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框架式糧食乾燥塔的建造方法與流程
2023-05-14 17:46:01 6

本發明涉及糧食乾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框架式糧食乾燥塔的建造方法。
背景技術:
中大型糧食乾燥塔或糧食乾燥機的建造,一般採用從低到高逐層建造和安裝的方法,類似磚混結構樓房的建造方法。這種建造方法的步驟一般為:1)零部件製造:按長方板結構件和四方體結構件,在車間內製造乾燥機部件。如將乾燥機底座和乾燥段製造成四方體部件,每個緩蘇段製造成高度相同的四個長方板件;2)零部件運輸:將已製造的部件運輸到建造場地;3)塔體建造:按層由低向高的次序去安裝乾燥塔的塔體,層內採用鉚焊連接和螺栓連接,層間採用焊接;4)附設安裝:按圖紙將熱風爐、清理篩、提升機、風道等安裝到位並與乾燥機塔體連接;5)保溫防水處理:乾燥塔及附屬設備的散熱部位,安裝保溫材料,易腐蝕部位塗刷防水材料;6)電氣安裝:按圖紙架設電纜,並連接到控制櫃;7)空車調試:調整乾燥機及附屬設備的可調部件到合適的位置,通電考察各運動部件的狀況,對有問題的進行調整和修繕;6)實車調試:在有糧的情況,進行連續的乾燥作業乾燥塔作業調試,一般不少於3天。
一些乾燥機在建造過程,也將乾燥機主體和提升設備同時按層安裝,這樣可以提高建造的效率。由於重量大、尺寸大,按層建造糧食乾燥機的缺點是:1)運輸不便,致使超大型乾燥塔(500噸/天)建造難度很大,這是大型糧食乾燥機建造的瓶頸;2)製造不便,製造大型部件時需要大型設備,小廠家無力投資;3)安裝不便,一般要動用起吊設備,在偏遠地區無法進行;4)這種方法建造的乾燥機保溫、防雨、防鏽效果很不理想;5)安裝效率低,按層安裝無法實現並行作業,無法通過增加人力來提高建造速度;6)應用輕質保溫材料的技術難度大,造成了嚴重的能源浪費;7)乾燥機因腐蝕磨損壽命低,且不易大修改造。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框架式糧食乾燥塔的建造方法,克服現有建造方法由低向高按層建造效率低、體積大的缺陷,通過框架式建造方法,減少作業成本,提高了作業效率。
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框架式糧食乾燥塔的建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在地面上製作預埋基礎,並將乾燥塔底座安裝到預埋基礎上;
步驟二、將框架安裝到乾燥塔底座上,完成乾燥塔主體框架搭建;
步驟三、在框架上安裝熱風出入的角狀盒,在相應安裝層角狀盒端頭面安裝開口封閉板,再進行角狀盒的安裝,以形成乾燥塔的乾燥段和緩蘇段;
步驟四、使用封閉板封閉主體框架梁柱間的鏤空空間;
步驟五、將熱風爐、清理篩、提升機、輸送機、風道等安裝到位並與乾燥機塔體連接;
步驟六、對乾燥塔進行保溫防水處理。
優選的是,步驟二中,所述框架採用螺栓或鉚焊方式進行連接。
優選的是,步驟六中,通過安裝保溫材料進行保溫處理。
優選的是,步驟六中,通過塗刷防水材料進行防水處理。
優選的是,步驟三和步驟四中,所述封閉板採用鈑金加工或焊接成型。
優選的是,還包括:
步驟七、進行空車調試,調整乾燥塔及附屬設備的可調部件到合適的位置,通電考察各運動部件的狀況,對發現的問題進行調整和修繕。
優選的是,還包括:
步驟八、進行實車調試,將糧食放入到乾燥塔內,進行連續的乾燥塔乾燥作業調試。
優選的是,步驟八中,實車調試時間不少於3天。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使乾燥塔的零部件小型化和輕量化,便於製造和運輸和安裝;
2)變革了乾燥塔的建造方法,突破了由低向高按層建造的模式,可實現並行安裝作業,減少作業成本和提高作業效率;
3)改變了乾燥塔的受力方式,承載部件是框架,鏤空部分可以採用輕質保溫材料,起到良好的保溫節能的效果;
4)採用這種方法,高空作業可以不採用起吊設備,零件均可通過繩索、籃筐等進行人工傳遞,大大增加了作業的安全型;
5)為乾燥機整機和零部件的規模化、標準化製造提供了可能;
6)突破發展超大型乾燥塔(1000噸/天)建造的瓶頸。
7)乾燥機骨架堅固耐腐蝕耐磨損,其他零部件磨損腐蝕後,很容易更換,使得乾燥塔的大修改造方便,並大幅度提高年限。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框架式乾燥塔建造方法及過程流程圖。
圖2是本發明底座和排糧機構安裝完成主視圖。
圖3是本發明底座和排糧機構安裝完成右視圖。
圖4是本發明主體框架安裝完成主視圖。
圖5是本發明主體框架安裝完成右視圖。
圖6是本發明封閉板及角狀盒等安裝完成主視圖。
圖7是本發明封閉板及角狀盒等安裝完成右視圖。
圖8是本發明附屬設備安裝完成主視圖。
圖9是本發明附屬設備安裝完成右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令本領域技術人員參照說明書文字能夠據以實施。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框架式糧食乾燥塔的建造方法,如圖2-圖9所示,所述糧食乾燥塔包括底座1、排糧機構2、乾燥段4、緩蘇段6,所述乾燥段4和緩蘇段6均設置有多個。各部分分別安裝於主體框架3不同位置,主體框架3結構採用型鋼或自製結構件,形成若干梁和柱組成空間結構,梁和柱之間採用螺栓或焊接方式連接。各個乾燥段4和緩蘇段6等物理功能層,位於框架3梁和柱之間的鏤空空間,內部通過安裝零部件實現功能,外部通過在梁柱間安裝封閉板7形成工作時所需要的功能空間。乾燥段4和緩蘇段6的安裝,可以多層並行安裝,提高建造效率。
如圖1所述,所述糧食乾燥塔的建造方法與框架式樓房建造相似,乾燥塔安裝前地面應做好預埋基礎,在基礎之上安裝乾燥塔底座1和主體框架3,具體建造方法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步驟一、零部件及框架3梁柱加工製造:乾燥塔底座1包括排糧機構仍然按四方體件整體製造;將乾燥段4和緩蘇段6,規劃為更小零部件製造;框架3的梁柱和封閉板7按1/N的層尺寸進行製造,其中N為層數。
步驟二、零部件運輸:將已製造的部件運輸到建造場地;
步驟三、底座1安裝:按圖紙要求,在已經做好基礎的相應位置安裝乾燥機底座1和排糧機構2。
步驟四、主體框架3安裝:採用螺栓、鉚焊等方法,安裝乾燥機主體框架3;
步驟五、安裝零部件:在主體框架3上,安裝零部件,主要是熱風出入的網狀或非網狀角狀盒5的安裝,先在相應安裝層角狀盒5端頭面安裝開口封閉板,再採用鉚焊或螺栓連接方法安裝網狀或非網狀角狀盒5,形成乾燥段4、緩蘇段6等功能層,安裝時可多層同時進行,提高建造速度;
步驟六、封閉空間:使用封閉板7封閉主體框架3梁柱間的鏤空空間,所述封閉板7按照乾燥塔主體框架3間網格空間尺寸大小製作,採用鈑金加工或焊接成型,螺栓固定安裝於乾燥塔主體框架3梁和柱之上;
步驟七、附屬設備安裝:按圖紙將熱風爐、清理篩、提升機、輸送機、風道等安裝到位並與乾燥機塔體連接;
步驟八、保溫防水處理:乾燥塔主體及附屬設備的散熱部位,安裝保溫材料,易腐蝕部位塗刷防水材料;
步驟九、電氣安裝:按圖紙架設電纜,並連接到控制櫃;
步驟十、空車調試:調整乾燥塔及附屬設備的可調部件到合適的位置,通電考察各運動部件的狀況,對有問題的位置進行調整和修繕;
步驟十一、實車調試:在有糧的情況,進行連續的乾燥塔乾燥作業調試,一般不少於3天。
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1)使乾燥塔的零部件小型化和輕量化,便於製造和運輸和安裝;
2)變革了乾燥塔的建造方法,突破了由低向高按層建造的模式,可實現並行安裝作業,減少作業成本和提高作業效率;
3)改變了乾燥塔的受力方式,承載部件是框架,鏤空部分可以採用輕質保溫材料,起到良好的保溫節能的效果;
4)採用這種方法,高空作業可以不採用起吊設備,零件均可通過繩索、籃筐等進行人工傳遞,大大增加了作業的安全型;
5)為乾燥機整機和零部件的規模化、標準化製造提供了可能;
6)突破發展超大型乾燥塔(1000噸/天)建造的瓶頸。
7)乾燥機骨架堅固耐腐蝕耐磨損,其他零部件磨損腐蝕後,很容易更換,使得乾燥塔的大修改造方便,並大幅度提高年限。
儘管本發明的實施方案已公開如上,但其並不僅僅限於說明書和實施方式中所列運用,它完全可以被適用於各種適合本發明的領域,對於熟悉本領域的人員而言,可容易地實現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離權利要求及等同範圍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發明並不限於特定的細節和這裡示出與描述的圖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