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內鎖止型剎車間隙調整臂的製作方法
2023-05-14 16:23:21 4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制動部件,尤其涉及一種剎車間隙調整臂。
背景技術:
剎車間隙調整臂,用於調整汽車制動系統中的鼓式制動器的剎車間隙,具體用於調節摩擦片和制動鼓內側的間隙大小。當駕駛員踩下制動踏板時,氣室推桿推動調整臂,調整臂的蝸輪帶動凸輪軸轉動,凸輪推動制動蹄,從而使摩擦片靠向制動鼓內表面,消除兩者之間的間隙,進而緊壓在制動鼓上。隨著汽車行駛時對制動器的實用,剎車片和制動鼓發生磨損,使剎車間隙增大,此時需要對剎車間隙進行調整。用扳手旋轉調整臂的蝸杆軸,即可調整剎車間隙。
現有技術中的調整臂,包括蝸輪、蝸杆和蝸杆軸,其中,蝸輪與蝸杆嚙合,蝸杆套設在蝸杆軸上,當旋轉蝸杆軸時,可使蝸輪旋轉,進而調整剎車間隙。但現有技術的缺陷是,其蝸杆軸沒有相應的鎖止結構,容易自行旋轉或出現鬆動,蝸輪蝸杆間的嚙合不穩定,不能精確傳遞剎車制動力矩,且剎車間隙的調整精度低,不利於汽車制動系統的穩定工作;或蝸杆軸的鎖止結構過緊,不便調整剎車間隙。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嚙合穩定、剎車間隙的調整精度高的剎車間隙調整臂。
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內鎖止型剎車間隙調整臂,包括臂體、蝸輪、蝸杆、蝸杆軸、鎖止件和彈性件;所述臂體上設有蝸輪孔、蝸杆孔和軸孔,所述蝸輪、蝸杆和蝸杆軸可轉動但不可平移地分別設置在所述蝸輪孔、蝸輪孔和軸孔內;所述蝸杆固定套設在所述蝸杆軸上,所述蝸杆與所述蝸輪嚙合;所述蝸杆軸包括頭部和軸體,所述鎖止件不可轉動地套設在所述軸體上並與所述頭部接觸,所述鎖止件和所述頭部相接觸的面上分別設有相應的鎖止結構;所述彈性件抵住所述鎖止件,所述鎖止件可壓縮所述彈性件並相對於所述軸體軸向移動,且所述鎖止件可被所述彈性件推回原位。
本實用新型的內鎖止型剎車間隙調整臂,採用鎖止結構,使鎖止件在彈性力的作用下對蝸杆軸產生止轉力矩,可保持蝸輪、蝸杆間的穩定嚙合並傳遞剎車制動力矩,也可使剎車間隙的調整精度提高,有利於汽車制動系統的穩定工作。
進一步地,所述鎖止件和所述蝸杆軸的頭部分別通過其端面相接觸,所述端面上相應設有的鎖止結構分別為凸起和凹槽。
進一步地,所述鎖止件為圓環狀,所述鎖止件和所述蝸杆軸相接觸的端面為平面。
進一步地,所述鎖止件上沿圓周方向等間距設有多個凸起,所述蝸杆軸的頭部上沿圓周方向等間距設有多個凹槽。
進一步地,所述凸起為半圓柱狀凸起,所述半圓柱狀凸起的中心軸穿過所述鎖止件的中心軸並與所述鎖止件的中心軸垂直。
進一步地,所述蝸杆軸的頭部包括稜柱和環狀凸臺,所述環狀凸臺與所述鎖止件相互鎖合。
進一步地,所述鎖止件的外側面上設有鎖止耳,所述鎖止件通過所述鎖止耳與所述臂體的軸孔內壁不可轉動地固定。
進一步地,所述彈性件為彈簧。
進一步地,所述軸孔上設有臺階;還包括限位柱銷,其長度大於所述蝸杆軸的軸體的直徑,所述限位柱銷插入所述軸體中,其伸出所述軸體的部位抵住所述臺階。
進一步地,所述蝸杆軸的軸體的端部設有環形凹槽;還包括彈性柱銷,所述彈性柱銷垂直插入所述臂體中,並穿過所述環形凹槽。
為了更好地理解和實施,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內鎖止型剎車間隙調整臂的正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內鎖止型剎車間隙調整臂的俯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蝸杆軸的立體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鎖止件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和2,其分別為本實用新型的內鎖止型剎車間隙調整臂的正視圖和俯視圖。本實用新型的內鎖止型剎車間隙調整臂(以下簡稱調整臂)包括臂體1、蝸輪2、蝸杆3、蝸杆軸4、鎖止件5、彈性件6、密封圈7、蓋板8和油杯9。其中,蝸輪2、蝸杆3、蝸杆軸4、鎖止件5、彈性件6和密封圈7設置在臂體1內部,該蝸杆3套設在蝸杆軸4上,蝸輪2與蝸杆3嚙合,鎖止件5和彈性件6套設在蝸杆軸4上,密封圈7套設在鎖止件5上。蓋板8固定在臂體1表面,油杯9固定在臂體1的側面上。
該臂體1內設有蝸輪孔、蝸杆孔和軸孔,其形狀分別與蝸輪2、蝸杆3、蝸杆軸4相對應,所述軸孔的內壁上設有臺階。
該蝸輪2、蝸杆3、蝸杆軸4可轉動但不可平移地分別固定在臂體1的蝸輪孔、蝸杆孔和軸孔內,其中,蝸杆3套設在蝸杆軸4上,蝸輪2與蝸杆3嚙合,當蝸杆軸4轉動時,可通過蝸杆3帶動蝸輪2轉動。
請參閱圖3,其為本實用新型的蝸杆軸的立體圖。該蝸杆軸4包括頭部41、軸體42、限位柱銷43和彈性柱銷44。該頭部41包括稜柱411和環形凸臺412,該稜柱411為六角稜柱或八角稜柱,用於使用扳手對該蝸杆軸4進行旋轉。該環形凸臺412的一側端面與所述稜柱411貼合固定,其另一端面與軸體42貼合固定,該另一端面為平面,該平面上設有鎖止結構,本實施例中具體為凹槽4121。該軸體42上設有限位孔423,該限位柱銷43可穿過該限位孔423,該限位柱銷43的長度大於軸體42的直徑,其伸出軸體42的部位抵住軸孔的內壁上的臺階,限制蝸杆軸4的軸向移動,防止其向臂體1內部移動。該軸體42上還設有裝配平面422,用於與該蝸杆3固定裝配。該軸體42的端部還設有環形凹槽421,該彈性柱銷44垂直插入臂體1中,並穿過該環形凹槽421,進一步限制蝸杆軸4的軸向移動。
請參閱圖4,其為本實用新型的鎖止件的立體圖。該鎖止件5為圓環狀,其套設在該軸體42上,其一端面為平面,並與該環形凸臺412的一個端面接觸。該鎖止件5的平面端面上設有鎖止結構,本實施例中具體為半圓柱狀的凸起51,即其形狀約為圓柱的一半,該凸起51有多個,其沿圓周方向等間距地分布在鎖止件5的端面上。在其他實施方式中,該凸起51也可以是具有弧狀柱面的其他形狀,如圓錐狀、圓臺狀等等。進一步地,該凸起51的中心軸穿過該鎖止件5的中心軸並與該鎖止件5的中心軸垂直。該環形凸臺412上的凹槽4121的形狀尺寸與該凸起51相對應,使該環形凸臺412可與鎖止件5通過端面相接觸並在旋轉方向上實現鎖止。該鎖止件5的環形側面上設有鎖止耳52,該鎖止耳52與軸孔的內壁卡合,使該鎖止件不能相對於軸孔內壁周向轉動。
該彈性件6具體為彈簧,其套設在軸體42上,其一端抵住該鎖止件5的端面,另一端抵住限位柱銷43。在其他實施方式中,該彈性件也可以其他具有彈性的元件。當蝸杆軸4靜止時,彈簧的彈性力將鎖止件5推向環形凸臺412,使兩者的端面貼合,凹槽4121與凸起51相互鎖合;當蝸杆軸4有旋轉的趨勢時,鎖止件5在彈簧的推力下產生止轉力矩,對蝸杆軸4的轉動產生阻撓,使蝸杆軸4在止轉力矩的作用下趨向穩定,進而防止蝸杆軸4鬆動旋轉,影響蝸輪蝸杆間的嚙合,降低剎車間隙的精度。當需要調節剎車間距時,用扳手以大於止轉力矩的力轉動蝸杆軸4即可。
該密封圈7套設在環形凸臺412或鎖止件5上,以保持臂體內部清潔,防汙效果好。該蓋板8固定在臂體1的表面上。該油杯9固定在臂體1的側壁上。
在其他實施方式中,鎖止件與環形凸臺上的鎖止結構也可以是其他具有摩擦力的結構,如粗化表面、或其他設有不規則結構的表面等。
本實用新型的內鎖止型剎車間隙調整臂,採用鎖止結構,使鎖止件在彈性力的作用下對蝸杆軸產生止轉力矩,可保持蝸輪、蝸杆間的穩定嚙合並傳遞剎車制動力矩,也可使剎車間隙的調整精度提高,有利於汽車制動系統的穩定工作。
本實用新型並不局限於上述實施方式,如果對本實用新型的各種改動或變形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範圍,倘若這些改動和變形屬於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和等同技術範圍之內,則本實用新型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