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展開式光箱的製作方法
2023-05-14 09:12:46 2
專利名稱:可展開式光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有關一種光箱,特別是一種可展開式光箱,收合時為封閉式的拍照光箱,展開時為開放式的拍照系統。
背景技術:
一般拍照光箱都是封閉式的,其組成的拍攝平臺、左燈箱、右燈箱、背景燈箱及上燈箱均結合為一體,無法改變各組成燈箱的位置。拍照空間及被攝物大小,明顯受限。但封閉式的拍照光箱於拍攝對象時,較不受光箱外光源環境的影響,所拍攝產生的影像品質較佳。對大型的被攝物,一般都採用各式燈光或燈箱以開放式圍繞拍攝平臺,所拍攝完成的影像容易受外界光源及環境物影響,且難以滿足小型被攝物的封閉式光箱的需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展開式光箱,能將封閉式的拍照光箱展開成一個開放式的拍照系統,以提供各大小被攝物的拍攝所需光源,而不必重複購置並節省放置空間。根據本發明一方面的可展開式光箱,其特徵在於,包括一拍攝平臺;一左燈箱, 以一第一組滑動/伸縮機構與該拍攝平臺相連結;一右燈箱,以一第二組滑動/伸縮機構與該拍攝平臺相連結;以及一背景燈箱,以一第三組滑動/伸縮機構與該拍攝平臺相連結。依據本發明,可展開式光箱能由封閉式光箱展開成一個開放式的拍照系統。其中,一上燈箱以一轉動機構連結於背景燈箱上。根據本發明另一方面的可展開式光箱,其特徵在於,包括一拍攝平臺,該拍攝平臺與一背景燈箱結合為一體;一左燈箱,以一第一組滑動/伸縮機構與該拍攝平臺連結;以及一右燈箱,以一第二組滑動/伸縮機構與該拍攝平臺連結。其中,一上燈箱以一轉動機構連結於背景燈箱上。其中,拍攝平臺與背景燈箱可以垂直或弧狀方式結合。在本發明中,可展開式光箱的拍攝平臺分別與左燈箱、右燈箱、背景燈箱連接的滑動/伸縮機構是一線性滑軌或一剪式伸縮機臺。該線性滑軌或該剪式伸縮機臺上,設置一個以上的水平關節及垂直關節,而能夠進行水平迴轉與垂直彎折。連結可展開式光箱的背景燈箱與上燈箱的轉動機構為一能夠垂直彎折的垂直關節。在本發明中,可展開式光箱的拍攝平臺亦可設計為一燈箱,亦可嵌入一轉動圓盤。本發明的有益技術效果是本發明的可展開式光箱的左燈箱、右燈箱及背景燈箱分別以一滑動/伸縮機構與拍攝平臺相連結,使得左燈箱、右燈箱與背景燈箱能以滑動或伸縮方式遠離拍攝平臺而成為一開放式拍照系統,可調整左燈箱、右燈箱、背景燈箱及上燈箱至欲打光的方向及高度而利於拍照打光,從而可提供各大小被攝物的拍攝所需光源,而不必重複購置並節省放置空間。
圖1所示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可展開式拍照光箱的示意圖,其顯示收合時成為封閉式光箱。圖2所示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可展開式拍照光箱的示意圖,其顯示展開時成為開放式拍照系統。圖3所示為應用於本發明可展開式拍照光箱的線性滑軌構造實施例的示意圖。圖如與圖4b分別所示為應用於本發明可展開式拍照光箱的雙剪式與單剪式伸縮機臺實施例的側視圖。圖5所示為應用於本發明可展開式拍照光箱的水平關節示意圖。圖6所示為應用於本發明可展開式拍照光箱的垂直關節示意圖。圖7所示為應用於本發明可展開式拍照光箱的線性滑軌示意圖,用以說明滑動、 水平迴轉及垂直彎折機構的整合。圖8所示為依據本發明一實例的可展開式拍照光箱的左燈箱及右燈箱展開圖。圖9所示為依據本發明一實例的可展開式拍照光箱的背景燈箱及上燈箱展開圖。圖10所示為依據本發明一實例的可展開式拍照光箱的示意圖,其與圖2相似,不同處在於拍攝平臺亦為另一燈箱。圖11所示為依據本發明一實例的可展開式拍照光箱的示意圖,其與圖2相似,不同處在於拍攝平臺嵌入一轉盤。圖12所示為依據本發明一實例的可展開式拍照光箱的示意圖,其與圖2相似,不同處在於拍攝平臺嵌入一光源及一轉盤。圖13所示為依據本發明一實例的可展開式拍照光箱的示意圖,其與圖12相似,不同處在於拍攝平臺與背景燈箱以互相垂直方式結合為一體示意圖。圖14依據本發明一實例的可展開式拍照光箱的示意圖,其與圖13相似,不同處在於拍攝平臺與背景燈箱以弧狀方式結合為一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使本發明的技術描述更為明確,以下以實施例配合附圖以說明本發明的精神。本發明揭露一種可展開式光箱,收合時為封閉式光箱,展開時為開放式的拍照系統。可展開式光箱包含拍攝平臺、左燈箱、右燈箱、背景燈箱及上燈箱。左燈箱、右燈箱及背景燈箱分別以一滑動/伸縮機構與拍攝平臺相連結,滑動/伸縮機構上還設置有一個以上的水平關節及垂直關節,使得左燈箱、右燈箱及背景燈箱能以展開及進行水平迴轉及/或垂直彎折,進而可調整各燈箱至欲打光的方向及高度。背景燈箱上以一轉動機構例如垂直關節連結一上燈箱,上燈箱可設置一相機室以放置相機。圖1所示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拍照光箱(photography light box)的封閉式示意圖,用以顯示可展開式光箱收合時的情況。拍攝平臺1 (photography platform)的左側設有一左燈箱2 (left lamphousing),右側設有一右燈箱3 (right lamphousing),背後設有一背景燈箱4(back lamphousing)。其中背景燈箱4上方可設置一上燈箱5 (top lamphousing)並以一垂直關節6 (vertical joint)相連結,並可於該上燈箱5上設置一相機室7 (camera housing)。垂直關節8、9、10、11分別設置於左燈箱2、右燈箱3及背景燈箱4的下方,供遠離拍攝平臺1時的轉動使用。調整腳墊12、13、14、15 (adjuster pad)設置於本拍照光箱下方四個角落,用以支撐整個拍照光箱的重量。圖2所示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拍照光箱的開放式(wide-open)拍照系統示意圖,用以顯示可展開式光箱展開時的情況。拍攝平臺1以線性滑軌16 (slideguide)、水平關節 17 (horizontal joint)、垂直關節 18 (vertical joint)、連接杆 19 (connecting rod) 及垂直關節8與左燈箱2相連結。線性滑軌16提供滑動遠離拍攝平臺1,水平關節17提供水平迴轉(horizontal rotating),垂直關節18提供向上垂直彎折(vertical folding), 再通過連接杆19與垂直關節8提供左燈箱2的垂直轉動。相同地,拍攝平臺1以線性滑軌 20、水平關節21、垂直關節22、連接杆23及垂直關節9與右燈箱3相連結。拍攝平臺1亦通過線性滑軌對、垂直關節25、連接杆沈、垂直關節10及線性滑軌27、垂直關節觀、連接杆 29、垂直關節11,分別與背景燈箱4的左下方及右下方相連結,線性滑軌24、27與垂直關節 25,28間亦可設置水平關節。背景燈箱4的上方並可設置一上燈箱5並以一垂直關節6相連結,並可於上燈箱5設置一相機室7。左燈箱2、右燈箱3、背景燈箱4及上燈箱5內,均分別設有光源30、31、32、及33 (lighting source) 0上述線性滑軌16、20、24、27上可設置一個以上的水平關節及一個以上的垂直關節。圖3所示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拍照光箱的線性滑軌構造示意圖。線性滑軌 16、20、24 及 27 由軌道;34 (rail)、滑塊 35 (sliding block)及滾珠 36 (bearing)所組成。圖如與圖4b所示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拍照光箱的剪式伸縮機臺側視圖。使各燈箱遠離拍攝平臺1,除採用線性滑軌16、20、24、27外,亦可採用圖如雙剪式伸縮機臺 37 (dual shearing-type extending unit)產生伸縮的移動效果。雙剪式伸縮機臺37由上平臺 38 (top platform),下平臺 39 (bottom platform),轉軸 40、41、42、43、44、45 (rotating shaft),滑槽 46、47 (sliding slot),固定片 48 (f ixingplate)及前端部 49 (front end)所組成。以扳手(wrench)轉動前端部49即可帶動雙剪式伸縮機臺37產生伸縮作用,進而帶動各燈箱遠離拍攝平臺1,亦可採用圖4b單剪式伸縮機臺70 (single shearing-type extending unit)產生伸縮移動效果。單剪式伸縮機臺70由固定片63、64、65、66及轉軸 67、68、69所組成。拉伸固定片63即能產生伸縮移動效果。上述雙剪式伸縮機臺37或單剪式伸縮機臺70可設置一個以上的水平關節及一個以上的垂直關節。圖5所示為應用於本發明實施例的拍照光箱的水平關節示意圖。採用附固定把手 50 (clamp lever)的開縫型固定環61 (set collar-slit type),如圖2所示,放鬆固定把手 50,51即能水平迴轉左燈箱2及右燈箱3。圖6所示為應用於本發明實施例的拍照光箱的垂直關節示意圖。採用附固定把手 52的D切面型固定環62 (set colIar-D cut type)。如圖2所示放鬆固定把手52、53即能垂直彎折左燈箱2及右燈箱3。圖7所示為依據本發明一實例的拍照光箱的滑動、水平迴轉及垂直彎折機構的整合。由滑塊35在滑軌34上滑動,並以擋塊^(stopper)防止滑塊35於滑動時脫落,延伸杆55 (extending rod) 一端架設在滑塊35上,另一端與水平關節17相連。延伸杆56 —端與水平關節17相連,另一端設有轉軸57 (rotating shaft)穿過垂直關節18的中心圓洞, 並以封蓋58 (cap)鎖住,以免於垂直彎折時脫落。圖8所示為依據本發明一實例的拍照光箱的左燈箱及右燈箱展開圖。線性滑軌16由拍攝平臺1下方拉出後,將水平關節17向前水平迴轉,並將垂直關節18向上垂直彎折即能將左燈箱2拉引到拍攝平臺1的左前上方。相同地,拉出線性滑軌20後,水平迴轉水平關節21向前及彎折垂直關節22,亦能將右燈箱3拉引到拍攝平臺1的右前上方進行拍照打光工作。彎折垂直關節8、9可分別調整光箱2、3的打光角度。圖9所示為依據本發明一實例的拍照光箱的背景燈箱及上燈箱展開圖。線性滑軌 24及27由拍攝平臺1下方拉出後,將垂直關節25及觀向上垂直彎折(未標示水平關節部份)後,即能將背景燈箱4彎折到拍攝平臺1的後上方並可配合垂直關節10及11作適當彎折調整。設置於背景燈箱4上方的上燈箱5亦能通過垂直關節6彎折至拍攝平臺1的正上方或其它必要的打光角度。圖10所示為依據本發明一實例的拍照光箱的開放式拍照系統示意圖,其特徵在於拍攝平臺亦為另一燈箱。本實施例與圖2所示實施例相似,其不同處是將拍攝平臺1內嵌入光源成為另一燈箱,特別有利於無陰影的拍攝。圖11所示為依據本發明一實例的拍照光箱的開放式拍照系統示意圖,其特徵在於拍攝平臺嵌入一轉盤。本實施例與圖2相似,其不同處是將拍攝平臺1內嵌入一轉盤59。 被攝物是置放於轉盤59上而可旋轉,利於不同角度的拍攝。圖12所示為依據本發明一實例的拍照光箱的開放式拍照系統示意圖,其特徵在於拍攝平臺嵌入一光源及一轉盤。本實施例與圖2相似,拍攝平臺1內嵌入一光源60及一轉盤59,可提供光源及拍攝轉盤。圖13所示為依據本發明一實例的拍照光箱的拍攝平臺與背景燈箱以互相垂直方式結合為一體的示意圖。拍攝平臺1與背景燈箱4以垂直方式結合為一體,拍攝平臺1內亦可嵌入一光源60及一轉盤59。拍攝平臺1與左燈箱2、右燈箱3的連結,採用線性滑軌或雙/單剪式伸縮機臺,且其上可設置一個以上的水平關節及一個以上的垂直關節,及背景燈箱4與上燈箱5的連結均與圖2相同。同時,上燈箱5上設置一相機室7。圖14依據本發明一實例的拍照光箱,與圖13所示實施例相似,其不同處在於拍攝平臺與背景燈箱以弧狀方式結合為一體的示意圖。拍攝平臺1與背景燈箱4以弧狀方式結合為一體,拍攝平臺1內亦可嵌入一光源60及一轉盤59。拍攝平臺1與左燈箱2、右燈箱 3的連結,採用線性滑軌或雙/單剪式伸縮機臺,且其上可設置一個以上的水平關節及一個以上的垂直關節,及背景燈箱4與上燈箱5的連結均與圖2相同。同時,上燈箱5上設置一相機室7。以上實施例是為了更加清楚描述本發明的特徵與精神,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本發明專利的權利範圍是定義於申請專利範圍中,凡依據上述所述的精神所作出的修改,仍不脫離本專利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可展開式光箱,其特徵在於,包括一拍攝平臺;一左燈箱,以一第一組滑動/伸縮機構與該拍攝平臺相連結;一右燈箱,以一第二組滑動/伸縮機構與該拍攝平臺相連結;以及一背景燈箱,以一第三組滑動/伸縮機構與該拍攝平臺相連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展開式光箱,其特徵在於,該第一組、第二組及第三組滑動 /伸縮機構均為一線性滑軌或一剪式伸縮機臺。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展開式光箱,其特徵在於,該線性滑軌或該剪式伸縮機臺上設置一個以上的水平關節及一個以上的垂直關節。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展開式光箱,其特徵在於,還包含一上燈箱,該上燈箱以一轉動機構連結於該背景燈箱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可展開式光箱,其特徵在於,該上燈箱上設置一相機室。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展開式光箱,其特徵在於,還包含一轉盤,該轉盤嵌入在該拍攝平臺上。
7.一種可展開式光箱,其特徵在於,包括一拍攝平臺,該拍攝平臺與一背景燈箱結合為一體;一左燈箱,以一第一組滑動/伸縮機構與該拍攝平臺連結;以及一右燈箱,以一第二組滑動/伸縮機構與該拍攝平臺連結。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可展開式光箱,其特徵在於,該拍攝平臺與該背景燈箱是互相垂直或弧狀地結合為一體。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可展開式光箱,其特徵在於,還包含一上燈箱,該上燈箱以一轉動機構連結於該背景燈箱上。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可展開式光箱,其特徵在於,該上燈箱上設置一相機室。
11.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可展開式光箱,其特徵在於,該第一組及第二組滑動/伸縮機構均為一線性滑軌或一剪式伸縮機臺。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可展開式光箱,其特徵在於,該線性滑軌或該剪式伸縮機臺上設置有一個以上的水平關節及一個以上的垂直關節。
13.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可展開式光箱,其特徵在於,還包含一轉盤,該轉盤嵌入在該拍攝平臺上。
全文摘要
本發明是一種可展開式光箱,該可展開式光箱可收縮為閉式的拍照光箱或展開成開放式的拍照系統,其包含拍攝平臺、左燈箱、右燈箱、背景燈箱及上燈箱。拍攝平臺分別與左燈箱、右燈箱、背景燈箱以一滑動/伸縮機構相連結,如線性滑軌、剪式伸縮機臺等。上燈箱設置於背景燈箱上方並以一轉動機構如關節相連結。拍攝平臺亦可與背景燈箱合為一體,可為一燈箱形式,甚至可嵌入轉動圓盤。滑動/伸縮機構上可設置一個以上的水平關節及垂直關節而能夠作水平迴轉及垂直彎折。因此,左燈箱、右燈箱及背景燈箱均能滑動/伸縮遠離拍攝平臺且水平及垂直調整至打光的位置。
文檔編號G03B15/06GK102486596SQ201010588479
公開日2012年6月6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2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2日
發明者賴鵬程 申請人:萬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