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光經緯網地球儀的製作方法
2023-05-12 14:43:46 2
專利名稱:發光經緯網地球儀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 實用新型涉及地球儀,尤其是涉及一種用於教學的發光經緯網地球儀。
背景技術:
目前,地理教學中所普遍使用的地球儀一般有兩種ー種是普通地球儀,這種地球儀突出顯示的是各大洲、各大洋的分布狀況,對於經線、緯線、五帶分界線和東西半球分界線等要素難以突出顯示;另ー種是經緯網地球儀,這種地球儀雖然經緯網分明,但缺少了各大洲、各大洋的標示,其教學效果受到一定的影響和制約。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不僅可顯示各大洲、各大洋的分布狀況,而且還可突出顯示經線、緯線、五帶分界緯線和東西半球分界經線等不同位置的發光經緯網地球儀。本實用新型設有地球儀、經緯網和控制電路;地球儀上標示各大洲、各大洋;所述經緯網設有經線EL冷光線、緯線EL冷光線、五帶分界線EL冷光線和東西半球分界線EL冷光線,經緯網包裹在地球儀表面;控制電路設有電源、EL發光碟機動器、經緯線旋轉接頭和開關組,EL發光碟機動器輸入端接電源,EL發光碟機動器輸出端接經緯線旋轉接頭,經緯線旋轉接頭經導線接開關組,開關組設有經線發光開關、緯線發光開關、東西半球分界線發光開關和五帶分界線發光開關,各開關控制各自線路的通斷。所述開關組的各開關的開關按鈕可設於地球儀表面。所述經緯線旋轉接頭最好固於地球儀自轉軸的南極端底面。所述導線最好設於地球儀內部。與現有的普通地球儀和經緯網地球儀比較,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I、通過各開關控制,可使經線、緯線、五帶分界線和東西半球分界線等各EL冷光線分別發光或同時發光,這樣可根據需要進行分別演示或同時演示,操作方便,可控性強,又形象直觀,能夠顯著提高教學效果。2、由於採用經緯線旋轉接頭,避免採用電刷滑環所帶來的缺點,使控制電路工作更加可靠。3、可將普通地球儀和經緯網地球儀兩者功能很好地結合在一起。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由地球儀、經緯網和控制電路三部分所組成。地球儀I上包括各大洲、各大洋的分布狀況。所述經緯網設有經線EL冷光線21、緯線EL冷光線22、五帶分界線EL冷光線和東西半球分界線EL冷光線。經緯網包裹在地球儀I的球體表面,由不同色的EL冷光線構成,其中經線EL冷光線採用綠色EL冷光線,緯線EL冷光線22採用黃色EL冷光線,五帶分界線EL冷光線(在圖中未標出)採用白色EL冷光線,東西半球分界線EL冷光線(在圖中未標出)採用藍色EL冷光線。控制電路設有12V直流電源(可通過適配器外接市電)、EL發光碟機動器3、經緯線旋轉接頭4和開關組。EL發光碟機動器3輸入端 接電源,EL發光碟機動器3輸出端接經緯線旋轉接頭4,緯線旋轉接頭4固於地球儀球體自轉軸的南極端底面,經緯線旋轉接頭4經導線(設於地球儀球體內部)接開關組,開關組設有經線發光開關按鈕5、緯線發光開關按鈕6、東西半球分界線發光開關按鈕7和五帶分界線發光開關按鈕8。各開關按鈕設於地球儀球體表面,分別控制各自的EL冷光線路的通斷。
權利要求1.發光經緯網地球儀,其特徵在於設有地球儀、經緯網和控制電路;地球儀上標示有各大洲、各大洋的分布狀況;所述經緯網設有經線EL冷光線、緯線EL冷光線、五帶分界線EL冷光線和東西半球分界線EL冷光線,經緯網包裹在地球儀表面;控制電路設有電源、EL發光碟機動器、經緯線旋轉接頭和開關組,EL發光碟機動器輸入端接電源,EL發光碟機動器輸出端接經緯線旋轉接頭,經緯線旋轉接頭經導線接開關組,開關組設有經線發光開關、緯線發光開關、東西半球分界線發光開關和五帶分界線發光開關,各開關控制各自線路的通斷。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發光經緯網地球儀,其特徵在於所述開關組的各開關的開關按鈕設於地球儀表面。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發光經緯網地球儀,其特徵在於所述經緯線旋轉接頭固於地球儀自轉軸的南極端底面。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發光經緯網地球儀,其特徵在於所述導線設於地球儀內部。
專利摘要發光經緯網地球儀,涉及地球儀。提供一種不僅可顯示各大洲、各大洋的分布狀況,而且還可突出顯示經線、緯線、五帶分界緯線和東西半球分界經線等不同位置的發光經緯網地球儀。設有地球儀、經緯網和控制電路;地球儀上標示各大洲、各大洋;經緯網設有經線EL冷光線、緯線EL冷光線、五帶分界線EL冷光線和東西半球分界線EL冷光線,經緯網包裹在地球儀表面;控制電路設有電源、EL發光碟機動器、經緯線旋轉接頭和開關組,EL發光碟機動器輸入端接電源,EL發光碟機動器輸出端接經緯線旋轉接頭,經緯線旋轉接頭經導線接開關組,開關組設有經線發光開關、緯線發光開關、東西半球分界線發光開關和五帶分界線發光開關,各開關控制各自線路的通斷。
文檔編號G09B27/08GK202422567SQ20112055786
公開日2012年9月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7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27日
發明者楊思竅, 楊璐嘉, 林華, 練仰賢 申請人:廈門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