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架微型軌道列車的車廂的製作方法
2023-05-12 21:37:11 1
專利名稱:一種高架微型軌道列車的車廂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公共運輸設施技術領域,涉及一種車廂,特別是 一種高架微型軌道列車的車廂。
背景技術:
現有的城市公共運輸運輸工具主要是公共汽車和公共電車,yf及大城市中少量的輕軌、地鐵。公共汽、電車雖然造價低,有靈活性,易廣泛使用,但是速度慢,搭乘不舒服,汙染環境;輕軌、地鐵雖然速度快,搭乘舒服,環境汙染較少,但因車體過大 而無法使用於普通道路,而且造價高昂。因此,尋找城市新空間, 設計一種在吸收二者長處的同時,又能超越其運輸質量的新的交 通方式,作為現代城市運輸工具,尤其是常規公共運輸運輸工具 的補充,有著十分深遠的意義。軌道列車的微型化(即高架微型軌道列車)是一種可以實現 上述目的的方案之一。微型軌道列車有若干個相連接的車廂,行 駛於街道的人行道邊沿或綠化樹之上,它能夠利用原有道路的空 間,開闢出新的運輸途徑。公共汽車和公共電車在使用時會出現 堵塞和紅綠燈的問題,地鐵和輕軌的建造城市人口數量一般要達 到百萬以上,客流量不夠,運營成本就會過高。此軌道列車既能 解決堵塞和紅綠燈的問題,又不會受到人口數量的制約,有著兩者不可替代的優勢。它的功能定位主要在城市的公共運輸,尤其是無法建造地鐵、輕軌的中小城市,還有城市中繁華的商業街道; 同時它也可以使用於風景旅遊區、機場與交通樞紐點的連接等等。 高架微型軌道列車中每個車廂坐1人或者數人,每個車廂各 有自己的車門,車廂體高度約是常人身高的3/4左右。由於車廂頂部是封閉的,當裝在位於車廂側部的車門板處於打開狀態時, 車門的高度必然小於常人身高,因此乘客上下車時都必須三彎 即彎脖子、彎腰和彎腿,上車低頭防碰腦門頂,下車低頭防碰後 腦勺,側著身子鑽出鑽進。現有結構的車廂開啟和關閉的速度慢, 工作效率低,因此有必要對現有的車廂進行改進,才能解決乘客 上下車的"方便、快捷"問題,符合高架微型軌道列車的設計思 想,確保列車能夠高效地運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上述問題,而提供一 種結構設計合理、上下車省時省力、不必彎腰弓背、也不易造成 人體與車廂之間的碰撞,並能有效提高車輛運行工作效率的高架
微型軌道列車的車廂。
本發明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高架微型軌 道列車的車廂,包括廂體和設置在廂體內的座椅,其特徵在於, 所述廂體的頂部開有頂門,在頂門處裝有與其形狀相適應的門板 一,廂體至少一側開有側門,在側門處裝有與其形狀相適應的門 板二,所述的門板一和門板二固連為一體,在廂體內設有與門板 一和/或門板二相聯接且當門板一和門板二處於開啟狀態時可使 頂門和側門相連通並供乘客直立進出廂體的車門驅動裝置。
本發明創造性地將列車車廂微型化,使之能適合於特定環境, 提供高質量的運載服務,並儘可能方便搭乘。車廂一般可以坐1 人或者數人,乘客通過相連通的側門和頂門可以方便地進出車廂, 車門驅動裝置是用來帶動門板一和門板二上下移動或水平移動 的。使用時,當乘客需要進出車廂時,通過車門驅動裝置使門板 一和門板二向上抬升或向側部滑動使頂門和側門相連通並處於開 啟狀態(即抬升式車門或側向滑動式車門),以便使車廂的有限空 間得到延伸,乘客在進出車廂時就可以直立進出車廂。這樣乘客在上下車時就可以做到省時省力,提高了軌道列車運行的工作效 率,並且也不會發生人與車廂的碰撞,提高了安全性。
在上述的高架微型軌道列車的車廂中,所述的車門驅動裝置 包括至少一根升降杆,升降杆的上端與門板一和/或門板二固連, 下端與升降驅動器相聯,在廂體上設有導向套,上述的升降杆與 導向套滑動連接。其中導向套是與升降杆相配合,這樣方便升降 杆上下進行運動且使門板一和門板二升高後不發生傾斜。當乘客 要進出車廂時,通過升降驅動器使升降杆上升,升降杆再帶動與
其固連的門板一和門板二向上頂起;當乘客進入車廂後,升降驅 動器使升降杆下降,升降杆再帶動與其固連的門板一和門板二下 落。
在上述的高架微型軌道列車的車廂中,所述的升降驅動器為 電動機,在電動機的輸出軸上聯接有齒輪,在升降杆上設有齒條, 所述的齒輪與齒條相嚙合。這裡是通過電動機帶動齒輪轉動並與 齒條相配合從而使升降杆平穩地上下升降。
作為另一種情況,在上述的高架微型軌道列車的車廂中,所 述的升降驅動器為液壓缸,液壓缸的活塞杆與升降杆的下端固連。
這裡是通過液壓缸帶動活塞杆上下移動從而使與其固連的升降杆 平穩地上下升降。
還有一種情況,在上述的高架微型軌道列車的車廂中,所述 的車門驅動裝置包括至少一根升降杆,該升降杆由若干根伸縮節 套接而成,最上端的伸縮節與門板一和/或門板二固連,最下端的 伸縮節與升降驅動器相聯。這樣是通過伸縮節實現升降杆的上下 位置變化,使得升降杆在升降時保持平穩性。
與上述車門開啟方式不同的另一種方案,在上述的高架微型 軌道列車的車廂中,所述的車門驅動裝置包括平移驅動器,所述 的平移驅動器與門板一和/或門板二相聯接,在門板一和/或門板 二與廂體之間設有平移滑軌;所述的平移驅動器為電動機或液壓
6缸中的任一種。這裡通過電動機或液壓缸帶動門板一和門板二在 平移滑軌上進行水平運動,即側向平移式,也可實現方便乘客進 出車廂的目的。通常門板一和門板二的寬度佔整個車廂長度的
1/2,這樣當門板一和門板二開啟時不會過多佔用進出空間。
在上述的高架微型軌道列車的車廂中,所述的廂體的一側開
有側門,上述的門板一和門板二連接成倒置的L型。
作為另一種情況,在上述的高架微型軌道列車的車廂中,所
述的廂體的兩側均開有側門,門板一和兩個門板二連接成倒置的
U型。這樣乘客可以從廂體的兩側門迸入到廂體內。
在上述的高架微型軌道列車的車廂中,所述的廂體的高度為
0.8m 1.4m,廂體的寬度為1. Om 1. 4m。這樣的大小尺寸,在舒
適度方面是較為合理的設計,空間寬敞,可以滿足單人乘坐的高 要求,同時也能滿足兩人同乘的需求。乘客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 選擇單人或雙人乘坐。
在上述的高架微型軌道列車的車廂中,當門板一和門板二處 於開啟狀態時,門板二的下沿與側門底部之間的距離為1.6m 2.0m。其中門板二升高後與側門底部之間的距離一般比乘客的身 高稍高,方便乘客直立的進出車廂。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高架微型軌道列車的車廂由於通過車門 驅動裝置自動帶動車廂的車門上下移動或水平移動,乘客在進出 車廂時就可以直立進出車廂,這樣乘客在上下車時就可以做到省 時省力,提高了軌道列車運行的工作效率。另外本高架微型軌道 列車的車廂結構輕巧,車廂內空間寬敞,乘坐舒適方便,並且能 夠安全地運行在高架軌道上。
圖1是本高架微型軌道列車的車廂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高架微型軌道列車的車廂中實施例一廂體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高架微型軌道列車的車廂中實施例二廂體部分結構 示意圖。
圖4是本高架微型軌道列車的車廂中實施例三廂體部分結構
示意圖。
圖5是本高架微型軌道列車的車廂中實施例四廂體部分結構 示意圖。
圖6是本高架微型軌道列車的車廂中升降驅動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高架微型軌道列車的車廂中升降驅動器的另一種結 構示意圖。
圖8是本高架微型軌道列車的車廂中升降驅動器的第三種結 構示意圖。
圖中,廂體1、頂門2、門板一 2a、側門3、門板二 3a、座 椅4、升降杆5、伸縮節5a、導向套6、升降驅動器7、平移驅動 器8、電動機9、齒輪9a、齒條9b、液壓缸10、平移滑軌ll。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是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 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發明並不限於這些實施例。 實施例一
如圖1所示,本高架微型軌道列車的車廂,包括廂體l和設 置在廂體1內的座椅4,所述的廂體1的高度為0.8m 1.4m,廂 體1的寬度為1.0m 1.4m。這樣的大小尺寸,在舒適度方面是較 為合理的設計,空間寬敞,可以滿足單人乘坐的高要求,同時也 能滿足兩人同乘的需求。若干節車廂依次串聯並在一端聯接上車 頭,即可組成一列微型軌道列車,運行於高架軌道上,作為一種 公共運輸運輸工具。如圖2所示,所述廂體1的頂部開有頂門2,在頂門2處裝 有與其形狀相適應的門板一 2a,廂體1至少一側開有側門3,在 側門3處裝有與其形狀相適應的門板二 3a,所述的門板一 2a和 門板二 3a固連為一體,上述的門板一 2a和門板二 3a連接成倒置 的L型,在廂體1內設有與門板一 2a和/或門板二 3a相聯接且當 門板一 2a和門板二 3a處於開啟狀態時可使頂門2和側門3相連 通並供乘客直立進出廂體1的車門驅動裝置,其中車門驅動裝置 是用來帶動門板一 2a和門板二 3a上下移動和側向移動。當乘客 需要進出車廂時,通過車門驅動裝置使門板一 2a和門板二 3a向 上運動並處於開啟狀態,以便使車廂的有限空間得到延伸,乘客 在進出車廂時就可以直立進出車廂。當門板一 2a和門板二 3a處 於開啟狀態時,門板二 3a的下沿與側門3底部之間的距離為 1. 6m 2. 0m。其中門板二 3a升高後與側門3底部之間的距離一般 比乘客的身高稍高,方便乘客直立的進出車廂。
如圖7所示,該車門驅動裝置包括至少一根升降杆5,升降 杆5的上端與門板一 2a和/或門板二 3a固連,下端與升降驅動器 7相聯,在廂體1上設有導向套6,上述的升降杆5與導向套6 滑動連接,在本實施例一中,其中升降杆5為一根。當然作為另 一種情況,如圖6所示,該升降杆5由若干根伸縮節5a套接而成, 最上端的伸縮節5a與門板一 2a固連,最下端的伸縮節5a與升降 驅動器7相聯。這樣是通過伸縮節5a實現升降杆5的上下位置變 化,使得升降杆5在升降時保持平穩性。
如圖7所示,另外升降驅動器7可以為電動機9,在電動機9 的輸出軸上聯接有齒輪9a,在升降杆5上設有齒條9b,所述的齒 輪9a與齒條9b相嚙合。這裡是通過電動機9帶動齒輪9a轉動並 與齒條9b相配合從而使升降杆5平穩地上下升降。如圖8所示, 當然作為代替所述的升降驅動器7為液壓缸10,液壓缸10的活 塞杆與升降杆5的下端固連。實施例二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同實施例一的結構及原理基本相同,不一 樣的地方在於升降杆5的數量為4根,分別設置在廂體1的四個邊角上,保持升降杆5平穩地進行升降。當升降杆5上升時, 廂體1的側門3都被打開。 實施例三如圖4所示,本實施例同實施例一的結構及原理基本相同,不一 樣的地方在於所述的廂體1的兩側均開有側門3,門板一 2a和 兩個門板二3a連接成倒置的U型,且升降杆5的數量為4根,分 別設置在廂體1的四個邊角上,保持升降杆5平穩地進行升降。 當升降杆5上升時,廂體1的兩側的側門3都被打開。實施例四如圖5和圖7所示,本實施例同實施例一的結構及原理基本相同, 不一樣的地方在於所述的車門驅動裝置包括平移驅動器8,平移 驅動器8與門板一 2a和/或門板二 3a相聯接,在門板一 2a和/ 或門板二 3a與廂體1之間設有平移滑軌ll;所述的平移驅動器8 為電動機9或液壓缸10中的任一種。這裡通過電動機9或液壓缸 10帶動門板一 2a和門板二 3a在平移滑軌11上進行側向平移式 運動,也就是說讓相鄰的兩個車廂的門板一 2a和門板二 3a都平 移半個車廂的長度,讓乘客從旁邊的側門3進入即可。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精神作舉例說 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 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採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並不會偏離 本發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範圍。儘管本文較多地使用了廂體1、頂門2、門板一2a、側門3、 門板二 3a、座椅4、升降杆5、伸縮節5a、導向套6、升降驅動 器7、平移驅動器8、電動機9、齒輪9a、齒條9b、液壓缸10、 平移滑軌11等術語,但並不排除使用其它術語的可能性。使用這些術語僅僅是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釋本發明的本質;把它們解釋成任何一種附加的限制都是與本發明精神相違背的。
權利要求
1.一種高架微型軌道列車的車廂,包括廂體(1)和設置在廂體(1)內的座椅(4),其特徵在於,所述廂體(1)的頂部開有頂門(2),在頂門(2)處裝有與其形狀相適應的門板一(2a),廂體(1)至少一側開有側門(3),在側門(3)處裝有與其形狀相適應的門板二(3a),所述的門板一(2a)和門板二(3a)固連為一體,在廂體(1)內設有與門板一(2a)和/或門板二(3a)相聯接且當門板一(2a)和門板二(3a)處於開啟狀態時可使頂門(2)和側門(3)相連通並供乘客直立進出廂體(1)的車門驅動裝置。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微型軌道列車的車廂,其特徵 在於,所述的車門驅動裝置包括至少一根升降杆(5),升降杆(5) 的上端與門板一 (2a)禾n/或門板二 (3a)固連,下端與升降驅動 器(7)相聯,在廂體(1)上設有導向套(6),上述的升降杆(5) 與導向套(6)滑動連接。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高架微型軌道列車的車廂,其特徵 在於,所述的升降驅動器(7)為電動機(9),在電動機(9)的 輸出軸上聯接有齒輪(9a),在升降杆(5)上設有齒條(9b),所 述的齒輪(9a)與齒條(9b)相嚙合。
4.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高架微型軌道列車的車廂,其特徵 在於,所述的升降驅動器(7)為液壓缸(10),液壓缸(10)的 活塞杆與升降杆(5)的下端固連。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微型軌道列車的車廂,其特徵 在於,所述的車門驅動裝置包括至少一根升降杆(5),該升降杆(5)由若干根伸縮節(5a)套接而成,最上端的伸縮節(5a)與 門板一 (2a)和/或門板二 (3a)固連,最下端的伸縮節(5a)與 升降驅動器(7)相聯。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微型軌道列車的車廂,其特徵 在於,所述的車門驅動裝置包括平移驅動器(8),所述的平移驅動器(8)與門板一 (2a)禾Q/或門板二 (3a)相聯接,在門板一 (2a)禾卩/或門板二 (3a)與廂體(1)之間設有平移滑軌(11); 所述的平移驅動器(8)為電動機(9)或液壓缸(10)中的任一 種。
7. 根據權利要求1 6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高架微型軌道列車 的車廂,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廂體(1)的一側開有側門(3),上 述的門板一 (2a)和門板二 (3a)連接成倒置的L型。
8. 根據權利要求1 6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高架微型軌道列車 的車廂,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廂體(1)的兩側均開有側門(3), 門板一 (2a)和兩個門板二 (3a)連接成倒置的U型。
9. 根據權利要求1 6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高架微型軌道列車 的車廂,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廂體(1)的高度為0. 8m 1.4m, 廂體(1)的寬度為1.0m 1.4m。
10. 根據權利要求1 5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高架微型軌道列車 的車廂,其特徵在於,當門板一 (2a)和門板二 (3a)處於開啟 狀態時,門板二(3a)的下沿與側門(3)底部之間的距離為1.6m 2. Om。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高架微型軌道列車的車廂,屬於公共運輸設施技術領域。它解決了現有的乘客在上下微型軌道列車車廂麻煩、工作效率低等問題。本高架微型軌道列車的車廂,包括廂體和設置在廂體內的座椅,廂體的頂部開有頂門,在頂門處裝有與其形狀相適應的門板一,廂體至少一側開有側門,在側門處裝有與其形狀相適應的門板二,門板一和門板二固連為一體,在廂體內設有與門板一和/或門板二相聯接且當門板一和門板二處於開啟狀態時可使頂門和側門相連通並供乘客直立進出廂體的車門驅動裝置。本發明的優點在於由於通過車門驅動裝置自動帶動車廂的車門上下移動或水平移動,乘客在進出車廂時就可以直立進出車廂,提高了軌道列車運行的工作效率。
文檔編號B61D1/00GK101323307SQ20081006353
公開日2008年12月17日 申請日期2008年6月18日 優先權日2008年6月18日
發明者楊宗林 申請人:楊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