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豬寄生蟲與細菌性皮膚病產品的生產方法與流程
2023-05-14 10:12:56 1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豬寄生蟲與細菌性皮膚病產品及生產方法,具體的說是一種由益生菌及其代謝產物、中草藥、表皮細胞促生因子的一種或幾種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背景技術:
我國的養豬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規模化、集約化程度越來越高,隨著國外新品種的引進,流通渠道的拓寬,飼養密度的增大,為皮膚性疾病的流行創造了客觀條件,皮膚病也越來越成為養豬業發展的一大障礙。
1)寄生蟲性皮膚病
疥蟎病是由豬疥蟎寄生在豬的皮內而引起的一種接觸性、傳染性、慢性皮膚病,也稱疥癬或疥瘡。以皮炎和奇癢為特徵,大小豬均可感染,多發生在5月齡以下的豬。豬疥癬的症狀主要是皮膚發炎、脫毛、奇癢和消瘦。通常開始發生於皮膚細薄、體毛短少的頭部、眼窩、頰及耳部,並可蔓延到頸、肩胛、背部、軀幹兩側及後肢內側等部位。病初患部皮膚發紅並表現劇癢,經常在牆角、柱欄等處摩擦或搔癢,進而皮膚出現小結,形成水泡或膿皰瘡,破潰後結痂脫毛。嚴重時皮膚肥厚粗糙、乾裂,出現食慾減退、精神不振、消瘦、發育停止和貧血等全身症狀。
2)病毒性皮膚病
豬痘豬痘是由痘病毒感染,主要發生於4周齡-6周齡的仔豬。潛伏期4天-7天。病初體溫升高到41.5℃-41.8℃,精神和食欲不振,鼻黏膜和眼結膜潮紅、腫脹有黏性分泌物。在鼻鏡、眼皮、腹下和股內側等毛少皮薄的部位,先發現很多紅斑,不久變成丘疹,2天-3天後則變為水皰,然後變成膿皰,最後變成棕黃色結痂,這種有規律的病變是本病的特徵症狀。大多數患畜在三周後恢復。
3)細菌性皮膚病
壞死性皮炎該病是由壞死桿菌引起,多發生於仔豬,以組織壞死為特徵。在豬體的皮膚和皮下組織發生壞死性膿腫。初期創口較小,附有少量膿汁,若不及時治療,則病變迅速向周圍及深部組織發展,形成創口較小而死腔很大的囊狀壞死灶,流出少量黃色、稀薄、惡臭的液體,無痛感,病豬全身症狀不明顯。
滲出性皮炎常發生於7周齡以下仔豬,由金黃色葡萄球菌經創傷感染後引起。主要症狀表現為創傷部位發生膿腫、以及關節炎。
4)營養物質缺乏性皮膚病
部分營養物質缺乏會引起皮膚病變,典型的病變形式為被毛差、脫毛、角化不全和溼疹性皮炎。如鋅缺乏性皮膚病、維生素b2缺乏性皮膚病、維生素h缺乏性皮膚病。
溼疹該病一般是因為圈內陰暗潮溼,通風條件差等多種原因造成的一種過敏性炎症反應,在秋季,舍飼圈養的豬易發生。其症狀一般表現為:腹下或大腿內測皮膚出現黃豆般大小的扁平丘疹,有的形成水泡,破後變成膿皰,最後形成潰瘍。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治療豬寄生蟲與細菌性皮膚病產品的生產方法,該產品可有效治療豬寄生蟲與細菌性皮膚病,恢復豬表皮健康後調節豬體表微生態平衡,在於減少或杜絕動物養殖過程中由於患寄生蟲性及細菌性皮膚病使用或皮下注射抗生素藥物及驅蟲藥物,有效地預防和控制豬皮膚病,減少經濟損失,降低養殖成本,為生產綠色、無殘留的動物製品提供技術及產品支持。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了一種治療豬寄生蟲與細菌性皮膚病產品的生產方法,將益生菌及其代謝產物與中草藥發酵產物、表皮細胞促生因子的一種或幾種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所述的製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製備種子液
將雙岐桿菌、乳酸菌、芽孢菌、酵母菌中的一種或幾種,接入相應滅菌後的液體種子培養基中,於24-38℃培養24-72h得到種子液;
2)製備益生菌發酵液
將雙岐桿菌、乳酸菌、芽孢菌、酵母菌中的一種或幾種,接入相應滅菌後的液體發酵培養基中,於24-38℃培養48-96h得到發酵液;
3)製備益生菌及其代謝產物
將益生菌發酵液離心後得到相應的菌泥,然後加入載體進行冷凍乾燥或其它方式的乾燥,確保乾燥後活菌的數量在一定有效值範圍內,離心後的發酵上清液加入載體後乾燥或先進行低溫真空濃縮後再加入載體製成膏狀物,通過以上方法分別得到益生菌乾燥活菌粉與乾燥發酵濃縮膏狀物;
或者,是將益生菌發酵液直接進行低溫真空濃縮後加入載體製成膏狀物;
4)製備中草藥發酵產物
將中草藥經過超微粉碎處理後,經過益生菌液體發酵後得到富含中草藥有效成分的發酵產物,然後將發酵液離心後的上清液經低溫真空濃縮成膏狀物;
5)產品製備完成
將益生菌及其代謝產物與中草藥發酵產物、表皮細胞修復因子中的一種或幾種按一定比例混合。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的益生菌發酵液經3000-6000r/min×5-20min離心處理。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的中草藥採用對治療皮膚病有效的一切中草藥,包括但不限於:紫蘇、魚腥草、馬齒莧薄荷、冰片、龍骨、煅田螺、百部、七星劍、金銀花、鐵冬青、樟腦、黃連、黃柏、地膚子、苦參、蛇床子、麝香、草苯、蟬蛻、生大黃、蒼朮、赤芍、荊芥、艾葉、花椒、雄黃、防風、生地、何首烏、艾葉、防風、蒼朮、生地黃、荊芥、赤芍。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的中草藥超微粉碎後的細度在100-6000目之間。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的中草藥益生菌發酵方式分為固體發酵與液體發酵。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的固體發酵的方式分為好氧發酵、厭氧發酵、先好氧後厭氧或先厭氧後好氧。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的液體發酵是將中草藥微粉後加入定量的細菌培養基經過高溫滅菌後接入相應的益生菌菌種進行好氧或厭氧發酵。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的表皮細胞修復因子採用一切可修復腸道的物質,包括但不限於egf。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的治療豬寄生蟲與細菌性皮膚病產品的生產方法,該產品可有效治療豬寄生蟲與細菌性皮膚病,恢復豬表皮健康後調節豬體表微生態平衡,在於減少或杜絕動物養殖過程中由於患寄生蟲性及細菌性皮膚病使用或皮下注射抗生素藥物及驅蟲藥物,有效地預防和控制豬皮膚病,減少經濟損失,降低養殖成本,為生產綠色、無殘留的動物製品提供技術及產品支持。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其中:
圖1是本發明治療豬寄生蟲與細菌性皮膚病產品的生產方法的一較佳實施例的結構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發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如圖1所示,本發明實施例包括:
一種治療豬寄生蟲與細菌性皮膚病產品的生產方法,將雙岐桿菌、乳酸菌、芽孢菌、酵母菌等益生菌及其代謝產物與中草藥發酵產物、表皮細胞促生因子的一種或幾種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所述的製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製備種子液
將雙岐桿菌、乳酸菌、芽孢菌、酵母菌中的一種或幾種,接入相應滅菌後的液體種子培養基中,於24-38℃培養24-72h得到種子液;
2)製備益生菌發酵液
將雙岐桿菌、乳酸菌、芽孢菌、酵母菌中的一種或幾種,接入相應滅菌後的液體發酵培養基中,於24-38℃培養48-96h得到發酵液;
3)製備益生菌及其代謝產物
將益生菌發酵液離心後得到相應的菌泥,然後加入載體進行冷凍乾燥或其它方式的乾燥,確保乾燥後活菌的數量在一定有效值範圍內,離心後的發酵上清液加入載體後乾燥或先進行低溫真空濃縮後再加入載體製成膏狀物,通過以上方法分別得到益生菌乾燥活菌粉與乾燥發酵濃縮膏狀物,其中,所述的益生菌發酵液經3000-6000r/min×5-20min離心處理;
或者,是將益生菌發酵液直接進行低溫真空濃縮後加入載體製成膏狀物;
4)製備中草藥發酵產物
將中草藥經過超微粉碎處理後,經過益生菌液體發酵後得到富含中草藥有效成分的發酵產物,然後將發酵液離心後的上清液經低溫真空濃縮成膏狀物,其中,所述的中草藥超微粉碎後的細度在100-6000目之間;
5)將益生菌及其代謝產物與中草藥發酵產物、表皮細胞修復因子中的一種或幾種按一定比例混合。
上述中,所述的益生菌菌種在國家農業部規定的飼用微生物菌種目錄範圍內。
所述的中草藥為紫蘇、魚腥草、馬齒莧薄荷、冰片、龍骨、煅田螺、百部、七星劍、金銀花、鐵冬青、樟腦、黃連、黃柏、地膚子、苦參、蛇床子、麝香、草苯、蟬蛻、生大黃、蒼朮、赤芍、荊芥、艾葉、花椒、雄黃、防風、生地、何首烏、艾葉、防風、蒼朮、生地黃、荊芥、赤芍等對治療皮膚病有效的一切中草藥。
進一步的,所述的中草藥益生菌發酵方式分為固體發酵與液體發酵,其中固體發酵可分為好氧發酵、厭氧發酵、先好氧後厭氧、先厭氧後好氧等幾種方式。液體發酵是將中草藥微粉後加入定量的細菌培養基經過高溫滅菌後接入相應的益生菌菌種進行好氧或厭氧發酵。
再進一步的,所述的表皮細胞修復因子為egf(寡肽-1)等一切可以修復腸道的物質。
實施例:
益生菌以嗜酸乳桿菌、枯草芽孢桿菌為例,中草藥以魚腥草為例,表皮細胞促生因子以egf為例。
1)製備益生菌種子液
將嗜酸乳桿菌、枯草芽孢桿菌試管菌種,接入相應滅菌後的液體種子培養基中,於37℃培養48h得到種子液。
2)製備益生菌發酵液
將嗜酸乳桿菌種子液,接入相應滅菌後的液體發酵培養基中,於37℃培養72h得到發酵液;
將枯草芽孢桿菌種子液,接入相應滅菌後的液體發酵培養基中,於37℃培養48h得到發酵液。
3)製備益生菌及其代謝產物
將嗜酸乳桿菌、枯草芽孢桿菌發酵液6000r/min×10min離心處理。收集菌泥後分別加入濃度為20%的脫脂牛奶溶液中進行冷凍乾燥;
將嗜酸乳桿菌、枯草芽孢桿菌離心後發酵上清液進行低溫真空濃縮成較稀膏狀物,加入一定量的可溶性澱粉或葡萄糖配製成乾物質含量為20%的膏狀物。
4)製備中草藥發酵產物
將魚腥草經過超微粉碎至500目後,按10%的量加入含有益生菌發酵培養基菌液,經121℃×30min滅菌處理後,將發酵液6000r/min×10min離心處理後取上清液經低溫真空濃縮至乾物質含量為2.5%的稀溶液。
5)產品製備完成
將益生菌及其代謝產物與中草藥發酵產物、表皮細胞修復因子中的一種或幾種按一定比例混合,其中,表皮細胞促生因子可採用egf,
產品由液體和固體粉末兩部分組成,液體包裝在密封塑料瓶中,固體採用鋁塑真空包裝。
產品配方組成:
液體配方:每1000ml產品中含嗜酸乳杆發酵上清液膏狀物400ml、枯草芽孢桿菌發酵上清液膏狀物350ml、魚腥草發酵上清液稀溶液250ml。
固體配方:嗜酸乳桿菌、枯草芽孢桿菌冷凍乾燥菌粉250g、egf純品40mg。
使用時將液體與固體按4:1的比例混合均勻後塗抹在豬皮膚表面即可。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治療豬寄生蟲與細菌性皮膚病產品的生產方法,該產品可有效治療豬寄生蟲與細菌性皮膚病,恢復豬表皮健康後調節豬體表微生態平衡,在於減少或杜絕動物養殖過程中由於患寄生蟲性及細菌性皮膚病使用或皮下注射抗生素藥物及驅蟲藥物,有效地預防和控制豬皮膚病,減少經濟損失,降低養殖成本,為生產綠色、無殘留的動物製品提供技術及產品支持。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並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範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它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