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出料口貨櫃散貨拆箱灌包漏鬥的製作方法
2023-05-13 02:40:41 1
專利名稱:雙出料口貨櫃散貨拆箱灌包漏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漏鬥,尤其是一種用於貨櫃散貨拆箱灌包的漏鬥。
背景技術:
龍吳分公司自從集團貨種結構調整以後,原有的內貿貨櫃業務外移,貨櫃裝卸設備除了保留重箱鏟和空箱鏟各一臺以外,其餘設備全部調撥或出售。貨櫃場地現在改為板材集散中心和原木堆場。但是近年來有些散貨,特別是魚粉有時直接使用貨櫃運輸,需要港方提供拆箱灌包服務。由於庫場堆放量有限,很多時候貨櫃灌包作業只能利用道路邊角進行作業,而且裝卸量也無法得以保證,一些大型的散貨拆箱設備,設備佔地面積大,一次性投資太大, 不符合龍吳分公司的實際需要,現用是採用人工灌包方式,這種作業方式不但勞動者的勞動強度大,而且作業效率低,成本也大,特別是夏季高溫季節,在貨櫃裡面作業,就象在鐵籠子作業,容易在白天發生中暑等安全事故所以只能在晚上作業,對公司生產任務安排也帶來一定不利因素;為節約公司成本,提高勞動效率和安全係數,必須利用現有的叉車和漏鬥進行改造,用於散魚粉灌包作業。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是要提供一種雙出料口貨櫃散貨拆箱灌包漏鬥,該漏鬥體積小,能在狹小的場地條件下使用,並且使用簡單、方便、裝卸速度快,能減少工人勞動強度,提高勞動效率和安全係數。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雙出料口貨櫃散貨拆箱灌包漏鬥,包括漏鬥支架,漏鬥本體,漏鬥本體由上、下二部分組成,上部為單稜錐空體,下部為雙稜錐空體,且雙稜錐空體與上部的單稜錐空體連成一體,雙稜錐空體下面分別設有一個灌包出料口形成雙出料口。單稜錐空體外壁向下延伸成為雙稜錐空體外壁。漏鬥本體上部坐落在漏鬥支架上面,且與漏鬥支架固定連接。單稜錐空體的上稜錐角為60-61°。雙稜錐空體高度為漏鬥本體高度的1/3-1/2。雙稜錐空體下面的每一個灌包出料口的面積為單稜錐空體上端開口面積的 O. 6% -O. 7%。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使用帶鬥叉車和灌包漏鬥作業後,一條作業線不僅可減少勞動力,提高作業的效率,減輕裝卸工的作業強度,包括人工手動灌包的作業量和人工搬運散貨包子的作業量,特別是在高溫季節,有些貨種例如魚粉在作業時不能在貨櫃中使用排風扇的前提下(防爆需要),可極大的減少裝卸工在箱中的作業量和勞動時間,也可以在白天作業,對前方生產任務的安排也沒影響,同時避免了因高溫引起的類似中暑等安全事故。
[0009]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主視圖;圖2是圖I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一種雙出料口貨櫃散貨拆箱灌包漏鬥,包括漏鬥支架2,漏鬥本體I,漏鬥本體I上部坐落在漏鬥支架2上面。漏鬥本體I由上、下二部分組成,上部為單稜錐空體3,下部為雙稜錐空體4,且雙稜錐空體4與上部的單稜錐空體3連成一體,雙稜錐空體4下面分別設有一個灌包出料口5形成雙出料口。單稜錐空體3外壁向下延伸成為雙稜錐空體4外壁。漏鬥本體I與漏鬥支架2固定連接。雙稜錐空體4高度為漏鬥本體I高度的1/3-1/2。雙稜錐空體4下面的每一個灌包出料口 5的面積為單稜錐空體3上端開口面積的O. 6% -O. 7%。 雙出料口貨櫃散貨拆箱灌包漏鬥總高度為2960mm,漏鬥支架2為高度2360mm。漏鬥本體I高度為1650mm,其中,下面雙稜錐空體4高度為790mm。漏鬥本體I上部單稜錐空體3的上稜錐角為60-61°,上部開口面積為2870X 2065mm2。雙稜錐空體4下面灌包出料口 5的面積為200X200mm2本實用新型選用了三噸合力叉車作為拆箱作業機械,同時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相關操作工藝。
權利要求1.一種雙出料口貨櫃散貨拆箱灌包漏鬥,包括漏鬥支架(2),漏鬥本體(1),其特徵在於所述漏鬥本體(I)由上、下二部分組成,上部為單稜錐空體(3),下部為雙稜錐空體(4),且雙稜錐空體(4)與上部的單稜錐空體(3)連成一體,雙稜錐空體(4)下面分別設有一個灌包出料口(5)形成雙出料口。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雙出料口貨櫃散貨拆箱灌包漏鬥,其特徵在於所述單稜錐空體(3)外壁向下延伸成為雙稜錐空體(4)外壁。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雙出料口貨櫃散貨拆箱灌包漏鬥,其特徵在於所述漏鬥本體(I)上部坐落在漏鬥支架(2)上面,且與漏鬥支架(2)固定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雙出料口貨櫃散貨拆箱灌包漏鬥,其特徵在於所述單稜錐空體(3)的上稜錐角為60-61°。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雙出料口貨櫃散貨拆箱灌包漏鬥,其特徵在於所述雙稜錐空體(4)高度為漏鬥本體(I)高度的1/3-1/2。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雙出料口貨櫃散貨拆箱灌包漏鬥,其特徵在於所述雙稜錐空體⑷下面的每一個灌包出料口(5)的面積為單稜錐空體(3)上端開口面積的O.6% -O. 7%。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雙出料口貨櫃散貨拆箱灌包漏鬥,包括漏鬥支架,漏鬥本體,漏鬥本體由上、下二部分組成,上部為單稜錐空體,下部為雙稜錐空體,且雙稜錐空體與上部的單稜錐空體連成一體,雙稜錐空體下面分別設有一個灌包出料口形成雙出料口。本實用新型使用帶鬥叉車和灌包漏鬥作業後,一條作業線不僅可減少勞動力,提高作業的效率,減輕裝卸工的作業強度,包括人工手動灌包的作業量和人工搬運散貨包子的作業量,特別是在高溫季節,有些貨種例如魚粉在作業時不能在貨櫃中使用排風扇的前提下,可極大的減少裝卸工在箱中的作業量和勞動時間,也可以在白天作業,對前方生產任務的安排也沒影響,同時避免了因高溫引起的類似中暑等安全事故。
文檔編號B65B37/02GK202518483SQ20122004410
公開日2012年11月7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10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10日
發明者姜南喬, 姜純一, 費愛國, 陸煜哲 申請人: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龍吳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