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安全技術碰撞試驗裝置製造方法
2023-05-14 23:46:01 1
汽車安全技術碰撞試驗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汽車安全技術碰撞試驗裝置,屬於車輛【技術領域】。它解決了現有的汽車安全技術碰撞試驗裝置在側面碰撞時無法使假人處於標準溫度中工作的問題。本汽車安全技術碰撞試驗裝置包括用於牽引車輛行駛的牽引軌道組件、用於停放待側面碰撞汽車的保溫室和用於調節保溫室內溫度的空調;牽引軌道組件的牽引軌跡線穿過保溫室;所述保溫室側壁上開有避讓門口和設有用於封堵避讓門口的保溫門。本保溫室相對於整個汽車安全技術碰撞試驗裝置空間顯著縮小,由此調節保溫室溫度所需能量少的優點。本汽車安全技術碰撞試驗裝置有效地保證側面碰撞條件,進而保證試驗結果準備性。
【專利說明】汽車安全技術碰撞試驗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於車輛【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汽車檢測,特別是一種汽車安全技術碰撞試驗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汽車行業高速發展,交通安全是世界各國面臨的共同課題。加強汽車安全是減少道路交通傷害重要地手段之一,是全社會共同關注並且努力解決的重要社會問題之
ο
[0003]在總裝廠安全技術碰撞試驗中,每天都會進行汽車碰撞試驗;在機車碰撞試驗中需要用碰撞假人用來模擬真人;假人內部各部位置有許多傳感器,來模擬真人在汽車事故中各部位受傷的響應情況。即根據傳感器得出的參數用於評價汽車的安全等級。
[0004]安全技術碰撞試驗是在專用場地進行;在側面碰撞過程中,待碰撞汽車只能停在牽引跑道上進行前期準備工作;但該前期準備工作所需的時間較長。由於汽車安全技術碰撞試驗裝置地空間極大,無法進行溫度控制,即無法保證假人處於標準溫度中工作,即會影響試驗結果準備性。
【發明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汽車安全技術碰撞試驗裝置,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的如何消除假人不能在標準溫度中工作。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汽車安全技術碰撞試驗裝置,包括用於牽引車輛行駛的牽引軌道組件;本汽車安全技術碰撞試驗裝置還包括用於停放待側面碰撞汽車的保溫室和用於調節保溫室內溫度的空調;牽引軌道組件的牽引軌跡線穿過保溫室;所述保溫室側壁上開有避讓門口和設有用於封堵避讓門口的保溫門。
[0007]保溫室所處位置與實際側面碰撞試驗經驗得出待側面碰撞試驗汽車停放位置相對。待側面碰撞汽車停放在保溫室內,開啟空調將保證保溫室內溫度調整至假人所需地標準溫度且保證保溫室內溫度相對恆定。避讓門口與待側面碰撞汽車的側面相對;在側面碰撞過程中,打開保溫門,模擬臺車在牽引軌道組件的牽引下,通過保溫門撞在待側面碰撞汽車上。在進行碰撞試驗時,打開保溫室的保溫門至發生碰撞僅需約30秒時間,所以車輛及假人內的傳感器都在標準溫度下進行試驗,更好保證碰撞條件,有效保證試驗結果準備性。
[0008]在上述的汽車安全技術碰撞試驗裝置中,所述保溫室呈長方體狀;所述保溫室兩個側壁與牽引軌道組件牽引軌跡線平行設置。保溫室的形狀規整,便於建造且能保證保溫室的空間大小最合適。
[0009]在上述的汽車安全技術碰撞試驗裝置中,所述避讓門口開設在保溫室與牽弓I軌道組件牽弓I軌跡線相交地兩個側壁上。
[0010]在上述的汽車安全技術碰撞試驗裝置中,所述保溫門包括兩塊門板,門板的豎緣部與保溫室側壁相鉸接。該結構可提高開啟車門地方便性以及儘可能提高避讓門口的大小。
[0011 ] 在上述的汽車安全技術碰撞試驗裝置中,所述保溫室的高度為2.5?3米;與牽弓|軌道組件平行地側壁與牽引軌道組件之間間距為2.8?3.5米;與牽引軌道組件相交地兩側壁之間間距為2.8?3.5米。該大小的保溫室完全滿足不同級別轎車的安全技術碰撞試驗。
[0012]在上述的汽車安全技術碰撞試驗裝置中,所述保溫室的側壁和頂板均採用保溫板製成。
[0013]在上述的汽車安全技術碰撞試驗裝置中,所述保溫門的門板採用保溫板製成。採用保溫板建造保溫室,具有建造成本低,周期短且保溫效果好的優點。
[0014]在上述的汽車安全技術碰撞試驗裝置中,所述試驗裝置還包括正面碰撞壁障和發車室,正面碰撞壁障和發車室分別位於牽引軌道組件的兩端,保溫室位於正面碰撞壁障和發車室之間。
[0015]當進行側面碰撞時,待側面碰撞汽車停放在保溫室內;模擬臺車從發車室發車。當進行其他類型碰撞時,如正面碰撞,保溫室的保溫門均處於打開狀態;待正面碰撞汽車在發車室內進行前期準備工作並從發車室內發車,待正面碰撞汽車自由地通過保溫室與正面碰撞壁障發生碰撞;由此可知設置保溫室並不影響其他類型碰撞試驗。
[0016]與現有技術相比,本保溫室相對於整個汽車安全技術碰撞試驗裝置空間顯著縮小,由此調節保溫室溫度所需能量少的優點。本汽車安全技術碰撞試驗裝置有效地保證側面碰撞條件,進而保證試驗結果準備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是本汽車安全技術碰撞試驗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8]圖2是本汽車安全技術碰撞試驗裝置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0019]圖3是本汽車安全技術碰撞試驗裝置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20]圖中,1、碰撞試驗場地;2、牽引軌道組件;21、讓位槽;22、牽引繩索;3、保溫室;4、保溫門;41、門板;5、空調;6、正面碰撞壁障;7、避讓門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並不限於這些實施例。
[0022]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本汽車安全技術碰撞試驗裝置設置在碰撞試驗場地1上。本汽車安全技術碰撞試驗裝置包括牽引軌道組件2、保溫室3和空調5。
[0023]具體來說,牽引軌道組件2包括位於碰撞試驗場地1表面呈條狀的讓位槽21和設置在讓位槽21內的牽引繩索22。根據實際情況,牽引軌道組件2還可包括固定在讓位槽21側壁上的導向軌。
[0024]在側面碰撞中,待側面碰撞汽車停放在碰撞試驗場地1上,汽車待碰撞區域與牽引軌道組件2的牽引軌跡線相對。由此將保溫室3設在待側面碰撞汽車停放區域處;即在側面碰撞中,待側面碰撞汽車停放在保溫室3內。
[0025]為了保證待側面碰撞汽車和人員能進出保溫室3以及模擬臺車能與側面碰撞汽車的側面碰撞,於是在保溫室3側壁上開有避讓門口 7和設有用於封堵避讓門口 7的保溫門4。
[0026]作為優選,保溫室3呈長方體狀;保溫室3固定在碰撞試驗場地1上。保溫室3兩個側壁與牽引軌道組件2的牽引軌跡線平行設置。該保溫室3形狀規整,因此具有建造方便的優點。
[0027]避讓門口 7開設在保溫室3與牽引軌道組件2的牽引軌跡線相交地兩個側壁上。作為優選,避讓門口 7大小僅略小於對應側壁的大小。為了方便開啟保溫門4,保溫門4包括兩塊門板41,門板41的豎緣部與保溫室3側壁相鉸接。
[0028]保溫室3的高度為2.5?3米;與牽引軌道組件2平行地側壁與牽引軌道組件2之間間距為2.8?3.5米;與牽引軌道組件2相交地兩側壁之間間距為2.8?3.5米。該保溫室3的大小即保證能夠停放待側面碰撞汽車以及不影響人員在保溫室3方便地進行操作,又保證保溫室3內空間最小,降低空調5所需的功率。
[0029]保溫室3的側壁和頂板均採用保溫板製成。保溫門4的門板41也採用保溫板製成。保溫板有效地降低保溫室3內與室外熱交換,提高保溫室3內溫度恆定性。
[0030]空調5的外機設置在保溫室3外,內機固定在保溫室3側壁內表面。
[0031]利用本汽車安全技術碰撞試驗裝置進行側面碰撞試驗時,待側面碰撞汽車停放在保溫室3內,開啟空調5使保溫室3內溫度調整至假人所需地標準溫度;同時進行前期準備工作。當前期準備工作準備就緒後,打開保溫門4,模擬臺車在牽引軌道組件2的牽引下,通過保溫門4撞在待側面碰撞汽車上。從打開保溫門4至發生碰撞僅需約30秒時間所以車輛及假人內的傳感器都在標準溫度下進行試驗,更好保證碰撞條件,有效保證試驗結果準備性。
[0032]本汽車安全技術碰撞試驗裝置還包括正面碰撞壁障6和發車室,正面碰撞壁障6和發車室分別位於牽引軌道組件2的兩端,則保溫室3位於正面碰撞壁障6和發車室之間。
[0033]利用本汽車安全技術碰撞試驗裝置進行正面碰撞試驗時,將所有保溫門4均打開使待正面碰撞汽車順利通過保溫室3撞在正面碰撞壁障6上。
【權利要求】
1.一種汽車安全技術碰撞試驗裝置,包括用於牽引車輛行駛的牽引軌道組件(2),其特徵在於,本汽車安全技術碰撞試驗裝置還包括用於停放待側面碰撞汽車的保溫室(3)和用於調節保溫室(3)內溫度的空調(5);牽引軌道組件(2)的牽引軌跡線穿過保溫室(3);所述保溫室(3)側壁上開有避讓門口(7)和設有用於封堵避讓門口(7)的保溫門(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安全技術碰撞試驗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保溫室(3)呈長方體狀;所述保溫室(3)兩個側壁與牽引軌道組件(2)牽引軌跡線平行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汽車安全技術碰撞試驗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避讓門口(7)開設在保溫室(3)與牽引軌道組件(2)牽引軌跡線相交地兩個側壁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汽車安全技術碰撞試驗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保溫門⑷包括兩塊門板(41),門板(41)的豎緣部與保溫室(3)側壁相鉸接。
5.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汽車安全技術碰撞試驗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保溫室(3)的高度為2.5?3米;與牽引軌道組件(2)平行地側壁與牽引軌道組件(2)之間間距為2.8?3.5米;與牽引軌道組件(2)相交地兩側壁之間間距為2.8?3.5米。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汽車安全技術碰撞試驗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保溫室(3)的側壁和頂板均採用保溫板製成。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汽車安全技術碰撞試驗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保溫門(4)的門板(41)採用保溫板製成。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汽車安全技術碰撞試驗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試驗裝置還包括正面碰撞壁障(6)和發車室,正面碰撞壁障(6)和發車室分別位於牽引軌道組件(2)的兩端,保溫室(3)位於正面碰撞壁障(6)和發車室之間。
【文檔編號】G01M17/007GK204101260SQ201420575098
【公開日】2015年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30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30日
【發明者】李兵, 劉碧瑩, 張毅, 韓剛, 劉衛國, 潘之傑, 吳成明, 馮擎峰 申請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