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水利擋土牆的製作方法
2023-05-12 20:53:21

本發明涉及一種水利擋土牆。
背景技術:
現有的擋土牆是指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體、防止填土或土體變形失穩的構造物。在擋土牆橫斷面中,與被支承土體直接接觸的部位稱為牆背;與牆背相對的、臨空的部位稱為牆面;與地基直接接觸的部位稱為基底;與基底相對的、牆的頂面稱為牆頂;基底的前端稱為牆趾;基底的後端稱為牆踵。根據其剛度及位移方式不同,可分為剛性擋土牆、柔性擋土牆和臨時支撐三類。按所處環境條件分為一般地區擋土牆、浸水地區擋土牆和地震地區擋土牆等。一般地區擋土牆根據擋土牆的設置位置不同,分為路肩牆、路堤牆、路塹牆和山坡牆等。設置於路堤邊坡的擋土牆稱為路堤牆;牆頂位於路肩的擋土牆稱為路肩牆;設置於路塹邊坡的擋土牆稱為路塹牆;設置於山坡上,支承山坡上可能坍塌的覆蓋層土體或破碎巖層的擋土牆稱為山坡牆。按結構特點可分為石砌重力式、石砌恆重式、加筋土重力式、混凝土半重力式、鋼筋混凝土懸臂式和扶臂式、錨杆式和錨定板式、豎向預應力錨杆式等。按牆體材料可分為石砌擋土牆、混凝土擋土牆、鋼筋混凝土擋土牆、鋼板擋土牆等。根據受力方式,分為仰斜式擋土牆和承重式擋土牆。加筋土擋牆是利用加筋土技術修建的一種支擋構築物,加筋土是一種在土中加入拉筋帶的複合土, 它利用拉筋與土之間的摩擦作用,改善土體的變形條件和提高土體的工程性能,從而達到穩定土體的目的。加筋土技術的發明無疑是一項重大技術創新,然而在經過大量工程實踐和理論研究後逐漸發現一些不足,有些甚至是難以逾越的障礙,其主要表現在: 由於加筋土作用機理的複雜性導致多種設計理論並存,都有道理卻都不能概全,有時依據設計理論計算的數據在模型試驗中不能得到理想的驗證,而從模型試驗中得到的數據有時又與現場實測數據差異較大,這使得設計人員常常對理論計算數據感到信心不足,為工程安全考慮只好依據個人經驗增加筋帶數量,加筋環由3個同直徑鋼筋環和若干與之垂直相交的立筋擲扎而成內側附著土工格柵做襯墊。鋼筋按設計加筋環周長進行斷料和焊接,立筋斷料,立筋材料也可採用預製鋼筋砼短柱等。鋼筋環、立筋分別刷瀝青並外裹瀝青土工布防腐。3個鋼筋環和若干豎向立筋綁紮組成加筋環骨架,注意:立筋必須位於鋼筋環內側。鋼筋環內側附著(扎絲綁紮)土工格柵做襯墊。目前現有的水利擋土牆結構穩定性不好,成本較高,不具有排水功能。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鑑於此,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穩定性不好,成本較高,不具有排水功能的水利擋土牆。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水利擋土牆,包括基底和牆身,所述牆身設在基底上,所述牆身與基底呈75°夾角設置,所述基底內設置有第一龍骨,所述牆身內設置有第二龍骨,所述第一龍骨的右端與第一龍骨的底部焊接,所述第一龍骨和第二龍骨上等距焊接有加強筋,所述基底上還設置有底部呈彎折的鋼板,所述鋼板與牆身呈間隔設置,所述鋼板與牆身之間填充砂礫層和碎石層,所述碎石層和牆身底部設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頂部設置有鋼絲網,所述排水口底部設置有聚氨酯塗層,所述鋼板一側焊接有鋼管,所述鋼板內安裝有呈水平設置的鋼筋,所述鋼筋一端與第一龍骨焊接,所述鋼筋另一端焊接有鋼板。
作為優選,所述加強筋與第一龍骨垂直交錯設置,加強筋能夠增大第一龍骨與基底的接觸面積。
作為優選,所述加強筋與第二龍骨垂直交錯設置,加強筋能夠增大第二龍骨與基底的接觸面積。
作為優選,所述鋼管貫穿鋼板,安裝時對鋼板進行鑽孔,這樣可以使得鋼筋能夠穿過。
作為優選,所述鋼絲網一端與鋼板焊接,可以限定鋼絲網的位置,並且牆身採用混凝土澆注是鋼絲網即放置在牆身內成型。
作為優選,所述聚氨酯塗層設在基底上,聚氨酯塗層能夠在排水時避免基底直接被水衝刷,延長使用壽命。
作為優選,所述鋼管呈等距分布,鋼管設有多根,既可以安裝鋼筋,還能夠將土方積存的水滲透到砂礫層和碎石層。
本發明技術效果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設置的基底內有第一龍骨,牆身內有第二龍骨,第一龍骨的右端與第一龍骨的底部焊接,並且第一龍骨和第二龍骨上等距焊接有加強筋,可以保持基底和牆身結構穩定性好;設置的鋼板與牆身之間填充砂礫層和碎石層,能夠增大擋土牆整體的結構重量,並且降低成本;設置的排水口能夠將砂礫層和碎石層積存的水排水,具有排水功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種水利擋土牆的結構圖。
圖2為本發明一種水利擋土牆的排水口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述,以使本發明技術方案更易於理解和掌握。
一種水利擋土牆,包括基底1和牆身2,所述牆身2設在基底1上,所述牆身2與基底1呈75°夾角設置,基底1和牆身2採用混凝土澆注成型,預先放置第一龍骨3和第二龍骨4.所述基底1內設置有第一龍骨3,所述牆身2內設置有第二龍骨4,所述第一龍骨3的右端與第一龍骨4的底部焊接,所述第一龍骨3和第二龍骨4上等距焊接有加強筋5,在澆注混凝土之前先焊接加強筋5.所述基底1上還設置有底部呈彎折的鋼板6,鋼板6採用鐵素體不鏽鋼,含鉻15%~30%。其耐蝕性、韌性和可焊性隨含鉻量的增加而提高,耐氯化物應力腐蝕性能優於其他種類不鏽鋼,屬於這一類的有Crl7、Cr17Mo2Ti、Cr25,Cr25Mo3Ti、Cr28等。鐵素體不鏽鋼因為含鉻量高,耐腐蝕性能與抗氧化性能均比較好。
所述鋼板6與牆身2呈間隔設置,所述鋼板6與牆身2之間填充砂礫層7和碎石層8,所述碎石層8和牆身2底部設置有排水口9,所述排水口9頂部設置有鋼絲網10,鋼絲網10可以放置碎石層8的碎石掉落進入排水口9。所述排水口9底部設置有聚氨酯塗層11,所述鋼板6一側焊接有鋼管12,所述鋼板6內安裝有呈水平設置的鋼筋13,所述鋼筋13一端與第一龍骨3焊接,所述鋼筋13另一端焊接有鋼板14。所述加強筋5與第一龍骨3垂直交錯設置。所述加強筋5與第二龍骨4垂直交錯設置。所述鋼管12貫穿鋼板6。所述鋼絲網10一端與鋼板6焊接,鋼板的作用是增大與土層的接觸面積,保持鋼板6的位置穩定。所述聚氨酯塗層11設在基底1上,聚氨酯塗層11底部塗抹環氧膠與基底1固定。所述鋼管12呈等距分布。在安裝時,將製成的鋼板移動到安裝區域,鋼板6左側與土層接觸,需要保持鋼板6左側被土層填滿,再將土層壓實,再焊接第一龍骨3和第二龍骨4,最後進行基底1和牆身2的澆注,以及填充砂礫層7和碎石層8。
本發明技術效果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設置的基底內有第一龍骨,牆身內有第二龍骨,第一龍骨的右端與第一龍骨的底部焊接,並且第一龍骨和第二龍骨上等距焊接有加強筋,可以保持基底和牆身結構穩定性好;設置的鋼板與牆身之間填充砂礫層和碎石層,能夠增大擋土牆整體的結構重量,並且降低成本;設置的排水口能夠將砂礫層和碎石層積存的水排水,具有排水功能。
當然,以上只是本發明的典型實例,除此之外,本發明還可以有其它多種具體實施方式,凡採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發明要求保護的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