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氣管道穿樓板用防腐套管的製作方法
2023-05-14 20:20:31 1
燃氣管道穿樓板用防腐套管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燃氣管道穿樓板用防腐套管,該燃氣管道穿樓板用防腐套管設置於被保護燃氣管道外側,包括套管、保護帶層和兩個緊箍,所述套管為圓形結構,包括左套管和能夠與所述左套管配合使用的右套管,所述保護帶層設置於所述套管外側,所述兩個緊箍分別設置於套管的兩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燃氣管道穿樓板用防腐套管,在穿過樓層的燃氣管道上加裝套管並用保護帶纏繞,在套管內部灌入防腐膏,兩端採用緊箍固定,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專利說明】燃氣管道穿樓板用防腐套管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於入戶燃氣輸送管線,尤其涉及燃氣管道穿樓板用防腐套管。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燃氣行業處理燃氣輸送管線中的鏽蝕燃氣管方法一般是採用換管方法。該作業方法必須停氣後進行,換完管道後再打壓,合格後才能通氣點火。該作業方法直接影響用戶的生活用氣。剛剛更換的新管幾年後又出現腐蝕穿孔,使燃氣系統存在著爆燃的隱患。特別是穿過樓層的燃氣管線更易腐蝕。該段因為處於樓層之間,而且一般的燃氣管道都在廚房,與水管和排水管設置在一起,會造成防腐層破壞,導致新管運行僅8-10年後即會出現鏽蝕或斷裂現象。長期以來仍採用換管方法解決管線鏽蝕難題,故必須停氣操作,直接影響用戶的日常生活。
【發明內容】
[0003]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解決燃氣管道在穿過樓層時被腐蝕的燃氣管道穿樓板用防腐套管。
[0004]一種燃氣管道穿樓板用防腐套管,該燃氣管道穿樓板用防腐套管設置於被保護燃氣管道外側,包括套管、保護帶層和兩個緊箍,所述套管為圓形結構,包括左套管和能夠與所述左套管配合使用的右套管,所述保護帶層設置於所述套管外側,所述兩個緊箍分別設置於套管的兩端。
[0005]優選的所述左套管和右套管通過膠水粘合。
[0006]優選的所述保護帶層為保護帶纏繞形成。
[0007]優選的所述緊箍上設置有密封圈。
[0008]優選的所述防腐層為灌注的防腐膏形成。
[0009]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燃氣管道穿樓板用防腐套管,在穿過樓層的燃氣管道上加裝套管並用保護帶纏繞,在套管內部灌入防腐膏,兩端採用緊箍固定,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燃氣管道穿樓板用防腐套管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2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燃氣管道穿樓板用防腐套管的半剖示意圖;
[0012]圖3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燃氣管道穿樓板用防腐套管的套管的結構示意圖。
[0013]實施方式
[0014]由圖1至圖3所示的燃氣管道穿樓板用防腐套管,該燃氣管道穿樓板用防腐套管設置於被保護燃氣管道7外側,包括套管1、保護帶層2、兩個緊箍3和防腐層4,所述套管I為圓形結構,包括左套管11和能夠與所述左套管11配合使用的右套管12,所述保護帶層3設置於所述套管I外側,所述兩個緊箍3分別設置於套管I的兩端,所述防腐層4設置於套管I和被保護燃氣管道7之間。[0015]優選的所述左套管11和右套管12通過膠水粘合。
[0016]優選的所述保護帶層2為保護帶纏繞形成。
[0017]優選的所述緊箍3上設置有密封圈。
[0018]優選的所述防腐層4為灌注的防腐膏形成
[0019]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燃氣管道穿樓板用防腐套管的使用方法如下:
[0020]將左套管11和右套管12環抱在被保護燃氣管道7上,並用膠水粘合,然後將套管I整體放入應設置的位置後,下端用緊箍3緊固密封,在上端套管3和被保護燃氣管道7的縫隙處灌入防腐膏形成防腐層4,用緊箍3緊固密封上端即可完成工作。
[0021]利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技術方案,或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啟發下,設計出類似的技術方案,而達到上述技術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燃氣管道穿樓板用防腐套管,其特徵在於:該燃氣管道穿樓板用防腐套管設置於被保護燃氣管道(7)外側,包括套管(I)、保護帶層(2)、兩個緊箍(3)和防腐層(4),所述套管(I)為圓形結構,包括左套管(11)和能夠與所述左套管(11)配合使用的右套管(12 ),所述保護帶層(3)設置於所述套管(I)外側,所述兩個緊箍(3)分別設置於套管(I)的兩端,所述防腐層(4)設置於套管(I)和被保護燃氣管道(7)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燃氣管道穿樓板用防腐套管,其特徵在於:所述左套管(11)和右套管(12)通過膠水粘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燃氣管道穿樓板用防腐套管,其特徵在於:所述保護帶層(2)為保護帶纏繞形成。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燃氣管道穿樓板用防腐套管,其特徵在於:所述緊箍(3)上設置有密封圈。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燃氣管道穿樓板用防腐套管,其特徵在於:所述防腐層(4)為灌注的防腐膏形成。
【文檔編號】F16L5/02GK203686377SQ201320865352
【公開日】2014年7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20日
【發明者】王彥民 申請人:天津天大天隆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