手身上或繞騎手流動。在任何情況下,這種風擋即使處於不同位置,也總是剛性連接在方向把上或連接到摩託車的車身或車架上。
在另一個例子中,整件透明體風擋設有手工操作或機械操作機構或者一臺電動機;該透明風擋可以部分地或全部隱藏在摩託車的擋板中。
還有一件由兩個不同的,分離部件製成的風擋,分離部件可以用手工或通過機械/電運動結合成單元部件。
風洞和/或道路試驗表明,在整個透明表面(風擋)的延伸處所做的「空氣動力學保護」檢測在達到良好舒適水平方面是無法令人滿意的。尤其是,上述風擋的保護作用在騎手前面的區域迅速減弱並在騎手頭盔和雙肩後部產生帶有刺激性的噪聲渦流。
還應注意,給大的風擋定尺寸是必要的,給大的風擋定尺寸時應考慮其前方面積增大會增加空氣動力學阻力。此外,從設計觀點看(增加固定件的尺寸/重量,較厚的透明材料並因此較重),風擋設計應防止在高速下由空氣動力學負載所導致的變形。
此外,不應忽視的是透明材料的性質所帶來的影響。騎者的視點透過風擋向前方延伸,下雨天道路給人的感覺是髒而且溼露露的,因此為風擋設計括水器(wiper)是非常必要的。
無論風擋的尺寸大小,另一個應當考慮的問題是避免將它與方向把連接。這種設計可以減少與轉向機構一起運動的質量,因此當機動車靜止或運動時,有利於機動車的靈活操縱。實際上,特別是在瞬時狀態,震動將對轉向機構造成影響。因此,將風擋與機動車車身連接是優選的,與車身連接消除了這些缺點,並且給予設計人員對它的定位有更大的設計自由度。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目的是生產一種具有最佳空氣循環的風擋,該風擋還能快速調節高度。
本實用新型通過生產一種組合式風擋裝置用於如權利要求1所表明的小型摩託車,實現以上目的。
另一些權利要求限定了本實用新型的附加特點。
現已發現(以後的道路試驗和風調試驗也能證實),設計更大的風擋可以通過一種帶一個吸氣口或前通氣口的組合式風擋來實現。這一設計會形成分路氣流,由於風擋的精確尺寸設置和準確定位,運動時分路氣流掠過車身並從一個優選方向上匯入最終主氣流。
該解決方案使得風擋的高度受到限制並且對空氣動力穿透度沒有副作用。
下部12被固定在車架(未示出)上,它是風擋最裡面部分並起一個下風擋的作用。下部12用無光澤和不透明的注塑熱塑性材料製成。它包圍前面的車架部分形成一種附加的保護板。
下部12與靠近機動車護板上方外輪廓的襯墊(未示出)連接,並通過固定件14沿其周邊分布的若干孔或槽與車身結為整體和/或與車身相結合,並通過若干側支承件15再用緊固件14′接合到車架上。
上部13或更外面的部分為上風擋,如上所述,該上風擋接合到下部12上。上部13可以用透明的聚碳酸酯,玻璃等製成,該上部13通過設置在兩部分之間的支承件剛性接合到上部12上。支承件分為兩個側支承件15和一個中央支承件16,它們與風擋下部12構成一個整體。
支承件15和16的高度可通過緊固件17如螺栓、螺針或類似物,在上部13和下部12之間的至少三個位置上進行調節。緊固件17由墊片或穿孔塑料支承件43,內部螺釘44和外部橡膠件25組成。支承件15和16的上表面18和19上帶有三個孔或基座20′和20,當上部13和下部12定位在所需的相互搭接的位置並同時插入墊片32和33後,緊固件17的帶螺紋端可以旋入上述孔或基座20′和20內部。在本實用新型中緊固件17穿過上部13上設定的孔40後分別固定在所選中的孔20和20′中。
側支承件15由沿著下部12的內表面21設置的附加部件組成。這些側支承件15自上部延伸到下部12的範圍並形成上部13的支承面。襯墊32放在上部13與支承面之間。側支承件15用緊固件14′固定到車架上。
中央支承件16不是與下部12一整成型,而是安裝在在下部12外表面23內形成的中央凹槽22中。凹槽22在一設定尺寸處向下降低並朝上述下部12的上部方向變寬。上部13部分地與凹槽22搭接,並形成一個通道的入口。實際上,一個朝上漸寬的通道是在上部13的後部內表面24上形成,該通道在它的另一端處打開。中央支承件16在一凹槽22內部形成,並從凹槽22開始向上延伸,直至風擋11的上部13的內表面24與插入的襯墊33相匹配。
這樣形成的通道帶有兩個供空氣流入其中的流動支路(flowbranch)。
如圖4所示中央凹槽22和中央支承件16以及下部12和上部13風擋部分相互匹配,形成一定的密封空間並且空氣是在同一凹槽22內部流動。
此外,圖3和4示出如何藉助於上部13和中央支承件16之間的襯墊33以及在緊固件17和上部13之間插入橡膠件25的情況下,將緊固部件17固定在中央支承件16的孔20中。利用螺母26可將緊固件17鎖緊,螺母26安裝在中央副支承件34內,支承件34在組裝之後用蓋27覆蓋,以便保持和隱蔽這種連接。
副支承件34有三個底座36用於放置螺母。
中央支承件16是整體形成,不需要任何緊固裝置。反之,兩個側支承件15被風擋11的下部12所約束,如圖5所示。
側支承件15上有與其共同模製的孔20′,孔20′可放置內部帶螺紋的插件37。此外,側支承件15還與下部12連接。肋形件38具有一個通孔39用於每個肋38和每個支承件15,該肋形件38與下部12成為整體,並形成支承件15外表面18的延續部分。位於孔39中的是一個固定螺釘41,該固定螺釘41將支承件15鎖緊到風擋的下部12上,同時裝配一個內部帶螺紋的插件42,該插件42也與側面支承件15共同模製在一起。襯墊32位於支承件的肋形件38上,同時避免與上部13接觸。
下部12與上部13定位後,機動車運動所產生的主氣流(用箭頭35表示)分成兩個支流。實際上,內流和外流都是想像的,它們在風擋上部13的最終周邊端處重新匯合,如第二個箭頭35所示,產生一個按照特定方向流動的單一氣流。
如圖所示,通道能產生如雙線箭頭29所示的第一氣流,該第一氣流幾乎與風擋上部13的內表面24平行。第一氣流29在到達上部13的頂部時,與用一連續箭頭30所示的第二外部氣流匯合。
第二氣流掠過下部12外表面23的開始部分,然後從風擋上部13的外表面上流過。為了實現這一目的,兩個表面應相互接近並在通氣口下遊平行,同時在設定距離處搭接一定長度,以便給進入氣孔的氣流形成通道。
溝槽22也可以在上部13上形成,其下面部分應當是平滑的。
一旦按照本實用新型所述將風擋裝配在小型摩託車上,風擋的下部12就不能從機動車的車身和/或車架上取下。此外,風擋的上部13可以設定至少三個不同的剛性高度位置,以便適用於不同的摩託車手(rider)和各種天氣條件。
圖1顯示出如何將上部13裝配在下部,亦即從底部開始,裝配在孔20和20′的第一位置上;自然,如果騎手個子高,可以將緊固件17定位在孔20和20′的其他位置,以便使上部13相對於下部12升高。
這種裝置或解決方案得到一種顯著的結果,這種結果可以概述如下。
首先,風擋實際長度的增加可獲得較大的空氣動力,結果是減少了燃料消耗和降低空氣動力學噪音。
本實用新型的風擋還提供了適應各種天氣條件的設施並且顯然更為舒適。另外,騎手附近形成一個低壓區,由於轉向機構質量的減少使得無論在靜止時或運動時都可以保持車的靈活性並且操作也更為方便,此外還減弱了轉向時產生的震動。
風擋的高度可根據騎手的高度進行調節。
本實用新型增加了設計人員設計各種小型摩託車造型的自由度。例如,可以是一種與儀錶板相結合的風擋。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本實用新型產生的兩股不同氣流的組合結構,該氣流由所述裝置產生,兩股氣流掠過內部和外部風擋之後排出時重新聚集在一起。
權利要求1.一種用於小型摩託車的組合式風擋裝置(11),該組合式風擋裝置(11)與小型摩託車車架相連接,其特徵在於它包括一個下部(12)和一個上部(13),這兩部分(12,13)相互部分地搭接,並且兩部分(12,13)的至少其中之一在中央區有一個凹槽(22),以便藉助於上述兩部分(12,13)其中一個,確定一個氣流通道,該通道的氣流掠過上述上部(13)的內表面(24)和下部(12)的其中一部分外表面(23),所述上部(13)可用若干緊固件(17)固定在下部(12)上,該緊固件(17)可以設置在上述兩部分(12,13)其中之一中所形成的一系列底座中和上述部分(12,13)其中另一部分的孔中。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擋裝置,其特徵在於凹槽(22)設置在面對上部(13)的下部(12)的中央部位。
3.如權利要求1或所述的風擋裝置,其特徵在於下部(12)和上部(13)部分地相互搭接,以便確定風擋前面的進氣孔和在風擋後面的排氣孔。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擋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下部(12)由若干固定件(14)固定在車架上。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擋裝置,其特徵在於在下部和上部(12,13)之間,設置有兩個側支承件(15)和一個中央支承件(16),該中央支承件固定在上述凹槽(22)中以相互限定各部件。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風擋裝置,其特徵在於各支承件(15,16)每個都設有至少兩個孔(20′,20),這些孔限定上述底座,以便安裝緊固件(17),該緊固件(17)穿過上部(13)中的一個孔(40),以改變上部(13)的高度位置。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風擋裝置,其特徵在於下部(12)在側支承件(15)的定位區處設有若干肋形件(38)。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風擋裝置,其特徵在於在肋形件(38)中,設置有一個通孔(39),以便安裝上述側支承件(15)的定位元件(41) 。
9.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風擋裝置,其特徵在於側支承件(15)設有固定到上述小型摩託車車架上的固定件(14′)。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擋裝置,其特徵在於緊固件(17)包括墊片或穿孔的塑料支承件(43),在墊片或塑料支承件(43)中插入內部螺釘(44)並插入橡膠部件(25)後放置在適當位置。
11.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擋裝置,其特徵在於下部(12)用無光澤和不透明的注塑熱塑性材料製成。
1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擋裝置,其特徵在於上部(13)用透明材料,如透明的聚碳酸酯,玻璃及類似物製成。
專利摘要一種固定在小型摩託車車架上的組合式風擋裝置(11),該風擋裝置(11)包括一個下部(12)和一個上部(13),它們部分地相互搭接,而同時這兩部分(12,13)的至少其中之一在中央區設有一個凹槽(22),以便確定一個氣流通道,該通道的氣流掠過上部(13)的內表面(24)和下部(12)其中一部分外表面(23),上部(13)可以用緊固件(17)固定在下部(12)處,該緊固件(17)可以設置在兩部分(12,13)其中之一中所形成的底座中和其中另一部分的孔中。
文檔編號B62J17/04GK2528689SQ02206329
公開日2003年1月1日 申請日期2002年2月26日 優先權日2001年2月26日
發明者亞歷山德羅·巴格諾裡 申請人:皮亞喬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