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鋼輪胎的輸送和修剪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5-15 00:40:21
專利名稱:全鋼輪胎的輸送和修剪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的是一種全鋼輪胎硫化後的處理系統,尤其涉及的是一種全鋼輪胎的輸送和修剪系統。
背景技術:
全鋼輪胎經過硫化定型後從硫化成品運輸帶下來,再分別在各自地溝前分散修剪和外檢並人工送到X光機,輪胎上下修剪機作業時需上下搬運,外檢時人工在地面來回滾動檢查,純體力勞動強度大且效率低;輪胎修剪後外檢亦需檢驗員搬運,再由檢驗員送到X光機檢測。另外全鋼輪胎外檢後如有問題需轉運到車間燙補區處理,然後再送到附近的X光機檢測並輸送到成品試驗區。為提高輪胎品質,降低工人勞動強度,急需將全鋼硫化製作成品輪胎集中輸送和集中修邊實現輪胎由硫化機成品運輸帶出來以後至X光機不需人工搬運。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全鋼輪胎的輸送和修剪系統,實現輪胎硫化後不落地,不需要人工搬運就可完成輸送和修剪。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本發明包括位於硫化機之後的硫化地溝輸送線、輸送儲存輥道組、配送輥道組、修邊裝置、外觀檢查裝置、合格品輸送線和修品胎輸送線,所述硫化地溝輸送線、輸送儲存輥道組、配送輥道組、修邊裝置和外觀檢查裝置依次相連,外觀檢查裝置分別與合格品輸送線和修品胎輸送線相連。
所述硫化地溝輸送線包括依次相連的非地溝上胎運輸帶、第一轉向模塊帶、第一爬坡輸送帶、第二轉向模塊帶、第三轉向模塊帶、下坡輸送帶和節奏調節運輸帶;第一轉向模塊帶沿水平方向設置且運動方向和地溝運輸帶垂直,第一爬坡輸送帶與水平方向呈20 25°夾角,第一爬坡輸送帶的運動方向由低端到高端,第一爬坡輸送帶的低端和第一轉向模塊帶相連,第一爬坡輸送帶的高端和第二轉向模塊帶相連,第二轉向模塊帶水平設置且運動方向與地溝運輸帶相反,第三轉向模塊帶的運動方向與第二轉向模塊帶的運動方向垂直,下坡輸送帶和水平方向呈5 10°夾角且運動方向向下,節奏調節運輸帶水平設置且運動方向與第三轉向模塊帶同向。所述輸送儲存輥道組包括依次連接的主輸送帶組、第一右轉彎輥道、第一積放輥道、第二爬坡輸送帶、第二積放輥道、第三爬坡輸送帶、第二右轉彎輥道和第三積放輥道;主輸送帶組和節奏調節運輸帶相連,主輸送帶組位於下坡輸送帶和節奏調節運輸帶之下,第一積放輥道與水平方向呈4 6°夾角,第一積放輥道的高端和第一右轉彎輥道相連,第二爬坡輸送帶與水平方向呈10 15°夾角,第二積放輥道與水平方向呈5 10°夾角,第二爬坡輸送帶的高端和第二積放輥道相連,低端和第一積放輥道相連,第三爬坡輸送帶與水平方向呈8 12°夾角,第三爬坡輸送帶的高端和第二積放輥道相連,低端和第二右轉彎輥道相連,第二右轉彎輥道水平設置,第三積放輥道與水平方向呈6 10°夾角設置,第三積放輥道的高端和第二右轉彎輥道相連。所述主輸送帶組至少有兩條依次連接的主輸送帶,第一條主輸送帶和節奏調節運輸帶相連,最後一條主輸送帶與水平方向呈4°夾角設置,其他水平設置。所述配送輥道組包括依次連接的擋胎皮帶機、配送皮帶機、擺頭輥道和傳輸輥道機,擋胎皮帶機和第三積放輥道相連,擋胎皮帶機、配送皮帶機、擺頭輥道和傳輸輥道機的傳輸速度按10%依次增加。所述修邊裝置包括依次連接的輪胎接收機構、輪胎修剪機和出胎通道;輪胎接收機構和傳輸輥道機相連,輪胎接收機構為頂部開口的框體,輪胎接收機構的底部與水平方向呈4 6°夾角,底部設有翻轉開關,輪胎接收機構的頂部設有攔胎杆;輪胎修剪機包括主動託輥和被動託輥,主動託輥和被動託輥之間的夾角為I 3° ;出胎通道為下坡式通道。
所述外觀檢查裝置包括機架、放胎架、升降框和控制機構;放胎架和出胎通道相連,升降框設置於機架上,放胎架和升降框相連,控制機構分別與升降框和機架相連。所述合格品輸送線包括依次相連的合格品胎爬坡運輸帶、第一模塊運輸帶、第一水平輸送帶、第四爬坡輸送帶、第二模塊運輸帶、第三模塊運輸帶、水平動力輸送輥道、擺頭輥道、轉彎積放輥道、送胎運輸帶、X光機模塊運輸帶和修品胎X光機運輸帶,合格品胎爬坡運輸帶位於放胎架之前。所述修品胎輸送線包括依次相連的修品胎爬坡運輸帶、第四模塊運輸帶、第二水平輸送帶、第五模塊運輸帶、第六模塊運輸帶、第五爬坡輸送帶、第三右轉彎輥道、第四積放輥道、修品胎水平輸送帶、修品胎下坡輸送帶和擋胎欄杆,修品胎爬坡運輸帶位於放胎架之
N / .刖。本發明相比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本發明將原先全鋼硫化車間的6條硫化地溝前分散的、純人工的體力勞動的輪胎接取和修剪、外觀檢查和分配送達到X光機的工作由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的集中輸送和集中修剪系統來取代,不但極大的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而且還極大的提高了生產效率並且規範了輪胎的外觀檢查流程,同時降低了輪胎缺陷漏檢率,對於修品胎也實現了集中處理,同時實現對修剪和檢驗人員工作量的自動統計。
圖I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中A向局部示意圖;圖3是圖I中D向局部示意圖;圖4是圖I中C向局部示意圖;圖5是配送輥道組和修邊裝置的局部示意圖;圖6是圖5的俯視圖;圖7是外觀檢查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8是圖7的左視圖;圖9是圖7的俯視圖;圖10是圖I中合格品輸送線和修品胎輸送線的局部示意圖;圖11是圖10中E向示意圖12是圖10中F向示意圖;圖13是圖10中B向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對本發明的實施例作詳細說明,本實施例在以本發明技術方案為前提下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不限於下述的實施例。如圖I所示,本實施例包括位於硫化機之後的硫化地溝輸送線I、輸送儲存輥道組
2、配送輥道組3、修邊裝置4、外觀檢查裝置5、合格品輸送線6和修品胎輸送線7,所述硫化地溝輸送線I、輸送儲存輥道組2、配送輥道組3、修邊裝置4和外觀檢查裝置5依次相連,外觀檢查裝置5分別與合格品輸送線6和修品胎輸送線7相連。 如圖2所示,所述硫化地溝輸送線I包括依次相連的非地溝上胎運輸帶107、第一轉向模塊帶101、第一爬坡輸送帶102、第二轉向模塊帶103、第三轉向模塊帶104、下坡輸送帶105和節奏調節運輸帶106 ;第一轉向模塊帶101沿水平方向設置且運動方向和地溝運輸帶垂直,第一爬坡輸送帶102與水平方向呈20 25。夾角,第一爬坡輸送帶102的運動方向由低端到高端,第一爬坡輸送帶102的低端和第一轉向模塊帶101相連,第一爬坡輸送帶102的高端和第二轉向模塊帶103相連,第二轉向模塊帶103水平設置且運動方向與地溝運輸帶相反,第三轉向模塊帶104的運動方向與第二轉向模塊帶103的運動方向垂直,下坡輸送帶105和水平方向呈5 10°夾角且運動方向向下,節奏調節運輸帶106水平設置且運動方向與第三轉向模塊帶104同向,非地溝上胎運輸帶107用於將硫化地溝的輪胎傳送到第一轉向模塊帶101。以上模塊帶主要用於實現輪胎90°轉向,模塊帶運動方向和上道工序帶動力的輸送帶運動方向相垂直,同時也和其下道工序的模塊帶運動方向垂直。如圖3、圖4所示,所述輸送儲存輥道組2包括依次連接的主輸送帶組201、第一右轉彎輥道202、第一積放棍道203、第二爬坡輸送帶204、第二積放棍道205、第三爬坡輸送帶206、第二右轉彎輥道207和第三積放輥道208 ;主輸送帶組201和節奏調節運輸帶106相連,主輸送帶組201位於下坡輸送帶105和節奏調節運輸帶106之下,第一積放輥道203與水平方向呈5°夾角,第一積放輥道203的高端和第一右轉彎輥道202相連,以便輪胎利用自重下滑到積放輥道上臨時儲存,第二爬坡輸送帶204與水平方向呈13°夾角,第二積放輥道205與水平方向呈8. 75°夾角,第二爬坡輸送帶204的高端和第二積放輥道205相連,低端和第一積放輥道203相連,第三爬坡輸送帶206與水平方向呈10°夾角,第三爬坡輸送帶206的高端和第二積放輥道205相連,低端和第二右轉彎輥道207相連,第二右轉彎輥道207水平設置,第三積放輥道208與水平方向呈8. 1°夾角設置,第三積放輥道208的高端和第二右轉彎輥道207相連。輸送帶的夾角受制於輸送帶的長度(決定輪胎的存放量)、高度(保證車輛人員的通行)和場地的約束,同時也取決於輪胎和輸送帶之間的摩擦係數。積放輥道和輸送帶主要是用來存放輪胎,用以調節輪胎生產和修剪的節奏。本實施例對應的輪胎產量約7500條/天。從硫化地溝傳輸來的輪胎到達第一轉向模塊帶101,90°轉向後沿第一爬坡輸送帶102到達第二轉向模塊帶103和第三轉向模塊帶104,臨時儲存到下坡輸送帶105上,下坡後節奏調節運輸帶106將根據檢測到的主輸送帶組201上的輪胎的排布情況判斷是否放行,當主輸送帶組201上面有合適空檔時輪胎將逐條下來並通過第一右轉彎輥道202轉向後第二次存儲到第一積放輥道203上,後道輥道有空檔時,再通過第二爬坡輸送帶204第三次存儲到第二積放輥道205,再後道輥道有空檔時,再通過第三爬坡輸送帶206經過第二右轉彎輥道20790°轉向後到達第三積放輥道208進行第四次存儲。本實施例的主輸送帶組201有七條依次連接的主輸送帶,第一條主輸送帶和節奏調節運輸帶106相連,最後一條主輸送帶與水平方向呈4°夾角設置,其他水平設置。本實施例中,硫化車間有六條硫化地溝,每條主輸送帶接收對應的節奏調節運輸帶106從相應地溝來的輪胎,最後一條主輸送帶設置一定的角度,目的是將輪胎抬高使其具備一定的勢能,最後一條主輸送帶的最高端略高於第一右轉彎棍道202的最高端,以便通過第一右轉彎輥道202自動到達第一積放輥道203儲存。如圖5和圖6所示,所述配送輥道組3包括依次連接的擋胎皮帶機301、配送皮帶機302、擺頭輥道機303和傳輸輥道機304,擋胎皮帶機301和第三積放輥道208相連,擋胎皮帶機301、配送皮帶機302、擺頭輥道機303和傳輸輥道機304的傳輸速度按10%依次增加。擋胎皮帶機301的作用是攔截第三積放輥道208下滑來的輪胎;配送皮帶機302主要作用是當擺頭輥道機303上無輪胎時,從擋胎皮帶機301輸送來的輪胎配送到達第一個擺頭輥道機;擺頭輥道機303主要作用是將輪胎下降後送到輪胎修剪機的輪胎接收機構401 ;傳輸輥道機304位於兩個擺頭輥道機303之間作用是將上一個擺頭輥道機303輸送的輪胎傳遞給下一個擺頭輥道機303 ;擋胎皮帶機301、配送皮帶機302、擺頭輥道機303和傳輸輥道機304可以通過普通電機實現,電機帶帶剎車裝置即可。所述修邊裝置4包括依次連接的輪胎接收機構401、輪胎修剪機402和出胎通道403 ;輪胎接收機構401和傳輸輥道機304相連,輪胎接收機構401為頂部開口的框體,輪胎接收機構401的底部與水平方向呈5. 75°夾角,底部設有翻轉開關,輪胎接收機構401的頂部設有攔胎杆;輪胎修剪機402包括主動託輥和被動託輥,主動託輥和被動託輥之間的夾角為1° ;出胎通道403為下坡式通道。輪胎接收機構401的底部設置一定的角度,當擋胎機構的攔胎杆收回後輪胎利用自重下滑到輪胎修剪機402的主動託輥和被動託輥的開口小的一端;輪胎從頂部翻出後,進入到輪胎結構機構401的頂部開口框體正下方的底部並由攔胎杆攔住。主動託輥在電機帶動下旋轉,從而帶動輪胎旋轉;被動託輥在輪胎的帶動下被動旋轉,起到支撐輪胎的作用;夾角是根據人工修剪輪胎速度的實際情況而設定的經驗值,角度大則輪胎側移到出胎口的速度大。到達第三積放輥道208進行第四次存儲的輪胎,通過擋胎皮帶機301到達配送皮帶機302,然後沿傳輸輥道機304到達擺頭輥道機303下降後送到輪胎接收機構401內,操作工根據需要將輪胎送至輪胎修剪機402,修剪後輪胎沿出胎通道403自動傳輸出去。輪胎沿出胎通道403自動傳輸出去後,在出胎口由操作工配送到所需輪胎外觀檢查裝置5進行檢查。如圖7、圖8和圖9所示,所述外觀檢查裝置5包括機架51、放胎架52、升降框53 和控制機構54 ;放胎架52和出胎通道403相連,升降框53設置於機架51上,放胎架52和升降框53相連,控制機構54分別與升降框53和機架51相連。
升降框53包括橫向氣缸531、縱向氣缸532、橫嚮導軌533和縱嚮導軌534,橫向氣缸531和縱向氣缸532相互垂直,橫嚮導軌533和縱嚮導軌534相互垂直且活動相連,橫向氣缸531和橫嚮導軌533相連,縱向氣缸532和縱嚮導軌534相連,橫向氣缸531設置於機架51上,放胎架52設置於縱嚮導軌534上,橫向氣缸531和縱向氣缸532分別與控制機構54相連。放胎架52包括橫向輥筒521和縱向輥筒522,橫向輥筒521和縱向輥筒522相互垂直,橫向輥筒521和縱嚮導軌534相連,放胎架52可以實現手動旋轉檢查輪胎。控制機構54包括腳踏開關541、控制器和計數器542,腳踏開關541和計數器542分別與控制器相連,腳踏開關541和計數器542分別設置在機架51上,控制器分別與橫向氣缸531和縱向氣缸532相連。通過腳踏開關541啟動橫向氣缸531和縱向氣缸532的運動,實現對氣缸運動的控制;通過計數器542對檢查的輪胎數量進行自動統計。所述控制器為可編程控制器,可以通過預設的程序對氣缸行程進行設定以及對輪胎數量進行統計。所述計數器542為觸摸式計數器,可以實現更好的計數。所述機架51上設有照明燈511,可以方便工作人員對輪胎進行檢查。所述機架51上設有印章盒512,方便工作人員在輪胎的缺陷部位進行標識。如圖10和圖11所示,所述合格品輸送線6包括依次相連的合格品胎爬坡運輸帶601、第一模塊運輸帶602、第一水平輸送帶603、第四爬坡輸送帶604、第二模塊運輸帶605、第三模塊運輸帶606、水平動力輸送輥道607、擺頭輥道608、轉彎積放輥道609、送胎運輸帶610、X光機模塊運輸帶611和修品胎X光機運輸帶612,合格品胎爬坡運輸帶601位於放胎架52的斜前方約I. 5米至2米左右(經驗值),以便檢驗員快速將檢驗後的輪胎送來。合格品輸送線6中各個爬坡輸送帶與水平方向的角度設置可以選擇一個範圍,受制於其長度、高度和場地約束,另外輸送帶的最大角度還取決於輪胎與輸送帶之間的摩擦係數f,本實施例中,合格品輸送線6中的各個輸送帶與水平方向的夾角均設定為10. 5°。擺頭輥道608用於在緊急情況下(如對應的X光機長時間故障)時釋放輸送輥道上積放的輪胎。外觀檢查合格的輪胎由質檢員就近送到合格品胎爬坡運輸帶601,輪胎到達第一模塊運輸帶602,沿第一水平輸送帶603、第四爬坡輸送帶604、第二模塊運輸帶605、第三模塊運輸帶606、水平動力輸送輥道607、擺頭輥道608到達轉彎積放輥道609再次儲存,送胎運輸帶610根據X光機模塊運輸帶611上輪胎的存儲量,逐條補充,以便X光機連續工作。修補後輪胎通過修品胎X光機運輸帶612到達X光機模塊運輸帶611上,最終到達X光機。本實施例中,X光機共三臺。如圖12和圖13所示,所述修品胎輸送線7包括依次相連的修品胎爬坡運輸帶701、第四模塊運輸帶702、第二水平輸送帶703、第五模塊運輸帶704、第六模塊運輸帶705、第五爬坡輸送帶706、第三右轉彎輥道707、第四積放輥道708、修品胎水平輸送帶709、修品胎下坡輸送帶710和擋胎欄杆711,修品胎爬坡運輸帶701位於放胎架52的斜前方2米至
2.5米左右(經驗值),以便檢驗員快速將檢驗後的輪胎送來。修品胎輸送線7上的各個輸送帶和輥道,要求能夠順暢的傳輸輪胎,本實施例中,根據其長度、高度和場地約束等條件,各個輸送帶與水平方向的夾角均設定為8°。外觀檢查不合格的輪胎由質檢員就近送到修品胎爬坡運輸帶701,輪胎到達第四、模塊運輸帶702後沿第二水平輸送帶703、第五模塊運輸帶704、第六模塊運輸帶705、第五爬坡輸送帶706、第三右轉彎輥道707到達第四積放輥道708儲存,啟動修品胎水平輸送帶709和修品胎下坡輸送帶710後,待處理輪胎下落到達擋胎欄杆711,最後由操作工配送到各修補工位處理。
本實施例中,各個轉彎輥道的結構是從高端90°彎向低端,若向右轉則為右轉彎輥道,反之則為右轉彎輥道,高低落差均為400_。本實施例中,各水平輸送帶的輸送面為扇形結構;模塊運輸帶的表面設有圓球或者輥子,圓球或者輥子的旋轉方向與模塊運輸帶總體的運動方向垂直。
權利要求
1.一種全鋼輪胎的輸送和修剪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位於硫化機之後的硫化地溝輸送線(I)、輸送儲存輥道組(2)、配送輥道組(3)、修邊裝置(4)、外觀檢查裝置(5)、合格品輸送線(6)和修品胎輸送線(7),所述硫化地溝輸送線(I)、輸送儲存輥道組(2)、配送輥道組(3)、修邊裝置(4)和外觀檢查裝置(5)依次相連,外觀檢查裝置(5)分別與合格品輸送線(6 )和修品胎輸送線(7 )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全鋼輪胎的輸送和修剪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硫化地溝輸送線(I)包括依次相連的非地溝上胎運輸帶(107)、第一轉向模塊帶(101)、第一爬坡輸送帶(102)、第二轉向模塊帶(103)、第三轉向模塊帶(104)、下坡輸送帶(105)和節奏調節運輸帶(106);第一轉向模塊帶(101)沿水平方向設置且運動方向和地溝運輸帶垂直,第一爬坡輸送帶(102)與水平方向呈20 25°夾角,第一爬坡輸送帶(102)的運動方向由低端到高端,第一爬坡輸送帶(102)的低端和第一轉向模塊帶(101)相連,第一爬坡輸送帶(102)的高端和第二轉向模塊帶(103)相連,第二轉向模塊帶(103)水平設置且運動方向與地溝運輸帶相反,第三轉向模塊帶(104)的運動方向與第二轉向模塊帶(103)的運動方向垂直,下坡輸送帶(105 )和水平方向呈5 10 °夾角且運動方向向下,節奏調節運輸帶(106 )水平設置且運動方向與第三轉向模塊帶(104)同向。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全鋼輪胎的輸送和修剪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輸送儲存輥道組(2)包括依次連接的主輸送帶組(201)、第一右轉彎輥道(202)、第一積放輥道(203)、第二爬坡輸送帶(204)、第二積放輥道(205)、第三爬坡輸送帶(206)、第二右轉彎輥道(207)和第三積放輥道(208);主輸送帶組(201)和節奏調節運輸帶(106)相連,主輸送帶組(201)位於下坡輸送帶(105)和節奏調節運輸帶(106)之下,第一積放輥道(203)與水平方向呈4 6°夾角,第一積放輥道(203)的高端和第一右轉彎輥道(202)相連,第二爬坡輸送帶(204)與水平方向呈10 15°夾角,第二積放輥道(205)與水平方向呈5 10°夾角,第二爬坡輸送帶(204)的高端和第二積放輥道(205)相連,低端和第一積放輥道(203)相連,第三爬坡輸送帶(206)與水平方向呈8 12°夾角,第三爬坡輸送帶(206)的高端和第二積放輥道(205)相連,低端和第二右轉彎輥道(207)相連,第二右轉彎輥道(207)水平設置,第三積放輥道(208)與水平方向呈6 10°夾角設置,第三積放輥道(208)的高端和第二右轉彎輥道(207)相連。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全鋼輪胎的輸送和修剪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主輸送帶組(201)至少有兩條依次連接的主輸送帶,第一條主輸送帶和節奏調節運輸帶(106)相連,最後一條主輸送帶與水平方向呈4°夾角設置,其他水平設置。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全鋼輪胎的輸送和修剪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配送輥道組(3)包括依次連接的擋胎皮帶機(301)、配送皮帶機(302)、擺頭輥道(303)和傳輸輥道機(304),擋胎皮帶機(301)和第三積放輥道(208)相連,擋胎皮帶機(301)、配送皮帶機(302)、擺頭輥道(303)和傳輸輥道機(304)的傳輸速度按10%依次增加。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全鋼輪胎的輸送和修剪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修邊裝置(4)包括依次連接的輪胎接收機構(401)、輪胎修剪機(402)和出胎通道(403);輪胎接收機構(401)和傳輸輥道機(304)相連,輪胎接收機構(401)為頂部開口的框體,輪胎接收機構(401)的底部與水平方向呈4 6°夾角,底部設有翻轉開關,輪胎接收機構(401)的頂部設有攔胎杆;輪胎修剪機(402)包括主動託輥和被動託輥,主動託輥和被動託輥之間的夾角為I 3° ;出胎通道(403)為下坡式通道。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全鋼輪胎的輸送和修剪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外觀檢查裝置(5)包括機架(51)、放胎架(52)、升降框(53)和控制機構;放胎架(52)和出胎通道(403)相連,升降框(53)設置於機架(51)上,放胎架(52)和升降框(53)相連,控制機構分別與升降框(53)和機架(51)相連。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全鋼輪胎的輸送和修剪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合格品輸送線(6)包括依次相連的合格品胎爬坡運輸帶(601)、第一模塊運輸帶(602)、第一水平輸送帶(603)、第四爬坡輸送帶(604)、第二模塊運輸帶(605)、第三模塊運輸帶(606)、水平動力輸送輥道(607 )、擺頭輥道(608 )、轉彎積放輥道(609 )、送胎運輸帶(610 )、X光機模塊運輸帶(611)和修品胎X光機運輸帶(612),合格品胎爬坡運輸帶(601)位於放胎架(52)的之刖。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全鋼輪胎的輸送和修剪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修品胎輸送線(7)包括依次相連的修品胎爬坡運輸帶(701)、第四模塊運輸帶(702)、第二水平輸送帶(703 )、第五模塊運輸帶(704 )、第六模塊運輸帶(705 )、第五爬坡輸送帶(706 )、第三右轉彎輥道(707)、第四積放輥道(708)、修品胎水平輸送帶(709)、修品胎下坡輸送帶(710)和擋胎欄杆(711),修品胎爬坡運輸帶(701)位於放胎架(52)之前。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全鋼輪胎的輸送和修剪系統,包括位於硫化機之後的硫化地溝輸送線、輸送儲存輥道組、配送輥道組、修邊裝置、外觀檢查裝置、合格品輸送線和修品胎輸送線,所述硫化地溝輸送線、輸送儲存輥道組、配送輥道組、修邊裝置和外觀檢查裝置依次相連,外觀檢查裝置分別與合格品輸送線和修品胎輸送線相連。本發明由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的集中輸送和集中修剪系統來取代原先的複雜工序,不但極大的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而且還極大的提高了生產效率並且規範了輪胎的外觀檢查流程,同時降低了輪胎缺陷漏檢率,對於修品胎也實現了集中處理,同時實現對修剪和檢驗人員工作量的自動統計。
文檔編號B65G13/00GK102700155SQ20121019490
公開日2012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13日
發明者汪志良, 沈愛華, 譚鳳瑾, 陶海 申請人:安徽佳通輪胎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