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重型滾動式工件助推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13 01:11:56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生產輔助設備,尤其是涉及一種重型滾動式工件助推器。
背景技術:
當前對重型工件如線纜盤、大型鑄件、飛機、車輛等的裝卸、移位操作多數還是依靠起重機械來完成。但是起重機械安裝維護成本相對較高、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而且對於例如狹小空間內、周圍有遮擋的工況環境下使用起重機械移動工件的難度很大。由於工件較重,卷繞電纜之後的重量更大,只靠人力推動難度較大,也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主要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能夠對重型工件實現快速運輸、節省人力、在生產過程中提高生產效率的重型滾動式工件助推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通過下述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重型滾動式工件助推器,其特徵在於,包括推架和把手,推架內部設置有驅動馬達,驅動馬達的傳動軸通過鏈輪連接有能夠上下移動的驅動輪,驅動輪位於推架遠離把手的一端,驅動輪的下方設置有第一從動輪和第二從動輪,驅動輪的軸心、第一從動輪的軸心以及第二從動輪的軸心構成三角形,第一從動輪和第二從動輪兩側的軸端穿設有用於空載時彈起第一從動輪或第二從動輪便於移動的鋼絲簧,推架側板上設置有豎直方向的調節腰圓孔,第一從動輪及第二從動輪連接軸穿設在調節腰圓孔內,推架靠近把手的一端底部設置有輔助輪。該裝置可節省人力,輕鬆便捷地移動大型工件,無需使用行車等起重機械,降低生產風險。推架用於支撐重型工件,利用把手施加推動力和控制推架的運輸方向。在運輸重型工件時,將推架遠離把手的一端朝向重型工件邊緣的底部,啟動驅動電機,驅動電機帶動連接軸旋轉,連接軸帶動驅動輪旋轉,當驅動輪旋轉時,驅動輪能夠對重型工件底部施加摩擦力,利用重型工件自身重力以及驅動輪的摩擦力,利用摩擦力推動重型工件滾動。與此同時,工件對驅動輪施加向下的壓力,驅動輪小幅度下移,第一從動輪和第二從動輪沿著調節腰圓孔向下壓,鋼絲簧拉緊,使得驅動輪與第一從動輪和第二從動輪相切,隨著驅動輪的旋轉,帶動第一從動輪和第二從動輪旋轉,旋轉的第一從動輪和第二從動輪轉向相同並與地面形成摩擦力,隨著第一從動輪和第二從動輪與地面產生摩擦力而帶動推架移動,實現對重型工件的推動運輸。調節腰圓孔可以提供該助推器工作時驅動輪、第一從動輪和第二從動輪外表面的緊密結合以及空載時第二從動輪脫離與驅動輪的結合所需的有效行程。鋼絲簧一端由第一從動輪軸端支撐,另一端由固定在側板上的螺絲支撐,中間的彎曲形變力向下施加在第二從動輪軸端。這樣可保證該助推器空載時第二從動輪脫離與驅動輪的結合從而可自由轉動,便於移動該助推器。整個過程中,把手只需提供少量推力,節省人力,無需使用行車等吊具運輸。
作為優選,把手呈「L」形,把手包括扶杆和推桿,推桿的軸線平行於驅動輪的軸線,推桿遠離扶杆的一端通過轉軸與推架轉動連接,推架上位於轉軸的兩端均設置有用於支撐推桿的支撐臂,扶杆傾斜設置於推架側方。把手包括扶杆和推桿,扶杆和推桿構成「L」形,推桿與驅動輪的軸線平行,當對扶杆施加推力時,扶杆將推力傳遞到推桿上,推桿能夠將推力均勻的施加在推架上。推桿遠離扶杆的一端通過轉軸連接在推架上,扶杆傾斜設置於推架側方,操作者可以在推架的側方推動扶杆,即便於操作人員在工件側面觀察和掌握行進路線,扶杆和推桿也可以通過轉軸轉動至推架的另一側,根據操作人員的實際使用習慣改變扶杆的左右方向。
作為優選,扶杆的自由端設置有便於抓握的手柄和驅動馬達的控制開關。
作為優選,所述的驅動輪、第一從動輪和第二從動輪外表面均設置有摩擦外套。驅動輪、第一從動輪和第二從動輪外表面均設置有質軟耐磨的摩擦外套以增大所推工件、驅動輪、第一從動輪和第二從動輪相互之間的摩擦力保證可靠傳動。
作為優選,所述的推架上設置有帶有無線遙控響鈴閃光功能的控制裝置,控制裝置包括無線遙控發射器、無線遙控接收器和響鈴閃光器。帶有無線遙控響鈴閃光功能的控制裝置包括可由操作人員遠程控制的無線遙控發射器和安裝在該助推器上的無線遙控接收器、響鈴閃光器件。當操作人員操作無線遙控發射器發出尋車指令時,無線遙控發射器發射的無線信號被無線遙控接收器接收,無線遙控接收器控制響鈴閃光器件發出聲光信號提醒操作人員該助推器的所在位置。
因此,本實用新型的重型滾動式工件助推器具備下述優點:裝置構造輕巧、簡單便於維護。可以由獨自一人操作輕易地推動大質量的可滾動型的工件滿足特殊現場短距離移動該類工件的特殊要求。節省人力,降低起重機械的安裝成本,補充其在特殊環境下使用的不足。在線纜生產企業、大型零部件加工企業、車輛運輸行業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在使用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示說明:1-驅動馬達,2-驅動輪,3-第一從動輪,4-第二從動輪,5-鋼絲簧,6-推架,7-把手,8-調節腰圓孔,9-輔助輪,10-鏈輪,11-工件,12-扶杆,13-推桿,14-手柄,15-控制開關,16-轉軸,17-支撐臂。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
實施例1:如圖1所示,一種重型滾動式工件助推器,包括推架6和把手7,推架上設置有驅動馬達1,驅動馬達1的傳動軸上聯接有鏈輪10,驅動輪2的下方設置有第一從動輪3和第二從動輪4,驅動輪2的傳動軸、第一從動輪的軸端以及第二從動輪的軸端構成三角形,推架靠近把手的一端底部設置有輔助輪9,推架上設置有豎直方向的調節腰圓孔8,第一從動輪3以及第二從動輪4的連接軸穿設在調節腰圓孔8內。驅動輪2、第一從動輪3和第二從動輪4外表面均設置有摩擦外套,利用摩擦外套增大相互之間的摩擦力。如圖3所示,把手呈「L」形,把手包括扶杆12和推桿13,推桿的軸線平行於驅動輪的軸線,推桿遠離扶杆的一端通過轉軸16與推架轉動連接,推架上位於轉軸的兩端均設置有用於支撐推桿的支撐臂17,扶杆傾斜設置於推架側方。扶杆的自由端設置有便於抓握的手柄14和驅動馬達的控制開關15。推架上設置有帶有無線遙控響鈴閃光功能的控制裝置,控制裝置包括無線遙控發射器、無線遙控接收器和響鈴閃光器。
空載移動該助推器時,在鋼絲簧5的作用下第二從動輪4下沉與驅動輪2脫離接觸,從而可支撐推架6自由進退。推動工件11向前滾動式時,驅動輪2與工件11接觸並轉動,如圖2所示,從而帶動該助推器前行,在這個過程中該助推器向工件11與地面形成的狹小空間內擠壓,在擠壓力作用下第二從動輪4克服鋼絲簧5的壓力向上移動與驅動輪2接觸獲得向前滾動的動力同時對驅動輪2提供支撐力,同時第一從動輪3下沉壓在地面上驅動助推器前進。主動輪2與工件11及第一從動輪3和第二從動輪4接觸驅動前進的同時向前擠壓為各接觸面提供必要的摩擦壓力,而且該摩擦壓力在過程中還具有「自鎖效應」,即該助推器與工件11接觸還未推動過程中該摩擦壓力會逐漸增大從而保證相互之間足夠的最大靜摩擦力,不會使相互之間出現滑動。
應理解,該實施例僅用於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的範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實用新型講授的內容之後,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於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