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一種治療銀屑病和紅斑狼瘡的複方中藥的製作方法

2023-05-13 02:13:11 2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銀屑病和紅斑狼瘡的複方中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組合物,確切地說是一種治療銀屑病和紅斑瘡的複方中藥。
背景技術:
銀屑病又稱牛皮癬,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炎症性紅斑鱗屑皮膚病,具有頑固性和復發性的特點。牛皮癬病理生理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基底層角朊細胞進入增生池的較正常明顯增多,且細胞增殖加速,絲狀分裂周期從正常的311小時縮短至37.5小時。表皮通過時間也從28~56天縮短至3~4天,由於角朊細胞過快的通過表皮,使它來不及完全成熟,在組織學上出現角化不全,顆粒層消失。其皮損特徵是起初出現紅斑丘疹,表皮覆蓋一層層銀白鱗屑,皮膚乾枯、脫屑結痂有的皮膚症狀連成一片,狀如地圖,有的瘙癢,流膿流水,血跡斑斑,目不忍睹。長期以來,西醫臨床治療多採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
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是多系統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AID),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發病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其發病機理已漸明確,一般認為是由於機體免疫系統中主要的調節性及效應性-T淋巴細胞的功能減退及B淋巴細胞的功能亢進,導致體內大量產生的自身抗體,抗原抗體結合形成免疫複合物沉積於臟器,損傷細胞膜,從而出現系統性紅斑狼瘡的各種臨床症狀。大量研究證明,系統性紅斑狼瘡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為典型的自身免疫病。
目前,銀屑病、系統性紅斑狼瘡與機體免疫功能的關係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自身免疫在銀屑病發病機理中的地位已較肯定,特異性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的適度抑制對於銀屑病的康復是必須的。
王棗子(Isodon amethystoides)的植物基源為兩種植物香茶菜和藍萼香茶菜,即唇形科香茶菜屬(Xanthium sibirium Patr.或Rabdosia)植物香茶菜Rabdosia amethystoieds(Benth.)Hara[PLetranthus amethystoides Berth;Isodon amethystoides(Benth.)C.Y WuetHsuan]的全草{前面方括號中的PLetranthus amethystoides Berth和Isodon amethystoides(Benth.)C.Y.Wuet Hsuan是其中一個植物香茶菜的兩個異名,目前植物學界通用Rabdosia這個屬名,依據《中國植物志》},或藍萼香茶菜Rabdosia jponica(Burm.f)Hara var.glanboalyx(maxin)Hara的全草,為安徽省宿州地區民間習用草藥;性味與歸經辛、苦、寒;功能主治健胃整腸,治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清熱解毒、健脾活血、去瘀止痛、治胃炎、肝炎、感冒發熱、閉經、跌打損傷、乳腺炎、關節炎、筋骨酸痛、蛇蟲咬傷。
申請人:長期以來對王棗子等中藥材及其配伍進行過深入的實驗研究和探索,特別是對王棗子在抗菌消炎、免疫調節等方面的醫藥用途有深刻的認識,並申請了用途發明專利CN1524551A、CN1244334C、CN1254238C。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用於治療銀屑病和紅斑狼瘡的複方中藥,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以王棗子為主、按君、臣、佐、使的關係選擇配伍,實現標本兼治、氣血平衡的目的。
本複方中藥有以下組份及其重量份數 王棗子20~50份、赤芍6~12份、人參4~10份、柴鬍子3~9份。優選 王棗子30~40份、赤芍8~10份、人參6~10份、柴胡4~8份。進一步優選 王棗子36份、赤芍9份、人參8份、柴胡6份。
本複方中藥中王棗子為清熱解毒類藥物;赤芍為清熱涼血類藥物,可以替代的或可同時添加的同類藥物選自地黃或白芍等中的一種或多種,優選地黃;人參為補益類藥物,可以替代的或可同時添加的同類藥物選自紅參、黃芪、黨參、大棗、棉根、菟絲子或枸杞子等中的一種或多種,優選紅參、黃芪、棉根或菟絲子等中的一種或多種,進一步優選紅參;柴胡為辛涼解表類藥物,可以替代的或可同時添加的同類藥物選自薄荷或菊花等中的一種或多種,優選菊花。
上述複方是基本組合物。此外在此基礎上還可以再添加清熱解毒類或/和活血祛瘀類藥物中的一種或多種,使各種藥物協同增效以提高療效。
所述的清熱解毒類藥物選自蒲公英、板藍根、半枝蓮、大青葉、金銀花或白花蛇舌草等中的一或多種,優選半枝蓮、大青葉或白花蛇舌草等中的一種或多種,進一步優選半枝蓮; 所述的活血祛瘀類藥物選自包括丹參或虎杖等中的一種或多種,優選丹參或虎杖等中的一種或多種,進一步優選丹參。
替代或/和同時添加上述藥物是根據不同患者的不同情況按辯證施治的原則進行替代或/和同時添加。也就是在基本組合物的基礎上替代或/和同時添加的藥物選自半枝蓮、蒲公英、白芍、丹參、金銀花、紅參、黃芪、黨參、菟絲子、棉根、板藍根、大青葉、白花蛇、舌草、地黃、菊花、薄荷、虎杖、枸杞子、大棗等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乃至全部,添加劑量可在6~12份和8~20份之間選擇。
本複方中藥可作為散劑水煎服用於臨床。但是散劑一方面服用不方便,也不方便攜帶,另一方面,劑型過於傳統,不適應中藥現代化的時代要求。更重要的是,水煎煮液無法統一質量標準,這就給必需的各種試驗如毒性試驗、藥效學試驗等帶來了困難。
本複方中藥提取物這樣製備的 (1)將該中藥複方的各藥材浸泡12小時,置入提取容器中,煎煮三次,時間為1小時、1小時、0.5小時。
(2)將三次提取藥液合併一齊進行負壓濃縮成浸膏,該浸膏比重1.2~1.3。
(3)將浸膏負壓真空乾燥-0.085±0.005mpa,70℃±5℃得幹膏(水分<3%);粉碎過80目篩得幹膏粉。
實驗證明,將提取液經醇沉處理後再濃縮、乾燥並不影響療效。
用浸膏或幹膏粉輔之藥劑學療允許的各種輔料採用公知的常規生產方法,可加工供臨床使用的各種口服或注射用的劑型,如片劑、包衣片劑、膠囊劑、顆粒劑、混懸劑、乳劑、栓劑、噴霧劑、滴懸劑、溶液劑、糖漿劑和注射劑等。
根據《中藥新藥研究的技術要求》有關規定,對本複方中藥(幹膏粉)進行了急性毒性的最大給藥是試驗。
選取健康6周齡昆明小鼠20隻,雌雄各半。24小時內以該中藥複方最大濃度、最大體積灌胃給藥2次,間隔3小時,該最大給藥量為580g生藥/kg/日,連續觀察7天。結果動物未見中毒死亡,也未出現嚴重毒性反應。該劑量為臨床人用量的159倍以上。
本試驗觀察連續反覆給予王棗子複方膠囊對大鼠所產生的毒性反應。王棗子複方膠囊由申請人提供原料(幹浸膏粉),實驗組製成膠囊,批號030420。SD大鼠,6周齡120隻,隨機分為大劑量組,30隻,8g生藥/kg·d(約相當於臨床劑量的60倍)中劑量組,30隻,4g生藥/kg·d(約相當於臨床劑量的30倍)小劑量組,30隻,1.33g生藥/kg·d(實驗有效劑量,約相當於臨床劑量的10倍)蒸餾水組,30隻,灌服等容積蒸餾水1ml/100g體重。連續給藥六個月,停藥後繼續觀察1個月。
結果大鼠自始至終一般狀態良好,活動正常,未見任何症狀和死亡;血液學、血液生化學、病理學檢查在給藥中期(3個月)、給藥結束(6個月)和恢復期(停藥1個月)均末見到與藥物明顯相關的毒性反應。
結論王棗子複方膠囊大鼠6個月灌胃給藥長期毒性試驗未發現明顯毒性。
本複方中藥的藥效學試驗如下 申請人:提供基本組合物幹膏粉,1g相當於生藥29.07g。臨用前用蒸餾水配成大、中、小劑量所需濃度(分別以YXL表示大劑量;以YXM表示中劑量;以YXS表示小劑量,下同)。
1、對銀屑病動物模型試驗 1)小鼠陰道實驗法 參照文獻(楊志波,歐陽恆,譚誠,等.竹黃顆粒對角質形成細胞增殖影響的實驗研究.中國皮膚性病學雜誌,2000,14(5)309;以及魯鳳友,郭秀麗,紀建波.牛黃烏蛇片治療銀屑病的實驗研究.中國生化藥物雜誌,1997,18(5)257)取體重18~22g,健康昆明種雌性小鼠66隻,隨機分成正常組、模型組、陽性對照藥阿維A組和該中藥複方大、中、小劑量組。除正常組外其餘各組小鼠腹腔注射己烯雌酚0.2mg/只,每天1次,連續3天,使小鼠處於動情期,3天後隔天腹腔注射己烯雌酚0.2mg/只,至實驗第12天為止,生理鹽水組小鼠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鹽水。各組小鼠從第4天起開始灌胃給予生理鹽水、阿維A或不同劑量的該中藥複方,給藥容積0.2ml/10克體重,每天1次,連續8天。第12天上午8~9時所有小鼠均腹腔注射秋水仙鹼2mg/kg,6小時後脫椎處死所有小鼠,取小鼠陰道組織用10%甲醛溶液固定,石蠟包埋,HE染色,在光鏡下觀察每100個小鼠陰道基底細胞的有絲分裂數。
結果表明,該中藥複方0.625g/kg~2.5g/kg三個劑量組均能明顯降低上皮細胞有絲分裂,與模型組相比有非常顯著差異(P<0.01),且有良好的量效關係。其中2.5g/kg組作用最顯著(見表8)。
表8、該中藥複方對小鼠陰道基底細胞有絲分裂的影響
與模型組相比*P<0.05,**P<0.01 (2)小鼠尾鱗片實驗法 參照文獻(張志禮主編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年1版,216;以及楊燕,王宗銳,許碧蓮,等.環孢菌素A丹參8~12克、維拉帕米抑制上皮細胞增生的比較研究.中國藥理學通報.1997,13(4)370)取體重18~22g,健康昆明種小鼠60隻,雌雄各半,隨機分成生理鹽水組、阿維A組和該中藥複方大、中、小劑量組。各組動物每天分別灌胃給予生理鹽水、阿維A或不同劑量的該中藥複方,給藥容積0.2ml/10克體重,每天1次,連續21天,於第22天脫椎處死小鼠,在距尾根2cm處取鼠尾表皮,以10%甲醛溶液固定,石蠟包埋,HE染色,在光鏡下觀察每個小鼠的尾部鱗片。凡鱗片表皮有連續成行的顆粒細胞者,稱為有顆粒層形成的鱗片,顆粒細胞為表皮中扁平或菱形細胞所組成,胞漿內充滿粗大深嗜鹼性、HE染色呈深蘭色透明的角質顆粒。計數鼠尾表皮100個鱗片中有顆粒層形成數。
結果表明,該中藥複方0.63g/kg~2.5g/kg三個劑量均可促進鼠尾表皮顆粒細胞形成,與塵理鹽水組相比有非常顯著差異(P<0.01),且有良好的量效關係。其中大劑量組作用最為顯著(見表9)。
表9、該中藥複方對鼠尾顆粒細胞形成的影響
與生理鹽水組相比*P<0.05,**P<0.01 (3)統計方法 採用SPSS9.O統計軟體對各組數據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組間比較採用t檢驗,全部結果均用

表示。
(4)結論 銀屑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炎症性紅斑鱗屑皮膚病,發病原因不明。銀屑病表皮的病理生理特點主要包括增生過快和分化不全兩個方面。目前常用小鼠陰道實驗和鼠尾鱗片實驗模擬作為動物模型。雌激素引起上皮增生活躍、有絲分裂增多、細胞轉換加快,模擬銀屑病表皮增生過快的特點;而鼠尾鱗片表皮的角化缺少膠囊層形成的過程,模擬銀屑病表皮分化不全的特點。本實驗結果可以說明該中藥複方既可抑制小鼠陰道上皮的有絲分裂,也可促進鼠尾鱗片膠囊層的形成。說明該藥既可抑制銀屑病表皮增生,也可恢復銀屑病角化不全正常角化。因此說明其具有治療作用。
2、對系統性紅斑狼瘡動物模型試驗 目前,在對系統性紅斑瘡的實驗研究中,因狼瘡動物模型價格昂貴,國內應用較少,而研究發現,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發病機理與鼠佐劑性關節炎及家兔Arthus反應模型比較一致,故我們選用以上兩種模型來進行實驗研究。
一、對大鼠佐劑性關節炎影響的動物試驗 1、材料 1.1藥物和試劑 受試藥物YX臨用前用蒸餾水配成大、中、小劑量所需濃度(分別以YXL表示大劑量以YXM表示中劑量;以YXS表示小劑量)。
吲哚美辛上海九福藥業有限公司,批號010712,臨用前以蒸餾水配成所需濃度。完全福氏佐劑,GIBCOBRL公司出品,批號1090614。
1.2動物 SD大鼠,90~100g,雄性,上海西普爾——必凱動物中心有限公司,清潔級,合格證號滬動合證字152號。
2.方法與結果 方法按文獻(李儀奎主編,中國藥理實驗方法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年第1版,305和陳明嶺,王思平.狼瘡顆粒劑的主要藥效學研究.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1999,22(3)32-34)取SD雄性大鼠50隻,隨機分為生理鹽水組、陽性對照藥吲哚美辛和YX大、中、小劑量組,每組12隻。各組動物分別灌胃給予生理鹽水、吲哚美辛或不同劑量的YX,給藥容積為0.1ml/10g,第1次給藥後,每隻大鼠右後足蹠皮內注射,完全福氏佐劑0.1ml致炎,測致炎前及致炎後18h右後足蹠容積,以致炎前後足蹠容積作為腫脹度(下同)。結果表明,YX和吲哚美辛可明顯抑制佐劑性關節炎大鼠致炎足的腫脹度,提示YX對佐劑性關節炎大鼠原發性炎症有顯著的防治作用(見表18)。
表18、該中藥複方對大鼠佐劑性原發性關節炎的影響(X±SD) 與生理鹽水組相比*P<0.05;**P<0.01 另取50隻大鼠,分組、給藥及致炎同上述實驗。致炎後第10天開始給藥,連續給藥至第26天。測致炎前及致炎後左足蹠容積(非致炎足)的腫脹度。結果顯示,YX、吲哚美辛均可顯著降低佐劑性關節炎大鼠非致炎足蹠的腫脹度,揭示YX對佐劑性繼發性關節炎有治療作用(見表19)。
表19、該中藥複方對大鼠佐劑性繼發性關節炎的影響(n=10,X±SD) 與生理鹽水組相比*P<0.05;**P<0.01 二、對家兔Arthus反應影響的動物試驗 1、材料 1.1藥物和試劑 受試藥物YX臨用前用蒸餾水配成大、中、小劑量所需濃度(分別以YXL表示大劑量以YXM表示中劑量;以YXS表示小劑量)。卵蛋白,Sigma公司出品,批號20020205。完全福氏佐劑,GIBCOBRL公司出品,批號1090614。臨用前,將1∶1體積的完全福氏佐劑與1%卵蛋白生理鹽水溶液,以超聲波完全乳化。
1.2動物 紐西蘭家兔,15隻,1.5kg~2.0kg,購自上海申旺實驗動物養殖場,醫動字02-56-1號。
2.方法與結果 家兔稱重分組,隨機分為生理鹽水組、YX大、中、小劑量組,每組6隻。每周肌肉注射1次1%卵蛋白生理鹽水一完全福氏佐劑溶液,每隻注射1ml,共4次。最後一次注射後第二天給藥,容量為10ml/kg體重,共給藥9天。最後一次注射後第9天,背部剪毛,第10天進行抗原攻擊,背部皮內注射1%卵蛋白生理鹽水溶液,每點注射0.2ml。抗原攻擊後2、4、24小時觀察每點局部皮膚紅腫、出血的直徑,求其面積,以T檢驗作組間比較;並根據其充血與出血情況,評價其反應的程度,以等級序值法U檢驗作組間比較。
反應程度分級標準 +++2或4小時明顯充血、出血,呈融合狀;24小時明顯出血性變色。
++2或4小時中度充血、出血,呈斑塊狀;24小時中度出血性變色。
+2或4小時輕度充血、出血,24小時輕度出血性變色。
-2小時24小時無反應。
YX大、中、小劑量組對家兔Arthus反應的充血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以大劑量組的該中藥複方的抑制作用最強。其抑制作用以中劑量組、小劑量組出現較早,並均可延續至48小時。見表20。
表20、該中藥複方對家兔Arthus反應充血影響(X=SD,n=6) 與對照組比較,*,P>0.05;**,P>0.01。
家兔Arthus反應的出血在2小時、4小時觀察時尚未明顯出現,因此只對24小時和48小時的觀察結果進行了記錄分析。24小時觀察,YX大、中、小劑量組對家兔Arthus反應的出血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以大劑量組的該中藥複方的抑制作用最強。48小時觀察,雖仍有抑制趨勢,但統計學檢驗分析與對照組比較差異不顯著,考慮與對照出血淤斑自行消退有關。見表21。
表21、該中藥複方對家兔Arthus反應出血的影響(X=SD,n=6) 與對照組比較,*,P>0.05 ;**,P>0.01。
對家兔Arthus反應強度的影響,以中劑量組和大劑量組在4小時觀察的抑制作用有顯著性差異。
3、其他藥效學試驗 鑑於銀屑病、系統性紅斑狼瘡與機體炎症以及免疫功能的關係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自身免疫在銀屑病發病機理中的地位已較肯定,特異性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的適度抑制對於銀屑病的康復是必須的。所以還做了以下三個相關試驗。
(1)抗炎作用 ①小鼠耳廓腫脹法 參照文獻(李儀奎主編中藥藥理實驗學方法上海科技出版社1991年第1版155,157,159,163,298,300,305,532)取體重18~22g,健康昆明種小鼠,雄性,隨機分組,分組及給藥,給藥容積為0.1ml/10克體重,每天1次,連續3天。末次給藥1小時後,將二甲苯均勻塗於小鼠右耳前後兩面,40μl/只,1.5小時後將小鼠脫頸椎處死,剪下兩耳,用7mm打孔器打下圓耳片,稱重並計算腫脹度。(腫脹度=右耳片重量-左耳片重量) 結果表明,該中藥複方在0.38g/kg~1.5g/kg能明顯抑制小鼠耳腫脹,與生理鹽水組相比,有極顯著性差異(P<0.01),結果見表1。
表1、該中藥複方對二甲苯致小鼠耳腫脹度的影響
與生理鹽水組相比*P<0.05,**P<0.01 ②大鼠足蹠腫脹法 參照文獻(李儀奎主編中藥藥理實驗學方法上海科技出版社1991年第1版155,157,159,163,298,300,305,532)取體重90~100gSD大鼠,分組及給藥。給藥容積為2ml/100克體重,每天1次,連續6天,末次給藥後測定各鼠右踝關節容積2次,取其平均值為致炎前關節容積。並於給藥後1.5小時在大鼠右足蹠皮下注射1%角叉菜膠0.1ml/只。注射後1、3、6h分別測定足蹠關節容積,計算腫脹度(ml)。(腫脹度=右足踝關節致炎後容積-右足踝關節致炎前容積) 結果表明,該中藥複方在0.15g/kg~0.6g/kg降低角叉菜膠所致的大鼠急性關節腫脹,與生理鹽水組相比有顯著性差異(P<0.01,P<0.05),結果見表2。
表2、該中藥複方對角叉菜膠致大鼠足腫脹的影響
與生理鹽水組比*p<0.05;**p<0.01; (2)對遲髮型超敏反應的影響 參照文獻(李儀奎主編.中藥藥理實驗方法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年第1版,155,157,159,163,298,300,305,532;以及徐叔雲,卞如濂、陳修主編.藥理實驗方法學.人民衛生出版社1991年11月第2版,1226)取體重18~22gICR小鼠,雌雄各半,隨機分組,分組及給藥。給藥容積為0.1ml/10克體重,每天1次,連續9天。給藥第3天動物腹部脫毛。第4天,腹部塗抹1%DNFB50μl致敏。第8天每隻小鼠右耳廓塗抹1%DNFB 20μl。攻擊24小時後脫頸椎處死小鼠,同實驗5.1.1測定小鼠耳腫脹度。
結果表明,該中藥複方在0.63g/kg~2.5g/kg能明顯抑制由DNFB誘導小鼠遲髮型超敏反應所引起的耳腫脹,與生理鹽水組相比,有顯著性差異(P<0.01,P<0.05),結果見表4。
表4、該中藥複方對DNFB所致小鼠遲髮型超敏反應所引起的耳腫脹的影響
與生理鹽水組相比*P<0.05,**P<0.01 (3)對機體免疫功能的影響試驗 ①小鼠免疫器官重量法 參照文獻(李儀奎主編.中藥藥理實驗方法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年第1版,155,157,159,163,298,300,305,532)取體重13~16g,健康昆明種小鼠,雌雄各半,隨機分組,分組及給藥。給藥容積為0.1ml/10克體重,每天1次,連續14天。末次給藥1.5小時後,脫頸椎處死小鼠,取其胸腺和脾臟稱重,計算臟器指數(以mg/10克體重計)。
結果表明,該中藥複方在1.5g/kg能使小鼠脾臟重量減輕,與生理鹽水組相比,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果見表5。
表5、該中藥複方對小鼠胸腺、脾臟指數的影響
與生理鹽水組相比*P<0.05,**P<0.01 ②小鼠淋巴細胞轉化法 按文獻(李儀奎主編.中藥藥理實驗方法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年第1版,155,157,159,163,298,300,305,532)取體重14~18g,健康昆明種小鼠,雌雄各半,隨機分組,分組及給藥。各組動物分別灌胃給予生理鹽水、地塞米松或不同劑量的該中藥複方,給藥容積為0.1ml/10克體重,每天1次,連續10天。給藥第6天及第8天每鼠肌內注射植物血凝素(PHA)10mg/kg。術次給藥1.5小時後斷尾取血,塗片,瑞氏染色,計數100個淋巴細胞、淋巴母細胞及過渡態淋巴細胞數,按公式計算淋巴細胞轉化率淋巴細胞轉化率=〔轉化細胞數/(轉化細胞數+未轉化細胞數)〕×100%。
結果表明,該中藥複方在0.31g/kg~1.25g/kg三個劑量組均能明顯抑制小鼠淋巴細胞轉化率,與生理鹽水組相比,有顯著性差異(P<0.01),結果見表6。
表6、該中藥複方對小鼠淋巴細胞轉化的影響
與生理鹽水組相比*P<0.05,**P<0.01 ③小鼠血清溶血素法 參照文獻(李儀奎主編.中藥藥理實驗方法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年第1版,155,157,159,163,298,300,305,532)取體重18~20g昆明種小鼠,雌雄各半,隨機分組,分組及給藥。給藥容積為0.1ml/10克體重天1次,連續10天。給藥第3天,每鼠腹腔注射5%雞紅細胞生理鹽水懸液0.2ml進行免疫,免疫後7天,摘取眼球取血、離心。血清用生理鹽水稀釋100倍,取稀釋血清1ml,5%雞紅細胞生理鹽水懸液0.5ml,10%補體0.5ml混合(補體以3隻豚鼠血清混合,用生理鹽水配成10%),在37℃恆溫箱中保溫30分鐘,0℃冰箱中終止反應。離心後取上清液,於754分光光度計540nm處比色,測定吸光度(OD),另不加血清的空白對照,取上清液作為判定的指標。
結果表明,該中藥複方在0.31g/kg~1.25g/kg均有抑制小鼠血清溶血素升高的作用,其中0.31g/kg組與生理鹽水組相比,有顯著性差異(P<0.01),結果見表7。
表7、該中藥複方對小鼠血清溶血素的影響
與生理鹽水組相比*P<0.05,**P<0.01 通過以上的實驗結果,我們可以得到明確的結論該複方中藥具有雙向調整機體免疫狀態的作用,是該複方中藥對銀屑病和紅斑狼瘡治療的機理之一。
上述藥效學試驗為本複方中藥臨床用於治療銀屑病和系統性紅斑狼瘡提供有力的藥理學依據。
本發明有針對性地研究一種中藥複方,該原料使用安全,互為兼顧,一物多用,最大限度地發揮了作用。本發明的研究結果可被進一步深入開發為具有臨床應用前景的防治銀屑病和紅斑狼瘡產品尤其是新藥。該產品具有療效確切、有效劑量低、無毒副作用的優點,與同類產品相比具有顯著的優勢。銀屑病為臨床常見病、多發病,隨著全球大氣汙染的日益嚴重和環境的惡化,預計銀屑病等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病率將不斷攀升。因此,本發明還可為後續的新藥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礎,並進一步產生較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經過長期的藥理學試驗,一種中藥複方具有抗炎、抗免疫以及治療銀屑病及其相關病症的活性,直接使用一種中藥複方,作用更直接,從而克服了中藥給藥劑量難以控制的問題,並提高了生物利用度;而且該中藥複方藥理作用較強,其原料來源豐富,製備工藝簡單。
本發明提供的複方中藥,一方面能夠用於製備抗炎、抗免疫產品如藥物及治療銀屑病和紅斑狼瘡及其相關病症產品特別是藥物的原料,另一方面,還便於保健行業和相關行業如食品、飲料等領域製備輔助治療產品的原料並確保安全用。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通過本複方中藥及其製劑的製備和臨床案例對發明作詳細的描述。
(一)、複方中藥的製備 按說明書記載的水提取法製備提取物,非限定實施例敘述如下 1、王棗子20g、赤芍6g、人參4g、柴胡3g(以下依次簡稱A、B、C、D),得提取物1.14g。
2、A50g、B12g、C10g、D9g,得提取物2.79g。
3、A30g、B8g、C6g、D4g,得提取物1.66g。
4、A40g、B10g、C10g、D8g,得提取物2.35g。
5、A32g、B10g、C7g、D8g,得提取物1.97g。
6、A38g、B8g、C9g、D4g,得提取物2.04g。
7、A36g、B9g、C8g、D6g,得提取物2.04g。
8、在例1中添加半枝蓮12g,得提取物1.55g。
9、在例2中添加半枝蓮12g、蒲公英10g,得提取物3.56g。
10、在例3中添加半枝蓮10g、蒲公英12g、白芍12g,得提取物2.83g。
11、在例4中添加半枝蓮10g、蒲公英10g、白芍10g、丹參10g,得提取物3.72g。
12、在例5中添加半枝蓮10g、蒲公英12g、白芍10g、丹參10g、金銀花16g,得提取物3.97g。
13、在例6中添加半枝蓮10g、蒲公英10g、白芍10g、丹參10g、金銀花12g、黃芪10g、得提取物4.18g。
14、在例7中添加半枝蓮10g、蒲公英10g、白芍10g、丹參10g、金銀花12g、黃芪10g、黨參10g,得提取物4.52g。
15、在例7中添加半枝蓮、蒲公英、白芍、丹參、金銀花、紅參、黃芪、黨參、菟絲子、棉根、板藍根、大青葉、白花蛇舌草、地黃、菊花、薄荷、虎杖、枸杞子、大棗各10g,得提取物8.25g。
在以下實施例中稱本複方中藥提取物為中藥複方或王棗子複方。
(二)、關於製劑的非限定實施例 1、該中藥複方滴鼻液的製備 取上述得到的該中藥複方計45g,加入豬膽膏20g、馬來酸氯苯那敏0.5g、魚腥草素鈉8g,加入蒸餾水稀釋10倍,濾去不容物,裝瓶,滅菌,封口即得該中藥複方滴鼻液。
2、該中藥複方滴膠囊的製備 取上述得到的該中藥複方計40g,加入豬膽膏15、馬來酸氯苯那敏0.3g、魚腥草素鈉6g,加入40%~60%澱粉、糊精、羧甲基澱粉、磷酸氫鈣等填充劑、0.5~10%崩解劑羧甲基纖維素鈉、羥丙基纖維素製成顆粒並使之乾燥,並加入助流劑硬脂酸鎂、微分矽膠,使之乾燥,然後裝入膠囊中,得到產品,即該中藥複方膠囊。
3、該中藥複方膠囊劑的製備 1)處方 該中藥複方 1000.0g 微晶纖維素 1000g 羧甲基澱粉鈉 140g 無水乙醇 適量 滑石粉 80g 共製成 10000膠囊 (2)製備工藝 按以上處方分別取原料藥該中藥複方及處方中其它輔料分別過100目篩,置60℃烘乾,稱取處方量該中藥複方與微晶纖維素、羧甲基澱粉鈉等量遞加法混合均勻,用適量無水乙醇制軟材,30目篩制粒,50~60℃乾燥2小時,用30目篩整粒,加入處方量的滑石粉和羧甲基澱粉鈉混合均勻。
4、該中藥複方粉針劑的製備 取該中藥複方計30g,加入右旋糖苷30g,加500ml注射用水,攪拌使其溶解;加注射用水至2000ml,加3.0g針用活性炭,充分攪拌30分鐘;脫炭過濾;用0.22μm微孔濾膜過濾;灌裝到無菌的西林瓶中,每瓶2ml,半軋塞;冷凍乾燥,再壓塞軋蓋即可。
5、該中藥複方粉針劑的製備 取該中藥複方計60g,加500ml注射用水,攪拌使其溶解;加注射用水至1000ml,加1g針用活性炭,充分攪拌30分鐘;脫炭過濾;用0.22μm微孔濾膜過濾;冷凍乾燥得無菌粉末,分裝成1000瓶。
6、該中藥複方粉針劑的製備 取該中藥複方計40g,加入乳糖50g,加100ml注射用水,攪拌使其溶解;加注射用水至1000ml,加1.5g針用活性炭,充分攪拌30分鐘;脫炭過濾;用0.22μm微孔濾膜過濾;噴霧乾燥得無菌粉末,分裝成1000瓶。
7、該中藥複方粉針劑的製備 (1)處方 注射用該中藥複方半成品150g 甘露醇400g 注射用水 加至10000ml 共製成10000瓶 (2)製備工藝 按以上處方稱取處方量該中藥複方,加入到適量注射用水中,攪拌使其溶解;加入處方量甘露醇,攪拌使完全溶解,加注射用水至全量;加入液體量的0.1%針用活性炭,充分攪拌30分鐘;脫炭過濾;用0.22μm微孔濾膜過濾;灌裝,半軋塞;冷凍乾燥,壓塞軋蓋。共製得9735瓶,成品率為97.35%。
8、該中藥複方小針劑的製備 取該中藥複方計5g,加100ml注射用水,攪拌使其溶解;加注射用水至1000ml,用0.22μm微孔濾膜過濾;分裝灌封,每瓶10ml,滅菌即可。
9、該中藥複方小針劑的製備 取該中藥複方計10g,加入丙二醇30g,加200ml注射用水,攪拌使其溶解;加注射用水至1000ml,加1.5g針用活性炭,充分攪拌30分鐘;脫炭過濾;用0.22μm微孔濾膜過濾;分裝灌封,每瓶5ml,滅菌即可。
10、該中藥複方葡萄糖輸液的製備 取該中藥複方計2g,加入聚乙二醇10g,加入葡萄糖500g,加2000ml注射用水,攪拌使其溶解;加注射用水至5000ml;用0.22μm微孔濾膜過濾;分裝灌封,每瓶100ml,滅菌即可。
11、該中藥複方葡萄糖輸液的製備 取該中藥複方計2g,加入葡萄糖250g,加1000ml注射用水,攪拌使其溶解;加注射用水至5000ml;用0.22μm微孔濾膜過濾;分裝灌封,每瓶250ml,滅菌即可。
12、該中藥複方氯化鈉輸液的製備 取該中藥複方計1g,加入氯化鈉90g,加1000ml注射用水,攪拌使其溶解;加注射用水至10000ml;用0.22μm微孔濾膜過濾;分裝灌封,每瓶250ml,滅菌即可。
13、該中藥複方片劑的製備 取該中藥複方計80g,微晶纖維素80g、乳糖15g、預膠化澱粉60g,過篩,混合均勻,用適量10%PVP乙醇溶液制軟材,制粒,乾燥,加入硬脂酸鎂3g,整粒,壓片,製成1000片。
14、該中藥複方片劑的製備 (1)處方 該中藥複方 1000.0g 微晶纖維素 1170.0g 預膠化澱粉 690.0g 乳糖125.0g 5%PVP無水乙醇 適量 硬脂酸鎂15.0g 共製成 10000片 (2)製備工藝 按以上處方分別稱取處方量的主藥與輔料,按等量遞加法混合均勻後照處方工藝項下進行制軟材、制顆粒,乾燥,整粒等過程,計算好片重後用單衝壓片機和10.5mm淺凹衝模壓片,控制裸片硬度5~7kg,共製得片劑9698片,成品率為96.98%。採用滾轉噴霧法包衣,包衣工藝如下 包衣液的配製胃溶薄膜衣料85G61235,由上海卡樂康包衣技術有限公司提供 包衣工藝將待包衣裸片(硬度5kg~7kg)放入包衣鍋中,啟動攪拌裝置和鼓風加熱裝置,待裸片溫度升至40℃時,開始打開噴槍對準片床的上1/3處噴入包衣液包衣,控制片床溫度38℃~42℃,氣磅壓力6kg,包衣液流速為50mL/min,包衣膜重佔包衣片重的3%。
(三)、臨床實施例 1、王××,女,16歲,患SLE病6年。來診時間2001年12月26日,患者病情患者伴面部紅色皮疹,膝關節痛,光敏感、發熱37.5℃等症狀。
檢查Hb8.0g/dl,WBC4300/mm3,BUN7.5mmol/L,ANA陽性,ESR80mm/h,尿蛋白0.8g/24h,dsDNA陽性,確診為系統性紅斑狼瘡。
處置用王棗子複方製劑,每次10g,每日3次,服藥一個療程(三個月),臨床症狀明顯好轉,又服藥鞏固一個療程後檢查,Hb12.0g/dl,WBC4400/mm3,BUN6.7mmol/L,ANA陰性,ESR25mm/h,dsDNA陰性,蛋白尿0.47g/24h,囑減服本藥每次10g一日2次,再服一個療程,鞏固療效。隨訪至今(2005年12月)病情穩定。
2、任××,女,38歲,患者1998年3月診斷為系統性紅斑狼瘡。
來診時間99年6月20日,患者病情易感冒,怕光,面部皮診,dsDNA陽性,ESR38mm/h,WBC12.8×109/L,BPC150×109/L,Hb100g/L,蛋白尿0.6g/24h,處置用王棗子複方製劑每次10g,每日3次,服藥一個療程(三個月),臨床症狀明顯好轉,又服用一個療程該製劑後檢查,dsDNA陰性,ESR20mm/h,WBC9.0×109/L,BPC150×109/L,Hb110g/L,蛋白尿0.35g/24h,囑繼續服用本藥一個療程鞏固療效,隨訪至今病情穩定。
3、張××,女,42歲,患系統性紅斑狼瘡十年,2000年1月21日來診,患者病情近一年來腰痛,面部蝶形紅斑,抗sm陽性,蛋白尿0.67克/24h,WBC2.8×109/L,Bpc26.5×10/L,Hb106g/L,dsDNA陽性,處置原服激素藥強的松逐步減至維持量同時用王棗子複方製劑,每次10g,每日3次,服藥一個療程(三個月),臨床症狀明顯好轉,腰不痛了,面部紅斑消退,又加服一個療程該藥後檢查,dsDNA陰性,Hb110g/L、BPC90×109/L,WBC4×109/L,蛋白尿0.5g,囑繼續服用本藥,鞏固療效,隨訪至今病情穩定。
4、程××,女,18歲,患系統性紅斑狼瘡二年,2002年3月4日來診,患者病情,患者面部紅色皮疹,光敏感,低燒,口腔潰瘍,Hb100g/L,BPC78×109/L,WBC3.4×109/L,dsDNA陽性,ANA陽性,蛋白尿0.6g/24h。處置用王棗子複方製劑每次10g,每日3次,服用三個月(一個療程),臨床症狀明顯好轉,後檢查,dsDNA陰性,ANA陰性,蛋白尿0.38g/24h,WBC4×109/L,BPC100×109/L,Hb106g/L,前述症狀和生化指標均大有好轉,囑服繼續用本藥治療,鞏固療效,隨訪至今病情穩定。
5、馬××,男,29歲,患系統性紅斑狼瘡二年,來診時間2002年5月8日。患者病情面部紅色皮診,低熱,光敏感,乏力,檢查Hb9.0g/dl,BUN25mg/dl,ANA陽性,蛋白尿0.7g/24h,dsDNA陽性,sm陽性。處置原服激素藥強的松減至維持量,用王棗子複方製劑每次10g,每日3次,服藥2個療程(三個月一個療程),臨床症狀明顯好轉,2002年11月15日主要生化指標檢查Hb12g/dl,BUN20mg/dl,ANA陰性,蛋白尿0.3g/24h,dsDNA陰性,sm陰性,再服本藥二個療程,鞏固療效,隨訪至今病情穩定。
6、陳××,女,15歲,患系統性紅斑狼瘡一年,來診時間,2003年3月4日,患者病情,面部紅色皮診,乏力,光敏感,常感冒,低燒,主要生化指標檢查Hb10.1g/dl,BUN2.8mmol/L,ANA陽性,dsDNA陽性,蛋白尿0.6g/24h,sm陽性。處置原服激素類藥物逐步減至維持量。同時用王棗子複方製劑每次10g,每日3次,服藥一個療程(三個月一個療程),臨床症狀大有好轉,再服一個療程本藥後檢查,2001年9月15日檢查結果主要生化指標Hb11g/dl,BUN3.0mmol/L,ANA陰性,dsDNA陰性,蛋白素0.5g/24h,sm陰性,囑服再繼續用本藥二個療程,鞏固療效,隨訪至今,病情穩定。
7、田××,男,51歲,患系統性紅斑狼瘡7年,2002年10月3日來診,患者病情面部紅色皮疹,怕光,疲憊無力,低熱,關節痛,主要生化檢查Hb165g/L,WBC3.8×109/L,BUN7.5mmol/L,ANA陽性,ESR25mm/h,蛋白尿0.7g/24h,dsDNA陽性,原來服用大劑量激素類強的松,環磷醯酶等,處置要求逐步減激素至維持量,同時服用王棗子複方製劑,每次10g,每日三次,服本藥一個療程(三個月),後自覺症狀大有好轉,胃口大開,體力增加,又服用一個療程(三個月),後檢查2003年5月15日,主要生化指標Hb130g/L,WBC4.2×109/L,BUN6.2mmol/L,ANA陰性,ESR15mm/h,蛋白尿0.4g/24h,dsDNA陰性,囑繼續服用本藥二個療程,鞏固療效,隨訪至今病情穩定。
8、郭××,女,33歲,患SLE病4年,2001年5月10日來診,患者病情面部蝶形紅斑,光敏感,口腔潰瘍,常感冒關節痛,主要生化指標檢查dsDNA陽性,ESR29mm/h,WBC12×109/L,BPC8萬/μl,Hb9g/dl,蛋白尿0.65g/24h,原來服用大劑量激素。處置激素類藥物逐減至維持量,同時服用王棗子複方製劑每次10g,每日3次,一個療程(三個月)後症狀較前明顯好轉,又繼續服用王棗子複方製劑一個療程後檢查dsDNA陰性,ESR20mm/h,WBC10.2×109/L,BPC12萬/μl,Hb10.8g/dl,蛋白尿0.42g/24h,囑繼續服用本藥2個療程,鞏固療效,隨訪至今病情穩定。
9、吳××,女,49歲,患SLE病6年,來診時間1999年7月2日,患者病情患者面部蝶形紅斑,怕光,口腔潰瘍,有低燒,乏力,生化指標檢查蛋白尿+++,WBC2.6×109/L,BPC80×109/L,Hb100g/L,dsDNA陽性,原服激素。處置激素逐減至維持量,同時服用王棗子複方製劑,每次10g,每日3次,服藥一個療程(3個月),自覺上述症狀明顯好轉,又繼續服用本藥一個療程後2000年1月25日檢查蛋白尿++,WBC3.8×109/L,BPC100×109/L,Hb110g/L,dsDNA陰性,囑繼續服用本藥二個療程,鞏固療效,隨訪至今病情穩定。
10、甘××,女,45歲,患SLE病3年,2001年6月10日來診,患者病情患者面部紅色皮疹,光敏感,鼻咽潰瘍,有低熱,疲憊,生化指標檢查Hb107g/L,BPC93×109/L,WBC3.4×109/L,dsDNA陽性,ANA陽性,蛋白尿+++,原來服用激素。處置服用王棗子複方製劑一個療程(3個月),自覺以上症狀好轉,又繼續服用2個月本藥,2001年11月28日檢查,Hb110g/L,BPC100×109/L,WBC3.9×109/L,dsDNA陰性,ANA陰性,蛋白尿0.2g/24h,囑繼續服用本藥,鞏固療效,隨訪至今,病情穩定。
11、陸××,女,43歲,患SLE病5年,來診時間2002年2月9日,患者病情,患者面部斑丘疹,乏力,疲憊,低熱,怕光,生化檢查指標Hb105g/L,BPC9萬/μl,WBC3.5×109/L,dsDNA陽性,ANA陽性,蛋白尿0.63g/24h,患者原來服用過大劑量激素。處置要求逐步減量激素至維持量,同時服用王棗子複方製劑,每次10g,每日3次,服用本藥一個療程(三個月),臨床症狀自覺好轉,又加服二個月本藥後2002年7月20日檢查Hb110g/L,BPC10萬μl,WBC4μl109/L,dsDNA陰性,ANA陰性,蛋白尿0.46g/24h,囑繼續服用本藥鞏固療效,隨訪至今,病情穩定。
12、楊××,女,28歲,患系統性紅斑狼瘡一年,來診時間2001年4月5日。患者病情患者鼻二側對稱蝶形紅斑,低熱光敏感,易感冒,口腔潰瘍,檢查指標蛋白尿0.58g/24h,WBC3.3×109/L,dsDNA陽性,BPC93×109/L,Hb98g/L,療前服用雷公藤、抗菌素,處置服用王棗子複方製劑,每次10g,每日3次,服本藥一個療程(三個月)後,自覺上述症狀明顯好轉,體力增加,胃口好,又加服本藥二個月後,2001年9月17日檢查,蛋白尿0.32g/24h,WBC4×109/L,dsDNA陰性,BPC102×109/L,Hb105g/L,囑繼續服本藥二個療程,鞏固療效,隨訪至今,病情穩定。
13、吳××,女,51歲,患SLE病三年,2000年1月21日來診,患者病情面部紅色皮疹,低熱,光敏感,疲勞無力,生化指標檢查Hb9.3g/L,RBC3.0×1012/L,WBC3.6×109/L,BPC90×109/L,ESR22mm/h,ANA陽性,dsDNA陽性,蛋白尿0.63g/24h,患者原服激素類藥物,處置用王棗子複方製劑每次10g,每日3次,服藥一個療程/三個月,患者自覺前述症狀好轉,繼續服用2個月後2000年6月29日檢查Hb10g/L,RBC3.5×1012/L,WBC3.9×109/L,BPC100×109/L,ESR20mm/h,ANA陰性,dsDNA陰性,蛋白尿0.2g/24h,囑繼續服用本藥2個療程,鞏固療效,隨訪至今病情穩定。
14、趙××,男,22歲,患系統性紅斑狼瘡一年,2002年3月5日來診,患者面部紅斑,光敏感,關節痛,乏力,低熱,生化指標檢查Hb9.0g/dl,BUN24mg/dl,ANA陽性,dsDNA陽性,蛋白尿0.58g/24h。處置用王棗子複方製劑每次10g,每日三次,服藥一個療程/三個月,自覺症狀減輕,紅斑消退,有力,胃口也好,又繼續服用一個療程,2002年9月15日檢查Hb11g/dl,BUN20mg/dl,ANA陰性,dsDNA陰性,蛋白尿0.3g/24h,囑繼續服用本藥2個療程,鞏固療效,隨訪至今,病情穩定。
15、張××,男,32歲,患SLE病二年,2003年1月20日來診,患者病情患者面部對稱性鮮紅斑,低燒,口腔潰瘍,光敏感,檢查指標dsDNA陽性,Hb100g/L,ESR29mm/h,WBC12×109/L,BPC95×109/L,蛋白尿0.58g/24h,處置用王棗子複方製劑,每日三次,每次10g,用藥一個療程/三個月後,自覺前述症狀好轉,繼續服用本藥二個月後,2003年6月29日檢查生化指標,dsDNA陰性,Hb120g/L,ESR18mm/h,WBC10×109/L,BPC110×109/L,蛋白尿0.3g/24h。囑繼續服用本藥二個療程,鞏固療效,隨訪至今,病情穩定。
16、朱××,女,25歲,患系統性紅斑狼瘡一年,2003年2月3日來診。患者病情患者面部蝶形紅斑,口腔潰瘍,光敏感,發低燒。檢查指標Hb8.2g/dl,WBC3.4×109/L,BUN8.0g/dl,ANA陽性,dsDNA陽性,蛋白尿0.58g/24h。處置用王棗子複方製劑,每次10g,每日三次,服用一個療程/三個月後,症狀明顯好轉,又繼續服用本藥一個療程後,2003年8月26日,檢查生化指標Hb10.2g/dl、WBC3.9×109/L,BUN9.6g/dl,ANA陰性,dsDNA陰性,蛋白尿0.2g/24h,囑繼續服用本藥二個療程,鞏固療效,隨訪至今病情穩定。
17、李××,女,33歲,患SLE病三年,2003年3月3日來診,患者病情患者面部輕度水腫性紅斑,低熱,乏力,口腔潰瘍,指標檢查Hb106g/L,BPC95×109/L,WBC3.6×109/L,dsDNA陽性,ANA陽性,蛋白尿0.53g/24h,處置要求激素逐步減至維持量,同時服用王棗子複方製劑,每次10g,每日三次,服用本藥一個療程(三個月),感覺病情明顯好轉,又繼續服用本藥一個療程後檢查。2003年9月12日檢查指標Hb116/L,BPC100×109/L,WBC4。2×109/L,dsDNA陰性,蛋白尿0.2g/24h,囑繼續服用本藥二個療程,鞏固療效,隨訪至今,病情穩定。
18、孫××,女,27歲,患系統性紅斑狼瘡一年,2003年4月7日來診,患者病情患者面部鼻頰兩側呈對稱性蝶形紅斑,乏力,光敏感,低熱。檢查蛋白尿0.6g/24h,WBC2.4×109/L,BPC85×109/L,Hb100g/L,dsDNA陽性。處置用王棗子複方製劑每次10g,每日三次,服藥一個療程/三個月,後自覺體力增強,病情明顯好轉,又繼續服用本藥2個月2003年9月15日檢查蛋白尿0.2g/24h,WBC4.2×109/L,BPC98×109/L,Hb113g/l,dsDNA陰性,囑繼續服用本藥2個療程,鞏固療效,隨訪至今,病情穩定。
19、唐××,女,19歲,患SLE病一年,2002年4月3日來診,患者病情患者面部蝶形紅斑,鼻咽潰瘍,低熱,無力,指標檢查WBC2.8×109/L,BPC90×109/L,Hb108g/L,蛋白尿0.62g/24h,ANA陽性,dsDNA陽性,處置用王棗子複方製劑,每次10g,每日三次,服藥一個療程,症狀明顯好轉,紅斑消退,潰瘍消失,體力增強,又繼續服用本藥2個月後2002年9月11日檢查,WBC4.2×109/L,BPC113×109/L,Hb115g/L,蛋白尿0.46g/24h,ANA陰性,dsDNA陰性,囑繼續服用本藥,鞏固療效,隨訪至今,病情穩定。
20、魯××,女,23歲,患系統性紅斑狼瘡二年,2003年2月2日來診,患者病情患者面部輕度水腫性紅斑,有灰白色鱗屑,低熱乏力,口腔潰瘍,指標檢查Hb106g/L,BPc92×109/L,WBC3.5×109/L,dsDNA陽性,ANA陽性,蛋白尿0.53g/24h,處置用王棗子複方製劑,每次10g,每日三次,三個月為一個療程,患者服用本藥一個療程,症狀消失,病情感覺明顯有好轉,又加服2個月後,2003年7月11日檢查Hb112g/L,BPC110×109/L,WBC4.3×109/L,dsDNA陰性,ANA陰性,蛋白尿0.15g/24h,囑繼續服用本藥2個療程,鞏固療效,隨訪至今,病情穩定。
21、萬××,女,32歲,患SLE病一年,2003年1月15日來診,患者病情患者面部對稱紅斑,有鱗屑,低燒,關節痛,光敏感。指標檢查dsDNA陽性,ESR29mm/h,WBC12.6×109/L,BPC90×109/L,Hb100g/L,蛋白尿++++,處置用王棗子複方製劑每次10g,每日三次,一個療程三個月,患者服用本藥一個療程症狀明顯好轉,又加服本藥2個月後,2003年6月20日檢查,dsDNA陰性,ESR20mm/h,WBC10×109/L,蛋白尿++,囑繼續服用王棗子複方製劑,鞏固療效,隨訪至今,病情穩定。
22、武××,女,21歲,患系統性紅斑狼瘡二年,2002年10月21日來診,患者病情面部鼻頰兩側有蝶形紅斑,低熱,光敏感,易感冒,乏力,指標檢查Hb7.8g/dl,WBC3800/μl,BUN7.8mmol/L,ANA陽性,dsDNA陽性,蛋白尿0.7g/24h,患者原服激素類藥物治療。處置用王棗子複方製劑,每次10g,每日三次,三個月為一個療程,患者服用本藥一個療程,感覺症狀明顯好轉,又繼續服一個療程後2005年5月10日檢查Hb10.8g/dl,WBC4300/μl,BUN6.7mmol/L,ANA陰性,dsDNA陰性,蛋白尿0.25g/24h,囑繼續服用本藥三個療程鞏固療效,隨訪至今,病情穩定。
23、孟××,女,26歲,患SLE病二年,來診時間2002年4月4日,患者病情面部伴有紅色皮疹,關節痛,光敏感,常期低燒。檢查Hb100g/l,蛋白尿0.55g/24h,dsDNA陽性,ANA陽性,ESR26mm/h,WBC3.2×109/L。處置用王棗子複方製劑,每次10g,每日三次,三個月為一個療程,患者服用本藥二個療程後,自覺症狀明顯好轉,2002年10月11日檢查,Hb110g/L,蛋白尿0.15g/24h,dsDNA陰性,ANA陰性,ESR20mm/h,WBC4××109/L,囑繼續服用王棗子複方製劑2個療程,鞏固療效,隨訪至今,病情穩定。
24、雷××,女,31歲,患系統性紅斑狼瘡一年餘,來診時間2003年1月20日,患者病情面部蝶形紅斑,口腔潮紅充血,潰瘍,怕光,無力,低熱。檢查ANA陽性,蛋白尿0.68g/24h,Hb95g/L,ESR24mm/h,dsDNA陽性,處置用王棗子複方製劑每次10g,每日三次,三個月為一個療程,患者服用本藥一個療程後,自覺病情大為好轉,體力增強,潰瘍消失,2003年4月30日檢查ANA陰性,蛋白尿0.25g/24h,Hb109g/L,ESR1mm/h,dsDNA陰性,囑繼續服用本藥二個療程,隨訪至今病情穩定。
25、康××,女,21歲,患SLE病二年多,2003年2月10日來診,患者病情患者面部伴有紅色皮疹,低熱,光敏感,乏力,關節痛,檢查Hb106g/L,BPC9萬/μl,WBC3.6×109/L,dsDNA陽性,ANA陽性,蛋白尿0.58g/24h。處置用王棗子複方製劑,每日10g,每日三次,三個月為一個療程,患者服用本藥一個療程後,症狀明顯好轉,又加服一個月後2003年6月20日檢查,Hb110g/L,BPC11萬/μl,WBC4.10×109/L,dsDNA陰性,ANA陰性,蛋白尿0.20g/24h,囑繼續服用王棗子複方製劑2個療程,隨訪至今病情穩定。
26、胡××,男,23歲,患系統性紅斑狼瘡一年多,2003年3月1日來診,患者病情面部鼻頰二側對稱蝶形紅斑,低熱,光敏感,鼻咽潰瘍,膝關節痛。檢查指標蛋白尿0.53g/24h,WBC3.4×109/L,dsDNA陽性,ANA陽性,Hb97g/l,患者原來服用激素類藥物。處置要求激素類藥物逐步減至維持量,同時用王棗子複方製劑,每次10g,每日三次,三個月為一個療程,患者服用本藥一個療程後症狀大有好轉,又加服2個月後,2003年8月20日檢查。蛋白尿0.20g/24h,WBC4.2×109/L,dsDNA陰性,ANA陰性,Hb112g/L,囑繼續服用王棗子複方製劑2個療程。隨訪至今,病情穩定。
27、高××,女,41歲,患SLE五年多,2002年10月8日來診,患者病情患者面部紅色皮疹,疲勞無力,低熱,怕光,易感冒,夜尿多,指標檢查蛋白尿0.62g/24h,Hb106g/L,BPC85×109/L,WBC3.5×109/L,dsDNA陽性,ANA陽性,原來服用激素。處置要求激素量逐步減至維持量,同時服用王棗子複方製劑,每次10g,每日3次,三個月為一個療程,患者服用本藥一個療程,症著明顯好轉,又服二個月後2003年4月12日檢查,蛋白尿2.9g/24h,Hb118g/L,BPC102×109/L,WBC4.1×109/L,dsDNA陰性,ANA陰性,囑繼續服用本藥2個療程,鞏固療效,隨訪至今,病情穩定。
28、洪××,男,25歲,患系統性紅斑狼瘡一年,2003年2月5日來診,患者病情患者面部紅色蝶形斑,疲勞無力,低熱,光敏感,口腔潰瘍,指標檢查BPC75×109/L,WBC3.6×109/L,dsDNA陽性,ANA陽性,Hb102g/l,蛋白尿0.62g/24h。處置用王棗子複方製劑每次10g,每日三次,三個月為一個療程,患者服用本藥一個療程後,自覺病情好轉,又加服2個月後,2003年7月20日檢查,BPC105×109/L,WBC4.3×109/L,dsDNA陰性,ANA陰性,Hb112g/L,蛋白尿0.25g/24h,囑繼續服用本藥二個療程,鞏固療效,隨訪至今,病情穩定。
29、牛××,男,17歲,患SLE一年,來診時間2002年5月8日,患者病情面部紅色皮疹,低熱,疲勞無力,易感冒,指標檢查Hb110g/L,BUN2.8mmol/L,ANA陽性,dsDNA陽性,蛋白尿0.66g/24h,sm陽性,處置用王棗子複方製劑,每次10g,每日三次,三個月為一個療程,患者服用本藥一個療程後症狀明顯好轉,又加服一個月後檢查,2002年9月15日檢查指標Hb125g/L,BUN3.5mmol/L,ANA陰性,dsDNA陰性,蛋白尿0.33g/24h,sm陰性,囑繼續服用本藥2個療程,鞏固療效,隨訪至今,病情穩定。
30、營××,23歲,患系統性紅斑狼瘡二年,來診時間2003年10月9日,患者病情面部蝶形紅斑,乏力,低熱,光敏感,鼻咽潰瘍,指標檢查dsDNA陽性,Hb100g/L,WBC11×109/L,BPC90×109/L,ANA陽性,蛋白尿0.61g/24h。處置患者原服激素類藥物,要求逐步減至維持量,同時服用王棗子複方製劑,每日三次,每日10g,三個月為一個療程,患者服用本藥一個療程,自覺病情明顯好轉,又加服一個療程後2004年4月21日檢查dsDNA陰性,Hb112g/L,WBC9.0×109/L,BPC110×109/L,ANA陰性,蛋白尿0.25g/24h,囑繼續服用王棗子複方製劑二個療程,鞏固療效,隨訪至今,病情穩定。
31、雷××,女,十歲,患銀屑病,來診時間1999年11月27日。
患者病情患者本次為初次發病,發病無明顯誘因,皮損初發於軀幹,繼之頭面、四肢、皮損數目多,呈錢幣型,癢感難忍,並可見少量紅色小丘疹,指甲及關節無改變,無家族史。
處置用中藥王棗子複方製劑每次10g,每日三次,同時用25%王棗子複方製劑藥膏外用,用藥1個月後,皮損處銀屑減少,癢感減輕,中央色變淡,治療第二個月均形成色素減退斑,又服二個月本藥,臨床痊癒。囑繼續服用本藥一個療程(三個月為一個療程),鞏固療效,隨訪至今,無復發。
32、馬××,男,23歲,患銀屑病,來診時間2001年3月5日。
患者病情患者頭皮、軀幹、手臂伸側的肘部為表面白色基底漸紅的斑丘疹,軀幹、肘部皮損處邊緣斑塊如環狀,灼熱,癢感難受。
處置用中藥王棗子複方製劑每次10g,每日三次,同時用25%王棗子複方製劑藥膏外用, 一個療程(三個月為一個療程)後,皮損處銀屑減少,中央色變淡,斑丘疹消退。二個療程結束臨床症狀消失,囑再繼續服用本藥二個療程,鞏固療效,隨訪至今,無復發。
33、芮××,男,28歲,患牛皮癬一年多,2002年4月5日來診。
患者病情患者頭部、身軀、四肢皆起小紅點,癢感、抓之掉皮屑。
處置用中藥王棗子複方製劑,每次10g,每日三次,三個月為一個療程,治療中服用一個月本藥後癢漸止,精神健旺,皮損不太紅,病情好轉,第二個月全身大部分皮損,已眠半,頭部掉疤,身軀皮損凹陷,四肢皮膚眠平,第三個月,頭部已平如故,身背及前腹全部掉疤,四肢大部掉疤,但仍有殘點痕跡,色不甚紅,又服二個月本藥基本痊癒。囑繼續服用本藥2個療程,鞏固療效,隨訪至今,病情穩定,無復發。
34、馮××,女,35歲,患牛皮癬二年。2002年3月12日來診。
患者病情患者頭部有紅點,背、前胸皮損增生凹凸不平,皮膚粗糙,有皮屑、奇癢。
處置用中藥王棗子複方製劑,每次10g,每日三次,三個月為一個療程,同時用25%王棗子複方製劑藥膏外塗。治療三個月後,頭部紅點消退,癢止,背、胸皮損掉疤,皮屑脫落,但疤痕上紅色未淨。又繼續服用本藥一個療程,全身已痊癒,囑繼續服用本藥二個療程,鞏固療效,隨訪至今,無復發。
35、張××,男,42歲,患牛皮癬5年多,2003年2月11日來診。
患者病情患者全身性,呈點狀,奇癢,皮屑多,發紅。用過達可寧、皮炎平、激素藥等。處置用藥王棗子複方製劑每次10g,每日三次,三個月為一個療程,用時用25%王棗子複方藥膏外塗,治療一個療程後,癢止,全身紅色,點狀,皮損漸退,皮屑減少,又繼續用藥一個療程,患者全身皮膚恢復正常,囑再繼續用二個療程本藥,鞏固療效,隨訪至今,無復發。
36、劉××,女,37歲,患銀屑病三年多,2003年6月3日來診。
患者病情患者背部、四肢、頭部錢幣狀紅斑,皮屑較厚,癢感、腰痛,用過激素藥。
處置用中藥王棗子複方製劑,每次10g,每日三次,三個月為一個療程,同時用25%王棗子複方藥膏外塗。治療一個療程後,全身症狀明顯好轉,皮屑脫落,癢止,紅色斑顏色變淺,再繼續服用一個療程本藥後全身皮損好轉,恢復正常。囑繼續服用二個療程本藥,鞏固療效,隨訪至今,沒再復發。
37、許××,男,39歲,患牛皮癬一年,2003年4月1日來診。
患者病情患者頭部較重,有厚皮,無癢,下肢較輕,發紅點狀丘疹。處置用中藥王棗子複方製劑每次10g,每日三次,三個月一個療程,同時用25%王棗子複方製藥膏外抹一個療程後,頭部厚皮脫落,下肢點狀紅丘疹消退。再繼續用藥一個療程後,全身症狀明顯好轉,基本痊癒。囑繼續服用本藥二個療程,鞏固療效,隨訪至今,無復發。
38、趙××,男,33歲,患銀屑病二年,2003年5月13日來診。患者病情患者前胸、後背紅斑,掉皮屑,無癢。處置用中藥王棗子複方製劑,每次10g,每日三次,三個月一個療程,用藥一個療程後患者前胸、後背紅斑脫落,顏色變淡,偶見少許皮屑,再服一個療程,臨床症狀消失,囑再繼續服用本藥二個療程,鞏固療效,隨訪至今,身體正常。
39、丁××,女,33年,患銀屑病5年多,2003年10月9日來診。患者病情患者兩腿、下肢、少數發白硬塊狀,奇癢。
處置用中藥王棗子複方製劑每次10g,每日三次,三個月為一個療程,同時用25%王棗子複方藥膏外抹一個療程後患者癢止,白硬塊狀皮損掉疤,少泛紅色,再用一個療程後,患者皮損恢復正常,囑忌辛辣食物,再用二個療程王棗子複方製劑鞏固療效,隨訪至今,患者正常。
40、年××,男,24歲,患銀屑病一年多,2003年8月9日來診。患者病情患者耳朵、前胸、大腿中間紅色斑、癢感,用過激素,引起後背大面積發紅斑。處置用中藥王棗子複方製劑每次10g,每日三次,三個月為一個療程,同時用25%王棗子複方製劑藥膏外抹,用藥一個療程後,患者皮損好轉,顏色變淡,癢止,再用藥一個療程後,患者皮損消退,基本恢復正常,囑再繼續服用二個療程,鞏固療效,隨訪至今,身體正常。
41、武××,52歲,患銀屑病8年,2003年11月3日來診。患者病情患者下肢有紅色點狀,頭部紅點,癢,表皮發紅,有皮屑,用過激素藥。處置用中藥王棗子複方製劑,每次10g,每日三次,三個月為一個療程,同時用25%王棗子複方製劑藥膏外塗一個療程後,皮損脫落,皮膚有黑斑,癢少,又繼續服用一個療程,皮損表面基本好轉,頭部基本痊癒,皮屑消失,又用藥二個月,患者臨床症狀消失,囑繼續服用本藥二個療程,鞏固療效,隨訪至今,身體正常。
42、蘆××,男,27歲,患銀屑病一年多,來診時間2003年4月19日。患者病情患者背部紅斑、呈地圖狀,癢,有皮屑,本次是由常期喝酒和藥物引起。處置用中藥王棗子複方製劑,每次10g,每日三次,三個月一個療程,用藥一個療程後,患者臨床症狀好轉,皮屑少,癢止,背部紅斑顏色變淡,又繼續服用本藥一個療程,患者背部皮損已全消退,囑繼續服用本藥二個療程,鞏固療效,隨訪至今,身體正常。
43、陶××,女,26歲,患銀屑病一年多,來診時間2003年6月10日。患者病情患者上半身前胸,有少數小紅點出現,有少量皮屑,癢,下肢兩腿外側對稱性錢狀斑,用過達可寧,皮炎平等藥。
處置用中藥王棗子複方製劑,每次10g,每日三次,三個月為一個療程,服用一個療程後,臨床症狀基本消退,兩腿偶有殘痕,又繼續服用一個療程,皮損處已恢復正常,囑繼續服用本藥一個療程,鞏固療效,至今正常。
44、杜××,男,46歲,患牛皮癬10年多,來診時間2003年6月14日。患者病情患者,下肢、兩腿及背部有少數塊狀紅斑,癢、服過激素藥物。處置用中藥王棗子複方製劑,每次10g,每日三次,三個月一個療程,服藥一個療程後,患者臨床症狀好轉,癢止,皮損顏色稍有發紅,皮損不突出,基本消退,又繼續服用一個療程,臨床症狀,皮損處已恢復正常,囑繼續服用本藥二個療程,鞏固療效,到今身體正常。
45、代××,女,42歲,患銀屑病6年,來診時間2003年6月19日。患者病情患者頭部有數塊狀斑,有皮屑、癢、下肢右退迎面骨有一大塊厚皮屑,用過激素。處置用中藥王棗子複方製劑,每次10g,每日三次,三個月一個療程,同時用25%王棗子複方製劑藥膏外塗,一個療程後,臨床症狀明顯好轉,皮損顏色變淡,有少量皮屑,少癢,又用一個療程後,癢止,皮屑消退,皮損處同正常肌膚一樣,囑繼續服用本藥二個療程鞏固療效,至今正常。
46、唐××,男,41歲,患牛皮癬三年多,來診時間2004年2月4日。患者病情患者背部,手心,下肢、左腿大量皮屑,斑塊狀,皮損厚,用過激素藥。處置用中藥王棗子複方製劑,每次10g,每日三次,三個月一個療程,同時用25%王棗子複方製劑藥膏外抹一個療程後,患者臨床症狀好轉,皮屑減少,斑塊疤脫落,顏色泛紅,又繼續用藥一個療程,基本痊癒,囑再繼續用本藥二個療程,鞏固療效,至今皮膚正常。
47、薄××,女,39歲,患牛皮癬一年多,來診時間2004年3月10日。患者病情患者下肢兩腿內側各二大塊紅斑,癢,有厚皮屑。處置用中藥王棗子複方製劑,每次10g,每日三次,三個月一個療程,同時用王棗子複方藥膏外塗皮損處一個療程後,患者臨床症狀好轉,紅斑消退,癢止,厚皮屑脫落,皮膚表面有點紅,繼續用藥一個療程,皮肽正常,囑繼續服用本藥二個療程,鞏固療效,至今身體正常。
48、陳××,男,43歲,患銀屑病6年多,來診時間2004年3月19日。患者病情患者下肢兩腿稍重,厚皮屑,斑狀,癢,上半身有紅點狀,有皮屑,來前服用過乙雙嗎林,消銀片,激素藥等。處置用中藥王棗子複方製劑,每次10g,每日三次,三個月為一個療程,同時用25%王棗子複方製劑藥膏外塗一個療程後,症狀明顯好轉,厚銀屑脫落,紅點消退,癢止。又繼續用藥一個療程,患者臨床症狀恢復正常。囑繼續服用本藥二個療程,鞏固療效,隨訪至今,身體正常。
49、田××,女,37歲,患銀屑病二年多,上肢肘部有紅斑,呈對稱性,皮屑厚,來診時間2004年3月29日。
處置用中藥王棗子複方製劑,每次10g,每日三次,三個月一個療程,同時用25%王棗子複方製劑藥膏外塗一個療程後,臨床症狀明顯好轉,紅斑消退,顏色變淡,皮屑脫落,繼續用藥一個療程,患者症狀消失,皮膚恢復正常,囑繼續服藥二個療程,鞏固療效,至今正常。
50、葉××,女,36歲,患牛皮癬二年多,來診時間2004年4月3日。患者病情患者頭部、背部、前胸紅點,呈點滴狀丘疹,有皮屑,癢。處置用中藥王棗子複方製劑,每次10g,每日三次,三個月為一個療程,用藥一個療程後,患者臨床症狀大有好轉,頭部、前胸紅點消退,後背仍有少量紅點,皮屑少,癢止。又用藥一個療程,臨床症狀消失,基本恢復正常,囑繼續服用本藥二個療程,鞏固療效,隨訪至今身體正常。
51、楊××,男,患牛皮癬二年多,來診時間2004年4月19日。患者病情患者全身性點狀丘疹,有皮屑,癢,下肢右膝蓋有厚皮,用過激素,皮康王等。處置用中藥王棗子複方製劑,每次10g,每日三次,三個月一個療程,同時用25%王棗子複方製劑藥膏外抹,一個療程後,患者臨床症狀明顯好轉,癢止,點狀丘疹消退,膝蓋厚皮脫落,又繼續服用一個療程,皮損基本正常,囑繼續服用本藥二個療程,鞏固療效,至今身體正常。
52、黃××,女,41歲,患牛皮癬一年,來診時間2004年5月9日。患者病情患者後背皮膚顏色呈多處紅斑,錢狀,癢感,有皮屑,頭部多處紅丘疹。處置用藥王棗子複方製劑,每次10g,每日三次,三個月一個療程,用藥一個療程後,皮膚顏色紅斑少退,癢止,皮屑漸少,又繼續用藥一個療程,臨床症狀消失,基本恢復正常,囑繼續服用本藥二個療程,鞏固療效,隨訪至今身體正常。
53、畢××,男,32歲,患牛皮癬三年,來診時間2004年6月19日。患者病情患者上半身有少數小紅點丘疹,下肢左腿有少數錢狀斑,癢,有皮屑。處置用中藥王棗於複方製劑,每次10g,每日三次,三個月一個療程,用藥一個療程後,患者症狀減輕,皮損處斑點漸退,癢止,皮屑少見,又繼續服用一個療程,臨床症狀基本痊癒,皮膚顏色正常,囑繼續服用本藥二個療程,鞏固療效,至今正常。
54、沈××,男,28歲,患牛皮癬2年多,2004年7月21日來診。患者症狀患者面部塊狀,有皮屑凸出皮膚,癢,用過含激素的藥膏。
處置用中藥王棗子複方製劑,每次10g,每日三次,三個月一個療程,同時用25%王棗子複方製劑藥膏外抹一個療程後症狀大有好轉,凸出皮肽脫落,癢止,塊狀消退,僅留殘痕,又繼續服藥一個療程,臨床症狀消失,基本恢復正常皮膚,囑繼續服藥二個療程,鞏固療效,至今正常。
55、苗××,男,26歲,患牛皮癬一年餘,來診時間2004年5月30日,患者症狀兩肘部表皮紅色斑丘疹,癢,少有皮屑。處置用中藥王棗子複方製劑每次10g,每日三次,三個月一個療程,用藥一個療程後,表皮不紅,不癢,皮屑偶見,又繼續服藥一個療程,臨床症狀消失,囑繼續服用本藥二個療程,鞏固療效,至今正常。
56、曹××,女,30歲,患牛皮癬,2004年6月20日來診。患者症狀患者本次為初發,患牛皮癬5天,點狀型,爆發型,上半身多癢,有皮屑。處置用中藥王棗子複方製劑每次10g,每日三次,三個月一個療程,用藥一個療程後症狀明顯好轉,皮損基本消退,癢止,又繼續用藥一個療程後,臨床症狀消失,基本痊癒,囑繼續服藥一個療程,鞏固療效,至今正常。
57、蔡××,女,27歲,患牛皮癬二年,2004年7月10日來診。患者症狀無皮屑,癢,上背有少數點狀紅丘疹,伴溼型。處置用中藥王棗子複方製劑,每次10g,每日三次,三個月一個療程,用藥一個療程後,癢止,點狀紅丘疹消退,又繼續服藥一個療程,臨床症狀完全消失,基本恢復正常,囑繼續服藥二個療程,鞏固療效,至今正常。
58、向××,男,19歲,患牛皮癬一年,來診時間2004年8月21日。患者症狀患者,上身背部有少數點狀紅丘疹,不太癢,有皮屑。處置用中藥王棗子複方製劑,每次10g,每日三次,三個月為一個療程,用藥一個療程後,臨床症狀明顯好轉,紅丘疹基本消退,癢止。皮屑少見,又繼續用藥一個療程,臨床症狀消失,痊癒。囑繼續服藥一個療程,鞏固療效,至今正常。
59、高××,男,42歲,患牛皮癬20年,來診時間2004年7月9日。患者症狀患者上身前胸、後背、二手臂、下肢大面積白色鱗斑,凸厚皮屑,奇癢,曾用過激素和幹擾素等藥物。處置用中藥王棗子複方製劑,每次10g,每日三次,三個月一個療程,同時用25%王棗子複方製劑配製的藥膏外塗,用藥一個療程後,凸出厚皮屑部分脫落,前胸、後背鱗斑部分消退,手臂較明顯,癢見輕,又繼續用藥一個療程,症狀好轉,全身皮損處明顯消退,但仍有部分殘痕,又繼續用藥一個療程,較前一階段又有明顯好轉,繼續用藥一個療程,臨床症狀基本消失,偶見殘痕,囑繼續用藥三個療程,鞏固療效,至今基本正常。
60、顧××,51歲,患牛皮癬6年多,2004年10月11日來診。患者症狀患者頭部、手臂較多紅色丘疹,呈點滴狀,有皮屑,癢感重。處置用中藥王棗子複方製劑,每次10g,每日三次,三個月一個療程,用藥一個療程後患者紅色丘疹部分消退,皮屑見少,癢感減輕,繼續服用一個療程,紅色丘疹基本消失,癢止,偶有皮屑,又繼續用藥二個月,症狀消失,基本痊癒,囑繼續服用本藥二個療程,鞏固療效,至今正常。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銀屑病和紅斑狼瘡的複方中藥,其特徵在於有以下組分及其重量份數
王棗子20~50份赤芍6~12份
人參 4~10份 柴胡3~9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複方中藥,其特徵在於
王棗子30~40份 赤芍8~10份
人參 6~10份 柴胡4~8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複方中藥,其特徵在於
王棗子 36份、赤芍 9份、人參 8份、柴胡 6份。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複方中藥,其特徵在於還可選擇替代或/和同時添加其他藥物,這些藥物選自半枝蓮、蒲公英、白芍、丹參、金銀花、紅參、黃芪、黨參、菟絲子、棉根、板藍根、大青葉、白花蛇舌草、地黃、菊花、薄荷、虎杖、枸杞子、大棗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及至全部,添加劑量為6~12份或8~20份。
全文摘要
一種治療銀屑病和紅斑狼瘡的複方中藥,由王棗子20~50份、赤芍6~12份、人參4~10份、柴胡3~9份組成的複方中藥。在此基礎上還可選擇同類、同性藥物予以替代或/和同時添加清熱解毒類或活血祛瘀類其他藥物如半枝連、蒲公英等。本發明經長期的藥理學試驗證明具有抗炎、抗免疫以及治療銀屑病和紅斑狼瘡的生物活性。
文檔編號A61P17/00GK1951430SQ200610096220
公開日2007年4月25日 申請日期2006年9月29日 優先權日2006年9月29日
發明者韓正賓, 許偉國, 王樹新, 邱曉林, 李雲森, 嶽德璽 申請人:宿州綠源中醫藥科技有限公司

同类文章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包括敞開式箱體和前攝影蓋,在箱體頂部設有移動式光源盒,在箱體底部設有LED脫影板,LED脫影板放置在底板上;移動式光源盒包括上蓋,上蓋內設有光源,上蓋部設有磨沙透光片,磨沙透光片將光源封閉在上蓋內;所述LED脫影

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背景技術:在寬帶碼分多址(WCDMA,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系統頻分復用(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模式下,為了進行異頻硬切換、FDD到時分復用(TDD,Ti

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檯曆,尤其涉及一種既顯示月曆、又能插入照片的個性化檯曆,屬於生活文化藝術用品領域。背景技術::公知的立式檯曆每頁皆由月曆和畫面兩部分構成,這兩部分都是事先印刷好,固定而不能更換的。畫面或為風景,或為模特、明星。功能單一局限性較大。特別是畫

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視頻信號處理領域,特別是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背景技術: Mpeg標準是由運動圖像專家組(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MPEG)開發的用於視頻和音頻壓縮的一系列演進的標準。按照Mpeg標準,視頻圖像壓縮編碼後包

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的製作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背景技術:熱塑性複合材料與傳統熱固性複合材料相比其具有較好的韌性和抗衝擊性能,此外其還具有可回收利用等優點。熱塑性塑料在液態時流動能力差,使得其與纖維結合浸潤困難。環狀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bt)是一種環狀預聚物,該材料力學性能差不適合做纖

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一種PE滾塑儲槽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PE滾塑儲槽,主要用於化工、染料、醫藥、農藥、冶金、稀土、機械、電子、電力、環保、紡織、釀造、釀造、食品、給水、排水等行業儲存液體使用。二、 背景技術 目前,化工液體耐腐蝕貯運設備,普遍使用傳統的玻璃鋼容

釘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釘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釘,尤其涉及一種可提供方便拔除的鐵(鋼)釘。背景技術:考慮到廢木材回收後再加工利用作業的方便性與安全性,根據環保規定,廢木材的回收是必須將釘於廢木材上的鐵(鋼)釘拔除。如圖1、圖2所示,目前用以釘入木材的鐵(鋼)釘10主要是在一釘體11的一端形成一尖

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ー種直流氧噴裝置。背景技術:臨床上的放療過程極易造成患者的局部皮膚損傷和炎症,被稱為「放射性皮炎」。目前對於放射性皮炎的主要治療措施是塗抹藥膏,而放射性皮炎患者多伴有局部疼痛,對於止痛,多是通過ロ服或靜脈注射進行止痛治療

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屬於機械領域。背景技術::閥門作為流體控制裝置應用廣泛,手輪傳動的閥門使用比例佔90%以上。國家標準中提及手輪所起作用為傳動功能,不作為閥門的運輸、起吊裝置,不承受軸向力。現有閥門

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背景技術:1-本發明所屬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其中的管狀容器被放在循環於配送鏈上的文檔匣或託架裝置中。本發明特別適用於,然而並非僅僅專用於,對引入自動分析系統的血液樣本試管之類的自動識別。本發明還涉及專為實現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