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水性和油性的無圈圓罐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14 08:28:52 2

本實用新型涉及包裝圓罐的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水性和油性的無圈圓罐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水性&油性的包裝圓罐的結構見圖1,其包括罐身1』、上端蓋2』、配套圈3』,罐身1』的上端環部嵌套安裝有配套圈3』,上端蓋2』蓋裝於配套圈3』,使得罐身1』和上端蓋2』完成密封,罐身1』和上端蓋2』的密封結構複雜、安裝複雜;罐身1』的中上部兩側分別焊接有對應的耳朵4,然後提梁5』的兩端分別固裝於對應的耳朵4』,在製作過程中需要將耳朵4』焊接到罐身1』上,焊接完成後還需要將焊接的部分進行後續防鏽處理,提梁5』的安裝費時費力,這些繁瑣的安裝工藝,使得圓罐的生產產能低。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水性和油性的無圈圓罐結構,其使得上端蓋、罐身直接進行密封配合,且罐身的提梁安裝快速、方便,製作工藝簡單。
一種水性和油性的無圈圓罐結構,其技術方案是這樣的:其包括罐身、上端蓋、提梁,其特徵在於:所述上端蓋的外圍自內至外設置有下凸加強環槽、上凹環形定位槽、外圍間隔布置的封口卷線,所述上凹環形定位槽的下端通過壓卷邊連接對應位置的封口卷線的上部,所述上凹環形定位槽內填充有密封膠,位於所述上端蓋的外環位置布置的相鄰的卷線間留有間隔,所述罐身的上端部自下而上設置有外凸止擋、加強環形側凸、外凸卷線,密封狀態下的所述外凸卷線位於所述上凹環形定位槽內、且所述外凸卷線的上端圓弧嵌於所述密封膠的內部,每段所述封口卷線朝向所述加強環形側凸、外凸卷線之間的連接環面扣和布置,所述罐身上套裝有塑料套,所述塑料套的上端部位於所述外凸止擋的下端位置,所述外凸止擋一方面增強罐身強度、另一方面完成對塑料套的上部止擋,所述塑料套的相對於所述罐身其中一條直徑的兩端位置設置有側凸的定位凸起,提梁的兩端分別固裝於對應位置的定位凸起。
其進一步特徵在於:
所述下凸加強環槽的外側上端和上凹環形定位槽內側下端相連接設置,確保整個結構強度好、製作方便;
所述外凸止擋的上端和所述加強環形側凸的下端為外擴圓錐直線過渡;
密封狀態下每段所述封口卷線及其對應的壓卷邊形成倒扣結構位於所述外凸卷線的正下方,所述封口卷線的內端對應於連接環面的外壁間的結構便於使用者在使用時可以用工具撬開倒扣結構;
所述定位凸起包括內側套裝定位處、外側鎖位部分,所述內側套裝定位處為小徑部分,所述外側鎖位部分為大徑部分,提梁的任一端均設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貫穿所述外側鎖位部分後套裝於所述內側套裝定位處,所述定位孔的孔徑小於所述外側鎖位部分的直徑,確保提梁安裝穩固。
採用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後,需要密封罐身時,預先將密封膠填充於上凹環形定位槽內,之後上端蓋直接扣和於罐身的上端部,通過花籃鎖緊結構將每段封口卷線朝向加強環形側凸、外凸卷線之間的連接環面扣和布置,使得外凸卷線位於上凹環形定位槽內、且外凸卷線的上端圓弧嵌於密封膠的內部,使得上端蓋、罐身快速密封,無需花費時間去定位配套圈;且由於罐身上套裝有塑料套,塑料套的上端部位於外凸止擋的下端位置,外凸止擋一方面增強罐身強度、另一方面完成對塑料套的上部止擋,塑料套的相對於罐身其中一條直徑的兩端位置設置有側凸的定位凸起,提梁的兩端分別固裝於對應位置的定位凸起,使得整個結構不再需要進行焊耳的焊接,使得提梁可以進行快速裝配;綜上,其使得上端蓋、罐身直接進行密封配合,且罐身的提梁安裝快速、方便,製作工藝簡單,最終使得圓罐的生產產能提高。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中有圈圓罐的結構;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結構示意圖(上端蓋未扣和於罐身);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上端蓋扣和於罐身的上端部一側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塑料套的定位凸起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中序號所對應的名稱如下:
罐身1、上端蓋2、提梁3、下凸加強環槽4、上凹環形定位槽5、封口卷線6、壓卷邊7、密封膠8、間隔9、外凸止擋10、加強環形側凸11、外凸卷線12、連接環面13、塑料套14、定位凸起15、外擴圓錐直線16、內側套裝定位處17、外側鎖位部分18、定位孔19。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水性和油性的無圈圓罐結構,見圖2~圖4:其包括罐身1、上端蓋2、提梁3,上端蓋2的外圍自內至外設置有下凸加強環槽4、上凹環形定位槽5、外圍間隔布置的封口卷線6,上凹環形定位槽5的下端通過壓卷邊7連接對應位置的封口卷線6的上部,上凹環形定位槽5內填充有密封膠8,位於上端蓋2的外環位置布置的相鄰的封口卷線6間留有間隔9,罐身1的上端部自下而上設置有外凸止擋10、加強環形側凸11、外凸卷線12,密封狀態下的外凸卷線12位於上凹環形定位槽5內、且外凸卷線12的上端圓弧嵌於密封膠8的內部,每段封口卷線6朝向加強環形側凸11、外凸卷線12之間的連接環面13扣和布置,罐身1上套裝有塑料套14,塑料套14的上端部位於外凸止擋10的下端位置,外凸止擋10一方面增強罐身強度、另一方面完成對塑料套14的上部止擋,塑料套14的相對於罐身1其中一條直徑的兩端位置設置有側凸的定位凸起15,提梁3的兩端分別固裝於對應位置的定位凸起15。
下凸加強環槽4的外側上端和上凹環形定位槽5內側下端相連接設置,確保整個結構強度好、製作方便;
外凸止擋10的上端和加強環形側凸11的下端為外擴圓錐直線16過渡;
密封狀態下每段封口卷線6及其對應的壓卷邊7形成倒扣結構位於外凸卷線12的正下方,封口卷線6的內端對應於連接環面13的外壁間的結構便於使用者在使用時可以用工具撬開倒扣結構、進而打開上端蓋2;
定位凸起15包括內側套裝定位處17、外側鎖位部分18,內側套裝定位處17為小徑部分,外側鎖位部分18為大徑部分,提梁3的任一端均設置有定位孔19,定位孔19貫穿外側鎖位部分18後套裝於內側套裝定位處17,定位孔19的孔徑小於外側鎖位部分18的直徑,確保提梁3安裝穩固。
其工作原理如下:預先將密封膠8填充於上凹環形定位槽5內,之後上端蓋2直接扣和於罐身1的上端部,通過花籃鎖緊結構(為現有成熟工具、圖中未畫出)將每段封口卷線6朝向加強環形側凸11、外凸卷線12之間的連接環面13扣和布置,使得外凸卷線12位於上凹環形定位槽5內、且外凸卷線12的上端圓弧嵌於密封膠8的內部,使得上端蓋2、罐身1快速密封,無需花費時間去定位配套圈;且由於罐身1上套裝有塑料套14,塑料套14的上端部位於外凸止擋10的下端位置,外凸止擋10一方面增強罐身強度、另一方面完成對塑料套14的上部止擋,塑料套14的相對於罐身1其中一條直徑的兩端位置設置有側凸的定位凸起15,提梁3的兩端分別固裝於對應位置的定位凸起15,使得整個結構不再需要進行焊耳的焊接,使得提梁3可以進行快速裝配。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創造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創造的實施範圍。凡依本實用新型創造申請範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於本專利涵蓋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