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圖書館書車跨越障礙輔助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14 21:22:0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圖書館用品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圖書館書車跨越障礙輔助器。
背景技術:
目前,現圖書館所用的各種書車的輪直徑大約分為6cm、10cm、18cm等幾種規格,主要用於紙質圖書、期刊及其合訂本的運輸。一般為硬塑料或橡膠製成,由於紙質圖書相對較重,當出現以下三種用途中所列舉的各種情況時,
一:圖書館書車對室內與室外有一定落差的地面,或室內與室外地面有門坎的地面;
二:圖書館書車室內電梯入口處的電梯內外凹凸接口處;
三:圖書館書車通過凹槽路面。
如果較長時間使用,容易造成車輪損壞。同時容易造成在搬運圖書期刊跨越時圖書期刊掉落,人員用力不均手腳損傷,雨天凹處泥水四濺,各種金屬門坎損壞,以及電梯接口處的損壞;在申請號201620372044.1中公開了一種圖書館書車跨越障礙輔助器,包括可拆卸梯形組合塊、可拆卸連接塊、卡扣、強力固定彈簧、調節螺母,可拆卸梯形組合塊由若干組可拆卸梯形塊組成,可拆卸梯形塊通過頂部和底部的相互連接形成可調節高度的墊高部分,可拆卸梯形塊與可拆卸連接塊之間通過卡扣契合,可拆卸梯形塊與可拆卸連接塊之間通過強力固定彈簧進行固定,強力固定彈簧底端還設置有用於微調梯形組合部分高度的調節螺母;然而這種結構操作不便且在走傾斜面時會發生書籍傾斜,可能會發生書籍掉落的現象,因此需要一種能夠輕鬆跨越障礙且不會造成書籍傾斜的輔助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鑑於此,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中不能輕鬆跨越障礙且在斜面行走時,極易造成書籍掉落的現象而設計的輔助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採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圖書館書車跨越障礙輔助器,包括書車本體,設置在所述書車本體下部的輔助機構,以及設置在書車本體上的控制機構;
所述輔助機構包括設置在所述書車本體底部的配重調節模塊,設置在所述配重調節模塊下部的多個浮動支撐模塊,以及設置在所述浮動支撐模塊下部的行走模塊;
所述配重調節模塊包括配重倉,設置在配重倉內且位於所述書車本體一端的伸縮臂,設置在所述伸縮臂上的配重塊,以及設置在所述配重倉底面且用於和所述配重塊相配合的滑軌;
所述控制機構包括設置在所述書車本體前表面的攝像頭,設置在所述配重倉上表面中心部位的傳感器模塊,設置在所述書車本體上的控制器以及設置在所述書車本體的把手上的操作柄。
所述浮動支撐模塊為伸縮杆,且所述行走模塊為設置在所述伸縮杆下端的行走輪組。
所述行走輪組包括行走輪架,設置在所述行走輪架兩側的多個行走輪,以及設置在所述行走輪架上端的鎖緊構件。
所述配重塊下部設置燕尾槽,所述滑軌為與所述燕尾槽相配合的燕尾型滑軌。
所述伸縮臂和所述伸縮杆均為電動伸縮杆。
所述傳感器模塊包括MEMS陀螺儀和MEMS加速計。
所述操作柄處設置與所述攝像頭相配合的顯示屏。
所述伸縮臂設置在所述配重倉的長邊方向的端部,且沿短邊方向並列設置多個伸縮臂。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書車不能輕鬆跨越障礙且在斜面行走時,極易造成書籍掉落的現象,在書車本體下部設置輔助機構,並在書車本體上設置控制機構,來控制本裝置,為了進一步的實現本裝置具備良好的跨越性,採用的輔助機構包括設置在所述書車本體底部的配重調節模塊,設置在所述配重調節模塊下部的多個浮動支撐模塊,以及設置在所述浮動支撐模塊下部的行走模塊;這種結構方式能夠通過配重調節模塊調節重心,避免重心偏移造成的書車運行不平穩現象,而在配模塊下部設置的多個浮動支撐模塊能夠根據跨越障礙的高度自動進行調節高度,從而實現輕鬆跨越。
另外,為了提高配重調節模塊的穩定性,將其單獨設置在一個配重倉內,減少環境的汙染,以及影響書車運行的現象發生,而在配重倉內一端設置伸縮臂,並在伸縮臂前端設置配重塊,而為了更好的實現配重塊的伸縮,將其設置在滑軌上,而為了獲得更穩定的滑動限位,採用的滑軌為燕尾型滑軌。
另外,為了更好的實現對本裝置的控制,在書車本體的前表面設置攝像頭,在配重倉上表面中心部位傳感器模塊,在書車本體上設置控制器,以及在所述書車本體把手上設置的操作柄;通過前部的攝像頭能夠獲取障礙的高低,而通過傳感器模塊能夠準確的監測到整個裝置的重心,從而實現對伸縮杆長度的調節,而採用的控制器為設置在書車本體上的CPU,其能夠實現數據的處理,而在書車本體把手上設置操作柄,能夠實現手動的操作,而為了確保伸縮的快速與穩定性,採用的伸縮杆和伸縮臂均為電動伸縮杆,實現了快速伸縮。
另外,採用的行走模塊為設置在所述伸縮杆下端的行走輪組;而行走輪組包括走輪架,設置在所述行走輪架兩側的多個行走輪,以及設置在所述行走輪架上端的鎖緊構件;採用這種行走輪組的方式能夠增大與地面的接觸面積,且採用的鎖緊構件為螺栓或銷軸或銷釘等實現與伸縮杆下部的連接;而採用的傳感器模塊包括MEMS陀螺儀和MEMS加速計,能夠準確且穩定的實現對重心的監測,以及對伸縮杆長度的調節。
本實用新型通過配重調節模塊實現對書車本體重心的調整,通過控制機構控制伸縮杆的伸縮,然後再結合人為推車的方式,能夠很好的實現障礙的跨越,且採用的行走輪組能夠在減少伸縮杆的同時增加其與底面的接觸面積,進而增加了書車本體的穩定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A處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附圖1-4,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所描述的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實施例一
一種圖書館書車跨越障礙輔助器,包括書車本體1,設置在所述書車本體1下部的輔助機構,以及設置在書車本體上的控制機構;
所述輔助機構包括設置在所述書車本體1底部的配重調節模塊,設置在所述配重調節模塊下部的多個浮動支撐模塊,以及設置在所述浮動支撐模塊下部的行走模塊;
所述配重調節模塊包括配重倉4,設置在配重倉4內且位於所述書車本體1一端的伸縮臂12,設置在所述伸縮臂12上的配重塊3,以及設置在所述配重倉4底面且用於和所述配重塊3相配合的滑軌2;
所述控制機構包括設置在所述書車本體1前表面的攝像頭9,設置在所述配重倉4上表面中心部位的傳感器模塊8,設置在所述書車本體1上的控制器13以及設置在所述書車本體1的把手上14的操作柄。
所述浮動支撐模塊5為伸縮杆,且所述行走模塊為設置在所述伸縮杆下端的行走輪組。
所述行走輪組包括行走輪架6,設置在所述行走輪架6兩側的多個行走輪7,以及設置在所述行走輪架6上端的鎖緊構件11。
所述伸縮臂12和所述伸縮杆均為電動伸縮杆。
所述傳感器模塊8包括MEMS陀螺儀和MEMS加速計。
該實施例中針對現有書車不能輕鬆跨越障礙且在斜面行走時,極易造成書籍掉落的現象,在書車本體下部設置輔助機構,並在書車本體上設置控制機構,來控制本裝置,為了進一步的實現本裝置具備良好的跨越性,採用的輔助機構包括設置在所述書車本體底部的配重調節模塊,設置在所述配重調節模塊下部的多個浮動支撐模塊,以及設置在所述浮動支撐模塊下部的行走模塊;這種結構方式能夠通過配重調節模塊調節重心,避免重心偏移造成的書車運行不平穩現象,而在配模塊下部設置的多個浮動支撐模塊能夠根據跨越障礙的高度自動進行調節高度,從而實現輕鬆跨越;為了提高配重調節模塊的穩定性,將其單獨設置在一個配重倉內,減少環境的汙染造成影響書車運行的現象發生,而在配重倉內且位於所述書車本體一端設置伸縮臂,並在伸縮臂前端設置配重塊,而為了更好的實現配重塊的伸縮,將其設置在滑軌上,而為了獲得更穩定的滑動限位,採用的滑軌為燕尾型滑軌。
實施例二
其與實施例一的區別在於:
所述配重塊3下部設置燕尾槽,所述滑軌2為與所述燕尾槽相配合的燕尾型滑軌。
所述操作柄處設置與所述攝像頭9相配合的顯示屏15。
所述伸縮臂12設置在所述配重倉4的長邊方向的端部,且沿短邊方向並列設置多個伸縮臂。
該實施例中採用的行走模塊為設置在所述伸縮杆下端的行走輪組;而行走輪組包括走輪架,設置在所述行走輪架兩側的多個行走輪,以及設置在所述行走輪架上端的鎖緊構件;採用這種行走輪組的方式能夠增大與地面的接觸面積,而採用的鎖緊構件為螺栓或銷軸或銷釘等構件實現與伸縮杆下部的連接;而採用的傳感器模塊包括MEMS陀螺儀和MEMS加速計,能夠準確且穩定的實現對重心的監測;此外,在配重倉底部設置蓄電池10為本裝置提供電能,確保裝置運行的穩定性。
本實用新型通過配重調節模塊實現對書車本體重心的調整,通過控制機構控制伸縮杆的伸縮,然後再結合人為推車的方式,能夠很好的實現障礙的跨越,且採用的行走輪組能夠在減少伸縮杆的同時增加其與底面的接觸面積,進而增加了書車本體的穩定性。
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在書車本體下部設置配重調節模塊,且在配重倉上部設置傳感器模塊,用於調節書車本體的重心;通過傳感器模塊和攝像頭結合控制器,從而能夠直接實現遇到障礙自動調整,實現有條理的適應或跨越障礙,同時根據傳感器模塊來調整伸縮杆的長度,使得書車本體無論處於何種狀態均能使的盛放書籍的隔板保持水平。
以上所述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