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不鏽鋼複合板晶間腐蝕試驗夾具的製作方法
2023-05-14 13:25:21 2

本實用新型屬於樣品製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不鏽鋼複合板晶間腐蝕試驗夾具。
背景技術:
不鏽鋼複合板是由基層碳鋼和復層不鏽鋼組成,不鏽鋼復層在進行晶間腐蝕試驗時,一是由於雙層結構造成取樣困難;二是取晶間腐蝕試樣時試樣靠近碳鋼側一面容易引入基層碳鋼的成分,而且靠近基層碳鋼側的不鏽鋼復層一側在使用過程中不作為工作表面,因此可不必進行晶間腐蝕評價試驗;三是有的不鏽鋼復層特別薄,未達到標準試樣的厚度,以上原因都會造成複合板不鏽鋼復層晶間腐蝕評價無法進行,或者帶入碳鋼進行試驗,碳鋼優先腐蝕,造成不鏽鋼晶間腐蝕試驗效果誤差過大,因此不鏽鋼複合板不鏽鋼復層的晶間腐蝕試驗一直是困擾不鏽鋼複合板進行耐晶間腐蝕評價的難題。
本實用新型能夠很好地解決上述問題,先將試樣切出能放入外夾模內部空間的尺寸,同時不鏽鋼復層外表面稍大於長方型橡膠墊圈,然後打磨不鏽鋼復層外表面到符合實驗標準的光潔度,再放入此實用新型夾具中,用壓緊螺母將金屬試片壓緊到長方型橡膠墊圈上,最後用704矽膠將外夾模側邊開孔處堵上,待704矽膠固化後開始晶間腐蝕試驗。
因此,本實用新型能夠大大降低不鏽鋼複合板晶間腐蝕試驗時金屬試片的製作難度,而且能夠對薄規格的不鏽鋼復層進行晶間腐蝕評價試驗,填補了此項空白,提高了不鏽鋼複合板晶間腐蝕試驗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不鏽鋼複合板晶間腐蝕試驗夾具,解決了不鏽鋼復層晶間腐蝕評價無法進行且金屬試片製作難度大的問題。用於製備不鏽鋼複合板晶間腐蝕試驗樣片,尤其是使得不鏽鋼復層厚度較薄的不鏽鋼複合板也能進行晶間腐蝕試驗。
一種不鏽鋼複合板晶間腐蝕試驗夾具,包含外夾模1、金屬試片2、壓緊螺母3、長方型橡膠墊圈5;金屬試片2在外夾模1內,金屬試片2下部與外夾模1之間有長方型橡膠墊圈5,通過長方型橡膠墊圈5的大小控制金屬試片2與晶間腐蝕溶液接觸的暴露面的面積大小;外夾模1側部有開口,上中部開有一螺紋孔,壓緊螺母3在螺紋孔內與金屬試片2接觸,將金屬試片2壓到長方型橡膠墊圈5上。
外夾模1和壓緊螺母3材質為聚四氟乙烯材料。
先將不鏽鋼複合板切出能放入外夾模1內部空間的尺寸,同時不鏽鋼復層外表面稍大於長方型橡膠墊圈5,然後打磨不鏽鋼復層外表面到符合實驗標準的光潔度,將加工完的金屬試片2通過外夾模1的一側開孔放入外夾模1的內部空間中,旋轉壓緊螺母3使其將金屬試片2壓緊到長方型橡膠墊圈5上,然後在外夾模1側邊開口處注入一定量704矽膠4,將開口密封,放置一段時間,待704矽膠4固化之後可以進行下一步的不鏽鋼複合板晶間腐蝕試驗。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該裝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大大降低不鏽鋼複合板晶間腐蝕試驗時金屬試片的製作難度,而且首次以便捷方式實現對薄規格的不鏽鋼復層進行晶間腐蝕評價試驗,填補了此項空白。
附圖說明
圖1為不鏽鋼複合板晶間腐蝕夾具結構主視圖。其中,外夾模1、金屬試片2、壓緊螺母3、704矽膠4、長方型橡膠墊圈5。
圖2為不鏽鋼複合板晶間腐蝕夾具結構俯視圖。
圖3為不鏽鋼複合板晶間腐蝕夾具結構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
一種不鏽鋼複合板晶間腐蝕試驗夾具,包含外夾模1、金屬試片2、壓緊螺母3、長方型橡膠墊圈5;金屬試片2在外夾模1內,金屬試片2下部與外夾模1之間有長方型橡膠墊圈5,通過長方型橡膠墊圈5的大小控制金屬試片2與晶間腐蝕溶液接觸的暴露面的面積大小;外夾模1側部有開口,上中部開有一螺紋孔,壓緊螺母3在螺紋孔內與金屬試片2接觸,將金屬試片2壓到長方型橡膠墊圈5上。
外夾模1和壓緊螺母3材質為聚四氟乙烯材料。
先將不鏽鋼複合板切出能放入外夾模內部空間的尺寸,同時不鏽鋼復層外表面稍大於長方型橡膠墊圈,打磨光亮後將金屬試片通過外夾模的一側開孔放入外夾模的內部空間中,旋緊壓緊螺母,將金屬試片壓緊到長方型橡膠墊圈上,最後在外夾模側邊開口處注入一定量的704矽膠密封此處小口,放置一段時間,待704矽膠固化之後進行晶間腐蝕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