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平面自動拋光的製造方法
2023-05-14 06:37:01 1
一種平面自動拋光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鎖具加工裝置,一種平面自動拋光機,包括機架和設置在機架上的控制器、送料裝置、出料裝置、正面拋光裝置和背面拋光裝置,該平面自動拋光機首先通過第一送料杆上的推桿將鎖體工件從出料裝置內推入正面粗磨夾具上的鉗口內進行正面粗磨,而後第一送料杆退回起點,正面粗磨夾具返回原位,已經粗磨好的鎖體工件也被第一送料杆上相對應的推桿同步送入正面精磨夾具進行正面精磨,而後第一送料杆退回起點,正面精磨夾具返回原位,已經精磨好的鎖體工件落入第一送料軌道,並進行180°翻轉後落入第二送料軌道,進行另一面的磨拋加工。整個過程無需人工參與,完全機械化、自動化,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節省了生產時間,提高了生產質量。
【專利說明】一種平面自動拋光機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鎖具加工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平面自動拋光機。
【背景技術】
[0002]鎖具的拋光主要為機械拋光,即在一定的機械裝置上,以相應的接觸方式,並在一定的壓力作用下,使高速運轉著的拋光輪與鎖具工件表面接觸產生摩擦,將鎖具加工表面的餘量逐漸磨除或拋磨光滑的工藝。現有的機械化鎖具拋光設備目前尚未成型,鎖具拋光仍處於人工拋光階段,存在人工成本高、勞動強度大、生產時間長、生產質量不穩定性,因此對能擁有新工藝和控制方法的設備需求極度迫切,很有必要對這一項目進行進一步的開發。
【發明內容】
[0003]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機械化、自動化程度高的鎖具的平面自動拋光機,該鎖具的平面自動拋光機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節省了生產時間,提高了
生產質量。
[0004]為了實現上述的目的,本發明採用了以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平面自動拋光機,包括機架和設置在機架上的控制器、送料裝置、出料裝置、正面拋光裝置和背面拋光裝置,控制器分別與送料裝置、正面拋光裝置、背面拋光裝置控制連接;所述的送料裝置包括第一送料軌道、第二送料軌道、第一送料杆、第二送料杆和反轉機構;第一送料軌道和第二送料軌道平行設置,第一送料軌道的末端處於第二送料軌道的首端上方,出料裝置設置在第一送料軌道的首端上方;第一送料杆和第二送料杆上均設有用於推動鎖體工件的推桿,第一送料杆處於第一送料軌道下方,第二送料杆處於第二送料軌道下方;反轉機構包括擋板、連接杆、過渡板和圓弧形導向板,圓弧形導向板設置在第一送料軌道末端上,擋板設置在第一送料軌道末端一側,擋板和圓弧形導向板之間留有用於鎖體工件落入的出口 ;第一送料杆的內端和第二送料杆的內端通過連接杆連接,過渡板設置在連接杆中部且過渡板處在第一送料軌道末端和第二送料軌道首端之間;
所述的正面拋光裝置與第一送料軌道相對應,正面拋光裝置包括正面粗拋光輪、正面精拋光輪、正面粗磨電機、正面精磨電機、正面粗磨夾具和正面精磨夾具;所述的正面粗磨電機通過皮帶傳動帶動正面粗拋光輪轉動,正面精磨電機通過皮帶傳動帶動正面精拋光輪轉動,正面粗拋光輪和正面精拋光輪沿第一送料軌道的軌道送料方向依次設置在第一送料軌道上方;
所述的背面拋光裝置與第二送料軌道相對應,背面拋光裝置包括背面粗拋光輪、背面精拋光輪、背面粗磨電機、背面精磨電機、背面粗磨夾具和背面精磨夾具;所述的背面粗磨電機通過皮帶傳動帶動背面粗拋光輪轉動,背面精磨電機通過皮帶傳動帶動背面精拋光輪轉動,背面粗拋光輪和背面精拋光輪沿第二送料軌道的軌道送料方向依次設置在第二送料軌道上方;正面粗拋光輪、正面精拋光輪、背面粗拋光輪和背面精拋光輪上均連接有漲緊輪;
所述的機架上設有正面拖板滑塊和背面拖板滑塊,正面粗磨夾具和正面精磨夾具設置在正面拖板滑塊上,背面粗磨夾具和背面精磨夾具設置在背面拖板滑塊上;正面粗磨夾具、正面精磨夾具、背面粗磨夾具和背面精磨夾具上端均設有用於固定鎖體工件的鉗口,正面粗磨夾具上的鉗口與正面粗拋光輪相對應,正面精磨夾具上的鉗口與正面精拋光輪相對應,背面粗磨夾具上的鉗口與背面粗拋光輪相對應,背面精磨夾具上的鉗口與背面精拋光輪相對應;
正面粗磨夾具、正面精磨夾具、背面粗磨夾具和背面精磨夾具的結構相同,均包括夾具架和設置在夾具架上的移動缸、主滑塊、鉗塊、滑軌,滑軌的軌道方向與移動缸的輸出方向一致,移動缸帶動主滑塊滑動設置在滑軌上,鉗塊下端固定在主滑塊上,鉗口處於鉗塊上端處,鉗塊與主滑塊之間設有用於調節誤差的兼容壓簧。
[0005]本發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該平面自動拋光機首先通過第一送料杆上的推桿將鎖體工件從出料裝置內推入正面粗磨夾具上的鉗口內進行正面粗磨,而後第一送料杆退回起點,正面粗磨夾具返回原位,第一送料杆上的推桿送入下一個鎖體工件進行粗磨,而此時已經粗磨好的鎖體工件也被第一送料杆上相對應的推桿同步送入正面精磨夾具進行正面精磨,而後第一送料杆退回起點,正面精磨夾具返回原位,已經精磨好的鎖體工件落入第一送料軌道,並進行180°翻轉後落入第二送料軌道,進行另一面的磨拋加工。整個過程無需人工參與,完全機械化、自動化,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節省了生產時間,提高了生產質量。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正面示意圖。
[0007]圖2為圖1的B面結構示意圖。
[0008]圖3為圖1的A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9]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案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0]如圖廣3所示的一種平面自動拋光機,包括機架8和設置在機架上的控制器1、送料裝置、出料裝置3、正面拋光裝置4和背面拋光裝置5,控制器I分別與送料裝置、正面拋光裝置4、背面拋光裝置5控制連接。送料裝置包括第一送料軌道21、第二送料軌道22、第一送料杆23、第二送料杆24和反轉機構。第一送料軌道21和第二送料軌道22平行設置,第一送料軌道21的末端處於第二送料軌道22的首端上方,出料裝置3設置在第一送料軌道21的首端上方,具體是出料裝置3可為出料鬥,出料鬥處在第一送料軌道21首端上方,第一送料杆23和第二送料杆24上均設有用於推動鎖體工件的推桿25,第一送料杆23處於第一送料軌道21下方,第二送料杆24處於第二送料軌道22下方,在設備工作初期,第一送料杆23上的推桿25將鎖體工件從出料裝置3內推入正面粗磨夾具上的鉗口內。
[0011]反轉機構包括擋板26、連接杆27、過渡板28和圓弧形導向板29,圓弧形導向板29設置在第一送料軌道21末端上,擋板26設置在第一送料軌道21末端一側,擋板26和圓弧形導向板29之間留有用於鎖體工件落入的出口 20。第一送料杆23的內端和第二送料杆24的內端通過連接杆27連接,過渡板28設置在連接杆27中部且過渡板28處在第一送料軌道21末端和第二送料軌道22首端之間。使用中,鎖體工件通過第一送料杆23上的推桿25在第一送料軌道21上前行,直至從擋板26和圓弧形導向板29之間的出口 20內掉落,由於鎖體工件的移動速度較慢,又有擋板26和圓弧形導向板29的設置,鎖體工件會順圓弧形導向板29向下反轉成90°,且此時剛好落入過渡板28上,過渡板28、連接杆27以及第一推料杆、第二推料杆都是相連的,即一起運作,第一推料杆復位時帶動過渡板28復位,過渡板28上的鎖體工件在運動中受到圓弧形導向板29阻擋,進而再次翻轉90°且落入下方的第二送料軌道22上。
[0012]正面拋光裝置4與第一送料軌道21相對應,正面拋光裝置4包括正面粗拋光輪41、正面精拋光輪42、正面粗磨電機43、正面精磨電機44、正面粗磨夾具45和正面精磨夾具46。正面粗磨電機43通過皮帶傳動帶動正面粗拋光輪41轉動,正面精磨電機44通過皮帶傳動帶動正面精拋光輪42轉動,正面粗拋光輪41和正面精拋光輪42沿第一送料軌道21的軌道送料方向依次設置在第一送料軌道21上方。背面拋光裝置5與第二送料軌道22相對應,背面拋光裝置5包括背面粗拋光輪51、背面精拋光輪52、背面粗磨電機53、背面精磨電機54、背面粗磨夾具55和背面精磨夾具56。背面粗磨電機53通過皮帶傳動帶動背面粗拋光輪51轉動,背面精磨電機54通過皮帶傳動帶動背面精拋光輪52轉動,背面粗拋光輪51和背面精拋光輪52沿第二送料軌道22的軌道送料方向依次設置在第二送料軌道22上方。正面粗拋光輪41、正面精拋光輪42、背面粗拋光輪51和背面精拋光輪52上均連接有漲緊輪6。皮帶使用時間長了容易被伸長,而漲緊輪6可以自動調節皮帶的張力,另外有了漲緊輪6皮帶運行更加平穩,減少噪音且防止打滑。
[0013]機架上設有正面拖板滑塊47和背面拖板滑塊57,正面粗磨夾具45和正面精磨夾具46設置在正面拖板滑塊47上,背面粗磨夾具55和背面精磨夾具56設置在背面拖板滑塊57上,正面拖板滑塊47和背面拖板滑塊57的設置用於調整夾具與拋光輪之間的距離,使設備適應於加工各種不同尺寸大小的鎖體工件。正面粗磨夾具45、正面精磨夾具46、背面粗磨夾具55和背面精磨夾具56上端均設有用於固定鎖體工件的鉗口,正面粗磨夾具45上的鉗口與正面粗拋光輪41相對應,正面精磨夾具46上的鉗口與正面精拋光輪42相對應,背面粗磨夾具55上的鉗口與背面粗拋光輪51相對應,背面精磨夾具56上的鉗口與背面精拋光輪52相對應。正面粗磨夾具45、正面精磨夾具46、背面粗磨夾具55和背面精磨夾具56的結構相同,均包括夾具架71和設置在夾具架71上的移動缸72、主滑塊73、鉗塊74、滑軌75,滑軌75的軌道方向與移動缸72的輸出方向一致,移動缸72帶動主滑塊73滑動設置在滑軌75上,鉗塊74下端固定在主滑塊73上,鉗塊74與主滑塊73之間設有用於調節誤差的兼容壓簧76,兼容壓簧76的作用在於兼容同型號工件的尺寸誤差和磨拋過程中避免過載,鉗口處於鉗塊74上端處。在使用中,鉗塊74被移動缸72推動至與送料軌道吻合處,此時推桿將鎖體工件推入鉗塊74的鉗口內,再通過拖板滑塊調整鎖體工件與拋光輪之間的距離,調節完成後移動缸72帶動主滑塊73及其上的鉗塊74向拋光輪移動,直至鎖體工件上端面整面被磨拋之後,移動缸72將主滑塊73及其上的鉗塊74帶回,拋光輪再次對鎖體工件上端面進行磨拋,如此往復磨拋完成後,移動缸72將滑塊帶回起始位置進行下一工件的磨拋。
[0014]綜上所述,該平面自動拋光機首先通過第一送料杆上的推桿將鎖體工件從出料裝置內推入正面粗磨夾具上的鉗口內進行正面粗磨,而後第一送料杆退回起點,正面粗磨夾具返回原位,第一送料杆上的推桿送入下一個鎖體工件進行粗磨,而此時已經粗磨好的鎖體工件也被第一送料杆上相對應的推桿同步送入正面精磨夾具進行正面精磨,而後第一送料杆退回起點,正面精磨夾具返回原位,已經精磨好的鎖體工件落入第一送料軌道,並進行180°翻轉後落入第二送料軌道,進行另一面的磨拋加工。整個過程無需人工參與,完全機械化、自動化,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節省了生產時間,提高了生產質量。
【權利要求】
1.一種平面自動拋光機,其特徵在於:包括機架和設置在機架上的控制器、送料裝置、出料裝置、正面拋光裝置和背面拋光裝置,控制器分別與送料裝置、正面拋光裝置、背面拋光裝置控制連接;所述的送料裝置包括第一送料軌道、第二送料軌道、第一送料杆、第二送料杆和反轉機構;第一送料軌道和第二送料軌道平行設置,第一送料軌道的末端處於第二送料軌道的首端上方,出料裝置設置在第一送料軌道的首端上方;第一送料杆和第二送料杆上均設有用於推動鎖體工件的推桿,第一送料杆處於第一送料軌道下方,第二送料杆處於第二送料軌道下方;反轉機構包括擋板、連接杆、過渡板和圓弧形導向板,圓弧形導向板設置在第一送料軌道末端上,擋板設置在第一送料軌道末端一側,擋板和圓弧形導向板之間留有用於鎖體工件落入的出口 ;第一送料杆的內端和第二送料杆的內端通過連接杆連接,過渡板設置在連接杆中部且過渡板處在第一送料軌道末端和第二送料軌道首端之間; 所述的正面拋光裝置與第一送料軌道相對應,正面拋光裝置包括正面粗拋光輪、正面精拋光輪、正面粗磨電機、正面精磨電機、正面粗磨夾具和正面精磨夾具;所述的正面粗磨電機通過皮帶傳動帶動正面粗拋光輪轉動,正面精磨電機通過皮帶傳動帶動正面精拋光輪轉動,正面粗拋光輪和正面精拋光輪沿第一送料軌道的軌道送料方向依次設置在第一送料軌道上方; 所述的背面拋光裝置與第二送料軌道相對應,背面拋光裝置包括背面粗拋光輪、背面精拋光輪、背面粗磨電機、背面精磨電機、背面粗磨夾具和背面精磨夾具;所述的背面粗磨電機通過皮帶傳動帶動背面粗拋光輪轉動,背面精磨電機通過皮帶傳動帶動背面精拋光輪轉動,背面粗拋光輪和背面精拋光輪沿第二送料軌道的軌道送料方向依次設置在第二送料軌道上方;正面粗拋光輪、正面精拋光輪、背面粗拋光輪和背面精拋光輪上均連接有漲緊輪; 所述的機架上設有正面拖板滑塊和背面拖板滑塊,正面粗磨夾具和正面精磨夾具設置在正面拖板滑塊上,背面粗磨夾具和背面精磨夾具設置在背面拖板滑塊上;正面粗磨夾具、正面精磨夾具、背面粗磨夾具和背面精磨夾具上端均設有用於固定鎖體工件的鉗口,正面粗磨夾具上的鉗口與正面粗拋光輪相對應,正面精磨夾具上的鉗口與正面精拋光輪相對應,背面粗磨夾具上的鉗口與背面粗拋光輪相對應,背面精磨夾具上的鉗口與背面精拋光輪相對應; 正面粗磨夾具、正面精磨夾具、背面粗磨夾具和背面精磨夾具的結構相同,均包括夾具架和設置在夾具架上的移動缸、主滑塊、鉗塊、滑軌,滑軌的軌道方向與移動缸的輸出方向一致,移動缸帶動主滑塊滑動設置在滑軌上,鉗塊下端固定在主滑塊上,鉗口處於鉗塊上端處,鉗塊與主滑塊之間設有用於調節誤差的兼容壓簧。
【文檔編號】B24B29/02GK103659553SQ201310689681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6日
【發明者】張必葵 申請人:浦江聯力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