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增壓閥及潤滑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5-13 03:22:16

增壓閥及潤滑系統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增壓閥及潤滑系統,包括閥體,閥體內部形成有第一閥腔、第二閥腔和過油孔;閥體兩端安裝有第一閥蓋和第二閥蓋,第一閥蓋具有與第一閥腔連通的進油孔;第二閥蓋具有與第二閥腔連通的出油孔;包設置於第一閥腔內、可滑動地往返於第一閥蓋與過油孔進油端之間的閥芯,閥芯與閥體之間設置有彈性復位部件;閥芯的外側面與閥體內壁之間設置有延伸方向與閥芯的軸線平行的油槽;第二閥腔內具有與閥體形成單向閥結構、且具有閥孔的錐閥芯,錐閥芯背離第一閥蓋的一端面的面積小於閥芯朝向第一閥蓋的一端面的面積。本發明提供的增壓閥可以對輸送管道內的潤滑介質進行瞬間增壓,從而使潤滑介質可以順利到達潤滑終端。
【專利說明】增壓閥及潤滑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混凝土機械的潤滑系統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增壓閥及潤滑系統。
【背景技術】
[0002]混凝土機械中的潤滑系統對混凝土機械中混凝土缸的活塞、分配閥的軸承和密封、攪拌裝置的軸承和密封等具有潤滑保護的功能。如圖1所示,現有混凝土機械中的潤滑系統一般包括盛放潤滑油或潤滑脂等潤滑介質的油箱01,與油箱01連通的潤滑泵02,以及通過輸送管道依次連接的單向閥03、過濾器04、分油器05和潤滑終端06 ;油箱01將其內的潤滑介質輸送至潤滑泵02中,潤滑泵02對其內的潤滑介質進行加壓,並將加壓後的潤滑介質通過單向閥03輸送至過濾器04進行過濾,經過濾器04過濾後的潤滑介質被輸送至分油器05中,然後再由分油器05將潤滑介質輸送到各潤滑終端06。
[0003]但是在現有混凝土機械的潤滑系統中,經常會出現潤滑系統的壓力不足以克服管道內阻力的情況,從而導致潤滑介質不能到達潤滑終端06進行潤滑。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兩種情況:1)潤滑介質在輸送管道內流動的阻力太大,使得潤滑泵02的出口壓力不足以克服輸送管道對潤滑介質的阻力,造成潤滑介質不能到達潤滑終端06 ;2)潤滑泵02在使用一段時間後,其出口壓力會逐漸降低,使得輸送管道內潤滑介質的壓力降低,導致潤滑介質不能被輸送到潤滑終端06,從而影響了潤滑終端06處各部件的性能。
[0004]因此,混凝土機械的潤滑系統中需要一種在潤滑介質輸送過程中對其進行再次加壓的裝置,以使潤滑介質能夠順利的輸送至潤滑終端06。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增壓閥及潤滑系統,其中,增壓閥可以對潤滑系統輸送管道內的潤滑介質進行增壓,從而使潤滑介質可以順利到達潤滑系統的潤滑終端。
[0006]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0007]—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增壓閥,包括:
[0008]閥體,沿所述閥體的延伸方向,所述閥體內部依次形成有第一閥腔和第二閥腔,且所述第一閥腔和第二閥腔通過過油孔連通;
[0009]安裝於所述閥體兩端的第一閥蓋和第二閥蓋,其中,所述第一閥蓋與所述第一閥腔相對,且所述第一閥蓋上具有與所述第一閥腔連通的進油孔;所述第二閥蓋與所述第二閥腔相對,且所述第二閥蓋上具有與所述第二閥腔連通的出油孔;
[0010]設置於所述第一閥腔內、可滑動地往返於所述第一閥蓋與所述過油孔進油端之間的閥芯,所述閥芯與所述閥體之間設置有第一彈性復位部件,常態下,在所述第一彈性復位部件的彈性作用下,所述閥芯朝向所述第一閥蓋的一端將所述第一閥蓋的進油孔封堵;所述閥芯的周向側面與所述閥體內壁之間設置有延伸方向與所述閥芯的軸線平行的油槽;
[0011]設置於所述第二閥腔內、與所述閥體形成單向閥結構的具有閥孔的錐閥芯,所述錐閥芯與所述第二閥蓋之間設置有第二彈性復位部件,常態下,在所述第二彈性復位部件的彈性作用下,所述錐閥芯朝向所述第一閥蓋的一端將所述過油孔封堵;所述錐閥芯背離所述第一閥蓋的一端面的面積小於所述閥芯朝向所述第一閥蓋的一端面的面積。
[0012]本發明提供的增壓閥在壓力脈衝期時,增壓閥貫通的瞬間,可以將最先通過增壓閥的潤滑介質的壓力按照增壓比λ =Pb/Pa=Sa/Sb進行提升,增壓效果明顯,尤其是在潤滑泵出口壓力有限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增壓閥的潤滑介質形成的高壓脈衝快速打通輸送管道內的油路,減少了堵管問題的出現,進而提升潤滑系統克服輸送管道內的阻力順利將潤滑介質輸送至潤滑終端的能力。
[0013]優選地,所述閥芯朝向所述過油孔的一端凸起形成一沿所述閥芯軸線方向延伸的柱體結構,以便於閥芯滑動到過油孔的進油端時將過油孔封堵。
[0014]為了增強閥芯在增壓完成後對過油孔的封堵效果,使閥芯將過油孔封堵的更為緊密,以防止潤滑介質由第一閥腔通過過油孔進入第二閥腔,優選地,所述柱體結構朝向所述過油孔的一端面為錐面,當所述閥芯滑動到所述過油孔的進油端時,所述閥芯通過所述柱體結構的錐面將所述過油孔的進油端封堵。
[0015]優選地,所述第一彈性復位部件為彈簧,所述彈簧的一端套設在所述柱體結構上,所述彈簧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閥腔中遠離所述第一閥蓋一側的側壁相抵。彈簧的耐疲勞性能較高,能夠降低閥芯往復移動時對彈簧反覆施力而造成彈簧失效的概率,進而提高了本發明的產品質量。
[0016]優選地,所述第一閥蓋上進油孔的出油端為喇叭口結構,所述閥芯朝向所述第一閥蓋的一端設置有與所述喇叭口結構的內側面相匹配的錐面。閥芯第一端的錐面與喇叭口結構的內側面相抵,增大了閥芯和進油孔出油端的接觸面積,提高了閥芯對進油孔的封堵效果。
[0017]優選地,所述第一閥蓋上的進油孔為階梯孔,且所述進油孔出油端的孔徑大於其進油端的孔徑,常態下,所述閥芯朝向所述第一閥蓋的一端面與所述階梯孔的階梯面相抵將所述進油孔封堵。閥芯朝向第一閥蓋的一端可以插入階梯孔中孔徑較大的孔內,直至閥芯朝向第一閥蓋的一端與階梯孔中的一個階梯面相抵,從而將進油孔封堵。
[0018]為了便於油槽的加工,優選地,所述油槽開設於所述閥芯的周向側面。
[0019]優選地,所述第一閥蓋和第二閥蓋分別與所述閥體通過螺紋連接。螺紋連接的穩定性和強度均較高,可以提高本發明增壓閥的產品質量。
[0020]為了提高第一閥蓋與閥體之間、以及第二閥蓋與閥體之間連接的密封性,所述第一閥蓋與所述閥體之間、以及所述第二閥蓋與所述閥體之間分別通過密封圈密封。密封圈可以防止潤滑介質從閥體與第一閥蓋或第二閥蓋的接口處洩漏,以保證第一閥腔及第二閥腔內的液體壓力,從而提高本發明提供的增壓閥的增壓效果。
[0021]優選地,所述第二彈性復位部件為彈簧,所述錐閥芯的閥孔中設置有擋體,所述彈簧的一端伸入所述閥孔中與所述擋體相抵,另一端與所述第二閥蓋相抵。彈簧的耐疲勞性能較高,能夠降低增壓閥使用過程中錐閥芯往復移動時對彈簧反覆施力而造成彈簧失效的概率,進而提高了本發明的產品質量。
[0022]另一方面,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潤滑系統,包括油箱,以及與所述油箱通過輸送管道連通的潤滑泵,還包括上述任一技術方案所提供的增壓閥。
[0023]在壓力脈衝期時,潤滑系統中的潤滑泵脈衝式啟動,使輸送管道中的潤滑介質通過增壓閥進行增壓,而最先通過增壓閥的潤滑介質可以形成高壓脈衝,並快速向前面的輸送管道中流動,以打通整個潤滑介質中的油路,順利輸送至潤滑終端。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4]圖1為現有技術中混凝土機械的潤滑系統原理圖;
[0025]圖2為本發明提供的增壓閥處於初始狀態時的狀態示意圖;
[0026]圖3為本發明提供的增壓閥處於壓力脈衝期時的狀態示意圖;
[0027]圖4為本發明提供的增壓閥增壓動作完成後的狀態示意圖;
[0028]圖5為本發明提供的增壓閥回程時的狀態示意圖;
[0029]圖6為本發明提供的進油孔為階梯孔的增壓閥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0]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0031]請參考圖2,本發明提供的增壓閥包括:
[0032]包括閥體1,沿閥體I的延伸方向,閥體I內部依次形成有第一閥腔11和第二閥腔13,且第一閥腔11和第二閥腔13通過過油孔12連通;
[0033]安裝於閥體I兩端的第一閥蓋2和第二閥蓋5,其中,第一閥蓋2與第一閥腔11相對,且第一閥蓋2上具有與第一閥腔11連通的進油孔21 ;第二閥蓋5與第二閥腔13相對,且第二閥蓋5上具有與第二閥腔13連通的出油孔51 ;
[0034]設置於第一閥腔11內、可滑動地往返於第一閥蓋2與過油孔12進油端之間的閥芯3,閥芯3與閥體I之間設置有第一彈性復位部件4,優選地,第一彈性復位部件4設置於閥芯3朝向過油孔12的一端與第一閥腔11中遠離第一閥蓋2 —側的側壁之間;常態下,在第一彈性復位部件4的彈性作用下,閥芯3朝向第一閥蓋2的一端將第一閥蓋2的進油孔21封堵;閥芯3的周向側面與閥體I內壁之間設置有延伸方向與閥芯3的軸線平行的油槽14;
[0035]設置於第二閥腔13內、與閥體I形成單向閥結構的具有閥孔61的錐閥芯6,錐閥芯6與第二閥蓋5之間設置有第二彈性復位部件7,常態下,在第二彈性復位部件7的彈性作用下,錐閥芯6朝向第一閥蓋2的一端將過油孔12封堵;錐閥芯6背離第一閥蓋2的一端面B的面積小於閥芯3朝向第一閥蓋2的一端面A的面積。
[0036]為了便於描述,設定閥芯3朝向第一閥蓋2的一端為閥芯3的第一端,朝向過油孔12的一端為閥芯3的第二端。
[0037]本發明提供的增壓閥安裝於潤滑系統的輸送管道,若將整個增壓閥看做一個系統,則該系統中只有閥芯3朝向第一閥蓋2的一端面A和錐閥芯6背離第一閥蓋2的一端面B受力;沿輸送管道中液體的流動方向,端面A受增壓閥前方輸送管道中潤滑介質的壓力作用,端面B受增壓閥後方輸送管道中潤滑介質的壓力作用,所以該系統整體受力平衡。本發明提供的增壓閥在使用時包括以下四種工作狀態:[0038]I)初始狀態,即常態下,潤滑泵處於停機狀態,整個潤滑系統中潤滑介質並未受力流動,如圖2所示,閥芯3在第一彈性復位部件4的作用下將第一閥蓋2上的進油孔21封堵;錐閥芯6在第二彈性復位部件7的作用下將過油孔12封堵;
[0039]2)壓力脈衝期,如圖3所示,潤滑泵脈衝式啟動,以驅動潤滑介質進入輸送管道中,使增壓閥前方輸送管道中潤滑介質的壓力增加,靠近進油孔21的潤滑介質對閥芯3第一端的作用力增加,從而克服第一彈性復位部件4對閥芯3的作用力,推動閥芯3向過油孔12—側移動,使得第一閥蓋2上的進油孔21與第一閥腔11連通,潤滑介質由進油孔21進入第一閥腔11內,進而使得進入第一閥腔11內的潤滑介質壓力增加,潤滑介質將通過過油孔12進一步推動錐閥芯6克服第二彈性復位部件7的作用力向遠離過油孔12的方向移動,隨後潤滑介質通過第二閥腔13和出油孔51進入增壓閥後方的輸送管道;鑑於上述增壓閥在潤滑系統中的上述工作過程,假設端面A的面積為Sa,端面A所受的液體壓力為Pa,端面B的面積為Sb,端面B所受的液體壓力為Pb,端面A和端面B上的受力相同,S卩,Pa*Sa=Pb*Sb ;在增壓閥前方的輸送管道中潤滑介質推動閥芯3將第一閥蓋2上的進油孔21打開、且第一閥腔11中的潤滑介質推動錐閥芯6將過油孔12打開,增壓閥內部貫通的瞬間,也應該滿足Pa*Sa=Pb*Sb,由於端面B的面積Sb小於端面A的面積Sa,故,Pb>Pa ;所以,增壓閥內部貫通的瞬間,最先由出油孔51排出的潤滑介質可以形成高壓脈衝,並快速打通增壓閥後方輸送管道內的油路,以便於潤滑介質能夠順利地輸送至潤滑終端;
[0040]3)增壓完成後,如圖4所示,此時,閥芯3已被潤滑介質推動到過油孔12 —側,且閥芯3朝向過油孔12的第二端與過油孔12的進油端相抵,將過油孔12的進油端封堵,使第一閥腔11中的潤滑介質無法通過過油孔12進入第二閥腔13,於是,第二彈性復位部件7便推動錐閥芯6向過油孔12 —側移動重新將過油孔12封堵;
[0041]4)回程,如圖5所示,輸送管道中洩壓,第一閥蓋2進油孔21處潤滑介質的壓力降低,第一彈性復位部件4推動閥芯3返回至初始位置,將第一閥蓋2上的進油孔21封堵,此時,錐閥芯6仍處於封堵過油孔12的狀態。
[0042]本發明提供的增壓閥在壓力脈衝期時,增壓閥貫通的瞬間,可以將最先通過增壓閥的潤滑介質的壓力按照增壓比λ =Pb/Pa=Sa/Sb進行提升,增壓效果明顯,尤其是在潤滑泵出口壓力有限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增壓閥的潤滑介質將形成高壓脈衝快速打通輸送管道內的油路,減少了堵管問題的出現,進而提升潤滑系統克服輸送管道內的阻力順利將潤滑介質輸送至潤滑終端的能力。
[0043]請參考圖2,具體地,閥芯3的第二端凸起形成一沿閥芯3軸線方向延伸的柱體結構31,以便於閥芯3滑動到過油孔12的進油端時將過油孔12封堵。
[0044]請繼續參考圖2,為了增強閥芯3在增壓完成後對過油孔12的封堵效果,使閥芯3將過油孔12封堵的更為緊密,以防止潤滑介質由第一閥腔11通過過油孔12進入第二閥腔13,一種優選地實施方式中,上述柱體結構31朝向過油孔12的一端為錐面32,當增壓完成,閥芯3滑動到過油孔12的進油端時,閥芯3通過柱體結構31的錐面32將過油孔12的進油端封堵。這樣,在閥芯3將過油孔12封堵後,該錐面32與過油孔12進油端的邊緣相抵,從而使得柱體結構31與過油孔12進油端邊緣接觸的更為均勻,增加密封效果。
[0045]請參考圖2,具體地,上述第一彈性復位部件4為彈簧,彈簧的一端套設在柱體結構31上,另一端與第一閥腔11中遠離第一閥蓋2 —側的側壁相抵。彈簧位於閥芯3與第一閥腔11中遠離第一閥蓋2 —側的側壁之間,始終對閥芯3施加推力,在初始狀態時,彈簧可以保證閥芯3對第一閥蓋2上進油孔21的封堵效果;在回程的過程中,彈簧可以對閥芯3施力,將閥芯3推向第一閥蓋2 —側,使閥芯3再次將進油孔21封堵。
[0046]另外,彈簧的耐疲勞性能較高,能夠降低閥芯3往復移動時對彈簧反覆施力而造成彈簧失效的概率,進而提高了本發明的產品質量。
[0047]請參考圖2,為了增強閥芯3在初始狀態時對第一閥蓋2上進油孔21的封堵效果,使閥芯3將進油孔21封堵的更為緊密,一種可選地實施方式中,上述第一閥蓋2上進油孔21的出油端為喇叭口結構22,閥芯3的第一端設置有與喇叭口結構的內側面相匹配的錐面33。
[0048]這樣,閥芯3的第一端可以插入進油孔21的出油端,且閥芯3第一端的錐面33與喇叭口結構22的內側面相抵,增大了閥芯3和進油孔21出油端的接觸面積,提高了閥芯3對進油孔21的封堵效果。
[0049]請參考圖6,為了增強閥芯3在初始狀態時對第一閥蓋2上進油孔21的封堵效果,使閥芯3將進油孔21封堵的更為緊密,另一種可選地實施方式中,上述第一閥蓋2上的進油孔21為階梯孔23,且進油孔21出油端的孔徑大於其進油端的孔徑,常態下,閥芯3第一端的端面A與階梯孔23的階梯面相抵將進油孔21封堵。
[0050]閥芯3朝向第一閥蓋2的一端可以插入階梯孔23中孔徑較大的部分,直至閥芯3第一端的端面A與階梯孔23中的一個階梯面相抵,從而將進油孔21封堵。
[0051 ] 請參考圖2,為了便於油槽14的加工,一種可選地實施方式中,上述油槽14開設於閥芯3的周向側面,壓力脈衝期時,由進油孔21進入第一閥腔11內的潤滑介質可以通過閥芯3上的油槽14流進過油孔12。
[0052]當然,油槽14也可以開設於閥體I的內壁上,只要在壓力脈衝期時,由進油孔21進入第一閥腔11內的潤滑介質可以通過油槽14流進過油孔12即可。
[0053]更具體地,上述第一閥蓋2和第二閥蓋5分別與閥體I通過螺紋連接。螺紋連接的穩定性和強度均較高,可以提高本發明增壓閥的產品質量;而且螺紋連接的密封性好,可以防止潤滑介質從閥體I和第一閥蓋2或第二閥蓋5的接口處洩漏,從而影響增壓效果。
[0054]請參考圖2,為了進一步提高第一閥蓋2與閥體I之間、以及第二閥蓋5與閥體I之間連接的密封性,防止潤滑介質從閥體I和第一閥蓋2或第二閥蓋5的接口處洩漏,以保證增壓效果,一種優選地實施方式中,上述第一閥蓋2與閥體I之間、以及第二閥蓋5與閥體I之間分別通過密封圈8密封。
[0055]請參考圖2,上述錐閥芯6與第二閥蓋5之間的第二彈性復位部件7為彈簧,錐閥芯6的閥孔61中設置有擋體,彈簧的一端伸入閥孔61中與擋體相抵,另一端與第二閥蓋5相抵。彈簧的耐疲勞性能較高,能夠降低增壓閥使用過程中錐閥芯6往復移動時對彈簧反覆施力而造成彈簧失效的概率,進而提高了本發明的產品質量。
[0056]當然,上述錐閥芯6的閥孔61可以設置為階梯孔,使其靠近第二閥蓋5 —端的孔徑大於其遠離第二閥蓋5—端的孔徑,這樣,彈簧伸入閥孔61的一端便可以與該階梯孔的階梯面相抵,而不需要在閥孔61內設置擋體。
[0057]此外,第一閥蓋2進油孔21的進油端設置有連接輸送管道的外螺紋,第二閥蓋5遠離第一閥蓋2的一端設置有一個沿出油孔51延伸方向設置的凸起52,該凸起52上設置有連接輸送管道的外螺紋,這樣,本發明提供的增壓閥可以很方便地通過螺紋連接於輸送管道的接口處。
[0058]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潤滑系統,包括盛放潤滑介質的油箱,以及與油箱通過輸送管道連通的潤滑泵,潤滑泵通過輸送管道與潤滑終端連接,潤滑泵啟動後可以從油箱中吸取潤滑介質,並將潤滑介質沿輸送管道輸送至潤滑終端;另外,本發明提供的潤滑系統還包括上述任一實施例所提供的增壓閥,增壓閥可以安裝在潤滑泵與潤滑終端之間的輸送管道上。
[0059]在壓力脈衝期時,潤滑系統中的潤滑泵脈衝式啟動,使輸送管道中的潤滑介質通過增壓閥進行增壓,而最先通過增壓閥的潤滑介質可以形成高壓脈衝,並快速向前面的輸送管道中流動,以打通整個潤滑介質中的油路,使潤滑介質可被順利輸送至潤終端。
[0060]為了提高輸送至潤滑終端的潤滑介質的品質,可以在潤滑泵與潤滑終端的輸送管道上設置過濾器,以過濾掉潤滑介質中的雜質。優選地,過濾器設置在潤滑泵與增壓閥之間,這樣,過濾器也就不會對經增壓閥增壓後的潤滑介質產生阻礙。
[0061]另外,在增壓閥與潤滑終端的輸送管道上還可以設置分油器,以將輸送管道中的潤滑介質分向各潤滑終端。
[0062]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實施例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這樣,倘若本發明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於本發明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範圍之內,則本發明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增壓閥,其特徵在於,包括: 閥體,沿所述閥體的延伸方向,所述閥體內部依次形成有第一閥腔和第二閥腔,且所述第一閥腔和第二閥腔通過過油孔連通; 安裝於所述閥體兩端的第一閥蓋和第二閥蓋,其中,所述第一閥蓋與所述第一閥腔相對,且所述第一閥蓋上具有與所述第一閥腔連通的進油孔;所述第二閥蓋與所述第二閥腔相對,且所述第二閥蓋上具有與所述第二閥腔連通的出油孔; 設置於所述第一閥腔內、可滑動地往返於所述第一閥蓋與所述過油孔進油端之間的閥芯,所述閥芯與所述閥體之間設置有第一彈性復位部件,常態下,在所述第一彈性復位部件的彈性作用下,所述閥芯朝向所述第一閥蓋的一端將所述第一閥蓋的進油孔封堵;所述閥芯的周向側面與所述閥體內壁之間設置有延伸方向與所述閥芯的軸線平行的油槽; 設置於所述第二閥腔內、與所述閥體形成單向閥結構的具有閥孔的錐閥芯,所述錐閥芯與所述第二閥蓋之間設置有第二彈性復位部件,常態下,在所述第二彈性復位部件的彈性作用下,所述錐閥芯朝向所述第一閥蓋的一端將所述過油孔封堵;所述錐閥芯背離所述第一閥蓋的一端面的面積小於所述閥芯朝向所述第一閥蓋的一端面的面積。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增壓閥,其特徵在於,所述閥芯朝向所述過油孔的一端凸起形成一沿所述閥芯軸線方向延伸的柱體結構。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增壓閥,其特徵在於,所述柱體結構朝向所述過油孔的一端面為錐面,當所述閥芯滑動到所述過油孔的進油端時,所述閥芯通過所述柱體結構的錐面將所述過油孔的進油端封堵。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增壓閥,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彈性復位部件為彈簧,所述彈簧的一端套設在所述柱體結構上,所述彈簧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閥腔遠離所述第一閥蓋的一側內壁相抵。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增壓閥,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閥蓋上進油孔的出油端為喇叭口結構,所述閥芯朝向所述第一閥蓋的一端設置有與所述喇叭口結構的內側面相匹配的錐面。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增壓閥,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閥蓋上進油孔為階梯孔,且所述進油孔出油端的孔徑大於其進油端的孔徑,常態下,所述閥芯朝向所述第一閥蓋的一端面與所述階梯孔的階梯面相抵將所述進油孔封堵。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增壓閥,其特徵在於,所述油槽開設於所述閥芯的周向側面。
8.如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增壓閥,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閥蓋和第二閥蓋分別與所述閥體通過螺紋連接,且所述第一閥蓋與所述閥體之間、以及所述第二閥蓋與所述閥體之間分別通過密封圈密封。
9.如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增壓閥,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彈性復位部件為彈簧,所述錐閥芯的閥孔中設置有擋體,所述彈簧的一端伸入所述閥孔中與所述擋體相抵,另一端與所述第二閥蓋相抵。
10.一種潤滑系統,包括油箱,與所述油箱通過輸送管道連通的潤滑泵,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如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的增壓閥。
【文檔編號】F16K27/12GK103629366SQ201310547043
【公開日】2014年3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6日
【發明者】曹詩軍 申請人: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同类文章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包括敞開式箱體和前攝影蓋,在箱體頂部設有移動式光源盒,在箱體底部設有LED脫影板,LED脫影板放置在底板上;移動式光源盒包括上蓋,上蓋內設有光源,上蓋部設有磨沙透光片,磨沙透光片將光源封閉在上蓋內;所述LED脫影

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背景技術:在寬帶碼分多址(WCDMA,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系統頻分復用(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模式下,為了進行異頻硬切換、FDD到時分復用(TDD,Ti

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檯曆,尤其涉及一種既顯示月曆、又能插入照片的個性化檯曆,屬於生活文化藝術用品領域。背景技術::公知的立式檯曆每頁皆由月曆和畫面兩部分構成,這兩部分都是事先印刷好,固定而不能更換的。畫面或為風景,或為模特、明星。功能單一局限性較大。特別是畫

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視頻信號處理領域,特別是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背景技術: Mpeg標準是由運動圖像專家組(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MPEG)開發的用於視頻和音頻壓縮的一系列演進的標準。按照Mpeg標準,視頻圖像壓縮編碼後包

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的製作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背景技術:熱塑性複合材料與傳統熱固性複合材料相比其具有較好的韌性和抗衝擊性能,此外其還具有可回收利用等優點。熱塑性塑料在液態時流動能力差,使得其與纖維結合浸潤困難。環狀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bt)是一種環狀預聚物,該材料力學性能差不適合做纖

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一種PE滾塑儲槽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PE滾塑儲槽,主要用於化工、染料、醫藥、農藥、冶金、稀土、機械、電子、電力、環保、紡織、釀造、釀造、食品、給水、排水等行業儲存液體使用。二、 背景技術 目前,化工液體耐腐蝕貯運設備,普遍使用傳統的玻璃鋼容

釘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釘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釘,尤其涉及一種可提供方便拔除的鐵(鋼)釘。背景技術:考慮到廢木材回收後再加工利用作業的方便性與安全性,根據環保規定,廢木材的回收是必須將釘於廢木材上的鐵(鋼)釘拔除。如圖1、圖2所示,目前用以釘入木材的鐵(鋼)釘10主要是在一釘體11的一端形成一尖

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ー種直流氧噴裝置。背景技術:臨床上的放療過程極易造成患者的局部皮膚損傷和炎症,被稱為「放射性皮炎」。目前對於放射性皮炎的主要治療措施是塗抹藥膏,而放射性皮炎患者多伴有局部疼痛,對於止痛,多是通過ロ服或靜脈注射進行止痛治療

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屬於機械領域。背景技術::閥門作為流體控制裝置應用廣泛,手輪傳動的閥門使用比例佔90%以上。國家標準中提及手輪所起作用為傳動功能,不作為閥門的運輸、起吊裝置,不承受軸向力。現有閥門

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背景技術:1-本發明所屬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其中的管狀容器被放在循環於配送鏈上的文檔匣或託架裝置中。本發明特別適用於,然而並非僅僅專用於,對引入自動分析系統的血液樣本試管之類的自動識別。本發明還涉及專為實現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