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車用後視鏡的製作方法
2023-05-15 01:52:51 3
專利名稱:多功能車用後視鏡的製作方法
專利說明 多功能車用後視鏡,涉及車輛駕駛員用於觀察車輛後部情況的一種部件總成裝置。目前,相關的技術文獻刊載和報導類似的技術方案,多數是後視鏡加上一項其他功能,比如單純調節鏡片的位置,單純摺疊,單純鏡片化霧除水等。後視鏡加上兩項或者兩項以上所述其他功能也有報導和產品。
但是後視鏡加上調節鏡片位置,摺疊,鏡片化霧除水,安全示寬,多視角明示轉彎等五項其他功能的技術方案既未見之技術文獻刊載和報導,也沒有產品銷售或者實際產品用於車輛。
本實用新型採用的鏡片總成裝配化霧除水結構,鏡片位置調節裝置總成結構,安全示寬燈和多視角明示轉彎燈總成結構,後視鏡的整體摺疊結構,以及以上所述各個結構最後在後視鏡罩體和罩體支架上的裝配總成,是一種後視鏡的結構組合技術創新。本實用新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多功能車用後視鏡,使得駕駛員在高速駕駛中和一般倒車中,對車輛後部的情況觀察更全面,也使行進中或者停放的車輛有更好的安全性。結合
如下見圖1-6,多功能車用後視鏡,涉及後視鏡罩體7聯接的罩體支架6上總成裝配多功能結構的車用後視鏡,其特徵是所述罩體7聯接的罩體支架6通過摺疊機構總成5裝配完成能實現機械轉動聯接,保證後視鏡罩體7的折回或者展開控制,所述罩體7裝有鏡片調整結構裝置總成4,保證後視的可視角度調整,所述罩體7的後殼體上裝有指示燈總成3,所述罩體7的鏡片位置裝有鏡片化霧除水總成2,所述罩體7聯接的罩體支架6通過車載發電系統1和摺疊機構總成5,鏡片調整結構裝置總成4,指示燈總成3,化霧除水總成2實現並聯物理關係的電聯接。
所述車載發電系統1由車載發電機G串聯整流模塊後整體並聯車載電瓶Cell構成,電壓為直流電12V。
所述摺疊機構總成5由電機DZ和三級減速機構構成,所述電機DZ和三級減速機構的聯接關係是電機DZ主軸聯接傳動軸AX5,傳動軸AX5裝的蝸杆W3嚙合蝸輪G3,蝸輪G3和蝸杆W4裝在傳動軸AX6上同軸轉動,蝸杆W4嚙合蝸輪G4,蝸輪G4和齒輪G5裝在傳動軸AX7上同軸轉動,齒輪G5嚙合摺疊主齒輪G6,摺疊主齒輪G6裝在摺疊主軸AX8上,主軸AX8聯接在罩體支架6的轉動輪軸和安裝孔上。
所述三級減速機構的減速比為蝸杆W3蝸輪G3=(20∶1)-(30∶1)之間,一般取25∶1蝸杆W4蝸輪G4=(25∶1)-(35∶1)之間,一般取29∶1齒輪G5主齒輪G6=(10∶20)-(15∶40)之間,一般取12∶29,總減速比為蝸杆W3∶主齒輪G6=(250∶1)-(400∶1)之間,一般取300∶1。
所述鏡片調整結構裝置總成4電物理並聯關係的鏡片上俯下仰調整裝置和鏡片左轉右轉調整裝置構成,所述上俯下仰調整裝置由電機DT1主軸聯接傳動軸AX1,傳動軸AX1上裝的蝸杆W1嚙合裝在調整主傳動軸AX2上的蝸輪G1構成,主傳動軸AX2聯接普通調整輪軸。
所述蝸杆W1嚙合蝸輪G1的傳動比為(40∶1)-(60∶1)之間,一般取(50∶1),所述左轉右轉調整裝置由電機DT2主軸聯接傳動軸AX3,傳動軸AX3上裝的蝸杆W2嚙合裝在調整主傳動軸AX4上的蝸輪G2構成,主傳動軸AX4聯接普通調整輪軸。
所述蝸杆W2嚙合蝸輪G2的傳動比為(40∶1)-(60∶1)之間,一般取(50∶1)。
所述指示燈總成3,由轉彎燈和示寬燈實行電物理並聯關係總成安裝構成,所述轉彎燈由一個燈泡LC1或者一個以上的燈泡並聯安裝構成,多燈泡轉彎燈見圖1所示,為LC1,LC2,LC3,LC4並聯構成,所述示寬燈由一個燈泡LS1或者一個以上的燈泡並聯安裝構成,多燈泡示寬燈見圖1所示,為LS1,LS2,LS3,LS4並聯構成。
所述鏡片化霧除水總成2,由鏡片M背後裝有電熱膜R構成。使用本實用新型,其摺疊裝置可控制摺疊收回時的車寬,避免後視鏡展寬引起的碰壞,在停泊時節約停車空間。其鏡片位置調整器為不同身高的駕駛員提供後視鏡調整,方便他們找到合適的最佳後視角。其轉彎燈的增加可以讓相向行駛的駕駛員引起更明顯的注意,並可以引起側面行人對車輛轉彎的注意,以減少事故。其示寬燈的增加可以在夜間對較遠處的相向行駛車輛告示對面有車過來,其寬度是多少,以避免或者減少會車發生事故。其鏡片加熱化霧除水裝置在雨天或霧天行車時,以保證駕駛員在惡劣天氣情況下後視的清晰觀察,對行駛境況保持清醒的頭腦和隨時根據情況作出正確判斷與操作,避免交通事故發生,提高行車的安全性。圖1是本實用新型機械與電物理聯接裝配總成示意圖;其中1-車載發電系統;2-鏡片化霧除水總成裝置;3-指示燈總成裝置;4-鏡片調整結構裝置總成;5-摺疊機構總成;6-罩體支架;7-罩體;G-車載發電機,Rec-整流模塊,電壓為直流電12V,Cell-車載電瓶,電壓為直流電12V,LC1,LC2,LC3,LC4-轉彎燈泡,LS1,LS2,LS3,LS4-示寬燈泡,K1-鏡片化霧除水總成裝置開關、K2-轉彎指示燈開關、K3-示寬指示燈開關、K4-鏡片左轉右轉調整裝置開關、K5-鏡片上俯下仰調整裝置開關、K6-摺疊機構總成行程開關。
圖2是鏡片位置調整裝置機電一體結構示意圖,其中的標識為DT1-鏡片調整電機,AX1-傳動軸,W1-蝸杆,AX2-主傳動軸,G1-蝸輪,DT2-鏡片調整電機,AX3-傳動軸,W2-蝸杆,AX4-主傳動軸,G2-蝸輪。
圖3是摺疊機構機電一體結構示意圖;其中的標識為DZ-摺疊機構電機,AX5-傳動軸,W3-蝸杆,G3-蝸輪,W4-蝸杆,G4-蝸輪,G5-齒輪,G6-摺疊主齒輪,圖4本實用新型正面立體結構示意圖;圖5本實用新型背面立體結構示意圖;圖6本實用新型正面無鏡狀態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按本說明書的技術方案,選用現有普通後視鏡材料,按照國家技術標準設計並制定加工工藝說明,並開出適合實際車型的模具,摺疊機構總成5由電機DZ和三級減速機構的減速比為蝸杆W3∶蝸輪G3=(25∶1)蝸杆W4∶蝸輪G4=(29∶1)齒輪G5∶主齒輪G6=(12∶29),總減速比為蝸杆W3∶主齒輪G6=(300∶1)。
所述鏡片調整結構裝置總成4的蝸杆W1嚙合蝸輪G1的傳動比為(50∶1),所述鏡片調整結構裝置總成4的蝸杆W2嚙合蝸輪G2的傳動比取(50∶1)。
外購成品MABUCHI萬寶志牌FK-130RH調整電機,MABUCHI萬寶志牌摺疊電機,鏡片M,轉彎燈泡LC1,LC2,LC3,LC4,示寬燈泡LS1,LS2,LS3,LS4,車載發電機G,整流模塊Rec,車載電瓶Cell,以及普通電熱膜R,可製造裝配一種本實用新型產品。
權利要求1.多功能車用後視鏡,涉及後視鏡罩體(7)聯接的罩體支架(6)上總成裝配多功能結構的車用後視鏡,其特徵是所述罩體(7)聯接的罩體支架(6)通過摺疊機構總成(5)裝配完成機械轉動聯接,所述罩體(7)裝有鏡片調整結構裝置總成(4),所述罩體(7)的後殼體上裝有指示燈總成(3),所述罩體(7)的鏡片位置裝有化霧除水總成(2),所述罩體(7)聯接的罩體支架(6)通過車載發電系統(1)和摺疊機構總成(5),鏡片調整結構裝置總成(4),指示燈總成(3),化霧除水總成(2)實現並聯物理關係的電聯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車用後視鏡,其特徵在於所述摺疊機構總成(5)由電機DZ和三級減速機構構成,所述電機DZ和三級減速機構的聯接關係是電機DZ主軸聯接傳動軸AX5,傳動軸AX5裝的蝸杆W3嚙合蝸輪G3,蝸輪G3和蝸杆W4裝在傳動軸AX6上同軸轉動,蝸杆W4嚙合蝸輪G4,蝸輪G4和齒輪G5裝在傳動軸AX7上同軸轉動,齒輪G5嚙合摺疊主齒輪G6,摺疊主齒輪G6裝在摺疊主軸AX8上,所述三級減速機構的總減速比範圍為蝸杆W3主齒輪G6=(250∶1)-(350∶1)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多功能車用後視鏡,其特徵在於所述鏡片調整結構裝置總成(4)電物理並聯關係的鏡片上俯下仰調整裝置和鏡片左轉右轉調整裝置構成,所述上俯下仰調整裝置由電機DT1主軸聯接傳動軸AX1,傳動軸AX1上裝的蝸杆W1嚙合裝在調整主傳動軸AX2上的蝸輪G1構成,所述蝸杆W1嚙合蝸輪G1的傳動比為(40∶1)-(60∶1)之間,所述左轉右轉調整裝置由電機DT2主軸聯接傳動軸AX3,傳動軸AX3上裝的蝸杆W2嚙合裝在調整主傳動軸AX4上的蝸輪G2構成,所述蝸杆W2嚙合蝸輪G2的傳動比為(40∶1)-(60∶1)之間。
4.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多功能車用後視鏡,其特徵在於所述指示燈總成(3),由轉彎燈和示寬燈實行電物理並聯關係總成安裝構成,所述轉彎燈由一個燈泡LC1或者一個以上的燈泡並聯安裝構成,所述示寬燈由一個燈泡LS1或者一個以上的燈泡並聯安裝構成。
5.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多功能車用後視鏡,其特徵在於所述鏡片化霧除水總成(2),由鏡片M背後裝有電熱膜R構成。
專利摘要多功能車用後視鏡,涉及後視鏡罩體聯接的罩體支架上總成裝配多功能結構的車用後視鏡,其特徵是所述罩體聯接的罩體支架通過摺疊機構總成裝配完成機械轉動聯接,罩體裝有鏡片調整結構裝置總成,罩體的後殼體上裝有指示燈總成,罩體的鏡片位置裝有化霧除水總成。罩體聯接的罩體支架通過車載發電系統和摺疊機構總成、鏡片調整結構裝置總成、指示燈總成、化霧除水總成實現並聯物理關係的電聯接。使用本實用新型很方便行車駕駛的方便,提高安全性,也便於多視角方向的行人觀察並避免行駛中的車輛肇事發生事故。
文檔編號B60R1/06GK2652721SQ0326792
公開日2004年11月3日 申請日期2003年7月25日 優先權日2003年7月25日
發明者張志成 申請人:張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