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接盤組件及具有該連接盤組件的雙邊式裝配變位的製造方法
2023-05-14 13:59:11
連接盤組件及具有該連接盤組件的雙邊式裝配變位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連接盤組件及包括該連接盤組件的雙邊式裝配變位機,連接盤組件包括主軸(62),固定接盤(65)固定連接到主軸(62)上,活動接盤(63)和固定接盤(65)可拆卸地連接,活動接盤(63)與履帶梁驅動架(21)可拆卸地連接,主軸(62)的兩端分別可接合在轉動基座(1)的伸出臂(12)上。該連接盤組件使得履帶梁和轉動基座的連接更加方便、可靠。該雙邊式裝配變位機能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工件裝卸方便、節約生產面積、翻轉更加平穩。
【專利說明】連接盤組件及具有該連接盤組件的雙邊式裝配變位機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變位裝置,尤其是一種用於大型部件的變位裝置,例如,履帶起重機履帶梁裝配變位裝置。
【背景技術】
[0002]變位機是指能改變工件原來位置的專用機器,即將工件翻轉至需要的位置,便於操作者進行焊接、裝配或操作。變位機有時又叫翻轉機。
[0003]目前履帶梁變位機主要有兩種型式,一種是L形變位機,該變位機主要由底座82、角板支架84、驅動油缸83、液壓站等組成,對履帶梁81進行翻轉,如圖8所示;另一種是鏈式變位機,該變位機主要由電機減速機91、鏈輪93、翻轉機主體架94、翻轉鏈條92等幾部份組成,如圖9 (1)、9 (2)和9 (3)所示。
[0004]第一種型式履帶梁81隻需要放到L型變位機內,側面靠緊角板支架84即可,無需裝夾,但是翻轉時需要兩步,每一步翻轉90°,且每一步都需要行車吊裝一次,行車使用頻次較高,佔用行車時間長;另外,履帶梁上平面布設有四條託鏈板85,其中兩條較高,且間距較小,且這兩條託鏈板構成的頂面會作為承重面與角板支架84接觸,由於履帶梁外形原因,導致在翻轉過程中承重不穩定、履帶梁容易傾翻,極易出現履帶梁意外翻倒現象,產生安全隱患。
[0005]第二種型式履帶梁只要放在鏈條上即可,不需要裝夾。但其存在以下缺點:
[0006](I)由於翻轉鏈條是柔性的,履帶梁在翻轉鏈條上翻轉過程中履帶梁的重心在不斷變化,因此履帶梁在翻轉鏈條上晃動很大、衝擊力很大;裝配時需要履帶梁固定不動,也就是說,只有履帶梁在翻轉鏈條上不動時才能裝配,而柔性鏈條在裝配時履帶梁容易晃動,只能翻轉,無法實現裝配,更不能實現多軸擰緊機配合使用;履帶梁由晃動到靜止不動,這需要一段時間;而且裝配時操作者無意碰到履帶梁或外力碰到履帶梁,都會使履帶梁再次晃動起來,因此這種變位方式缺點是履帶梁在鏈條上容易晃動不利於裝配,且工作效率低下。
[0007](2)鏈條在運動時,因履帶梁自身重量較重,履帶梁與鏈條之間易產生滑動,造成履帶梁被劃傷、磕碰,嚴重影響產品質量。
[0008](3)履帶梁上裝有支重輪,支重輪為圓弧狀,相臨支重輪間距較小,且各支重輪之間的間距都不一樣,同時翻轉時晃動較大,造成鏈條與支重輪之間產生錯位現象,嚴重影響翻轉效率,產生安全隱患。
[0009]可以說,目前履帶梁翻轉主要採用行車翻轉作業方式,技術水平落後,人員和行車存在安全隱患。此翻轉方式存在衝擊,容易造成履帶梁磕碰、刮傷及變形,給後道工序留下質量隱患。隨著產量逐年增加,而使用行車翻轉變位佔用行車時間較長,造成行車不能滿足正常吊裝作業量,制約整體產能的提升。
【發明內容】
[0010]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要提供一種連接盤組件,該連接盤組件使得履帶梁和轉動基座的連接更加方便、可靠。
[0011]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要提供一種雙邊式裝配變位機,它能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工件裝卸方便、節約生產面積、翻轉更加平穩。
[0012]本發明的上述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連接盤組件,包括主軸,其特徵在於,固定接盤固定連接到主軸上,活動接盤和固定接盤可拆卸地連接,活動接盤與履帶梁驅動架可拆卸地連接,主軸的兩端分別可接合在轉動基座的伸出臂上。
[0013]依據本發明所述的連接盤組件,所述固定接盤焊接到所述主軸上,所述活動接盤通過第一螺栓與所述履帶梁驅動架連接,所述活動接盤具有臺階,所述固定接盤通過第二螺栓嵌入連接在所述活動接盤的臺階上。
[0014]依據本發明所述的連接盤組件,在所述主軸的一端或兩端上設有供吊具穿過的軸階部。
[0015]—種雙邊式裝配變位機,包括轉動機座、移動機座、迴轉系統和電氣系統,迴轉系統與轉動機座連接,其特徵在於,所述雙邊式裝配變位機還包括上面所述的連接盤組件,所述轉動機座的一對伸出臂上設有凹槽,通過螺紋壓板將主軸兩端的軸階部固定連接在凹槽中,所述移動機座安裝在一對第一軌道上,所述移動基座的連接端與履帶梁叉形端可拆卸地連接。
[0016]依據本發明所述的雙邊式裝配變位機,所述移動基座的連接端設有兩個豎直布置的絲杆,用於調整連接端沿Z方向的高度。
[0017]依據本發明所述的雙邊式裝配變位機,所述移動基座設有凸輪板,用於調整連接端沿X向的固定位置。
[0018]依據本發明所述的雙邊式裝配變位機,在第一軌道的右端設有擋塊,限定移動機座的最右端位置。
[0019]依據本發明所述的雙邊式裝配變位機,還包括移動小車,移動小車通過車體下部的滾輪、由第一電機驅動而在第二軌道上沿M向移動,移動小車還可由第二電機驅動而在第三軌道上沿N向移動。
[0020]依據本發明所述的雙邊式裝配變位機,所述迴轉系統包括設置在轉動基座內的迴轉減速裝置和電機,迴轉減速裝置一端與電機連接,另一端與迴轉支承連接,迴轉支承包括內齒圈和外齒圈,內齒圈可以相對外齒圈運動,外齒圈與轉動基座的端面連接,內齒圈與減速機齒輪嚙合,內齒圈還通過伸出臂與履帶梁的驅動架連接。
[0021]依據本發明所述的雙邊式裝配變位機,連接端包括支撐架,支撐架上固定有上面板,上面板上疊置有凸輪板,上面板的寬度大於凸輪板的Rmax+rmax之和,大於的部分抵接在履帶梁的叉型端的水平槽的上壁,栓軸穿過凸輪板和上面板,將凸輪板固定在上面板上,並使凸輪板可以圍繞栓軸的O點轉動,凸輪板的兩端面為圓弧狀,該兩端面與履帶梁叉型端的豎直槽壁緊配合。
[0022]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0023]( I)該變位機機構簡單,結構緊湊,操作快捷,工件取放方便,變位時無需對工件進行繁雜的裝夾工序。
[0024](2)該變位機±180°的變位能實現履帶梁的變位需求。因履帶梁與變位機是剛性接觸,翻轉平穩且工件不會晃動,再利用移動小車實現裝配,這樣在同一個地方即滿足工件翻轉,又滿足裝配,有利於節約生產面積,滿足今後產能不斷提升的需求。
[0025](3)由於該變位機採用分體式連接(履帶梁與變位機分為兩步連接,第一步履帶梁與連接盤組件連接,第二步連接盤組件與變位機連接及叉型端與移動機座連接),使變位機通用性更好,翻轉更平穩,最大可實現30t工件翻轉需求。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6]圖1是依據本發明提出的雙邊式裝配變位機的示意主視圖;
[0027]圖2是圖1的示意俯視圖;
[0028]圖3a是履帶梁的結構簡圖;
[0029]圖3b是履帶梁的立體簡圖;
[0030]圖4a是連接盤組件的立體結構簡圖;
[0031]圖4b是連接履帶梁驅動架和轉動基座的連接盤組件的簡圖;
[0032]圖4c是伸出臂與連接盤組件的放大圖;
[0033]圖5a是移動基座與履帶梁叉型端的連接簡圖;
[0034]圖5b是凸輪板和絲杆的俯視圖;
[0035]圖5c是凸輪板和履帶梁叉型端配合的俯視示意圖;
[0036]圖6a為轉動基座的側視圖;
[0037]圖6b為轉動基座的王視圖;
[0038]圖7為移動小車的示意圖;
[0039]圖8為現有的L形變位機的結構示意圖;
[0040]圖9 (I)為現有的鏈式變位機的結構示意圖一;
[0041]圖9 (2)為現有的鏈式變位機的結構示意圖二 ;
[0042]圖9 (3)為現有的鏈式變位機的結構示意圖三。
【具體實施方式】
[0043]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依據本發明提出的連接盤組件及具有該連接盤組件的雙邊式裝配變位機的工作原理和具體結構。
[0044]本發明的雙邊式裝配變位機原理主要是採用機械式傳動。履帶梁2與雙邊式裝配變位機的連接分為兩步:第一步先將連接盤組件6與履帶梁2的驅動架21連接,主要目的是減少在變位機上的裝配時間,提高翻轉機的利用率;第二步是將連接盤組件6與變位機的轉動機座I連接,再將移動機座4與履帶梁2的叉形端22連接,達到固定履帶梁2的目的,然後操作變位機旋轉180°,直至碰到行程限位開關變位機停止旋轉。
[0045]如圖1和2所示,本發明的一種雙邊式裝配變位機,包括:轉動機座1、移動小車
3、移動機座4、迴轉系統5、連接盤組件6、第一軌道7、第二軌道32及電氣系統。
[0046]履帶梁2被固定在雙邊式裝配變位機內。
[0047]如圖3a、3b所示,每條履帶梁都有驅動架21、叉型端22、上面23、下面24和支重輪25,並且各系列產品的左右履帶梁結構形式基本一致,現以右履帶梁為例進行方案闡述。
[0048]如圖4a、4b、4c所示,連接盤組件6為結構件,主要包括主軸62、活動接盤63、固定接盤65、第一螺栓64和第二螺栓66,固定接盤65固定連接在主軸62上,活動接盤63和固定接盤65可拆卸地連接,活動接盤63與履帶梁驅動架21可拆卸地連接,主軸62的兩端分別接合在轉動基座I的伸出臂12上。
[0049]例如,將所述固定接盤65焊接到所述主軸62上,所述活動接盤63通過第一螺栓64與所述履帶梁驅動架21連接,所述活動接盤63具有向內凹的臺階631,其與固定接盤65的外邊緣配合,所述固定接盤65通過第二螺栓66嵌入連接在所述活動接盤63的向內凹的臺階631上。
[0050]另外,在所述主軸62的一端或兩端上設有供吊具61穿過的軸階部67。
[0051]在組裝連接盤組件6時,首先將吊具61在起重設備的協助下穿在主軸62 —端的軸階部67上,將主軸吊到指定組裝區域,然後根據不同產品的需要選擇相應的活動接盤63和固定接盤65,接著將選擇好的固定接盤65焊接到主軸62上,活動接盤63和固定接盤65通過第二螺栓66連接,從而將活動接盤63安裝到主軸62上,最後將組裝好的連接盤組件6吊起,利用第一螺栓64通過活動接盤63與履帶梁2驅動架21上的螺紋孔接合,從而完成連接盤組件6與履帶梁2的對接。
[0052]當連接盤組件6與履帶梁2成功連接後,將吊具61從主軸62上拆除,與雙邊式變位機的轉動機座I連接時,將主軸62兩端的軸階部67置於轉動機座I兩端的伸出臂12的凹槽15中,通過第三螺栓13將螺紋壓板14的凹部抵接軸階部67固定,從而將主軸62固定在伸出臂12上,完成履帶梁2—端的固定。
[0053]連接盤組件6與轉動機座I的連接,根據產品類型不同可更換連接盤組件,以適應不同產品裝配需求。
[0054]如圖5a、5b、5c所示,當履帶梁2調整到水平狀態時,移動機座4在第一軌道7上沿Y向向左移動,至移動機座4的連接端41與履帶梁2的叉型端22靠近後,操作連接端41上的兩根可使連接端41上下移動的絲杆43,以實施履帶梁2的Z向定位,Z向定位的範圍為 200mm ?260mm。
[0055]然後再操作連接端41上的凸輪板42,輪板42可以圍繞O點轉動,凸輪板42的兩端面421為圓弧狀,該兩端面421與履帶梁2叉型端的豎直槽壁222緊配合,以實施履帶梁2的X向定位,X向定位的範圍為250mm?400mm。
[0056]例如,連接端41包括支撐架,支撐架上固定有上面板422,上面板422上疊置有凸輪板42,上面板422的寬度大於凸輪板42的Rmax+rmax之和,大於的部分抵接在履帶梁2的叉型端的水平槽的上壁221。栓軸44穿過凸輪板42和上面板422,將凸輪板42固定在上面板422上,並使凸輪板42可以圍繞栓軸44的O點轉動。凸輪板42的兩端面421為圓弧狀,該兩端面421與履帶梁2叉型端的豎直槽壁222緊配合。
[0057]安裝時,用錘子沿P方向敲打凸輪板42,凸輪板42轉動,圓弧狀端面421推動履帶梁2沿X方向移動。沿相反方向敲打凸輪板,使凸輪板42與履帶梁2叉型端的豎直槽壁222鬆開。
[0058]如圖6a、6b所示,變位機的轉動機座I具有與迴轉系統5連接的端面11、迴轉支承17及與地面連接的螺栓孔16。轉動機座I通過地腳螺栓與地基相連,從而固定在地面上。轉動基座I內設有電機9和迴轉減速裝置10。
[0059]如圖7所示,移動小車3通過車體35下部的滾輪33、由電機31驅動而在第二軌道32上沿M向移動。另外,移動小車3還可由電機36驅動而在第三軌道34上沿N向移動。
[0060]雙邊式裝配變位機的操作流程為:
[0061]第一步,先將連接盤組件6與履帶梁2的驅動架21連接,不同產品可採用不同的連接盤組件;
[0062]第二步,調整移動機座4至最右端,最右端的位置由擋快9限定,吊裝履帶梁2,並與雙邊式變位機的轉動機座I對接,通過吊裝設備將履帶梁2調整水平,並將轉動機座I與履帶梁2固定,操作移動機座4向左端移動靠近履帶梁2的叉型端22,對接並固定,操作完畢後,操作轉動機座I翻轉180°至限位點,轉動機座I停止轉動,翻轉完畢;
[0063]第三步,工人站在移動小車3上調整移動小車縱向(M向)移動及橫向(N向)移動,調整到最佳裝配位置後進行支重輪25等部件的裝配任務;
[0064]第四步,操作轉動機座1,將履帶梁2反轉180°至限位點,轉動機座I停止轉動,將履帶梁2的兩端鬆開,然後將履帶梁2吊走,操作完畢。
[0065]具體地,變位機的轉動機座I和移動機座4為結構件,由鋼板焊接而成,焊後進行退火,消除焊接內應力。然後通過工具機加工出轉動機座I與迴轉系統5連接的端面11及與地面連接的螺栓孔16。轉動機座I通過地腳螺栓與地基相連,固定在地面上,移動機座4安放在第一軌道7上,可以在第一軌道7上滑動。
[0066]移動小車3為結構件,由矩形鋼管、鋼板焊接而成,焊後進行退火,消除焊接內應力。
[0067]迴轉系統5為採購件,主要構成為:迴轉減速機、迴轉支承組成,迴轉減速機與迴轉支承連接,構成整套迴轉系統。迴轉支承分為內齒圈和外圈,外齒圈與轉動機座連接,內齒圈與轉動機座伸出臂組件連接,並與迴轉減速機嚙合;迴轉減速機另一端與電機連接。
[0068]具體地,所述迴轉系統5包括設置在轉動基座I內的迴轉減速裝置10和電機9,迴轉減速裝置10—端與電機9連接,另一端與迴轉支承17連接,迴轉支承17包括內齒圈和外齒圈,內齒圈可以相對外齒圈運動,外齒圈與轉動基座I的端面連接,內齒圈與減速機齒輪嚙合,內齒圈還通過伸出臂12與履帶梁的驅動架連接。
[0069]電氣系統為採購件,主要由控制櫃、電機、行程限位開關組成,電機為動力源,為整套系統提供動力,行程限位開關控制變位機翻轉行程,防止變位機翻轉過度,造成意外事故。
[0070]本發明採用雙邊式變位機結構,工件提前與變位機夾具連接,設計簡單,製造周期短,維護方便。採用分步式連接方式縮短了工件在變位機上裝夾具的時間(工人可以提前將連接盤組件與履帶梁連接,提高了變位機得利用率)。可以±180°變位能實現各系列產品履帶梁的變位需求。
[0071]變位機動力來自減速機,減速機將動力傳遞給轉動機座進行翻轉。
【權利要求】
1.一種連接盤組件,包括主軸(62),其特徵在於,固定接盤(65)固定連接到主軸(62)上,活動接盤(63)和固定接盤(65)可拆卸地連接,活動接盤(63)與履帶梁驅動架(21)可拆卸地連接,主軸(62)的兩端分別可接合在轉動基座(I)的伸出臂(12)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盤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固定接盤(65)焊接到所述主軸(62)上,所述活動接盤(63)通過第一螺栓(64)與所述履帶梁驅動架(21)連接,所述活動接盤(63)具有臺階(631),所述固定接盤(65)通過第二螺栓(66)嵌入連接在所述活動接盤(63)的臺階(631)上。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盤組件,其特徵在於,在所述主軸(62)的一端或兩端上設有供吊具(61)穿過的軸階部(67)。
4.一種雙邊式裝配變位機,包括:轉動機座(I)、移動機座(4)、迴轉系統(5)和電氣系統,迴轉系統(5)與轉動機座(I)連接,其特徵在於,所述雙邊式裝配變位機還包括如權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連接盤組件(6),所述轉動機座(I)的一對伸出臂(12)上設有凹槽(15),通過螺紋壓板(14)將主軸(62)兩端的軸階部(67)固定連接在凹槽(15)中,所述移動機座(4)安裝在一對第一軌道(7)上,所述移動基座(4)的連接端(41)與履帶梁叉形端(22)可拆卸地連接。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雙邊式裝配變位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移動基座(4)的連接端(41)設有兩個豎直布置的絲杆(43),用於調整連接端(41)沿Z方向的高度。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雙邊式裝配變位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移動基座(4)設有凸輪板(42),用於調整連接端(41)沿X向的固定位置。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雙邊式裝配變位機,其特徵在於:在第一軌道(7)的右端設有擋塊(9),限定移動機座(4)的最右端位直。
8.如權利要求4-7之一所述的雙邊式裝配變位機,其特徵在於:還包括移動小車(3),移動小車(3)通過車體(35)下部的滾輪(33)、由第一電機(31)驅動而在第二軌道(32)上沿M向移動,移動小車(3)還可由第二電機(36)驅動而在第三軌道(34)上沿N向移動。
9.如權利要求4-7之一所述的雙邊式裝配變位機,其特徵在於:所述迴轉系統(5)包括設置在轉動基座(I)內的迴轉減速裝置(10 )和電機(9 ),迴轉減速裝置(10 ) —端與電機(9)連接,另一端與迴轉支承(17)連接,迴轉支承(17)包括內齒圈和外齒圈,內齒圈可以相對外齒圈運動,外齒圈與轉動基座(I)的端面(11)連接,內齒圈與減速機齒輪嚙合,內齒圈還通過伸出臂(12 )與履帶梁的驅動架連接。
10.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雙邊式裝配變位機,其特徵在於:連接端(41)包括支撐架,支撐架上固定有上面板(422),上面板(422)上疊置有凸輪板(42),上面板(422)的寬度大於凸輪板(42)的Rmax+rmax之和,大於的部分抵接在履帶梁(2)的叉型端的水平槽的上壁(221),栓軸(44)穿過凸輪板(42)和上面板(422),將凸輪板(42)固定在上面板(422)上,並使凸輪板(42)可以圍繞栓軸(44)的O點轉動,凸輪板(42)的兩端面(421)為圓弧狀,該兩端面(421)與履帶梁(2)叉型端的豎直槽壁(222)緊配合。
【文檔編號】B23P21/00GK103659262SQ201210339614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3日
【發明者】李翔, 董志強, 孟立志, 陳衛東 申請人:徐工集團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