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刃刀具的製作方法
2023-05-14 19:35:16 2

本實用新型涉及刀具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替刃刀具。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為了提高刀具的功能多樣性,通常可將刀具的刀片設置為可替換刃口刀片。然而,對於現有的僅進行刀片刃口替換方式而言,由於替換處位於刀片刃口,因此刀具在進行受力切割時容易出現刃口晃動,長期使用易導致刀片刃口脫落,刀具穩定性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替刃刀具,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刀具穩定性差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替刃刀具,替刃刀具包括:手柄;刀刃,可拆卸地設置在手柄上;鎖杆,可轉動地設置在手柄上,鎖杆具有與手柄相扣合的閉合位置和打開位置,當鎖杆位於閉合位置時,鎖杆與刀刃配合限位以使刀刃固定設置在手柄內,當鎖杆位於打開位置時,刀刃可與手柄分離。
進一步地,鎖杆上設置有凸輪部,刀刃上設置有凹槽,當鎖杆位於閉合位置時,凸輪部與凹槽相配合以將刀刃固定設置在手柄內。
進一步地,替刃刀具還包括助推塊,助推塊可移動地設置在手柄上,助推塊具有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當助推塊位於第一工作位置時,助推塊與鎖杆配合限位以使鎖杆固定在閉合位置處,當助推塊位於第二工作位置時,助推塊與鎖杆分離。
進一步地,鎖杆的一端設置有凸輪部,鎖杆的另一端設置有第一卡鉤,助推塊設置有第二卡鉤,當助推塊位於第一工作位置時,第一卡鉤與第二卡鉤相卡接配合以使鎖杆固定在閉合位置處,當助推塊位於第二工作位置時,第一卡鉤與第二卡鉤分離。
進一步地,第一卡鉤的內側壁與第二卡鉤的內側壁相適配。
進一步地,替刃刀具還包括彈性件,彈性件的一端與手柄相連接,彈性件的另一端與助推塊相連接,彈性件用於在助推塊與鎖杆配合限位時提供預緊力。
進一步地,替刃刀具還包括固定板,固定板固定設置在手柄上,助推塊可移動地設置在固定板上,彈性件的一端與固定板相連接,彈性件的另一端與助推塊相連接。
進一步地,在固定板上設置有滑槽,在助推塊的側面上設置有凸塊,凸塊可移動地設置在滑槽內。
進一步地,固定板為兩個,兩個固定板相對設置,刀刃、助推塊和鎖杆均設置在兩個固定板之間,鎖杆可轉動地設置在兩個固定板上。
進一步地,替刃刀具還包括限位塊,限位塊上設置有限位槽,限位塊設置在兩個固定板之間,刀刃可移動地設置在限位槽內。
應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通過將刀刃整體配置為可拆卸地設置在手柄上,鎖杆可轉動地設置在手柄上,當需要進行更換刀刃時,將鎖杆轉動至打開位置,以使刀刃與手柄分離,將刀刃從手柄上移除,並安裝上待替換的其他刀刃,安裝完畢後,將鎖杆轉動至閉合位置,以使鎖杆與刀刃配合限位,此時即可完成刀具不同刀刃之間的替換安裝。此種方式在進行刀具刀刃更換時,採用刀刃整體替換,刀具刀刃穩定性高。同時,通過轉動鎖杆即可實現刀刃與手柄的分離或配合限位,操作方式簡單、易行。
附圖說明
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說明書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替刃刀具的結構分解示意圖;
圖2示出了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助推塊位於第二工作位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示出了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鎖杆位於打開位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4示出了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鎖杆位於閉合位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5示出了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刀刃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6示出了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刀刃二的結構示意圖;
圖7示出了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刀刃三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上述附圖包括以下附圖標記:
10、手柄;20、刀刃;21、凹槽;30、鎖杆;31、凸輪部;32、第一卡鉤;40、助推塊;41、第二卡鉤;42、凸塊;50、彈性件;60、固定板;61、滑槽;62、彈簧固定孔;70、限位塊;71、限位槽;80、擋塊;20A、刀刃一;20B、刀刃二;20C、刀刃三。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衝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徵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以下對至少一個示例性實施例的描述實際上僅僅是說明性的,決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及其應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需要注意的是,這裡所使用的術語僅是為了描述具體實施方式,而非意圖限制根據本申請的示例性實施方式。如在這裡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確指出,否則單數形式也意圖包括複數形式,此外,還應當理解的是,當在本說明書中使用術語「包含」和/或「包括」時,其指明存在特徵、步驟、操作、器件、組件和/或它們的組合。
除非另外具體說明,否則在這些實施例中闡述的部件和步驟的相對布置、數字表達式和數值不限制本實用新型的範圍。同時,應當明白,為了便於描述,附圖中所示出的各個部分的尺寸並不是按照實際的比例關係繪製的。對於相關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已知的技術、方法和設備可能不作詳細討論,但在適當情況下,所述技術、方法和設備應當被視為授權說明書的一部分。在這裡示出和討論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體值應被解釋為僅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為限制。因此,示例性實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應注意到:相似的標號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圖中表示類似項,因此,一旦某一項在一個附圖中被定義,則在隨後的附圖中不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討論。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詞如「前、後、上、下、左、右」、「橫向、豎向、垂直、水平」和「頂、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通常是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說明的情況下,這些方位詞並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保護範圍的限制;方位詞「內、外」是指相對於各部件本身的輪廓的內外。
為了便於描述,在這裡可以使用空間相對術語,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來描述如在圖中所示的一個器件或特徵與其他器件或特徵的空間位置關係。應當理解的是,空間相對術語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圖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圖中的器件被倒置,則描述為「在其他器件或構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構造之上」的器件之後將被定位為「在其他器件或構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構造之下」。因而,示例性術語「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兩種方位。該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轉90度或位於其他方位),並且對這裡所使用的空間相對描述作出相應解釋。
此外,需要說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詞語來限定零部件,僅僅是為了便於對相應零部件進行區別,如沒有另行聲明,上述詞語並沒有特殊含義,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保護範圍的限制。
如圖1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替刃刀具,該替刃刀具包括手柄10、刀刃20和鎖杆30,其中,刀刃20可拆卸地設置在手柄10上,鎖杆30可轉動地設置在手柄10上,鎖杆30具有與手柄10相扣合的閉合位置和打開位置,當鎖杆30位於閉合位置時,鎖杆30與刀刃20配合限位以使刀刃20固定設置在手柄10內,當鎖杆30位於打開位置時,刀刃20可與手柄10分離。
應用此種配置方式,通過將刀刃20整體配置為可拆卸地設置在手柄10上,鎖杆30可轉動地設置在手柄10上,當需要進行刀刃20的更換操作時,將鎖杆30轉動至打開位置,以使刀刃20與手柄10分離,將刀刃20從手柄10上移出,並安裝上待替換的其他刀刃。安裝完畢後,將鎖杆30轉動至閉合位置,以使鎖杆30與刀刃20配合限位,此時即可完成刀具不同刀刃之間的替換安裝。此種方式在進行刀具刀刃更換時,採用刀刃整體替換,刀具刀刃穩定性高。同時,通過轉動鎖杆即可實現刀刃與手柄的分離或配合限位,操作方式簡單、易行。
進一步地,為了進一步提高刀具刀刃鎖緊的牢固度,在本實用新型中,如圖3所示,可將鎖杆30上設置有凸輪部31,刀刃20上設置有凹槽21,當鎖杆30位於閉合位置時,凸輪部31與凹槽21相配合以將刀刃20固定設置在手柄10內。
應用此種配置方式,通過在鎖杆30上設置凸輪部31,當需要鎖緊刀刃20時,通過轉動鎖杆30以使凸輪部31與凹槽21相配合,利用凸輪原理,能夠極大地增大鎖杆與刀刃鎖緊牢固度,從而可將刀刃20牢固地固定在手柄10內。
具體地,如圖4所示,鎖杆30位於閉合位置,此時鎖杆30的凸輪部31與刀刃20上的凹槽21相配合鎖緊,從而能夠將刀刃20牢固固定在手柄10上。如圖3所示,鎖杆30位於打開位置,此時鎖杆30的凸輪部31從刀刃20上的凹槽21移出,凸輪部31不對刀刃20施力,從而能夠將刀刃20從手柄10中移出。
在本實用新型中,為了增加操作者更換刀刃的可操作性,如圖1至4所示,可將替刃刀具配置為還包括助推塊40,助推塊40可移動地設置在手柄10上,助推塊40具有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當助推塊40位於第一工作位置時,助推塊40與鎖杆30配合限位以使鎖杆30固定在閉合位置處,當助推塊40位於第二工作位置時,助推塊40與鎖杆30分離。
應用此種配置方式,當需要進行不同刀刃的更換操作時,通過推動助推塊40,以使助推塊40在不同工作位置之間的切換,從而可以實現刀刃與刀柄之間的固定或分離。具體地,如圖2至圖4所示,當需要將待替換的刀刃20安裝到手柄10上時,首先如圖2所示,向左推動助推塊40,通過助推塊40推動鎖杆30,以將鎖杆30沿著逆時針方向轉動以位於打開位置,此時插入待替換刀刃20。待替換刀刃20插入手柄10後,順時針旋轉鎖杆30以將鎖杆位於閉合位置,此時刀刃20的凹槽21與鎖杆30的凸輪部31相配合鎖緊,以將刀刃20牢固固定在手柄10上。
進一步地,為了實現鎖杆30與助推塊40之間的牢固固定,如圖3所示,可將鎖杆30的一端設置有凸輪部31,鎖杆30的另一端設置有第一卡鉤32,助推塊40設置有第二卡鉤41,當助推塊40位於第一工作位置時,第一卡鉤32與第二卡鉤41相卡接配合以使鎖杆30固定在閉合位置處,當助推塊40位於第二工作位置時,第一卡鉤32與第二卡鉤41分離。
在本實用新型中,為了使得鎖杆30與助推塊40之間配合運動更加穩定,可將第一卡鉤32的內側壁與第二卡鉤41的內側壁相適配。具體地,如圖2至圖4所示,第一卡鉤32的朝向助推塊40的外表面為斜面,鎖杆30的第一卡鉤32處所形成的凹槽表面也為斜面以與第二卡鉤41相適配。第二卡鉤41的朝向鎖杆30的外表面為斜面,助推塊40的第二卡鉤41處所形成的凹槽表面也為斜面以與第一卡鉤32相適配。
進一步地,在本實用新型中,為了實現替刃刀具的自動鎖緊,可將替刃刀具配置為還包括彈性件50,彈性件50的一端與手柄10相連接,彈性件50的另一端與助推塊40相連接,彈性件50用於在助推塊40與鎖杆30配合限位時提供預緊力。
具體地,如圖2至圖4所示,當需要將待替換的刀刃20安裝到手柄10上時,首先如圖2所示,向左推動助推塊40,通過助推塊40推動鎖杆30,此時助推塊40位於第二工作位置,彈性件50受壓縮,彈性件50對助推塊40有向右的推力。然後將鎖杆30沿著逆時針方向轉動以位於打開位置,此時插入待替換刀刃20。待替換刀刃20插入手柄10後,順時針旋轉鎖杆30以將鎖杆30位於閉合位置,此時刀刃20的凹槽21與鎖杆30的凸輪部31相配合鎖緊,助推塊40位於第一工作位置,鎖杆30的第一卡鉤32與助推塊40的第二卡鉤41相卡接配合以使鎖杆30固定在閉合位置處。此時,在彈性件50的作用下,助推塊40自動回復原位,可將刀刃20牢固固定在手柄10上。應用此種配置方式,刀具在使用過程中不易鬆開,從而能夠達到刀具的自動鎖緊。
進一步地,在本實用新型中,如圖1所示,為了提高替刃刀具的整體強度,可將替刃刀具配置為還包括固定板60,固定板60固定設置在手柄10上,助推塊40可移動地設置在固定板60上,彈性件50的一端與固定板60相連接,彈性件50的另一端與助推塊40相連接。
在本實用新型中,為了實現助推塊40在固定板60上的移動,可在固定板60上設置滑槽61,在助推塊40的側面上設置有凸塊42,凸塊42可移動地設置在滑槽61內。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如圖1所示,為了進一步地提高刀刃在刀柄中固定的穩定性,可將固定板60配置為兩個,兩個固定板60相對設置,刀刃20、助推塊40和鎖杆30均設置在兩個固定板60之間,鎖杆30可轉動地設置在兩個固定板60上。具體地,兩個固定板60與手柄10固定連接,鎖杆30的靠近刀刃20的一端可轉動地設置在兩個固定板60上,助推塊40的兩側各設置有凸塊,兩個固定板60上分別開設有滑槽61,助推塊40的左右兩側的凸塊分別滑動設置在左側固定板60和右側固定板60的滑槽61上。
具體地,在左側固定板60和右側固定板60上均設置有彈簧固定孔62,彈性件50的一端分別與兩個固定板60上的彈簧固定孔62相連接,彈性件50的另一端與助推塊40的凸塊相連接。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彈性件50可設置為彈簧。
進一步地,在本實用新型中,為了提高對刀刃20的限位,可將替刃刀具配置為還包括限位塊70,限位塊70上設置有限位槽71,限位塊70設置在兩個固定板60之間,刀刃20可移動地設置在限位槽71內。進一步地,如圖1所示,替刃刀具還包括擋塊80,擋塊80固定設置在兩個固定板60上,擋塊80、兩個固定板60以及限位塊70共同圍成限位凹槽,以將刀刃20限位在沿著限位凹槽進行移動。
進一步地,在本實用新型中,為了進一步地減輕刀具重量,可在限位塊70或固定板60上開設減重孔。
為了對本實用新型有進一步地了解,下面結合附圖1至附圖7對本實用新型的替刃刀具的換刃過程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5至7所示,分別提供了三種與圖1中所示的刀刃20結構不同的三種刀刃,分別為刀刃一20A、刀刃二20B和刀刃三20C,不同刀刃的右端與刀柄配合部位的結構均相同,以實現與刀刃的配合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僅示出了三種不同結構的刀刃,刀刃結構也可採用其他的結構形式,此處不做限制。
具體地,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初始位置時,手柄10上安裝的刀刃為刀刃一20A(圖中未示出),當根據實際需要需將刀刃一20A替換為刀刃20時,具體操作如下。
首先,如圖2所示,向左推動助推塊40,助推塊40沿著左右兩塊固定板60的滑槽61進行滑動移動,通過助推塊40推動鎖杆30,直至助推塊40位於第二工作位置。此時,兩端分別連接在助推塊40和固定板上的彈性件50受助推塊40的運動被彈性壓縮,彈性件50對助推塊40有向右的推力。
然後,鎖杆30沿著逆時針方向打開以位於打開位置,此時可將刀刃一20A從手柄10中拔出,刀刃一20A拔出後,將待替換刀刃20沿著由擋塊80、兩個固定板60以及限位塊70共同圍成限位凹槽進行移動直至將刀刃20插入手柄10並位於設定位置。
最後,將待替換刀刃20插入手柄10後,如圖3和圖4所示,順時針旋轉鎖杆30以將鎖杆30位於閉合位置,此時刀刃20的凹槽21與鎖杆30的凸輪部31相配合鎖緊,助推塊40位於第一工作位置,鎖杆30的第一卡鉤32與助推塊40的第二卡鉤41相卡接配合以使鎖杆30固定在閉合位置處。此時,在彈性件50的作用下,助推塊40自動回復原位,可將刀刃20牢固固定在手柄10上。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