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型開關的製作方法
2023-05-11 19:22:24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船型開關。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的船型開關一般包括有外殼和按鈕,按鈕的中部鉸接固定在外殼上,人們按下按鈕的一端,打開開關;人們按下按鈕的另一端,開關關閉,但由於現有的按鈕按壓後不會自動復位,因此致使在現有的船型開關上,人們無法實現常開或常閉的點動操作,因而也就使得現有的船型開關無法適用在一些需要開關保持常開或常閉的電路上,存在一定局限性。此外,現有的船型開關還存在裝配不便的缺陷。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船型開關,該船型開關不僅裝配方便,而且安裝後能實現常開或常閉的點動操作。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船型開關,包括有外殼和按鈕,所述外殼的上端面設有向下延伸的容腔,所述按鈕的中部鉸接固定在外殼容腔的上埠上,按鈕的中部還設有向下貫通的凹腔,所述的凹腔內裝設有彈簧和滑子,彈簧的上端與凹腔頂部抵接,彈簧的下端抵壓在滑子上,所述容腔的底面中部插裝有中針,中針的上端部固定有支架,所述支架與滑子之間夾設有V形接觸片,V形接觸片的兩端均固定有一動觸點,每個動觸點的下方均設有一個可與其構成接觸配合的邊針,所述的邊針插裝在外殼容腔的底面上,所述V形接觸片的其中一端外架設有一倒U形託架,外殼容腔內設有與倒U形託架的下端構成抵接的臺階,倒U形託架的上端與按鈕一端之間設有復位彈簧,所述外殼的一側面上開設有便於中針、邊針及V形接觸片裝配到外殼內的開口,所述的開口上可拆卸封閉有側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採用上述結構,由於本實用新型在所述外殼的一側面上開設有便於中針、邊針及V形接觸片裝配到外殼內的開口,因此安裝起來更加方便。裝配完成後,人們按壓按鈕的一端,將帶動滑子在V形接觸片上滑移,從而使V形接觸片的兩端以支架為支點如蹺蹺板一樣發生升降,V形接觸片下降的那端動觸點將與其下方的邊針發生接觸,從而使開關被打開或關閉,由於本實用新型還增設了倒U形託架和復位彈簧,因此按鈕按壓後將在復位彈簧的作用下自動復位,從而使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船型開關能實現常開或常閉的點動操作,進而使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船型開關能適用在一些需要開關保持常開或常閉的電路上。
本實用新型可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外殼的開口內設有插柱,所述的側蓋上對應設有與所述插柱構成插接配合的插孔,所述的外殼上還設有卡接孔,所述的側蓋上對應設有與所述卡接孔構成卡接配合的卡接凸塊。通過上述設置,可使側蓋能可拆卸地安裝固定到外殼開口上。
本實用新型還可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倒U形託架的兩端開設有定位插槽,所述外殼容腔內對應設有與所述定位插槽構成插接配合的凸筋,所述倒U形託架的上端部對應設有與所述復位彈簧構成插接定位的凸柱。通過定位插槽與凸筋的插接配合,可更好的固定定位倒U形託架;通過設置凸柱,則可更好的安裝定位復位彈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剖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去除側蓋後的立體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外殼的結構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倒U形託架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3、4、5所示給出了一種船型開關,包括有外殼1和按鈕2,所述外殼1的上端面設有向下延伸的容腔11,所述按鈕2的中部鉸接固定在外殼容腔11的上埠上,按鈕2的中部還設有向下貫通的凹腔21,所述的凹腔21內裝設有彈簧22和滑子23,彈簧22的上端與凹腔21頂部抵接,彈簧22的下端抵壓在滑子23上,所述容腔11的底面中部插裝有中針12,中針12的上端部固定有支架13,所述支架13與滑子23之間夾設有V形接觸片3,V形接觸片3的兩端均固定有一動觸點4,每個動觸點4的下方均設有一個可與其構成接觸配合的邊針14,所述的邊針14插裝在外殼容腔11的底面上,所述V形接觸片3的其中一端外架設有一倒U形託架5,外殼容腔11內設有與倒U形託架5的下端構成抵接的臺階15,倒U形託架5的上端與按鈕2一端之間設有復位彈簧6,所述倒U形託架5的上端部對應設有與所述復位彈簧6構成插接定位的凸柱51,所述倒U形託架5的兩端開設有定位插槽52,所述外殼容腔11內對應設有與所述定位插槽52構成插接配合的凸筋16,所述外殼1的一側面上開設有便於中針12、邊針14及V形接觸片3裝配到外殼1內的開口17,所述的開口17上可拆卸封閉有側蓋7,所述外殼1的開口17內設有插柱18,所述的側蓋7上對應設有與所述插柱18構成插接配合的插孔71,所述的外殼1上還設有卡接孔19,所述的側蓋7上對應設有與所述卡接孔19構成卡接配合的卡接凸塊72。通過上述設置,使得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船型開關不僅裝配方便,而且安裝後能實現常開或常閉的點動操作。