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巷道圈的門的製作方法
2023-05-15 00:20:31 1
專利名稱:用於巷道圈的門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牲畜養殖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於巷道圈的門。
背景技術:
巷道圏是指用於牲畜在免疫接種、驅蟲、稱重及臨時關養等方面的一種基礎設施,現有的巷道圈包括臨時關養圈以及與臨時關養圈連通的巷道,所述巷道由兩條道壁組成,巷道一端為巷道進口,另一端為巷道出口,臨時關養圈上設置有關養圈進口與關養圈出口,所述臨時關養圈的幾何形狀為四邊形,所述巷道設置在臨時關養圈外面,所述關養圈出口為巷道進口,所述巷道的道壁、臨時關養圈的圈壁採用圍欄製成。現有巷道圈的使用過程如下:先將一整群牲畜關養在臨時關養圈內,如要進行免疫驅蟲、接種、稱重、打標記,再將牲畜趕入巷道內進行免疫驅蟲、接種、稱重。為了避免巷道內進入過多的牲畜而造成擁擠,在巷道進口與巷道出口處都設置有門,現有的用於巷道圈的門與一般的合頁門沒有什麼區別,這種門一般只有站在門的正前方才方便操作,但是由於巷道的存在,在開關巷道圈的門時都是站在巷道的兩側進行操作,因此,現有的用於巷道 圈的門操作起來很不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便於操作的用於巷道圈的門。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該用於巷道圈的門,包括門框,所述門框的兩側各連接有一個圈門,所述圈門與門框通過鉸鏈連接,所述兩個圈門的頂端各設置有一根橫杆,所述兩根橫杆的其中一端分別通過鉸鏈固定在圈門上,所述兩根橫杆的另外一端通過鉸鏈相互鉸接在一起。進一步的是,所述門框的上橫梁上設置有固定環,所述其中一根橫杆穿過固定環。進一步的是,所述固定環上設置有用於固定圈門的U形鎖卡。進一步的是,所述橫杆上設置有把手。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過在兩個圈門的頂端各設置有一根橫杆,並且所述兩根橫杆的其中一端分別通過鉸鏈固定在圈門上,所述兩根橫杆的另外一端通過鉸鏈相互鉸接在一起,在開關圈門時,站在巷道兩側的操作人員只需用手推拉橫杆即可使圈門打開或關閉,操作非常方便。
圖1是本實用新型用於巷道圈的門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記說明:門框1、圈門2、橫杆3、固定環4、U形鎖卡5、把手6。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的說明。[0013]如圖1所示,該用於巷道圈的門,包括門框1,所述門框I的兩側各連接有一個圈門2,所述圈門2與門框I通過鉸鏈連接,所述兩個圈門2的頂端各設置有一根橫杆3,所述兩根橫杆3的其中一端分別通過鉸鏈固定在圈門2上,所述兩根橫杆3的另外一端通過鉸鏈相互鉸接在一起。通過在兩個圈門2的頂端各設置有一根橫杆3,並且所述兩根橫杆3的其中一端分別通過鉸鏈固定在圈門2上,所述兩根橫杆3的另外一端通過鉸鏈相互鉸接在一起,在開關圈門2時,站在巷道兩側的操作人員只需用手推拉橫杆3即可使圈門2打開或關閉,操作非常方便。在上述實施方式中,為了操作起來更加省力,所述門框I的上橫梁上設置有固定環4,所述其中一根橫杆3穿過固定環4,當推拉橫杆3時,橫杆3可以以固定環4為軸轉動,起到杆槓的作用,同時,也能夠起到固定橫杆3的作用,避免兩根橫杆3鎖死。進一步的是,為了避免關閉的圈門2被牲畜撞開,在固定環4上設置有用於固定圈門2的U形鎖卡5,當關閉圈門2時,將U形鎖卡5將圈門2卡住,從而避免關閉的圈門2被牲畜撞開。另外,為·了方便操作人員操作,所述橫杆3上設置有把手6。
權利要求1.用於巷道圈的門,包括門框(1),所述門框(I)的兩偵格連接有一個圈門(2),所述圈門(2)與門框(I)通過鉸鏈連接,其特徵在於:所述兩個圈門(2)的頂端各設置有一根橫杆(3),所述兩根橫杆(3)的其中一端分別通過鉸鏈固定在圈門(2)上,所述兩根橫杆(3)的另外一端通過鉸鏈相互鉸接在一起。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巷道圈的門,其特徵在於:所述門框(I)的上橫梁上設置有固定環(4),所述其中一根橫杆(3)穿過固定環(4)。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於巷道圈的門,其特徵在於:所述固定環(4)上設置有用於固定圈門(2)的U形鎖卡(5)。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用於巷道圈的門,其特徵在於:所述橫杆(3)上設置有把手(6 )。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便於操作的用於巷道圈的門。該用於巷道圈的門,包括門框,所述門框的兩側各連接有一個圈門,所述圈門與門框通過鉸鏈連接,所述兩個圈門的頂端各設置有一根橫杆,所述兩根橫杆的其中一端分別通過鉸鏈固定在圈門上,所述兩根橫杆的另外一端通過鉸鏈相互鉸接在一起。通過在兩個圈門的頂端各設置有一根橫杆,並且所述兩根橫杆的其中一端分別通過鉸鏈固定在圈門上,所述兩根橫杆的另外一端通過鉸鏈相互鉸接在一起,在開關圈門時,站在巷道兩側的操作人員只需用手推拉橫杆即可使圈門打開或關閉,操作非常方便。適合在牲畜養殖領域推廣應用。
文檔編號A01K1/00GK203136730SQ201320186828
公開日2013年8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15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15日
發明者劉剛, 王光輝, 吳偉生, 童琪 申請人:四川省草原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